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冈风云录-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处,起身走到周以栗面前,打着手势,掰着指头,陈述自己对时局和敌我力量对比的看法。周以栗活像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地听着。
  此时的朱德,也是毫无睡意。他灯下伏案,正在拟定作战计划。也许是累了,也许是为毛泽东和周以栗的谈话担心,走出卧室,见会议室仍亮着灯,他不由走过来。将近时,他迟疑地停住,注视片刻后,又转身回去。
  毛泽东和周以栗的谈话仍在继续。
  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毛泽东和周以栗熬过一个不寻常的不眠之夜,两个老战友,终于谈妥,四只手握在了一起。
  毛泽东和代表上级的周以栗取得了共识,会议继续进行。
  在会上毛泽东首先作了发言。“……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这种估量,多半是从主观主义出发。其结果,无疑是要走盲动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了,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这也是一种不恰当地估量,又必然要产生另一方面的坏结果。因此,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需要认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周以栗在毛泽东讲话后,也作了表态性的发言:“我受长江局的委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袁州劝说红一方面军西进攻打长沙。昨晚听了一些人的发言。随后,我同毛总政委又进行了长谈。总政委有理有据的对当前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把我给说服了,从内心给说服了!他曾讲过‘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现在我表明态度:红一方面军不西进攻打长沙,而是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发展,攻打吉安,使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壮大我们的力量!”
  袁国平听着,表情上出现不满,欲言又止的样子。周以栗全看在眼里,他继续按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有些同志会问,中央代表思想转得怎么这么快?我可以告诉大家,执行上级指示,必须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了当时当地的情况讲执行,同样是一种错误。”
  袁国平仍有不满,同时又显得无可奈何。
  会议取得了预期的目的。按计划南下攻打吉安。
  第二部 力挽狂澜(二)
  4。攻打吉安
  吉安地处赣江中游,而且是禾水和赣江的汇合处,是水陆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明朝时代留下的城墙、箭楼。近代又修了明碉暗堡。吉安又是地处红色根据地的包围。驻守在这里的敌人为了安全起见,正在抓人拉夫修城挖壕,天天都有军官亲临现场督战。城外的敌人也正在加紧拉铁丝网、电网。如今举目一望,可见两层铁丝网中间加了一道电网,工程已接近收尾。
  新编第十三师师长邓英,在众军官和手枪排的保护下,前呼后拥地穿过来往如梭的民工队伍,来到城南门视察。邓英看到坚固的城防,新修的铁丝网、电网,极为满意。这时,城门口有三三两两的农民进出城门。邓英对手下吩咐道:“从今日起,老百姓只准进不准出。”
  “是!”
  邓英提醒执勤的哨兵:“共产党机警得很,游击队也鬼得很,要严加查防。”
  哨兵又唯唯喏喏地答道:“是!”
  这时,来了他的参谋长,向他报告:“师座,南昌来电,要你亲自报告城防情况。”邓英什么话也不说,把手一招,带着众军官回到城里。城门被士兵立即关闭。
  第二天,天已大亮。城里的百姓要出城,把守的士兵就是不让出城,叫骂声不绝入耳。有的老百姓还挨了枪托子。
  肖曼玉和另一名年轻妇女,手提篮子来到城门口,见城门半开半掩,侧身挤进去。她俩是奉命前来侦察吉安的城防情况。俩人看到眼前的事情,似乎明白了什么。
  肖曼玉高声地叫喊:“酒酿好甜,米果新鲜,谁吃快来买。”
  一个士兵走过来揭开盖布,露出金黄炸果,闻到了一股酒酿醇香味,情不自禁地嗅嗅鼻子,一副谗涎欲滴的样子。
  肖曼玉随和而热情地说:“先生想吃,会让价钱的。”
  一个士兵因没钱只好苦笑一下走开,去又阻拦老百姓出城。敌班长,走过来也不问价,拈起一个放到嘴里就吃,边吃边说:“好香、好香,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他这一说,把门的士兵都围了过来。出城的百姓乘机往城外挤。
  “不准出城,不准……”敌班长大声嚷着就要离去,肖曼玉随手塞到他嘴里一颗油炸果,堵住了他的口。
  “先生,想吃买吧。”
  “谁身上有钱?谁身上有钱?”敌班长连问了几声都没人应,不由骂了一句:“他妈的,伙食不好不说,还克扣军饷,不是玩意儿。”他一边骂着,身上乱摸的手不由碰到了携带的子弹。他灵机一动,掏出几发子弹,拿到手上在肖曼玉面前晃晃,问道:“表嫂子,嘿嘿,要这不?”
