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冈风云录-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长不仅同我们一起行军,而且还要日夜操劳,才辛苦呢。”
  毛泽东开玩笑地说:“我们红军不发赏,生活上又没得肉吃,天天行军打仗,怎么能不辛苦?可我们今天吃苦,为的是大家将来不吃苦。小鬼,你们说对不?”
  “对!”
  小演员齐声回答。
  毛泽东继续说:“就拿你们来说吧,同战士一样的行军打仗,到了宿营地,战士们休息了,你们还得编排节目、演节目,也是很辛苦的啰。这次转移,我们叫‘千里回师’,你们不仅要跟上队伍,而且还要搞好宣传鼓动工作。千万不要哭鼻子哟。”毛泽东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总部的会一散,彭德怀就匆匆赶回军团,立即布置刚成立不久的炮兵连,处理重型武器。大家一时想不通,经过耐心说服,大家才勉强接受。
  行军路上,7月流火。
  两山相夹的路上,长长的红军主力队伍大踏步地向西南转移。战士们背着全部行装,在烈日下行军,个个汗水流淌。
  脚下打泡的同志,自己的枪支早被战友们抢去。还有的战士拄着竹棍坚持着走在队伍中。有的病号被人掺着。
  中午时刻,烈日炎炎。三个年轻的女宣传队员站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精神实足地打着竹板,做宣传鼓动工作。她们没有现成的段子,全是所见所闻,触景生情,现场发挥。她们看见行军队伍中,战士争相帮助身体差的同志扛枪背背包。
  随口言道:天气热,蚊虫叮,有的同志生了病,你帮我,我帮你,大家讲的是友情。
  队伍中的战士们听后笑了,身上也来了精神,走得更快更欢。
  叫同志,你别笑,你们脚上打了泡,千里回师大转移,为的消灭蒋介石!毛泽东、朱德每人手拿着木棍,走了过来。
  同志们,你们看,毛总政委在前面,一路走,一路算,牵着敌人鼻子转。
  蒋介石,着了急,三十万军到江西,妄图踏平根据地,不知红军在哪里。
  队伍中响起一片笑声。毛泽东走到石头旁边,示意警卫员吴吉清把水壶递过去:“小鬼,喝口水。”三个小宣传队员异口同声地说“首长,不渴。”毛泽东看着他们汗湿的军装:“喝吧,你们比别人付出的体力多,喝了会更好地打快板呀。”
  他边说边比划。
  朱德也催促道:“喝嘛,这也是命令。”
  毛、朱关切地望着他们。
  水壶到了她们手里,你让给我,我又让给你,谁也不先喝。行进的队伍中,战士们深受感动。有的大声说道:“宣传员同志,喝吧。”
  她们三人,相互看着,下了很大决心,才一人饮了一口。
  毛泽东满意地说声:“小鬼,再见了。”
  “首长再见!”
  朱老总,真威风,一直走在队伍中,敌人闻风就逃命,蒋介石也怕我们的总司令。
  红军主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率领下,翻山越岭,过河涉水,大踏步地转移,快速行军。在7月22日到达于都以北的银坑和琵琶垄地区,同先期到达的红三军主力,以及红三十五军、红七军会合。在此,稍经休整,又继续向北转移。于7月28日到达了退却终点,兴国以北的高兴圩地区,整军待命,寻机歼敌。
  而敌人,一路上紧追不舍,就是不见红军主力踪影。虽未打大仗,打恶仗,沿途不断受到游击队的骚扰,损失也不少。
  陈诚率领敌第二路进击军开进宁都,封锁了各个路口。陈诚、罗卓英坐在滑竿上,由人抬着来到梅江江边,下了滑竿,望着江对面起伏连绵的山峦和下游的水口塔。陈诚注视着滔滔江水,说:“我们从南丰经广昌,一路南下到宁都,连共军的影子都没见着。”
  罗卓英是他手下的十一师师长,也心情不快地说:“一路辛苦不说,还吃了不少的亏。共军向来行动诡秘。”
  此时,参谋长走来报告,说:“赵司令官来电,他们已到了固厚,也未发现共军主力。”
  陈诚、罗卓英俩人对视着,甚是疑惑。
  陈诚对身后的机要人员吩咐道:“向蒋委员长发报。”
  从前线回到抚州的蒋介石,穿着浅灰色真丝罗长褂,正襟危坐在沙发上看当日报纸。从外表上看,他今日心情尚可。
  宋美龄打扮入时,胳膊上挎着个精美的小包庄重大方地走过来:“达令。”
  蒋介石放下手中的报纸:“夫人。”
  宋美龄:“达令,今晚有个舞会,我邀了三国顾问一同参加。”
  蒋介石慢不经心地说:“夫人自便。”
  宋美龄满怀喜悦地退出,来到豪华的舞厅。宋美龄带三国顾问步入舞厅,早已恭候的军政要员和礼仪小姐热烈欢迎。
  他们在指定的位置上落座后,宋美龄吩咐道:“开始吧!”
