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星空-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猛带海外调查局的人先回去打前站,看看村里的住宿及安保设施是否够用。K城和双威市往来频繁的飞机为李庄的行动提供了掩护,他带陈小军一家和自己的四个大孩子先乘一架与普通客机外观相同的专机飞到K城机场。
  丽莎和父母带八小坐第二天的飞机,这样比较安全,免得出现意外被人一锅端。李想一家上了另外一架飞机,航线上比较顺利,没有意外发生,似乎一切很平和。李庄不敢掉以轻心,他不是来视察的。见过K城议会、市府及法院一帮人后,数百人便浩浩荡荡地出了机场,前往目的地。
  孩子们都很兴奋,这是他们出的最远的一次门。K城现在基础建设相当完善,高速公路两边山清水秀,从异国他乡远道而来的孩子们对父亲口中念叨的家乡印象都不错。
  双威对老家有些印象,李庄带他回去过两次。小威和小小威当初回去的时候不到两岁,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忘得精光,跟陌生人没有区别。至于心凌,她和八小都在澳洲出生,这是第一次来到K市。
  李庄回来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普通人不知道他的行踪。K市人现在也算见多识广,但从未见过装备如此精良的车队和数量众多的白人保镖,K市出的大人物能有这个排场和必要的,只有李庄一人,他是生于K市现仍在世的最强实力派人物。
  李庄这种焦点人物的消息扩散速度快极,很快网络上就充满了有关李庄和联合技术公司的新闻,全国各地很多记者都纷纷赶来K市。
  K城离李庄老家Y县不远,现在有六车道封闭式高速公路修到那边,行动不便的大型车队仅花了一个小时便到达Y县县城。Y县城区扩大了几倍,但由于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外来人口并不多,这让负责沿途警戒的京城来人大感庆幸。
  过了县城,离李庄的老家就大半个小时的路程,车队很快就停在村口新修的停车场上。
  “终于到了,”李庄没有立即出去,他坐在车里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将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来自远方的游子,近乡情更怯。
  “猛子,这里怎么多了一个停车场,原来的小山呢?”李庄和村长李祥寒暄了几句,便开口问李猛。
  他有些不敢相信这里是自己长大的地方,除了大山没法动,原来密集的小山包统统都被移走,低洼地带被填平,所在地域变成了一个面积三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平原,近两百座小别墅散落在上面,更让人无语的是大部分别墅的外形还是公司那边设计的山寨版。
  “我和勇子觉得澳洲那边弄得不错,反正钱也够,便照模样改了,村里的布局没有多少人喜欢。至于停车场,你没发现边上有村里的办公楼吗?村里觉得你们家以后每次回来的动静肯定都不小,不可能把车子放在路边,修建办公楼的时候顺便就修了这个停车场。你得给我报销,这里花了不少钱。”
  李猛这个老实人居然会开玩笑,李庄只要看看停车场附近经过的小汽车和正在修建的电影院,就知道村民自治会的真实想法跟李猛说的完全两样。
  这事多说无益,估计村里是想把山里的一些资源给运出来,还有就是发展生态旅游,所以才肯花这么大的力气把路修得超出日常通行需要的宽。李庄老家这旮旯,其实并不差,矿产很多,之所以没有开采,品味不高还在其次,主要就是交通问题。当年省钢厂看上了这边的铁矿,品味还不错,后来一算修路的钱,觉得不划算,便没有继续下去,也让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没有被人强行拆迁掉。
  那帮人也是好运气,要是真的拆了,估计他们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结局不太妙。这些年胆敢触动李庄逆鳞的人要么成为复制品,要么成为饲料。
  “十道沟的铁矿和硅线石矿知道具体储量吗?磁山有别的矿石吗?”李庄问,他想起那个无论什么树都长不大的诡异磁山。
  “公司矿产矿物研究院的人来过,说十道沟的是个很长的铁矿带,储量不下五亿吨,就是埋藏过深;磁山那边是磁铁矿,品味很高,储量小,十道沟的是赤铁矿,品味一般,硅线石矿倒是杠杠的。”
  “哦,村里要是想开采的话,一定要注意环保,这附近的山林也早点买下来,”李庄说。既然矿产矿物研究院的人都来过,没说有其他的东西,那就应该是他做小孩子时的遐想。
