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在亚洲大陆上的东亚地区已经开辟出了接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区域内所有表示变异人据点和物资的标识已经全部变成灰色,表示对这些区域的完全掌控。
类似的进展在地图上的西欧地区以及北美洲东部也有体现,但是控制面积没有东亚这边儿这么大。
“你们的任务是依次支援这些驻地的友军,帮助他们扩大战果,争取在3个月内把这里、这里和这里都变成安全区……”
沈超在图上依次指着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介绍到,他的清理计划很简单。核心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以高机动的方式依次“扫荡”各个大陆。
以线性推进,空地一体化打击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完成消灭所有变异人的目标。完成占领工作。
他讲的很细致,军官中也没有傻瓜,所以开讲不过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就都明白了整体的战略部署和自己的部队所要扮演的角色。
“还有什么问题么?”沈超在讲解完部署后问道眼前的一片军官,结果大家相互看了看,没有人再提出问题。
“很好,第26…53团立即开始集结准备,一个小时后在2号机场集合出发。其他部队今晚休息,明日早8时之后再出发,解散吧……”
沈超看没有人疑问就宣布了出发的命令,两百多个高级军官先后朝他敬礼,然后就纷纷跑去执行命令去了,议会成立至今的第一次军团级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当晚,数万名士兵从市外的3个军事基地分别集结起来,配发武器装备,领取各类物资,然后就被十几艘货船打包送到了上万公里外的帝都安全区内。
一到达目的地,这些新组建的军团就配合当地友军投入了西、南两个方向的战场。说是战场,其实就是他们的推进线。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来自变异人的有效抵抗。
本地驻军为了积累军功“升级”。每天都在向外扩张,用他们的车队和空中力量搜索并消灭推进方向的所有变异人。
占领主新的地点后,他们就让无人机守住边界,不让外部的零星变异人进入日益扩大的安全区,然后自己继续推进……
这一战术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摊子铺得太大,人手太少,本地驻军的推进速度这一段儿时间明显降了下来。
现在他们每天只能向外推进10公里左右。而且这个推进速度还在随着控制面积的增大而不断降低。
新来的接近30个团级战斗队一到达就就在本地驻军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支规模不等的武装车队。立即加入行动,扩大战线的推进速度。
多数武装车队里都是由一辆92式装甲车或者主战坦克打头,后面十几辆轻型军车跟随,头顶上再跟着一个中队的无人机。侦查、突击、火力支援全部齐活了,是向外推进的主力。
他们在路上高速机动,赶到一个又一个村庄和城镇,近距离消灭所有地图上标注的和没有标注的变异人聚落。
在有效的空地配合下,他们仅仅一个晚上就帮助本地驻军向各个方向推进了87公里,消灭了大量变异人,并将已经很大的安全区的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第二天上午,第二批支援部队也被运到,他们在这个战场上的人数达到了8万人之多。总共74个团。
和之前一批支援部队一样,新的支援部队也是一下飞船就投入战斗,组成车队后就加入前线的战线推进。
很快,地面上就有了由成上万辆车辆组成的庞大车队,他们就像是一条条陆地上的河流,在3个方向的多条公路上推进。
在有效的后勤保障下,平均每天他们都能清理出来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上是以一天一个省的速度扩大着控制区。
14天之后,向南推进的车队就到达了深圳。向西推进的队伍也在当天到达乌鲁木齐……又过去几天,全天朝境内的变异人正式被肃清。
在清理完天朝境内的变异人后,迪拜市也因此新增了接近50万的人口。部队随即又被派到了欧洲战场。
战局进行到这个阶段已经不需要沈超太多的直接指挥了,基本上都是指挥中心协调,各地指挥官分别指挥具体的作战,沈超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战报,了解下情况而已。
他自己虽然暂时闲下来了,但是市政府却忙得快要翻天了。如今迪拜市已经或多或少的恢复了往日国际大都市的样子,政府内部的各种工作多的都像是做不完一样。
市政府也随着天朝的光复直接升级成了亚州地区政府,政府人员极度扩张到了超过1000人,人口安置、市政、教育、开发等部门相继建立。
现在迪拜市的市区内早就看不到其他地区常见的残垣断壁,而且室内交通体系也已经完全恢复。
这里说的交通体系不仅仅指红绿灯神马的,而是指港口、机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等一系列的相关体系。
之前派去两河流域的开发队已经进入正轨,不仅开垦出了数以百计的机械化优质农场,初步的恢复了农业生产链条。
其中的数个工业组更是集中技术力量恢复了3个油田和一个石化工厂的运作。配合着早两个月就已经恢复运行的科威特港口和一批货船,他们已经恢复了基础的石油产业和运输业。
可能会有人说,石油神马的效率太低了吧,环境污染严重神马神马的……没错,这是事实,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替代品。
沈超带过来的载具和设备毕竟不可能替代这个世界的现有工具,现在他的附属军队和民间都需要石油,而各地的油库储量不均,数量有限。用上几个月没有问题,但是之后呢?
