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冈风云录-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军,偷袭骚扰我军,伤亡虽不大,弄得日夜不得安宁。”
  “你要想法消灭他们!”
  许克祥只说了一句话就将耳机重扣下。
  接着电话又响。许克祥确实生气了,根本不理会。
  电话铃“叮当”不停。
  许克祥拿起耳机,口气生硬,气怒地大声说:“你们要想法消灭他们……什么?”他立时改变了声调:“总指挥,有何训示?”原来是总指挥朱绍良。他告诉许克祥,蒋介石马上就要发动第三次对共军的“围剿”。说是蒋介石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告将士书”,老头子要亲赴江西“剿共”,要他率部一定坚守好永丰。
  蒋介石将要发动第三次对苏区的“围剿”,具体时间毛泽东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但从敌人的动向上也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第二次反“围剿”后,短短的一个多月里,红军在闽西发展壮大了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预料到下一步工作的艰巨性,中途又派红三军到赣南的余都、会昌地区开展工作。这时候的红军主力得到了休整,筹措了大量的军需。同时两个军团各成立了一个山炮连,扩大了总部无线电队和前后方医院,还组建了两个独立师。这些都为下一次的反“围剿”作好了准备。
  在建宁,毛泽东召开的临时总前委扩大会议刚结束,各路军政首长陆续离开会议地点。毛泽东同周以栗交谈着走出来。
  “我们这次要分手了,你到‘闽赣边界工作委员会’任书记,担子很重,你身体又不好,要多保重。”
  周以栗动情地握住毛泽东的手:“请总前委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部队,搞好对敌斗争。”
  毛泽东深情地望着周以栗离去的背影,陈毅心情不爽地走过来。
  “你这个‘南路工作委员会’书记,什么时间走马上任?”
  陈毅说:“会后我们就展开工作。”
  毛泽东表扬了他前一段的工作:“你在后方筹措给养,扩红征兵做了大量工作。我代表总前委感谢你陈毅同志。楚汉相争,刘邦在外放心打仗,是因为有个萧何啊!”
  朱德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也插话说:“你陈毅就是我们的萧何嘛!”
  毛泽东他们三人说着远去。
  李韶九冲着陈毅的背影对其他人神秘地笑笑。其实,陈毅也早就风言风语地听人说,李韶九想要他的马和枪。当时陈毅曾拍案而起:“老子是有好几条枪,谁敢来!”
  话虽是这样说,可他心里也在不断地打鼓。他陈毅历来是不信邪,敢说敢当,嬉笑怒骂,随心所欲。如今是不行了,也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陈毅在十二军工作期间,没有跟随毛泽东、朱德的大部队行动,而是在富田。在这个期间也正是肃反时期。李韶九搞扩大化,令干部人人自危。陈毅也受到了怀疑。当时二十军政委曾炳春也被抓。在苏区政治保卫局江西分局的一座大房间里,挤满了被抓的所谓“AB团”分子。大家在低声议论:“他(李韶九)把二十军从副排长到军长都打成”AB团“,其用心何在?”
  “唉!革命难呐!今后谁还敢当干部。”
  “不许讲话!”
  看押的人大声训斥。
  大屋旁边的厢房内,不时传出逼供、拷打的声音,听着令人心寒。
  一个个被打昏过去的干部拖出来,又一个个地被拖进去,肃反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革命,革命到自己头上来了!”
  “我们都是‘AB团’,那好人是什么样子?”
  陈毅却在另一个房间里,同李韶九面对面地争论。
  陈毅指着他说道:“让我在十二军中抓五百名‘AB团’分子,这个任务我陈毅无法完成!”
  李韶九受到顶撞大为恼火:“这是立场问题,你在包庇‘AB团’分子,也是在包庇自己!”
  陈毅当仁不让:“我陈毅做事光明磊落。抓‘AB团’分子哪有定任务的?有就抓,没有就不抓,三千人的队伍抓五百个,亏你想得出来!”
  李韶九见说服不了陈毅,强压怒火说:“好、好!我不和你争,但上级的指示你不能不执行!”
