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功的方法1-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生到监外“历练政事”或称实习历事,这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洪武年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而创立的,规定凡是在监十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历部备案待选。
(8)社学
社学和义学也属于启蒙教育机构;均起源于宋;元;一般为地方社会所创办。社学属于社会乡里设置的基础学校;虽是官方通令办的;实际上还是群众自办的。
2。书院的发展  
(1)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书院始于唐代,当时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战乱学者,隐居山林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
宋代书院兴盛: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学校不修,学者求学而又没有适当的求学之所,因而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学形式,来满足世人求学的需要。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作为广大士子提供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
(2)《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白鹿洞书院,原为唐后期李勃兄弟隐居读书处。南宋时期朱熹修复,征集图书,筹措经费,并亲任洞主,亲自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而制定的大学教育方针和大学生守则。集儒家经典成语。总的来说,它要人们遵循封建伦理道德。
(3)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东林书院,由东林学派领袖顾宪成等复创。其特点是,将学术与政治结合,另一特色就是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讲会制度的历史意义:讲会制度在官学中是没有的,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许多学派的学者,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宣扬自己的学说或者与其他学派交流主张,取长补短,这就促进了思想的流动和思想的发展。
(5)诂经精舍
话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朝后期阮元,先后办于杭州西湖和广州越秀山,其宗旨是追求汉代考据学说。书院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而以经吏、小学、天文、地理、算学为业;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喜好选择学习内容;注重学生参与研究,对整理、研究、保存文化遗产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6)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著名学者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堂,就是当时训诂考据学研究与教学的重点场所。“专勉实学”是两所书院的教学宗旨,注重扎扎实实做学问,编撰出版了1400卷的巨著《皇清经解》。还出版了《沽经精舍文集》和《学海堂集》,体现了治学的巨大成果。
(7)书院教育的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教学形式多样:自学、教师讲授、师生之间的疑难解答、学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讲会。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5)师生关系融洽
书院产生的意义:书院的产生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述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另外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3。私塾与蒙学教材
(1)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主要承担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封建道德教育。其前身可追溯到汉代的书馆,唐宋时期十分普遍,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国家的基础教育主要由其承担。
种类:(1)宦官和殷实人家聘教师在家中教子弟的家塾;(2)教书先生自办的学馆;(3)私人或社会团体所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义塾;(4)由村民联合聘教师教子弟的村学。
(2)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最早见载的为西周时代的《史擒篇》,《苍颇篇》是秦代蒙学识字读本,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范本。汉代则有影响较大的有《急就篇》。
唐宋是启蒙教材繁荣发展时期,形成丰富的数量与种类: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教材,集识字、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一体,如“三、白、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者:南北朝期间梁朝的周嗣兴);
训诫类,如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等;
历史的《蒙求》、《十七史蒙求》;
诗歌类:朱熹的《训蒙诗》、和《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
特点: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和儿童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 
4。朱熹的教育思想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字元晦,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
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在人心里面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3)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朱熹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学事”,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编写《小学》一书。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要“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
(4)“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意思:首先,学习的过程应该根据难易知识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再次,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篇章的顺序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意思: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任意发挥。
4 )切己体察。
意思:读书不仅是要获取知识寻求意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自身体养的提高上。
思想体现:儒家提倡“求朱已”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评价: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验的结合。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道德规范,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除掉物欲、邪念,为善去恶,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教育的作用。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知识和道德增长的教育过程,本质上是帮助“心”展开、发育的过程。教育须如养育婴儿一样,随其发育成熟“渐渐盈科而进”;也如种树,树抽芽、发干、生枝、省也均有其本身规律,“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说教育的功劳就是随时扩充,掌握住“勿助勿忘”的分寸。
(3)教学内容
“六经”不过是人“心”的展开过程的记载,其作用无非是帮助人明白和发展“心”中的“理”。所以,王守仁认为,读书不能迷信书中的东西,认为“《六经》皆史”而已。
读经的目的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
(4)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认为儿童阶段人私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抓好。
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
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批评传统的政治和专制主义把学校作为宣传其思想的工具;指出科举束缚人性、废弃学校;批判理学教育,内容上只教文字,方法上只教“习静”,道德上书本至上、不教授实用技艺。提出“实德实才”的人格理想和教育目标,讲究治学必须“经世致用”;提出“当务之急,俱宜练习”的社会实用标准,将“役夫之道”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讲究学必著行,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反对空谈道德。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1610一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学者尊称为南雷先生、梨洲先生。浙江余姚黄竹浦人。他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开启近代民主政治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之先河的启蒙主义教育思想,并同顾炎武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
《学校》(1663),是黄宗羲最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也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学校》原为《明夷待访录》书中的一部分,因其论述了学校的政治作用,历来被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所推崇,流传甚广,故其影响自清初至今不衰。《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中年的一部力作。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这部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之大成的民主政论名著,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表早一个世纪。《明夷》是《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面不敢显露其明智,智慧之士处于患难困境。“待访”即期待明君来访,共议天下大事,进行社会改革。《明夷待访录》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13个部分,共21篇。它从政治、法律、教育、选官等各个方面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