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要为小事生气-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汉时期,有一年过年前,皇帝一高兴,下令赏赐给每个大臣一头羊。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负责分羊的人犯了难,不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满意。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羊很好分。”说完,他就牵了一只瘦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羊就走,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这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这名大臣来说,亏己不正是福吗?
  吃亏者,能让人们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这样,吃亏者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救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给予支持,给予帮助,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上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但凡那些取得了成就的人,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宽广又能亏己的人。由此可见,亏己也是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避免不了吃亏。这时,拍拍胸膛,无愧我心,于是由衷地说一句:吃亏是福!正所谓“吃亏人常在,财去人安乐”,这已是千古定律。人的生命轨迹总是有可预料之处,对于那些吃亏的人,不论是社会还是他人总会适时地给予其相应的或更多的补偿。相反,总爱贪便宜的人,最终贪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还会让人背后戳脊梁骨。试想世间有多少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自己不吃亏、少吃亏,或者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你争我夺的人间悲剧。吃亏占便宜,正如祸福相倚一样,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争不来,不能总想着占别人便宜。
  郑板桥曾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我们应牢记这句话。
  朋友们,吃亏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它能够让我们认清事情原来的本质,以便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得以借鉴。
  人,应该学会吃亏是福。
  老李上中学的儿子是学校的足球队员。在一次客场比赛时,对方一名球员死盯他不放,一次他起脚破门,那球员眼看盯不住了,就朝他膝盖猛踢一脚,他应声躺在地上,被救出场外。对方球队论水平比他们差一截,但由于他这位主力队员受伤,影响了全队的情绪,最终他们队以0∶1输给了主场队。
  比赛结束后,他气哼哼地被同学送回家。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妈妈看见儿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搀扶回来,急切地问:“儿子,你怎么了?”妈妈的话刚出口,他就哭了起来。他对妈妈讲了今天踢球的事。妈妈非常生气,抓起电话打给老师,请求老师让儿子退出这既影响学习又要挨打的球队。过了一会儿老李下班了,听到母子俩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看了看儿子的伤腿,对夫人说,没伤着骨头,过几天就会好了,孩子受点气也没什么不好,古人有句话,吃亏是福嘛!
  儿子不爱听爸爸这么说,心想是爸爸不疼爱自己,但又不好反驳,于是在心里记了爸爸一笔。
  一天,他到同学家玩,看到同学家的客厅里挂着两幅拓片,一幅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另一幅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德人情之平,内德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吃亏是福”。
  他对同学说:“这两幅拓片上的话跟我爸爸教训我的话一样。”同学说:“我爸爸也经常拿它教育我,还说这是修身之道。”
  吃亏能锻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学会甚至习惯了承受,你做起事来就百折不挠,自己倒了自己爬起来,在哪儿倒了在哪儿爬起来,成了一粒蒸不熟、煮不烂、打不碎、响当当的铜豌豆。
  吃亏是福,也是因为吃亏让你加深了记忆,让你自我反思和了解人情世故。你可以从中得出教训,总结经验。经验教训会提醒你哪些事可以彼,哪些事可以此,哪些可以参与,哪些不能涉足。吃亏是让你以后少吃亏,或者不吃亏。
  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换言之:吃亏是福!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
  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的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
  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开阔的、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
  不怕吃亏的人,不但不会真的吃亏,还会换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结果,会生活在轻松、自在、愉快之中。
  每个人都不愿意选择斤斤计较的人做朋友;只有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与人相处中,如果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吃亏,有谁愿意?除非别人愿意吃这个亏。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许多时候乐意吃亏,别人与我们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我们打交道,而且只要别人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才会主动吃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步融洽。
  只知道贪小便宜的人,到最后可能成为一个孤立的人。相反,乐于助人的人,随着时间的积累,必定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同时也就拥有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宽以待人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永远的伤害呢?这大都是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造成的。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的同时,自己也会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做人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素质。宽容与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大不相同,宽容是能包容天地的伟大胸襟。
  宽容可以使人达到健康、乐观的状态。宽容的人,心胸宽广,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是宽容的表现。宽容的人从不会因为别人的过错而大发雷霆,所以与这种人沟通、交流起来很容易。
  宽容的人更具有人格魅力,更易于搞好人际关系。卡内基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写到,通过对全球120位成功人士的调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搞好人际关系。而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人际关系才会那么好。名人与平常老百姓都是如此。
  那些百岁老人健康的身体无不令人羡慕,而他们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注意保养、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为人处世都很大度,对待事与物都拥有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这让他们的烦恼减少再减少,所以他们姝保持神清气爽,如此自然长寿。
  一天,有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走在库法市场上。他的脸晒得非常黑,而且还遗留着战场上的痕迹。有一个商人正坐在自己的商店中,看到那个高大的人走来,便想逗他的伙伴们发笑,以显示一下自己搞笑的本领。于是,他把垃圾扔向那个过路人。但那个过路人并没有因此而发怒,继续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前走去。当他走远以后,旁边的人对那商人说:“你知道刚才你侮辱的人是谁吗?”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里经过,我哪有心思去认识他呀?难道你认识这人?”