  肖曼玉想了想,无可奈何地说:“好,弹壳当废铜卖。枪子里的药做炮仗给伢子耍。”
  这时,聚集的百姓都出了城,敌班长也不顾那么多,只是一个劲地招呼大家。“都过来、都过来……”
  七、八个士兵聚到一起,敌班长大声嚷着:“一人五发。”
  一个小兵小心地问:“班长,行吗?打仗就没了。”
  敌班长狡黠地笑笑,说:“死脑子,打仗时你不会少放两枪?”
  小兵似懂非懂,仍不放心地问:“班长,要是被发现没了……”
  敌班长四下里看看,见地上有柴火棍,他捡了一只粗细和子弹差不多的木棍,弄成和子弹大小差不多的几截,塞到子弹袋里,外观上看不出破绽。他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不由笑了。“咋样?”小兵笑了,大家也都为班长的聪明笑了。
  敌班长收集了几十发,四下看看没有外人,才放大胆子,用手捧着对肖曼玉说:“表嫂,你看成不?”
  肖曼玉也不怎计较赚钱蚀本,将篮子里的东西全给了他们,装起子弹就走。敌兵津津有味地吃着。
  与此同时,吉安城北30里处的一个十字路口,红军队伍正由西北转向南,向吉安进发。毛泽东、朱德、朱云卿和总部人员立在岔口处,望着前进的队伍。恰好,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李文林满头是汗地跑来。
  毛泽东见是他,热情地问:“从哪里来?”
  李文林气喘嘘嘘,接过警卫员吴吉清递来的旧军用水壶,打开喝了两口,然后才回答毛泽东的问话:“从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回来。”
  毛泽东关切地问:“中央有什么指示?”
  李文林满脸严肃地说:“中央要我转告你们,去攻打南昌。”
  朱德气愤地说:“乱弹琴。”
  毛泽东平静地说:“我们准备去打吉安,你看队伍还正在向吉安前进。”
  李文林望着前进的队伍,自言自语道:“只好如此了。”
  就在这天夜里,红军悄然包围了吉安城。总司令部设在吉安城外一个山村中的祠堂里,毛泽东和朱德默默地立在祠堂外,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吉安,参谋长朱云卿从外进来,毛泽东关切地问他:“部队都到了指定地点了吗?”
  朱云卿有顾虑地说:“有一部分行动迟缓,还没有到达指定的位置上。”
  朱德:“封锁赣江的部队到达了什么地方?”
  朱云卿:“我已派人去催了,要他们火速前往,封锁赣江堵住敌人北逃。”
  毛泽东、朱德没说什么,各自想着问题。
  朱云卿犹豫地说:“还有一个难题……”毛、朱同时问:“什么难题?”
  朱云卿:“城外的电网是攻城的障碍。在长沙,我们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毛泽东和朱德也在想着同一个问题。这是目前攻打城市所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他们都还没有想出一个成熟地解决的办法,三人进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正在总部首长为城外的电网而着急时,地方游击队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月光下,吉安城隐约可见,守城的敌兵在城头上游动。肖曼玉同几个游击队员,隐蔽在城外的草地里注视着城墙铁丝网、电网。
  秋天的夜,虫在鸣,鸟在叫。肖曼玉他们观察一段时间后,猫着腰撤。回去以后,她们为了配合红军攻打吉安,也在想突破敌人电网的方案。正在为攻城的事伤脑筋时,突然从屋外传来牛的顶架声。肖曼玉问:“什么声音?”说着不待他人回答就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院内两头公牛用犄角在互相拚杀,你刺过来,我挡过去互不相让。屋里的人都出来观牛酣战。肖曼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突然两手一拍说:“有了。”
  肖忠渭不解地问:“有什么了?”