在占领区全球、引入新的超时代工业体系之前,石油产业和农业一样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现在,这套体系已经盘活了迪拜市内的商业环境,创造出了不少实际价值。
如今,迪拜市内已经有了多个自发组织的商品市场,出售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市民们已经不再完全依靠市政府建立的物资供应体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品市场和时空门网络
如今市区内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商品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规模不一,资本来源和经营方式各异。共同组成了议会占领区内高速发展的商品市场。
其中既有迪拜商场那样纯官方资本经营的超大型市场,代表议会和市政府平价的销售必需品,稳定市场的基础供应链。
又有半官方和纯民间资本性质的市场,以盈利为为目的,销售各类高需求量的商品,促进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完善。
由于针对性的不同,所以新兴的民间市场里销售的商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迪拜商场里的类型还要多,凡是跟衣食住行沾上点儿关系的商品都因有尽有。
其中规模较大的几个市场分别经营的是食品、家具、电器、汽车、油料、武器、建材……等等等。
有些民间市场是类似于议会开的迪拜大超市那样的大型室内交易场所,更多的则是些露天的的小市场。
市区内几个大的民间市场都是商会经营的,主要经营农产品、汽车和家具类的销售,这些商品是目前市区内最紧缺的东西。
商会是由一些已经积累到足够资金或者信用的商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的,他们手上的资金和信誉较多,所以才能够通过贷款或者其他方式从市政府那里租下经营用的大楼。
这些大型民间市场都相当的正规,需要从市政府那里申请各类经营许可证、提供消防方案,缴纳各种税费。
作为回报,市政府会为他们提供退税、减税和提供供货渠道的帮助,让这些新兴的有组织交易机构能够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沈超以后有很多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因为市政府的这些政策支持,所以大型民间市场通常都是有两套供货渠道,其中一套是由市政府搭线。从议会那里买来的物资。另一套则是由民间供货渠道负责提供的货品。
市政府提供的物资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议会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市政府定期组织市民们进行的远距离物资收集行动。
类似的物资收集活动已经持续进行了接近半年的时间。从迪拜安全区建立以来就没停过。物资收集队伍的活动范围都快扩展到东欧了。
一次典型的物资收集行动通常是这样的,数百或者上千名市民应征参与行动,然后在被市政府组织起来后,他们拿着武器和各种工具在机场集合。
随后。参与行动的市民们在少量军队的保护和组织下进入货船的船舱,随后他们就会被货船运到数千公里外的各个小占领区或者半安全区(据侦察一定距离内没有变异人的地带)。
在到达偏远的目的地后,军队会给市民们分发地图、通讯工具(参与行动的市民们通常也会自备通讯设备)并提供一些当地收集到的运输车辆。
随后市民们会根据自愿原则组成一队队运输队。在地图上标注的仓库一类的地点中挑选一个,趁着白天去收集有价值的物资。
由于能力和选择的仓库不同,所以参与行动的市民们会收集到不同类型,不同量的物资,其中主要是粮食类居多。
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天黑前),人们会带着收集到的物资返回货船所在地,卸货并跟船回家。
在回到迪拜安全区后。市民们收集到的各类物资会被市政官员检查、统计。物资入库后,参与行动的市民们会根据收集到的物资量和价值领到对应的报酬。
至此,一次成功的物资收集行动就完成了。既让参与行动的市民们通过劳动赚到了钱,又带回了市区所需的物资。一举多得。
因为这样的行动有着显著的产业链拉动作用,所以市政府之前对这样的物资收集行动组织的很频繁。每个星期都有至少10次。每次收集到的物资量也很巨大。
在这之前,这种物资收集行动一直是各大型商场的主流供货渠道。但是这一个月以来,议会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建设迪拜安全区完全的转入到了对外的军事扩张行动上。
原先经常用于物资收集行动的货船现在都成了军管物资,只用作对前线的物资和人员运输,迪拜市所需的货物运输什么的就不能靠这个渠道了。
而迪拜市的人口却在这期间翻了一倍,市场上各类物资的需求量也是成倍的上升。所以各大市场现在的主要供货渠道都变成了民间供货渠道。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的商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他们收集迪拜市外的无主物资,送回市区内贩卖,由此促进了小型市场的发展。
目前城市里小型市场很多,规模普遍仅仅相当于主位面的跳蚤市场或者菜市场一类的地方,占据着居民区附近的街道经营。
这些小市场通常是市区内小商人的集散地,他们通常都是自己或者组成车队到附近的城市收集有价值的无主“货品”,然后运回来卖。
手头不宽裕的市民们都喜欢在这些新生的市场里购买物品,因为这里的东西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是都比市政府开的迪拜大超市里的东西便宜些。
这些小市场内中很多都是专营电子产品的销售,比如卖些危机前生产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之类的东西。迪拜市的市民们现在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很大,几乎人人都需要。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需求是因为全市的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议会银行发行的信用点上的。在市区内的所有交易市场里,货物交易都是是通过议会发行的信用点进行的。
人们在市场里通常是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一类的设备进行线上转账交易。所以想要顺利交易或者查看自己的账户信息就必须有一个类似的信息终端入网。
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有些商队还组成大车队前往两河流域的开发带交易,那里的第一批农产品已经成熟,商队带着商品过去做起了往返贸易。
就这样,迪拜市的市场一步步的进步着,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不需要议会过多的插手了。
当然了,沈超现在也没有多少精力去插手,他现在正在查看最新的时空门网络。在零号空间站巨大的主停靠区内,两个巨大时空门连同其稳定器静静的矗立在宽大的停靠区内。
两个巨大的时空门都有30米的直径,连同其稳定器,相当于10到12层楼的高度,离近了还能听到巨大的圆环形稳定器不停地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那是里面的制冷设备工作时的声音。
此时,在两个巨大的时空门前有几十个技术人员正在忙碌的工作者,稍远处还有几个人站成一排,像是在监工。
正在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都穿着统一的印有议会标识的制服,看得出,他们都是组织内部的技术人员。
此时,这些技术人员正在使用室内的吊装设备和工程机甲将一些沉重的大型预制件送到两个时空门的门前安装组合。
这些预制件都是十分厚重的金属预制件,组合起来就像是一个供车辆通行的超短8车道桥梁。看得出,他们正在干的是铺设两条分别通向两扇时空门另一侧的运输桥梁。
在踏板和钢架桥部分完成组装后,远处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