  乐队奏乐,气氛融融,大灯熄灭,彩灯闪烁。
  宋美龄步入舞池,邀请英国顾问出场,他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踏着轻快的节奏,轻盈、潇洒的舞步迎来了一片喝彩声。其他官员也按奈不住,拉起自己意中的女郎,一起进入舞池。
  宋美龄在这里踏着轻快的舞曲,转动于闪烁的灯光中。那里的蒋介石又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蒋介石看着报纸,突然起身走到军用挂图前,按着报纸报道的内容在地图上寻找什么。何应钦从外进来,向他报告军情,手中拿着一卷电报,立在蒋介石身旁:“校长,前线拍来了电报。”
  蒋介石没有回身,用手示意他念。
  何应钦翻动着电报念道:“赵观涛率第一路进击军和陈诚率第二路进击军,已攻占宁都、固厚;朱绍良率第三军团由新丰向南推进到洽林一线;上官云相率第三路进击军攻占沙溪、莲塘一线;孙连仲率第二军团推进到大金竹一线。蔡廷锴第一军团推到富田、东固、崇贤一线。”蒋介石在何应钦念电报之时,他用笔在地图上标上记号,最后将此连接起来,形成个大弧形。如此态势前所未有。蒋介石喜形于色。“发报:通令嘉奖各部将士,望各司令长官不遗余力,率部奋勇追击共军,限期将朱、毛歼灭在赣南山区。第一、二路进击军推进迅速,为各路军楷模。传令嘉奖。”
  “报告。”少将高参进到大厅。
  蒋介石注视进来的少将高参。
  “校长,南京来电。”少将高参小心翼翼地说。
  “有大事吗?没什么大事,就由他们代劳了,我在赣专心剿共。”蒋介石听说南京电报,略有不悦。
  “校长,是……”少将高参也不知电报所讲是否大事,他迟疑、犹豫,有些进退两难。
  蒋介石问道:“电报里讲些何事啊?”
  原来,因胡汉民事件,弄得国民党内四分五裂。他为了全力对付江西红军,迫于形势,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手法,作出一些让步。在这“剿匪”的关键时刻,后院怎么又起波澜?反对派要求释放胡汉民。
  蒋介石发了一通火后,鉴于目前局势,思考后转向何应钦,讲道:“敬之,我在这里多有不便,明日返回。你也尽快督军同西路的陈铭枢军快速形成合围,不给共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彻底歼灭他们。同时电告陈、赵两部,快速催军向古龙冈追击!”
  蒋介石这次返回南昌是乘坐的民船,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的长途旅行,于7月17日拂晓,在距离南昌四五十里的杨家渡弃船上岸步行到青云谱附近的莲塘车站,被熊式辉接住,乘车回到百花州。9时又参加了胡祖玉的葬礼。
  于此同时,陈诚率军精疲力尽地绕山疾行,到了古龙冈。
  陈诚坐在马背上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前方一匹快马向他这个方向飞奔而来。只见快骑到了陈诚面前动作利索地跳下马背,向他报告:“前方没有发现共军的行踪。”
  陈诚听后愣了半天,不由自语道:“共军是要累死我陈诚,拖死赵观涛啊。共军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红军主力整齐地开进了高兴圩。道路两旁早已聚集着许多男女老幼群众,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热情的欢迎红军队伍。有的送水,有的送鸡蛋,有的送草鞋,还有的儿童拿着扇子,给行走的红军战士扇风。
  队伍停下,分别到指定的地方宿营。战士刚放下背包,一群年轻的妇女,手提着篮子进来,抢战士们的脏衣服,有些战士不好意思,把脏衣服藏起来,还是被她们搜去了。小河边,成群结队的妇女,有的给战士洗衣服,有的在小河边晒衣服,还有的坐在树荫处,缝补衣服。她们手里忙着,口里哼着山歌,真是一番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根本看不出一丝战争中的景象。
  而这里的男人,则正在砍伐竹子,制做担架。平时冷清的山村,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部队,变得异常热闹,到处是欢歌笑语。
  毛泽东、朱德二人走在村口。村里支前的担架队,洗衣服的妇女,搞宣传的宣传队员你进我出。他们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同毛、朱俩人打招乎。
  毛泽东对朱德说:“利用战前空隙,部队已经得到休整。
  老总千里回师,没骑过一次马,这几日只顾操劳也未休息好啊。“
  朱德也笑着说:“你不也没有骑马,把马让给了伤病员骑,我是晓得的。”
  毛泽东笑笑:“总之,这次休整,部队体力得到了恢复,又经过政治动员,士气正旺,‘请战书’送来了不少啊!”
