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星空-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周奇森是怪人这句话并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贝克也说他怪,还说自己很正常,”李庄笑道。
  “不理你,喂,小威,不要咬筷子,这孩子咋这毛病,”丽莎起身去规范儿子的行为。李庄家里都用筷子,连大面和索菲亚也不例外,原因是公司研究说这样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至于其他的效果,暂时没有证实。
  几个孩子闹成一团,连边上一岁多的小丫头也拿着叉子在碗里乱捅,计算机专家只好停止看笑话,开始尽一个父亲的责任。
  这顿饭吃得稀里哗啦,索菲亚和大面去了黑德兰港走亲戚,家里的大人就剩下两个大人,这让平时根本不管孩子的李庄手忙脚乱。
  “要不设计一个保姆机器人?这个难度太高,有些麻烦,相比偷懒,不划算而且副作用大。”
  饭后一家人出去散步消食,李庄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丽莎聊着,脑子里却想起吃饭时说起的怪人贝克。
  罗伯特。贝克,来自花旗国,当然现在是澳洲人,联合技术公司应用物理研究院院长。这家伙差不多一米八,在白人不算高,瘦长脸,长毛,颇有猿人风范,因此有个绰号叫“猿人”;脑子却灵光得厉害,常年梳着一个让人无语的中分头。
  在研究员加入公司的三种途径中,贝克属于主动上门型。他是前年四月底加入公司的,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将任明美变成副院长,后者自愿退位让贤。
  贝克的爱好很古怪,喜欢考试,他有三个博士学位,八个硕士学位,今年才三十七,是联合技术公司上百万研究员中学位最多的人。
  应用物理研究院是威森科技最大的研究院,即使部分人员被调到威林科技,现在也有五万高级研究员,包括研究院附属工厂在内则有近七万人,而研究的领域没有贝克不熟的。
  所谓WAI,并没有实体工厂,它的工厂是应用物理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附属工厂,产品都由两大研究院提供。
  应用物理研究院现有激光工程研究所、通信工程研究所、计算机硬件研究所、精密光学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电工电气研究所、仪器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等八个下属研发单位。
  贝克是七十七人联席会议成员,家人都在这边,他来之后就没有出过西澳。一家人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布鲁姆镇,在那有一栋别墅。威森市附近就是布鲁姆郡和金伯利高原,适合游玩的地方不少。这家伙属于地球上一小撮能通吃的人,跨度很大的应用物理研究院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联合技术公司知名的怪人连堪培拉都知道,贝克只是其中的一个,军工研究院院长米隆。泰勒博士也不太正常。这家伙四十出头,对先进武器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他常年理着光头,到这边后便有了绰号叫“和尚”。这厮信藏传佛教,却喜欢打猎,枪法堪比狙击手。
  随着双威等四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已经不需要靠高薪来吸引人才。《威森法案》通过后,主动上门的顶级研究员越来越多,给老研究员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经常有人申请调到威林科技负责技术转化方面的工作。
  在威森科技的十九个研究院中,在正院长宝座上呆得很稳的华人研究员只有孙国宝和李庄,其他的研究院几乎全军覆没,不过很少有人叫李庄“院长”,因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
  跟皮若水相比,汤成功这家伙的韧性和毅力要强大无数倍。精密加工研究院目前没有正式院长,汤成功挂的是代理院长的名头。精密加工不是华夏的强项,汤成功到澳洲后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充电,非要压过副手,坐稳院长的位置,连托马斯都成了他请教的对象。
