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杀业-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无所谓了。一个小小女子,难道还怕她翻天不成?于是便答应了荣姣姣的请求。可是世上的事情,确实有很多都让人意料不到。陈胜的放人手令还没写呢,瓦岗军的一名头领夏玉山已经跑过来报告了。有人强行闯入关押王世充家属的大牢,把董淑妮救了出去,然后两人一起销声匿迹,不知所踪。至于这个下手的是谁,根本没人看得见。
    夏玉山不知道出手救人的是谁,陈胜和荣姣姣却立刻就明白了。这个人肯定就是影子刺客杨虚彦。杨虚彦原本听命于隋炀帝,暗杀各路反抗隋朝的义军首领。隋炀帝死后,杨虚彦因为迷上了董淑妮,所以就跟随王世充办事。他本是隋朝宗室,人长得不错,武功又高,当然容易讨女孩子欢心。所以很快就和董淑妮搭上了。现在董淑妮有难,杨虚彦出手救人,其实也非常理所当然吧?
    杨虚彦是隋炀帝的大哥,废太子杨勇之子。所以他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江山。虽然这次王世充倒台,给了杨虚彦很大打击,不过想必他是不会放弃这份野心的。而他能够求援的对象,肯定就是邪王石之轩啦。放跑杨虚彦和董淑妮,假如能够因此钩来石之轩,那么倒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影子刺客究竟能不能说动自己师父出山罢了。对于这一点,陈胜还是很有期待的——
    净念禅院!这座寺院的规模,竟会是如此宏大。委实大出陈胜意料之外。
    宏伟山门外,是一列宽敞平坦,以青条石铺砌的石阶。由山脚处至山门,不多不少,恰好八百零八级。
    山门之内,房宇殿舍鳞次栉比,大大小小加起来,多达几百间。俨然就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堡。其余僧侣生活的地方,以及厨房、杂物房等建筑物不算,单单什么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天王殿、藏经阁……,合共足有七座大殿之多。
    这七座大殿,全部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规模完整划一。其他建筑物则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地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在阳光照射之下,绚华灿烂,美不胜收。
    但这一切建筑,即使全部加起来,其份量也还远远不如位于文殊菩萨殿后方,一座阔与深皆只不过三丈方圆,高亦只有丈半的小小殿宇。在阳光照耀之下,只见这座和其他大殿相比,显得无比袖珍的小殿通体黄芒闪烁,显得十分特别。只因为这座殿宇的建筑材料不是木头和砖石,而是铜!纯铜!
    众所周知,在纸钞发明之前,历朝历代,都用铜来制造铸钱,以供老百姓使用。所以铜就是钱,比黄金和白银还要更加有价值得多。净念禅院这座铜殿,虽然只有三丈方圆,丈许高低,而且也并非实心,但所需要用到的铜,至少也不下十几吨之多。全部铸造成铜钱,那究竟能有多少?不知道,根本没法算。
    这还只是铜殿本身的价值。关键在于,有了这么多的铜,你未必就能建造得起一座殿宇。那需要有真正的能工巧匠,方才能够办得到。而这些高手匠人的心血价值多少?那更加没办法算得清楚。所以,说这座铜殿是无价之宝,当真一点也不为过。亦正因为如此,这座铜殿在净念禅院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基本上,它就是整座禅院的核心,其他所有建筑,都是围绕着它而建立的,呈现出一派众星拱月的姿态。
    不但如此,铜殿之前,更有一片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尊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的文殊菩萨铜像。旁边则是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更有五百罗汉像,全部也是铜铸。再贴上金箔装饰。