  朱德:“这一仗怎么打?我们要慎重,蒋介石把老本都拚上了。”
  “现在我们就这么一块根据地啰。”毛泽东用手比划着:“敌人三面包围,以为我们要向西渡赣江突围。咱们就利用他们这个错觉,向北到熟悉的地区去打敌人。”
  朱德担心地说:“参谋处不知把敌情搞出来没有?”
  毛泽东:“敌情通报出来后,咱们再很好地研究一下,做到万无一失,首战必胜。”
  他俩人刚走进红军总部,代参谋长郭化若就把标记好的地图呈到了他们面前。毛泽东、朱德仔细查看。郭化若在一边讲解:“各路军正在向兴国方向急进,仅有三个团防守富田、陂头。照这个态势,富田以东,敌兵力较薄弱。”毛泽东指着地图,挥动手臂:“避开敌主力,我军主力由高兴圩秘密向北转移,突破富田这一点,而后由西向东横扫。”朱德也认为这个决策好。“待敌发觉,其主力向北回救,我军就乘其疲惫,寻机歼敌一部。”
  毛泽东历来善于征求部下的意见。他又问郭化若:“参谋长还有什么打算?”郭化若在他们面前也是有什么讲什么:“乘敌还未合围,应该向北突破,歼灭富田之敌。”毛泽东要求部队:“这次行动,要快!”
  当晚,朱德总司令下达了主力部队,向富田突进的命令。
  部队是有令就行。傍晚,红军主力开始出发向北开进。部队越走天越黑。王良师长、李赐凡政委正在同部队一起行军。
  军部骑兵通信员骑马奔过来:“军首长命令部队,原路返回。”
  王良吃惊地问:“原路返回,为什么?”
  军部骑兵通信员:“听林彪军长讲,我们北进的行动被敌发觉,陈诚、罗卓英两个师,已先期到达富田,正在抢修工事。总部首长命令放弃有准备之敌,返回待机歼敌。”通信员说完,调转马头向来的方向打马而去。
  王良同李赐凡小声商量一下后,叫来师部骑兵通信员:“你快速到前面,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原路返回!”
  通信员问:“如果团长们问为什么返回,我怎么回答?”
  王良师长告诉他:“你就说这是总部首长的命令。去吧!”
  “是!”
  师部骑兵通信员跃上马背,猛抽一鞭,马驮着通信员向前疾驰而去。
  部队由原来的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原路返回。王良、李赐凡俩人立在路边的高处,检查部队向南回师情况。部队无声无息地前进,俩人大为放心。
  部队返回高兴圩附近的山林中,高密度地集中在一起,正在做打仗前的准备工作。有的搞马匹伪装,有的在发光的铁桶等物上涂黑灰,有的把能发响的铁锹、锅、铲用布包裹,有的进行动员,讲行军中的注意事项。
  天空传来了飞机的引擎声。接着几架飞机超低空飞行,用机枪扫射树林,处境十分危险,有些战士受伤后,在无声地包扎。战前准备工作仍在进行,没有丝毫慌乱的现象。自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以来,侦察机、战斗机频繁地飞到赣南上空,早已是司空见惯。战士也知道他们是无目标地乱射,根本不用惧怕。
  飞机飞过红军集结的上空,接着又有几架飞机飞临上空,无目标地投掷几枚炸弹。炸弹在树林中,山顶上,田地中爆炸。在红军总部里,炸弹的爆炸声,把房子都震动了,尘土不断下落,弄了朱德一头。朱德摘下帽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