  肖曼玉告诉他,在春秋战国时,齐将田单,用火牛阵攻破燕军的围困,一举收复七十多座城池的故事。
  肖忠渭明白了她的意思,醒悟地说:“咱们也演一出火牛阵。”
  “对!”
  肖曼玉为人豪爽,快人快语,办什么事都很认真。
  弯弯的柳叶眉,翘翘的樱桃小口,让人看上去,总觉得她是在微笑。她家比较殷实,9岁就去学裁缝,13岁学成。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那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就这时候,她家里的父母正在为她操办婚事。她不愿意过早的结婚,毅然和肖忠渭参加了农民暴动,从此,走向了革命。
  别看她人小,胆子却很大。有一次,去攻打新城,歼灭敌人500多人。可是,伪县长却藏起来了。肖曼玉的任务是书写标语,她发现伪县长藏在一个水沟里,就不慌不忙把伪县长抓了起来,成为游击队里令人刮目相看的巾帼英雄。在此不久,她又孤身一人活捉敌连长。在一次即将结束的战斗中,敌连长夺路逃窜,被肖曼玉发现。她大喊一声,“缴枪不杀!”
  敌连长见无路可逃就“扑嗵”一声跳到水里。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谁知肖曼玉从小就练出了一身好水性,不用吹灰之力就把敌连长给活捉了,还缴获了一支十二响。被当地党组织授予“中华好女儿”的称号。一时间她的名声大振,不久又成为泰和独立营的营部书记。
  说干就干。她干什么都是雷厉风行。第二天上午,三十多头牛集中在操场上。肖曼玉带领几个游击队员精心训练,引来了许多在场外看热闹的伢子和老人。
  训练一天,当晚就派上了用场。
  这天夜里,吉安城外,天华岭南壕沟内。红军战士早已进入阵地,单等上级的进攻命令。
  肖曼玉他们独立营的人员和三十多头牛都集中在一起,朦朦月光中有人在牛尾上、犄角上捆绑东西。有的在整理搬来的干稻草和棉被之类的东西。因离城墙较近,不仅能看到城头上敌人的巡逻兵,连他们的谈话都能听得见。
  挂在天空中的月亮,还缺一点就要圆了。游击队在城外坚守了大半夜,肖曼玉焦急地看看天,天快要亮了。预计总攻的时间快要到了,她要身边的游击队员提前剪断外围的铁丝网。十几名游击队员拿着工具、抱着稻草、棉被悄悄接近目标,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老虎钳剪断铁丝网。不一会,铁丝网被打开一道缺口。游击队员爬着通过缺口,小心翼翼地接近电网,将稻草棉被都挂放在电网上。敌人一点也没发觉,他们干完这一切,动作敏捷地撤回来。
  这时,总攻开始了。霎时间枪声大作,把整个吉安城都震撼了;几十把冲锋号一齐吹响,响声传得很远。
  肖曼玉命令游击队队员点燃捆在牛尾巴上浸了油的棉团。三十多头牛带着火光,如同离弦的箭冲向电网。肖曼玉他们在后呐喊助威。
  城上的敌军看见快速流动的火团,不知是何物,都掉转枪口,一起朝着火团疯狂地射击。
  牛,不堪切肤之痛的火烤,发疯似地向前冲。冲到电网之上,电网便发出耀眼的电光。这样,你冲我撞,就撞断了电网,打开一个缺口。红军战士通过这个缺口冲向城墙。有的战士抬着云梯,有的战士边冲、边射击、边呐喊。战士依靠云梯登上城头。由于敌人的火力很猛,不少战士中弹摔下来。在我军有不断伤亡的时候,“轰”的一声巨响,砖石飞上了天空,城墙被炸开一道缺口。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地从缺口冲向城内。敌人用凶猛的火力封锁缺口,又有不少红军战士中弹倒下,后继部队踏着战友的尸体奋勇冲锋。
  天亮了。总司令部显得忙碌紧张。朱云卿参谋长匆匆忙忙从前线回来,同正要走出司令部的毛泽东、朱德相遇。朱云卿气恼地说:“由于兵力不足,冲进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