    众所周知,文殊菩萨乃释迦牟尼佛之胁侍菩萨,与普贤菩萨并列。正常来说,该是释迦佛在正中,文殊普贤两菩萨分列左右才对。但现在却变成了以三世佛陪祭文殊菩萨。如此安置,委实大异寻常。说得不好听一些,根本就是颠三倒四,不知所谓到了极点。
    不用说其他金银之类的浮财。单单这座铜殿,再加上这几百尊铜像,已经是笔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了。洛阳首富荣凤祥?撇除他那些生意暂且不论,只讲能够立刻拿得出来的现金,说实话,他那副身家还真未必比得上净念禅院呢。
    看见这些东西,就明白历史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皇帝,前赴后继地闹着要灭佛了。说是灭佛,其实说抢钱更正确一些。连年战乱,人口流失,赋税减少,国库空虚。虽说是皇帝,可也照样穷得叮当响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当然要吃大户啦。谁是大户就吃谁,那个有钱就抢谁,还有什么可说的么?正常得很。和佛不佛什么的根本没关系。
    陈胜家里祖辈都是信佛的,自己也一身佛门武功,和当世四大圣僧的关系更是良好。但陈胜对于这些耗费巨额财富建造起来的寺院,照样半点好感都没有。想当年,释迦牟尼弘道传法,身上只穿着简单的麻布袈裟,赤足行走,乞食为生,一切皆以简朴为尚,哪里有如此奢侈的?如此奢华作风,根本已经背离了佛祖的教诲,不折不扣,就是第六天魔王波旬的作风。
    也因为这个缘故,陈胜对于灭佛这回事,也是分两面看的。杀害僧人,焚毁经书,这些固然不该。但拆毁寺院,没收寺院所属田地,陈胜则举双手赞成。佛家本应看破红尘,整天沉溺在金银钱财之中,整日价锦衣玉食,那还怎么个看破红尘法?故此对于这种假和尚假尼姑,陈胜从来都毫无好感,相反更存蔑视。而今天陈胜带人到这里来,就只为了做一件事:拆!
    中原腹心重地,饱受战火蹂躏,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灭掉王世充之后,瓦岗军接手管治这大片地方,当然首先以疏解民困为先。故此陈胜以自己陈王、上柱国、兼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的名义,颁发了善政令,免除了当地赋税三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拆寺毁庙吃大户(下)
    三年国库所需,不是少数。即使先前已经有荣凤祥送上白银十万两,仍然远远不够填补赤字。再加上免除赋税之余,也要尽快恢复生产,安顿黎民。兼且又要继续攻打李阀、占领巴蜀、以及南取江淮,扩军备战,同样处处要钱。这笔钱从哪里来?
    谁有钱就向谁要。中原地区那些世家大族,就是最有钱的。
    向世家大族下手,这事的性质可非同一般。须知自从东汉光武帝中兴以来,豪门大族的势力就日益膨胀。直至三国时候曹魏制定九品中正法,门阀政治更凌驾皇权之上。即使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也很难改变得了这几百年的旧俗。当世四大名阀——宇文、独孤、李、宋——就是明证。所以假如换了另外一个人上来,比方说李密或者王世充,他们即使穷疯了,也是无论如何不敢向世家大族下手的。
    但陈胜就没有这个顾忌。陈胜是什么人?是无限神域的成员,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利益纠缠,也和陈胜彻底没关系。故而陈胜什么人都不怕得罪,什么手段都敢用。他手掌雄兵数十万,风头正盛。一句话下来,谁敢说个不字?
    要说能够和陈胜稍微掰一掰腕子的,也就只有独孤阀了。但独孤阀现在和陈胜正是同盟关系。况且在双方合作清洗朝廷里王世充余党的事情上,独孤阀很是得到了不少好处,哪里肯为区区钱财就得罪了陈胜?所以独孤阀二话不说,立刻就掏腰包捐了不少钱粮出来。连独孤阀都服软了,其他哪个还敢硬抗?