  国宝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重金属史莱姆”,以夸奖他的超强抗打击力和讽刺他整天脏兮兮黏糊糊的穿着。汤成功自称一定要改变其他族群对华人的印象,但这个带有极强政治性的誓言却被人华人研究员们直接无视。
  何修文卸掉了能源研究院院长的兼职,成为主管研发的技术副总裁,与联合调度中心主任吴WG一起协调越来越复杂的交叉研究。这家伙的绰号“书虫”名副其实,泽维尔和山本等人虽有三博士学位,但不像他这样什么都看,还能看懂。即使前沿研究项目,他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想忽悠他不容易。
  周奇森现在没有精力去管纳米科技研究院,不过闲着的时候经常去院里看看。他跑到UWA读了管理学,这家伙读书的水平不用说,不属于普通人的范畴,估计很快就要收获第二本高级文凭。
  鉴于周奇森在联合技术公司的实际地位,华人员工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总统”,后来其他人跟着一起叫。虽然“总统”在英语里跟“总裁”是同一个单词,但这家伙还是觉得怪怪的,便让内部统一称呼他为“周博士”,不准搞特殊化。众人都讽刺他假公济私,他觉得很冤枉,因为某某博士是公司内部最常用的称呼。
  贝克跟周奇森是朋友,来往密切,周奇森说他不正常,贝克的意见刚好相反,说周奇森不正常。
  不正常的人很多,比如联合技术公司名义上的老大李庄。他虽然是最大的股东,但平常基本上见不到人影,公司上下最熟悉的是周奇森和大面。要不是媒体时常提到李庄,澳洲普通民众恐怕会以为周奇森才是联合技术公司的头号人物。
  老员工认为,李董事长这个怪人是导致公司出现这么多怪人的罪魁祸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天使”哈里斯这样的人,估计只有在联合技术公司才能活得悠哉游哉。
  公司内部开玩笑的流行词是“正常与不正常”,大家都认为自己正常,没人觉得自己不正常,连“魔鬼”辛普森和“功夫熊猫”孙国宝也觉得自己正常,“天使”从不觉得自己不正常。
  外面的想法则是“联合技术公司是一群怪人领导的怪人集合体,没几个正常人”,这种说法来自于澳洲某媒体,后来被人广泛引用。
  李庄想到这,情不自禁地问丽莎,“我真的是怪人吗?我怎么觉得我很正常。”
  丽莎抿嘴笑了笑,“‘机器人’这个外号非常符合你的行为模式,而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你说你正常吗?即使施瓦本兄弟这样的人,也无法跟你相媲美,因为他们比你正常,不是因为你比他们聪明。”
  李庄无语,如果这样推理,他确实不正常,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模式去做事,维姬级估计到现在还没影。华夏有“能成大事者,必非常人”的说法,国外也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理念,计算机界的顶级高手,就没有几个很正常的。
  “机器人”是张凯给取的绰号,计算机专家不以为忤,经常自鸣得意,还曾说过“只有机器人才能理解机器人”之类的话,没想到“机器人”这个绰号成为“怪人”的同义词。
  晚上和自己的智能家庭例行交流过后,李庄给国宝打了电话,问起生物人型机器人的事,这是第二人类基因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上次去看时已接近成功。
  “下个月就可以出正式的机器人,我们研发的肌体强化液非常成功,以后可以制造更强大的战斗机器人,”那边这样答复。
  “其他类型的生物机器人呢?”
  “这事你得问辛普森或扎伊采夫,我搞不清楚,年底我就会搬到生物科技研究院去,你得让人事部加紧招聘更好的人手。”
  “人造ZG怎么办?”李庄提起国宝的另外一项研究。
  “这个没问题,医学研究院有高手在,再说现在的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改进的空间不大。唉,NND,以前都是拿别人做实验,没想到这次我自己成了实验品,郁闷!”
  两人没说几句便挂了电话,丽莎听李庄提到人造ZG,便笑道:“要不我们也参加?孩子多挺热闹的。”
  “真的?”李庄有些意动,得到的回答是,“假的,我老早就发现你有这方面的苗头,这事想都不用想,神会发怒的。”
  计算机专家有些头晕,对虔诚的基督徒说:“你是个怪人!”