  陈毅根本不吃他那一套:“我要向毛泽东同志反映。”
  “你、你……”李韶九气得说不出话来,拍案而走。陈毅木然地立在原地。
  为此,他陈毅找到毛泽东,说是“有人看中了我的枪和马。”毛泽东看着怒气未消的陈毅,一脸严肃,思而未答。过了一会,毛泽东把一个布包放到陈毅面前。“红军的军费都在这里,还有我的几篇稿子,都托付给你了。”
  陈毅久久地望着那个布包,心情格外激动。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如此器重,不正是毛泽东对他陈毅的信任吗?
  毛泽东点燃香烟,过了一会同情地望着陈毅,问道:“听说你的妻子肖菊英同志……我的妻子杨开慧死在了敌人屠刀下,而你的妻子却死在肃反扩大化中。”
  陈毅说:“如果不是你毛泽东给我撑腰,怕我陈毅也难幸免。”
  原来,有一天,陈毅闷闷不乐地从外面回到家,正忙着煮饭的妻子肖菊英见他满脸不悦,关切地问他:“这些日子,你总这样,究竟是为什么?”
  陈毅看了妻子一眼,没有言语。富田事件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像是换了个人。
  肖菊英不放心地望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
  陈毅心情悲怆地说:“又有同志,以‘AB团’分子的罪名给抓起来了。”
  肖菊英听后难于言表,悄悄拭泪。
  “他们也怀疑我是‘AB团’,岂有此理!”
  陈毅突然愤然作色地站起来,走到门口的肖菊英听后停住:“你不是写信给毛委员了。毛委员回信不是说他支持你,并批准你把那些被打成‘AB团’的同志分别轻重后加以释放吗?”
  陈毅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摇摇头。
  肖菊英走出,不多时端饭菜进来,放好碗筷:“吃饭啰。”
  陈毅没有吃的意思。肖菊英近前,陈毅深情地抚摸着妻子的肩头,轻声说:“我这次要出远门开会,大约七八天才能回来,若不能按时回来,说明我……”肖菊英伏在他那宽阔胸前抽泣。
  陈毅告别了妻子,同警卫员跨上战马开会去了。
  肖菊英泪水洗面,扬起手同陈毅招手,真像有点生死离别的情景。陈毅走了好远,在马上回头看见妻子还倚门相望。
  他向妻子招招手。肖菊英确实有一股生死离别的情感涌上心头,她向前跑了几步,声泪俱下地叫道:“仲弘(陈毅字)早点回来。”
  开会回来的路上,他知道因事在外多当误了两天。因惦记着妻子,陈毅和警卫员不断地催马赶路。当俩人来到一个山口,陈毅在马上警惕地观察到两边的山林有异常,命警卫员快速冲出关口。突然枪响,俩人边掏枪还击,边伏于马背上向前急冲。陈毅坐骑突然失前蹄,把他从马背上摔下,他迅速滚到一边的石头旁。这时警卫员的马也受伤,警卫员从马背上纵身跳下,就势一滚,滚到陈毅身边。
  山上冲下两个白军,被他二人一人一枪撂倒。陈毅不敢恋战,拉住警卫员钻进山林。
  当陈毅同警卫员疲惫不堪地来到自己家门时,只见家门紧闭。陈毅边打门边叫:“菊英、菊英,我回来了。”黑乎乎的房子里没有回答。警卫员又上前打门。仍无动静。陈毅已预料到了什么,用力推开门,陈毅摸进屋内找着火柴,点燃油灯。灯光中只见房间里一床一桌,桌旁有一个篾篓,别无东西。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就是不见他妻子肖菊英的踪影。陈毅打量着屋内,心中更是有股不祥之兆袭上心头。他四处寻找,没有发现什么,心情复杂地立在屋正中。过了一会,他走到床前,拿开枕头,发现一张纸条,只见纸条上歪歪斜斜写着三个字:“我去了。”
  陈毅看后,心如刀绞,他时常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握着那张小纸条奔到房外,大呼:“菊英!”