  李庄自顾自地跟李猛和李祥说话,他的十二个孩子,李想的四个加柳静的五个,闹成一团,作为老大的双威竭力约束他们不要到处乱跑。
  李祥目瞪口呆的看着这群孩子,他早就听人说起李庄的孩子多,但亲自见到,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据说是用了啥技术。
  李庄家的老房子按照原样进行了修复,不过建筑材料全部改用流行的坚固轻便货色,跟原来外观相同。家里的老物件,很早就被他叫人收好,这次房子修复,都拿回来放着。
  老宅旁边,新建了一个五层楼高的小城堡,里面房间很多,设施齐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娟姐在老家原来基础上建了小别墅,离小城堡很近,柳哥夫妻这次回来除了给老人扫墓,就是看看房子修得怎么样。村里出去打拼的人都回来造房子,也不知道是为啥。有一家搬到城市后已经过了三十年,仍然回来把祖宅给改成小别墅,还种了很多花草树木。
  回各自房间安顿好,稍事休息,李庄就带着众家属上山扫墓。与上次小猫三两只相比,这次的规模有些大,全村人都过来看热闹。这个小村极少外来人口,大家都沾亲带故的,安保人员按照李庄的吩咐没有刻意阻止人群靠近。
  墓地周围被李猛带人整理过,看起来没有那么荒凉。李庄父母的墓碑已经重新换过,墓主人子女的配偶及后裔的名字都刻在上面,挤满了碑面一侧。
  兄妹俩亲自摆好祭品,插好香烛,点燃亲手印刷好的纸钱,然后让孩子们依次过来跪拜。现场一片肃穆,没有人讲话。李庄沉浸在往事中,村里人是被气氛所感染,安保人员则全神贯注,高度紧张。
  墓地是最佳的刺杀场所,坐标也容易设定。按照李庄的性格,他不可能让机器人替身来代替自己祭拜父母,所有家庭成员都会来参加这次祭拜。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除了调用ASA的高精度侦查卫星外,还动用了大量的微型直升机扫描半径二十公里以内所有适合发射的炮兵阵地。外围驻军的大型直升机在到处巡逻,防空系统处于戒备状态。
  李庄知道这样的大规模祭拜以后肯定不会再有,风险太高,劳民伤财,所以非常珍惜。他把该做足的礼仪完成得一丝不苟,让孩子们也照来。
  大面和妻子索菲亚是第一次来这里,他们按照本地的规矩祭拜了自己从未见过的亲家。
  整个流程花了一个小时,震天的烟花声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李庄将小时候的梦想完成,还顺便装了一把暴发户。
  金昌则跟他报告了安保问题,卫星照片显示有疑似大型火炮的装置。驻军的直升机赶过去时,与那边发生交火,不知道是哪个势力的。
  李庄老早就知道在这边过年只是一种奢望,他自由自在,安保人员们恐怕得彻夜无法入睡,这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回到小城堡后,他就带孩子们走访了一些小时候的朋友及村里的主要干部家,与他们聊了一些村里现在的琐事。让他有些感伤的是,自十六岁离家之后,三十年里回来的次数很少,少年时代熟悉的人,现在还活着的只有少数,全村八百来口,他仅仅认识两百来人,但村里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知道他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岁月的刀,很钝很锋利,有些感受除非年龄到了或者经历过,才能体会到那种孤寂与落寞,这是一种奇异的感觉,非聪明可以替代。
  晚上李庄一家没有回小城堡,而是分散在六七家居住,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他挺喜欢那个小城堡,但不希望被炮弹炸成废墟,以后孩子们回乡祭祖得有地方住。
  第二天吃过早餐,浩浩荡荡的车队重新驶上返回K城的公路。李庄无法预计下次回来的时间,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K市大部分公务员都在风暴中幸存下来,成为新政府的雇员。威森科技的故事,他们耳熟能详,K市市府与联合技术公司重新签订了协议,将原威森科技园区的土地所有权重新过户给联合技术公司。
  重新注册的威林科技(K市)有限公司进驻了原兄弟单位一手创立的园区,这里的设施都经过重新修缮和扩建,它是联合技术公司重返华夏大陆的第一家分支机构。
  李庄一家住在六角大楼十一楼,这里够大。生活区不能住,一是住不下,二是会给别人带来危险和麻烦。六角大楼十分坚固,住在这里可以让安保人员们过个好年。