  我们这个世界有正常人吗?也许大家都是怪人,虽然没几个认为自己不正常,认识到自己不正常的人其实本身就不正常,搞不好有性格分裂的倾向。
  第四十一章 超光速
  “悉尼爆炸事件”最后不了了之,虽然堪培拉怀疑是联合技术公司下的手,但没有证据。现在双方关系微妙,不像以前可以敞开问。
  生物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非常顺利,基因工程研究院在其他研究院的配合下研发出小型速冻装置,用途是储存濒临死亡的人。哈里斯团队在八月中旬完成第一例速冻复苏加换头手术,将一位受重伤的海外调查局十三处员工的头颅移植到他的复制身体上。
  “做得不错,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吗?”李庄问走出手术室的哈里斯。
  “完全恢复正常暂时没办法,得看生理结构分子修复机的研发进度,我相信只要这种医疗设备制造出来,我们可以完全修复脑部的创伤,甚至没有必要再做换头手术。”
  这位叫罗伊。戴维斯的员工术后恢复良好,李庄过去看望时还和他说了十来分钟,看起来很正常,不过哈里斯坚称这是偶然,正常情况下智力都会受损。
  第二人类基因研究所的成果可以制造出生物人型机器人,也可以用在高端医学上。罗伊。戴维斯的手术过程中使用了医学研究院研制的生命支持机,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制的细胞组织修复液,基因工程研究院研制的细胞强化液及纳米科技研究院研发的纳米级自动手术器材,并得到理论物理研究院的技术支持。
  小维姬和哈里斯配合完美,国宝亲自上场,不过只能给哈里斯打下手,这是真正的人类,不像生物机器人那样容许有出问题的概率。
  发生在威森市的这件大事没法宣扬,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一声不吭,外界被花旗国空天飞机的频繁升空所吸引。
  华夏与花旗国的谈判已经结束,这事最后以华夏的胜利而告终,但利息和巨额的资金流出却没法讨要回来。京城现政府中的很多人都与海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奇森估计下一轮的大规模内斗将会爆发。
  “他们不行,我来,”李庄看到生物战斗机器人的完美演示后信心倍增。国宝因为这种机器人的用途,把它称为“讨债机器人”,由十三处的高级核心员工指挥这种机器人进行早就摸好底的“讨债行动”。
  讨债要持续很长时间,计算机专家的兴趣便跟普通人一样转移到超光速上来。NASA在和空军的争斗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授权主导这次超光速试验,空军航天司令部配合。
  超光速需要巨大的能量,目前能使用的最高级能源是核裂变动力,这玩意想在地球上发射,不容易。运载工具都掌握在NASA手里,空军想单干,但民众不同意,万一发射失败,鬼知道核辐射材料会散落到哪些地方。
  NASA赢了这场内斗,得意洋洋,将这个项目和自己将要进行的试验合并起来,具体是什么试验,媒体目前还打听不到内情。
  网上关于超光速的专题比比皆是,李庄随便挑了一个门户网站看了看,他以前就曾接触到这块,但没什么感觉,这次有人肯花钱给他放大电影,他便热衷起来。
  超光速飞行,虽然科技界存在三派不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觉得光速无法超越;持赞同观点的两个派别,一方是觉得超光速飞行所需要的天文数字的能量在太阳系内根本无法解决;另外一方则担心定位问题,这派的科学家觉得超光速没有问题,但防护罩技术、飞船材料和动力传输都是难题,虽然他们觉得可以通过取巧的方式来解决所需要的能量,但空间结构理论现在还无法验证。就算超光速实现,一不小心不知道跑到哪里去都不知道,定位技术亟待解决。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法取得详细的星图,不同视角看到的星图都不一样。
  李庄饶有兴趣地翻阅了有好事者总结在网上的历年来关于星际飞行的理论进展和技术进展情况。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应用了多项超光速推进概念,如星河战队、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等,李庄觉得还凑合的大名鼎鼎的《阿凡达》所使用的0。75倍光速激光推进飞船,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种是曲速引擎,花旗国空军的项目宣称就是要用这种技术,具体到底是什么技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所谓曲速引擎,又称曲相推进技术,在大多数科幻小说和电影中使用过。1994年墨西哥数学家米古尔。阿库别瑞提出了不违反广义相对论中“没有物体运行的速度可以在局部地域比光速快”的引擎模式。他设计的模型创造了一个如同波浪般起伏的时空几何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