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冈风云录-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毅也有这个意思,因此俩人去了蛟洋。
  毛泽东在病中同朱德、陈毅进行了商谈:“我在4月5日以前委的名义,向中央写过一封汇报信。提出中央对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了。同时分散队伍,隐匿目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时,敌人内部忙于相互间的拼杀,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我们三进龙岩,和3月间消灭郭风鸣一个旅,都是基于这种形势下取得的。我们采取‘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和行之有效的‘十六字’方针,都是成功的经验。现在,蒋桂战争已经结束,敌人又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我们。”毛泽东讲道此停下来。由于大病未愈,讲话时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贺子珍给毛泽东送来水,他饮了几口方觉好些。
  朱德和陈毅俩人甚感不安。朱德歉意地说:“实在不知你患病。”
  毛泽东表示:“我同意陈毅同志去上海向中央汇报,也同意由你代理前委书记。我也希望陈毅同志详细地汇报这里的情况,以便中央有个全面的了解。”
  陈毅表示:“请毛委员放心,我陈毅一定会如实汇报情况的。”
  毛泽东点点头,提出了一个他十分关心的问题:“蒋介石调集三省的兵力,进行赣闽粤的会剿,我们已经吃掉了他们一部分。目前不知你们作何打算?”
  朱德说:“前委认为闽西地域狭小,难以打破敌人的会剿,决定林彪的一纵和刚组建的四纵,留在闽西继续坚持斗争,我带二、三纵东进闽中,牵制敌人,以求大的发展。”
  毛泽东听后没有马上表示什么,凝眉思索。
  朱德很想急于知道毛泽东的意见。因为毛泽东有常人不及的胆识和谋略,这一点他们在相处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他以亲切的口气问:“润芝,你以为如何?”
  毛泽东见问,也不能不表示,说:“既然前委已经决定了,那就不妨试试。但有一点,你也不能不注意,敌人在闽中的反动力量较强,我们党在那里没有民众基础,部队不易筹措给养,加上夏季多雨,伤病员不好安置。这些情况都要一并考虑进去。”
  朱德也觉毛泽东的意见是中肯的。他立即表示:“润芝的话,我一定记住。”
  毛泽东又问陈毅:“你何时动身?”
  陈毅说:“我想尽快动身。”
  毛泽东告诉他:“从厦门去上海,走水路较为安全。最好再跟一个去,有个伴,遇到情况也好有个照应。我看就让闽西特委的邓子恢同志陪你去,你看如何?”
  陈毅当然高兴,连声表示:“好、好。”
  第二天,毛泽东在贺子珍的掺扶下同蔡协民、黄琳、曾志、张鼎丞一起送朱德、陈毅和邓子恢来到村口。毛泽东同他们相互握手告别。朱德握住毛泽东的手,心情沉重地说:“要多保重。”
  朱德、陈毅和邓子恢上路了,毛泽东他们一行还立在原地目送他们。
  朱德他三人走了好远,回头看见毛泽东他们还在原地未动身,便停步招手致意。
  毛泽东他们也频频招手。远处传来朱德的话:“请回吧。”
  朱德、陈毅和邓子恢三人走了,也把他的心一同带走了。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里,朱德带领二、三纵队向闽中出发了。盛夏酷暑,天气变化很快,刚才还是阴雨天气,不久就是云散雾开,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射。
  酷暑行军,个个挥汗如雨。队伍也显得有些凌乱。他们一路东进,首克宁洋,再克漳平,似乎较为顺利。可好景不长,攻大田时受挫,被迫撤出战斗,再转向永春。由于部队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思想混乱。
  在永春福鼎村一战再次失利,部队的思想情绪受到了极大的波动。
  部队来到一个山村,当天夜里,由于纪律松弛,有几个战士聚集在一处民房内的昏暗油灯下,偷偷“挤筛子”(赌博的一种)。坐庄的是一个老兵,只见他两手晃动着合扣在一起的两只碗,里面响着“筛子”的滚动声,而后往中间一放,说:“快下,快下。”
  有个战士摸出一块大洋往碗旁边一放,嚷道:“大!”
  “小!”
  又有一个战士放上一块大洋。
  “大!”
  “小!”
  “大!”