  “你连这人都不认识!刚才走过去的就是著名的军队首领———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
  “是真的吗?他是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就是那个不但让敌人听到他的声音就四肢发抖,连狮子见到他都会胆战心惊的马力克吗?”
  “对,正是他。”
  商人惊恐地说:“哎呀!我真该死,我竟做了这样的傻事,他肯定会下令严厉地惩罚我,我赶紧去追他,向他求救,求他饶了我这一回。”
  说完商人就朝着马力克所去的方向追去。当马力克拐进了清真寺时,这个商人便跟着进了清真寺。等马力克礼拜完后,商人走到他跟前低着头说道:“对不起,我是刚才对你不礼貌的那个人。”
  马力克对那名商人说:“原先我不是来清真寺的,但我看到你太无知、太迷误,无缘无故地伤害过路人,为了你我才来这里的,我为你而痛心。所以,我想祈求真主让他引导你走正道,并没有想严惩你。”
  只有宽容的人,才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面对困难、遇到危险时才能处变不惊,头脑冷静,凡事都以大局为重,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个人的得失,是暂时的幸福,是眼前的利益;而懂得宽容的人则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问题,能够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为长远的利益着想。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官位一路直上,引起了廉颇的嫉妒与不满。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蔺相如只是付之一笑。他明白,廉颇身为赵国大将,而他是重臣,倘若文武不和,闹起内讧,那么秦国便会趁虚而入,赵国很可能就会亡国。“负荆请罪”就是这样引出来的。后来两人竟成了好友,同心协力,共同保卫赵国。
  气量小的毛病,怎么样才能克服呢?
  首先,提高修养。
  陶铸同志曾经写过这样两句名言:“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想改掉自己心胸狭隘的毛病,就要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破私立公,遇到与个人得失、荣辱之事有关的时候,要经常想到国家、集体和他人,经常想到自己的目标和事业,这个时候再计较一些闲言碎语恐怕就会感到犯不着了,当然,心中的结也就解开了。
  其次,充实知识。
  一个人的气量与知识量有密切的关系。有句古诗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的立足点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提高,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而且也会丢得开,这样会使自己的情绪好起来,就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当然,气量狭隘、满腹经纶的人也是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有害于修养,只能说明我们应当言行一致而已。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因此,若要开阔自己的胸怀,一定要多读书,尤其是读一些心理卫生学方面的书籍。
  最后,缩小期望值。缩小“期望值”,就是要来点阿Q精神,降低你的期望。在生活中,要不断提醒自己,期望不要过高。如果你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而你还是抱着一成不变的期望,不愿做任何改变来减小它,那你将很快被失望激怒,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根据莫非定律:“凡是只要有可能出错,一定会出错。”为了不留下挥之不去的失望和挫折感,应该及时根据现实调整期望。
  降低你的期望,可以从降低你的生气次数和生气的强烈程度开始,还可以不定期减少生气的时间。随时调整你的期望,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自负的乌云看到阳光。
  懂得宽容,也就是说要做到利人、利己、利社会。雨果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宽容一点,大度一点,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学会职场灭火
  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在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
  ———阿瑟·戈森
  有一则西方寓言:两只饥渴的狮子,同时到达平日喝水的地方。但两只狮子都不肯退让,谁都想喝上第一口水。冲突很快升级,两只狮子终于大打出手。在争斗的过程中,它们突然发现,有一群土狼正围着它们,等着失败者跌倒。两只狮子忽然醒悟了,它们停止了争斗,各自走开了。
  在工作中,你是否也曾经失去控制、失去理智?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了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失去冷静,不能控制怒火,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丧失信用、人际关系恶化、压力增加,这些,正是扼杀你职业生涯的潜在大敌。
  发怒是有一定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