  李庄踏入熟悉的地域,智能生命们一起向他问好。崭新的喇叭级智脑L8601,L8602,L8603接替了他们兄长的工作,维姬级智脑V101和V102两姐妹成为威林科技K市子公司的研究和联络主脑。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整个K市有很多WAI107和WAI207,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主脑WAI507有三台。
  媒体一直在追踪李庄的行程,他到这里的第二天,就接连有访客过来,还都是他不认识的,分别来自京城、省里、K市大学、中学和政府机构。
  第十一章 不三不四
  人工智能是无数人的梦想。
  六级智脑已经很聪明,但现实生活中频繁应用的不是这类奢侈玩意,用于微型翻译机的一万集成智能芯片已经让很多人大呼不可思议。
  各大机构第一次推出的初级智脑已经远远超出日常使用的水平,当初十万神经元的智脑还曾卖过上亿美元的天价。
  人工智能理论的提出正如当初爱因斯坦提出激光原理一样,人们都知道这种东西极有可能会实现,具体什么时候能实现,得依赖于其他行业的进步和天才工程师的出现或者有愿意持续巨额投入的团体加入这个行业。
  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之所以首先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模仿对象人脑的研究一直很深入,其他行业的进展大幅度降低了这个理论实施的难度。相对于抽象的符号处理与知识处理理论和本身就争论频频很难确定标准参数的层次化的社会智力模型,人工神经网络被大多数学者所看好。
  至于基于生物进化的智能系统,先不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仍不完美,生物界也不乏找到它漏洞的科学家,只是因为这种理论完美度最高,所以才被普通人习惯性的接受。碳基网络有自己的优点,有些方面硅光网络是无法完美模仿的。物质基础的不同,已经注定纯粹的模仿只会死路一条。
  人工神经网络本身比较有意思,架构模型有多种,如前进式、回馈式、强化式等等,但使用中的模型远远高于常提到的三种,所以很多研究它的科学家做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连人工神经单元模块的功能都有差别。在普遍接受的定义出现之前,有些实力派科学家并不认同别人提出的理论。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常闹出笑话,后来根据脑科学和计算数学,才确定了单个人工神经元模块的定义,这还是IB妈的贡献。
  谁最先实现了真正可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这是个名分问题,人类这种生物喜欢排座次,这事很重要,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普通人都很关心。理论与技术差异明显,NB奖物理学的颁发单位瑞典皇家科学院一直在寻找目标,这点可以参照激光的发明。
  NB奖官方分析了大量的智能机设计,这个领域的组合元器件创新频繁出现,很多已经足够配得上NB物理学奖。他们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能就这样逃脱历史的记载,否则有损NB奖的威名。
  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计算机协会ACM不会也不敢武断地将这个第一的名头挂在花旗国科学家的头上。他们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图灵奖数十年的威名不能因为无厘头毁于一旦。ACM问过曾在IBM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过的研究员,但他们也疑神疑鬼,不敢贸然出头。
  数学领域的最高奖是菲尔兹奖,国际数学家联盟IMU发现很多种突然出现后来通过不同渠道组合起来的计算数学理论属于菲尔兹涉及的范围。
  NB奖影响最大,认知度最高,AI领域本就是图灵奖的该管,IMU也毫不示弱。数学是科学之王,没人敢说数学不重要,我们这个世界离不开计算机,NB奖长期被视为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
  媒体在调查的同时不忘八卦一番,说那个吃螃蟹的家伙,可以一次得到三项大奖,因为三家谁也不肯示弱,这足以被载入史册。
  有记载的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的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