  几个战士在一边起哄,就是不下赌注。
  老兵见没有人再下赌注,又催促道:“快下、快下。不下别后悔。”
  有几个战士挡不住诱惑,从身上摸出大洋,下了赌注。
  也是在同一地点的昏暗的墙角处,有两个隐君子在偷偷摸摸抽大烟。由于天黑,看不清他俩的面目。远处突然有人咳嗽一声,俩人慌慌张张躲起来。
  多日来的行军打仗,出师不利,使朱德的心头像压着一块石头。他独自立在当院,望着夜空中群星的闪炼。虽然天黑看不清他的表情,从他那雕塑般的神态上,可以看得出,他的心情并不平静。
  参谋长朱云卿从外进来,没有看见院中站立的朱德,径直往屋里走。
  “回来了?”朱德在黑影中问了一声。
  朱云卿先是一愣。他看见了黑影中的朱德,忙走上前去,问道:“军长,你还没有休息?”
  朱德长叹一声,说:“我在想临出发前同毛政委的谈话。
  他告诉我东进闽中,党在那里没有群众基础,红军不易筹措给养。都被他言中啰。东进闽中收效不大,反而在福鼎牺牲了三百多个同志,白白损失了一百多条枪。“
  朱云卿却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我担心的是部队中的无政府主义和破坏纪律的现象,有所发展。打骂体罚士兵的,乱抢乱拿的,偷偷赌博的,甚至还有抽大烟的。这种现象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部队的发展。刘安恭的二纵尤为严重。”
  朱德听后心情更加沉重地说:“短短几个月,发展到如此地步,实属难料,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啰。”
  朱云卿建议:“军长,我们应该撤回闽西。”
  朱德似乎深思熟虑地说:“暂编一师的一旅进驻漳平,一个团在溪南;二旅杨逢年进驻龙岩。咱们来个快速回师,先吃掉溪南的一个团。”
  “我赞同。”朱云卿历来干脆,雷厉风行,兴奋地说:“什么时候行动?我去布置。”
  朱德告诉他:“明天还得开会研究。”
  朱云卿有意见了:“军长,打仗是上层领导快速决断的事。
  事无巨细,无论大小事,都要下面讨论才能决定,是要失掉战机的。一仗的胜败,就能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
  朱德也显得无可奈何地说:“最近不是形成了这么一个习惯,要讲民主,要经过讨论才能决定嘛。”
  朱云卿有些泄气地说:“那好吧。明天你主持开会研究,我带侦察排去溪南侦察。”他是个直性子。第二天,天不亮,朱云卿就带人早早出发了。他们到了溪南外的山上,居高临下观察溪南镇。眼前的溪南镇历历在目,镇上空有缕缕炊烟升腾,时而伴随着狗叫,街中有敌人的巡逻兵出没,两边的山上有敌人防守。
  朱云卿都一一标记到本子上。
  当朱云卿沐浴着长途跋涉的征尘进到军部时,一到院中,就听到会议上七嘴八舌的争论,闹哄哄,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他的眉头凝成了一个大疙瘩,听了听就闯进去。
  屋内烟雾缭绕,自制的纸烟呛人鼻息。
  朱云卿跨到门口,大家都停止了争论,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朱德见朱云卿侦察回来,马上宣布:“我们讨论了一天,几种意见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参谋长侦察回来了,我决定明天奔袭溪南!”
  无休止的会议这才算开完。
  溪南上空弥漫着硝烟,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山腰上敌人的机枪弹壳飞舞,枪口喷射着火焰。进攻受阻,红军战士趴在地上,被疯狂扫射的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来。
  朱德和朱云卿一直在观察战斗的进展情况,见到此情,朱德大声命令道:“调机炮连上来。”很快,机炮连连长带领战士扛着机枪、背着迫击炮上来。
  朱德指着山腰上敌人的机枪说:“看到了吧。给我炸掉它!”
  战士已经将四门炮架设好,连长目测后大声说:“目标260米。”炮手在连长的口令下快速装订射击诸元,装填手已拿炮弹在手,准备装填。
  “一炮好。”“二炮好。”“三炮好。”“四炮好。”
  连长扬起的手往下一压,大声道:“放!”