    但就是得到了世家大阀这样,也还不够。所以陈胜接下来,又把主意打到了各地佛寺道观头上,规定每一家都要出多少多少钱粮。白马寺至善寺白云观上清宫……统统一个不能少,谁也别想跑。当然,也不能刮得太狠了,往死路上逼。
    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办起来要很多时间的。陈胜也不耐烦整天趴在文案之中计算钱粮多少,干脆利落地就交给下面的人去经手了。恰好想起了空和四大金刚被自己干掉之后,净念禅院这个组织作为武林门派,就算是解散了。既然如此,作为寺院的净念禅院,同样也没必要继续保留下去啦。
    一不做二不休,陈胜干脆就带上两千士兵,到净念禅院这里来个大拆大搬。寺院里储蓄的金银以及米粮之类不必多说,单单把这座铜殿还有几百尊铜像都拆下来,带回去洛阳城的将作坊里面熔化了,立刻就是一大笔钱,少说也能养得数万精兵。至于寺院里面的僧人?都来参加测试吧。能通过的,准你去其他寺院落脚。假如连最基本的佛经都背不出,最简单的佛理都讲不明,那么统统剥掉袈裟限时还俗,不得有误。
    大军压境,纵使寺院里本来还有不少僧兵的,也不敢反抗了。老老实实地接受处置。忙了整整一个白天,所有寺院里的和尚都被押送赶走,搜出来的钱粮运送有几十车下山,还只是掏空了禅院仓库的约莫三分之一左右。至于拆铜像和铜殿的工作,就只能向后推迟。
    钱粮这些东西,陈胜觉得无所谓。反正它们又没长腿,不会跑路的。但瓦岗军其他人却都觉得夜长梦多,还是赶紧都拉走了才能安心。故此即使入夜,工作也没停止。直至三更时分,方才终于告一段落。这时候大家自然也不可能再回去洛阳城了,干脆就在禅院之中住了下来。陈胜却忽然动了雅兴,也不睡觉,踱步前往白石广场,向铜殿之中走去。他想要看看,这座铜殿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
    深夜之中,万籁俱寂,四周只有虫鸣唧唧之音,逐渐填满山头与寺院的空间。广场上更无半点人迹,一片幽冷凄清。陈胜背负双手,从广场上穿行而过,到达铜殿门前。他探手抓住门上铜环,用力向后拉扯。
    高达一丈,重逾千斤的厚厚铜门当即无声无息地开启。森冷寒风随之从殿内冲出,伴随其中者,更有一股让人毛骨悚然,忽冷忽热,能让人不自觉就被它干扰浑身真气运行,从而走火入魔的怪异能量。而这股能量,陈胜对它可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正是和氏璧异能!
    铜殿之中,除去大门以及只有殿顶处那四个仅得拳头大小的通风口之外,就是完全密封的。进入其中,感觉和走进一个大灯罩里几乎没有分别。
    铜殿四壁,密密麻麻安放了过万尊小佛像,无一不铸造精巧,衬托在铜铸雕栏和无梁的殿壁之间,造成丰富的肌理,经营出一种富丽堂皇,金芒闪闪的神圣气氛。殿心正中,放着一张铜铸的小茶几,茶几后面是个蒲团,供人安坐参禅之用。
    此时此刻,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的玉玺,正与世无争地安然置于几上。玺上镌雕有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不必多问,这就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传国玉玺了。
    这一方传国玉玺,和陈胜得自《寻秦记》世界的和氏璧大不相同。当年隋朝南下攻陈,陈后主投降而灭国。慈航静斋抢先入宫拿走了这方传国玉玺,然后一直着保持秘密。
    三年之前,静斋把它借给宁道奇观摩,然后在不久之前,宁道奇又公开把它交托给净念禅院。所为者,便是要替李世民造势。顺便烘托出一个“慈航静斋有权力选天子”的气氛。但到最后,这苦心经营的大计却被陈胜彻底破坏。静斋传人师妃暄毁容断臂而逃,禅院四大金刚和主持了空全部死于非命,宁道奇也宣布放弃李世民。
    一场选举天子的闹剧,至此不了了之地落幕。至于这方传国玉玺,陈胜还以为师妃暄已经把它带回那不知道究竟坐落何处的慈航静斋了。却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又会在净念禅院的铜殿之内看到它。
    暗自感叹着,陈胜迈步上前,伸手拿起传国玉玺,然后动用身上那枚骷髅纹章,去对它进行检查。立刻,就有一大段提示说明文字,在陈胜自己的意识中缓缓流淌而过。
    “物品名称:传国玉玺。
    物品种类:珍异奇物。
    品质鉴定:暗金下品
    质材:???
    说明:传国玉玺,前身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绝世珍宝和氏璧。历史上环绕着它,曾经衍生出“价值连城”与“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之雕琢成天子传国玉玺。
    备注:本物品出产地为异侠系列之《大唐双龙传》位面。故此本物品所蕴含之能量,稍逊于未经雕琢成玉玺之前的原始形态和氏璧。但因为传国玉玺曾经在数十位帝皇手中流转过,故此也分别融合了部分天子龙气。若利用传国玉玺的异能进行武道修练,便相当于同时吸收了天子龙气,能助长吸收者之气运。”
    原来如此。看过这段文字之后,陈胜便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