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浅论拾遗_yy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人物论”一说,主要来自于网络创作平台的名家专栏、起点职业作家和17K“四大天王说”等小白眼中的直观现象和网络平台的经营理念。这种以大婶①(大神)主导网络平台的论述现象给YY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和发展理念。
(“新”与“旧”的说法一直都是相对的。准切地说,应该是YY文学发展的先后理念。这里的“新”应该是指YY文学02、03年左右出现的品牌意识观。)
对于名家的现状一说,现在是比较混乱的。“名家”是一个不太好把握的词眼,因为它是一个运动中的词汇。首先,名家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YY小说表现出来的商业特性推动YY文学发展的性质来看,“名家”从读者的“感受说”的角度来说似乎更加合理一点。
但是,这样一来,“名家”的运动性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因为,YY文学的读者——即小白是变化发展的。举个例子来说,就是02年的小白可能无法认同06年的小白评选出来的名家,甚至会觉得这些人写出来的作品不堪入目;反过来也可能成立。这也就是小白的时间差异性。
再说,小白由于个人的偏爱也会强制性的将自己喜欢的大大硬性归为“名家”的行列。这样的事情而且很多。
此外,大大自身的发展也会改变名家的现状。
其次,“名家”是泛词。它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和唯一性。从文章的开头我的说明中,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到:“名家”并不是YY文学的专有词汇,它甚至不完全属于文学后者是艺术。我们可以在文学中看到“名家”的称谓,同时,我们在造型艺术中,也可以见到“名家”的妙用。
不过,“名家”的说法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并不代表名家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名家不仅存在,而且在YY文学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看,名家一般来自四处。
一是网络平台根据作品相关数据列出的名家:如幻剑列出的名单中的阿越。因为他的作品《新宋》多次成为幻剑VIP月订阅冠军,所以作者也进入了名家行列。(当然,阿越的名家说法还有其他因素);再如起点06年的足球小说《重生之足球神话》一下子成为了无数足球迷心中的“新冠军”,顿时让作者冰魂46也过了一把“名家瘾”。
二是盗版书商处于书的销售情况考虑,将一些网络人气比较旺的小说作者吹捧成了“名家”。这样的说法与第一种情形的依据比较相似,但在名家名单上有一定的出入。这可能与网络平台之间的竞争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名家名单是比较短的,其中的名家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不过,因为其确实不是主要依靠文学规律得出来的,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被承认。(关于盗版书的问题,详见本书《第五卷 平台论》)
三就是上面提及到的小白们认可的名家。这个名家群体是最广泛的认同。可以说,不管是哪一种名家最后被认可,都不可能超越这一名家群体。反过来说,这样的名家群体也是争议性和怀疑度最高的群体。
四是大大之间的认可。有的大大之所以被称之为名家。主要来自同是写手的别的大大的认可。这样的认可只是小***里面的事情,但其影响力却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大大认可情感是可以传递的。(这样说,并是说小白的认可情感不可以传递,而说小白的情感传递缺少权威性和说服力)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毫无争议性的名家都得到过同行的认可。所以,对于一个大大来说,真正的名家的确立应该是得到了大大的认可。这样的说法,只是大概给出了名家的范畴。
从这四点来看,名家的作用就不是一点两点了。而第一点有第二点告诉我们:“名家”的头衔实际上是具有商业价值的!
我们通过一般大大与网站名家的文章对比来看,名家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名家是YY文学中的“明星制度”。好莱坞的明星制度是商业电影的一大标志。明星是影片票房的保证。对于商人来说,YY文学的商业价值显然要高于其文学价值。这样一来,靠YY文学发财的商人是肯定要培养自己的“明星”的。“大大人格论”一文中的贵竹大大就是盗版书商人培养出来的明星代表。
二,“名家作品”与“名家制作”的字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小白的眼球,它符合人的习惯性心理和攀比心理。
商人最厉害之处就是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性中的弱点。一位读者如果看过一位写手写过的书,并觉得这本书比较符合自己的审美习惯或爱恨情操,下一次再看到一本打上该写手的名字的作品,并被告知该写手是名家的时候。读者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并会一直坚持看完后发现的那一本也许并不符合自己审美习惯的作品。这样的情形在心理学上叫什么,我不清楚。但是在YY文学中,我称之为读者的“情感表象满足效应”。
三,“多看一眼”。
一个能够被叫出名字的作者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的时候,读者都会不自觉地“多看一眼”。对于这样的效果,商人认为已经够了。因为,在同类的竞争中,自己的产品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四,“品牌意识”。
我们会发现:在我们阅读YY文学的时候,各大网络平台已经与一些名家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如:龙的天空的玄雨、起点的血红(已经成了历史词汇)、幻剑的萧鼎、天鹰的蜀龙、起点的三少和17K的四大天王等等。这种将网络平台与当家花旦捆绑在一起的说法实际上体现了商业的“品牌意识”。小白从名家中知晓了网络平台,又从网络平台中了解到名家。这对于名家与网络平台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可以说,名家的出现吻合了YY文学商业化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YY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YY商业的提倡。在这中间,名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于文学来说,商业只是其表现的手段,而艺术追求才是其根本。从这一根本来说,名家就不仅仅要承担商业价值属性,她还要对YY文学与后来者(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新进写手”)起到一些导向作用。这样的论断也符合“代表人物论”。
名家不仅仅在商业上起到表率作用,在艺术追求上更应该有所创新。我们都知道,第二代、第三代的绝大多数的名家主要是在第一代写手的启示下才写出了经典作品的。
在这里,我顺便回答一下六毫朋友曾经怀疑过的我提过的关于第二代、第三代写手的写作历程问题。在第一卷中《YY文学》一文中,我所说的“很普遍的现象”的结论主要来自写手接受起点、幻剑、清新等网络平台采访时的“内心独白式的言语”。如果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各大原创平台搜索一下,都可以找到。在此特别解释一下,另外请大家多给本书一点宽容。
这样的现实情形也就告诉我们了:许多现在还比较活跃的名家主要是在前人的类型思维上创作出了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并凭借这样的作品一跃成为小白心目中的名家的。这样的部分名家自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换。——他们由模仿别人的作品转换成了别人模仿的对象!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YY文学就比较危险了!YY文学重创意的特性告诉了我们名家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能死抱着一种类型来搞创作了(或者说是一种创作模式!)。从05年、06年的部分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跟风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出现在许多名家一下子都涌进了一种类型的创作之中。这个时候,我对起点发起的原创作家年会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通过交流,可以很好的平衡不同的类型创作。在此,建议17K、幻剑等原创平台也多搞一些这种网络原创者年会形式的交流活动!