  顿时,山腰上腾起几道烟柱。敌人机枪被炸飞,机枪手被抛到一边。
  冲锋号响了。红军战士潮水般地冲上去,镇口的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敌人向镇里逃跑。
  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奔袭溪南,歼敌一个团。第二日又攻占漳平,歼敌一个营,余部被击溃。龙岩杨逢年旅闻一旅在溪南、漳平被歼,仓皇退出龙岩。9月4日,朱德率红四军不战得龙岩,几天后回到白砂同一、四纵队会合。在二、三纵队东进闽中期间,林彪的一纵、胡少海的四纵在闽西特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迫使进攻的赣敌退守长汀、连城,粤敌退守永定。蒋介石调动三省对闽西的第一次‘会剿’,就被打破了。
  而在蛟洋的毛泽东病了好长一段时间,时好时坏,总不见轻。这一天,毛泽东想到外面走走。
  “子珍。”毛泽东叫了一声,不见贺子珍答应,知道她有事外出。因此,他就慢慢下了床试着走了两步,头略微有些昏。他停住歇息一下。一个多月的重病缠身和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高大、伟岸的身躯,突然间变得清瘦、单薄,红润的面颊又是那样的苍白无光。
  这时,警卫员进来看见忙扶住他:“首长,还是躺下吧?”
  “小鬼呀。”毛泽东打起精神说:“我到外面坐坐。”
  毛泽东被警卫员扶到院子中。院中有一棵大樟树,警卫员搬出凳子放到树下,又扶毛泽东坐下。毛泽东气喘吁吁地说:“小鬼,你把桌子上的地图拿来。”
  警卫员应着进屋,旋即拿出地图,交到毛泽东手上。
  毛泽东展开地图审视。地图上敌我态势早被他标记好。他两眼久久注视着被敌人占领的上杭。他虽然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人又在病中,可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忘记红四军和苏区的发展壮大,他想找人谈谈自己的想法,便叫道:“小鬼。”
  警卫员应声出屋,来到他面前:“首长。”
  毛泽东说:“你去看看张鼎丞同志在不在,如果在,就请他来一下。”
  “是!”
  警卫员转身离去。
  毛泽东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红蓝铅笔,用红色的一面把“上杭”圈起来,并且重重地打上一个“叉”。
  很快,张鼎丞跟在警卫员后面进来。一进院就问:“毛委员,你叫我?”
  毛泽东高兴而客气地说:“不是叫,而是请。”
  这当儿,警卫员又搬出一个凳子放到毛泽东对面。
  “坐吧。”毛泽东指指凳子。
  张鼎丞顺从地坐下。毛泽东启发地问他:“蒋介石对闽西苏区的第一次‘会剿’被打退了。目前,敌人处于守势,我们呢?处于攻势。你对下一步有何打算呐?”
  张鼎丞有点不自然,“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说:“毛委员您有什么指示,我坚决照办。”
  毛泽东和蔼地说:“朱德带二、三纵队也回到了白砂,你这个特委军委书记没有打算?”张鼎丞鼓足勇气说:“我想咱们打下上杭,闽西的苏区就连成了一片,也有助于今后的发展。不过上杭城厚墙高,素有‘铁城’之称。”
  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他看了张鼎丞一眼,果断地表示:“不管上杭是‘铁城’还是‘钢城’,我们都要想办法将它拿下!你这个想法可以同朱德同志谈一谈。”张鼎丞心中明白,这是毛委员向他的一种暗示。他不由肃然起敬起来。毛委员在政治上失意后,身体又处在病魔的折磨之中,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党的利益,红四军的利益,闽西苏区的利益。他在心中暗暗呼唤“毛委员,你快快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上吧!”
  张鼎丞到了白砂的红四军部,向朱德提出了攻打上杭的意见。朱德听完张鼎丞的要求,高兴地说:“上杭我们一定要拿下!”
  他突然关切地问:“毛政委最近身体怎样?”
  张鼎丞流露出担心的云翳:“一个多月来总不见轻,时好时坏。”
  朱德听后脸上那股兴奋之色,早跑的无影无踪。他心思重重地在屋内来回走动。张鼎丞一声不语地看着他。朱德最后停在张鼎丞的面前问:“毛政委对打上杭持什么意见?”
  张鼎丞如实回答:“毛委员十分赞成打上杭。”
  “打!”
  朱德铿锵有力地表示:“明天召开支队以上领导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