  天空刮着风,下着雨。风声雨声吞没了他的声音。闪电划破了夜空,他和小屋在风雨飘摇中显得异常孤独,接着一声响雷在头顶炸开。
  风停雨止,天睛了。山南坡的稻田地里增加了一个新坟。
  陈毅立在坟前,悲愤地脱下军帽,恭恭敬敬、情深意切地向妻子的坟鞠了个躬。警卫员站立着,神情肃穆地望着这一幕,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模糊了双眼。
  毛泽东听完陈毅的讲述,甚是同情。
  陈毅从建宁回来,立即投入到了扩大红军、招收新兵的工作之中。兴国街头上贴着各色“欢送参军上前线”的标语,到处是敲锣打鼓的队伍,热闹非凡。
  陈毅和警卫员走在人群中,被赵大爹看见:“陈军长。”陈毅见是满面春风的赵大爹,拉着参军的儿子走过来。他忙挤过来:“赵大爹,您老送儿子参军?”赵大爹对儿子说:“三伢子,快叫陈军长。”他儿子忙叫:“陈军长。”陈毅高兴地说:“您这是第三次送子参军了。”
  “参军好!参军打白军,穷人能过上好日子。”赵大爹说完,突然神秘地说:“陈军长,这次在建宁,我见到毛委员了。
  他夸咱兴国是支前模范哩。“
  这时,又一新兵队伍敲着锣、打着鼓,打着红旗走过来。
  鼓声、锣声震撼着兴国城。
  21。御驾亲征
  两次“围剿”江西红军,两次败北。蒋介石确实有切肤之痛。但他绝不服输。6月6日,蒋介石在南京发表了《告全国将士书》,6月7日上海的《大公报》予以转载。为给前线的将士鼓劲打气,在6月7日,他专门电告朱绍良和孙连仲两位指挥官。
  绍良、连仲兄:中正定于旬日后来赣督师,陈主席铭枢已入十九路军指挥,此时情况等严督所部死守现在防地,切不可再望增加兵力,自馁其气。中正来赣与诸兄共生死,自当能与诸兄同存亡。部队调遣与增减,一听中正之命令,必能转危为安,请勿过虑可也。
  蒋中正民国二十年六月七日
  在抚州的朱绍良和在宜黄的孙连仲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像是得到了起死回生之术,积极备战,准备再同红军决一死战。
  蒋介石似乎还不放心,在6月14日,又致电陈铭枢:
  真如兄:此次“剿匪”战斗序列仍以敬之为行营主任,兄为前敌总指挥兼右军团总指挥,孙连仲为中央军团总指挥,朱逸民为左翼军团总指挥未知兄意如何?盼复。
  蒋中正民国二十年六月十四日陈铭枢,字真如,广东合浦人,1889年生,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曾加入过同盟会,参加过北伐战争,就任过国民革命军十一军军长并兼任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就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9年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他所率领的部队在1930年改编为第十九路军。在第一次“围剿”时,十九路军由蒋光鼐率领指挥作战;在第二次“围剿”时,蒋光鼐因故未到职,由蔡廷锴代总指挥。第三次“围剿”蒋介石御驾亲征,事关大局,就又把陈铭枢调往前线亲临十九路军指挥。这也说明蒋介石此战的决心。到6月20日,蒋介石又打电报给何应钦和就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把他的作战决心和作战计划进行通报。
  敬之、天翼兄:中正意赤匪主力虽向赣东闽北转移,而我军仍先洗扫赣南匪巢为第一步计划,对其主力则派相当兵力以监视之。故第十九路军仍由吉安、东固、龙冈以达宁都。而以第五十二师之一旅为我后续部队,以留守所克各重镇。第六、第十、第二十三师为一路,仍由永丰、滕田、招携前进到达广昌。而以第四十五师与祝旅为后续部队,其主力不经乐安,即由永丰向招携进展,以留守该路所克之重镇。如此第十八军仍在抚州,同时协同第六、第二十六路军进击匪之主力,第九师为总预备队。警卫第三旅由杭州开巨州,以策应赣东或闽北防务。此次作战主旨,第一、不在阵前集中,应预定目标,纵长配备,相连续进,出匪不意,使其不能详悉我之部队与兵力为主。第二、主力部队专任进击,占其全力随地集中,不使分留后方,而另派后续部队以防剿各区,如此占领宁都、广昌后对粤或援闽皆不致误时失机也。第三、先将其老巢击破,确实占领,再将其赣南各县城占领,然后再定第二步计划。
  蒋中正民国二十年六月二十日
  公元1931年6月21日,晨。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和英、日、德三国顾问乘车来到了南京下关海军码头。军乐齐鸣。
  码头上早已聚集了欢送的军政要员和人群。在军乐声中,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和英、日、德三国顾问走下汽车,在军政要员的簇拥下,走在欢送的人群中,记者跑前跑后不时拍照。蒋介石军服笔挺,容光焕发,边走边向欢送的人群招手致意,场面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