从上述的话语中,已经看到了名家应该承担起YY文学新类型探索、扩大YY文学表现的范围。因为,在所有的YY写手中,名家得到的宽容性是最大的。
在文学创作上,YY文学还有一点不同于传统文学,那就是作家创作意识上。在传统的创作中,所有的作家的创作都基本上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考虑作品的成功率的。但是,在YY文学中,因为商业化的巨大影响,YY写手尤其是名家在动笔写作之前,就已经充分考虑了作品的成功率问题。(当然,二者是有区别的)
对于成功率的把握方面,名家显然要胜出一筹。这样在写作过程自觉的向小白靠拢的情形,我认为是“商业文学”的一大特色。
对于名家的任务,我没有资格说什么。只在此提两条建议:
一,引导YY文学样式发展。不要将任何一种类型逼上“绝路”。
二,引导新进写手成长。不要让YY文学后继无人。
①大婶:这个词应该是错位词。根据YY文学中已经存在的“大婶”使用的情形来看,应该是“大神”的刻意误用。大神,主要是指那些在YY文学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大大,也就是本文要说的名家。至于为什么将名家说成是“大神”。我个人的理解是它不仅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称谓,还具有通俗性。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
下一章:得到的与失去的



第六章 得到的与失去的

        给看本书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不要用看YY小说的速度来看美文作品!
****
原本,我是想将本文写成文论式文章的,后来发觉没有这个必要。
昨天,我无意间看到林海听涛兄的《我们是冠军》已经写完了。我怅然若失,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在我内心深处的净土之中,一直保留着《冠军》的背影。现在,《冠军》终于结束了。或许正如管平潮所说:“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地奔跑于小白与大大之间,对YY小说的阅读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激情。现在,忽然发觉自己看的第一本YY小说《我们是冠军》结束了。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在近两年的寻觅中,我得到了什么?
对于一位写手来说,我经历了小白转换成大大那一瞬间的欣喜若狂。开始的激情完全是疯癫的展示。在一切都显得平庸的时候,只有一束光芒透露出来——创作!
“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正襟危坐在她的身边,生怕自己的言行亵渎了她。这样的情愫在后来的码字生活中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那是成熟的标志;也有人告诉我,那是堕落的开始。我忽然想起了高中时代的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你学会虚伪的时候,你就成熟了。
在初期激情的带动下,我看到了小白的褒贬。我在赞赏声中扬扬得意,在刻薄声中挤压我的心脏。一个点击、一个推荐、一个收藏的增加可以让我高兴半天。这说明了在网络的那头,还有人在关注我!这是多么让人无法形容的喜悦!
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也就是说,都是菜鸟行为,批评的声音自然不会少。对于一个从来不敢想象商业利润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读者的反馈来得实在?
沮丧在一声声批评中滋生、成长。我忘记了创作的初衷,我想证明自己。于是,我不停地投稿,不停地申请,焦虑地等待——停下我的一切写作!
时间的流逝换来的只是片言只语的安慰,我开始沉默。我的书就在我的沉默中沉没。这样,我也进入了TJ的行列。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我打开了过去的文字。血液再次沸腾,我重新换了个帐号,重新体验一下激情,重新沉没。
不知不觉中,我荒废了我的园子。我的园子中,现在是杂草丛生、一片凄然的景色。
我究竟在大大的两年中,得到了什么?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并不是你有点想法就可以写成YY的!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是我的思维和打字速度可以跟上的——不过,这一切都是可以训练的!
我明白了YY文学的创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YY文学中,我感受到了浓烈的商业气息。通过YY创作,我了解到社会的一角。这一角在我后叙的写作中,不断地得到了运用。我觉得这是一种犯罪——心灵的犯罪。
我发觉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商业元素放进了我的作品的字里行间。我拼命地奔跑,想要跑出这个怪***。于是,我选择了美文类。我想用美文来洗涤我的心灵。我尽量避免商业的考虑;我尽力让自己的动机变得单纯一点;我故意让自己看轻本书在心中的地位;我尽力完成自己的诺言——完成本书,否则,不写小说!
也许,我的这份心并没有多少人可以明白,但是我怎么能够忽视朋友的一声声“加油”呢?我只能够孤独的存在,并让表面的自己保持与读者的一致。所以,我学会了宽容——至少表面上如此做到了。
我体验过瞬间成功的喜悦。在自己的读者一个个增加的时候,是快乐的;在自己终于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