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意的爱-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冷睨她一眼,对夏意道:“将她押上西华门,若反贼果真是栾钦,就将她点火焚了给反贼看!”

夏意将栾御女押上城门。

忽然就明白了皇帝为什么可以对他兄长下狠手,只因,皇位高处不胜寒,不杀别人,他们就会杀你,没有侥幸可言。

夏意的心不自主怦怦跳起来,由衷希望攻打城门的不是栾御女的哥哥栾钦,然而,果真是栾钦,密报无误。

栾御女扑通就跪下来,哭着嘶喊:“皇贵妃饶了我,皇贵妃饶了我,我真的不知道,与我无关,与我无关!——”

夏意咬紧了唇,城门不可以被攻破,皇帝在远方看着呢,今夜皇宫若失守,她就是蓼国的罪人。

夏意命将栾御女推近城楼垛口,在她身边挑了灯笼,命守门官向下喊话,若不停止攻城,就杀栾御女。

守门官的喊话声压过进攻的喧乱震响在黑夜,城下稍静片刻,便听一声纵笑,一枚羽箭已自城下劲射入栾御女前心。夏意惊呆,攻城的羽箭已更密集地射上来。

宫女宦官护夏意退后。

夏意问询讯卫,得知,反贼只攻此一门,看来反贼人数并不多,夏意稍安下心。命人回报太后,暂时退往玄武门附近,若反贼攻破西华门,太后率众人还可以自玄武门逃出宫外。

而她留在这里:督战,并与城门共死生。

彼时她披柔黄披风,威严坚定地站在那里,看着影视剧里的攻杀在眼前上演,她命随从给自己拿一把短刀来,城门若破,她会立时自尽。

她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从容就义,什么叫大义凛然。

敌人久攻不下,改为用火烧城门。

夏意忽然想起自己读过的《明朝那些事》,穿越前,她方买了这一套书看,读得废寝忘食,一口气从开篇读到王守仁。记得书里曾叙述过,外面攻城放火烧城门,里面就放更大的火,让城门成为一片火海,别说叛军,神仙也飞不过来!

当即告知守门官放火,守门官眼中现出惊喜佩服的光芒,立即依计而行,西华门大火熊熊,烈焰冲天。

反贼傻了,放弃攻此门,转战东华门。

夏意再命火烧东华门。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孙吴联军火烧曹军,如今,夏意穿越蓼国,火烧皇宫城门!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皇宫这么大动静,城中赵王及官员自会知晓,立即将城外守军调入,那么叛军就将无路可逃了!

果然,不待夏意下令烧第三个城门,城外有军队赶来,与反贼交战。

一直激战了一天,到天黑的时候,反贼尽灭,终究也没有攻入皇宫。

夏意赢得了她有生以来指挥的(可以说是她指挥的吧?)第一场胜利。那时,她还不知,这只是小小的预演,一场更大的战斗已在前方等待着从没读过兵法只读过史书的她。

运气总在穿越者这一边。

深夜惊变

太后那里,夏意第一次见到了赵王和八贤王。

见赵王第一眼就不喜欢。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好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人对事没有清晰的见解和主意,瞧起来倒温文俊秀的模样,却不能让人产生怜爱或亲近的念头。夏意认为,一个皇家的孩子成长为这样几乎是可耻的,转念一想,也只有这样,作为一个亲王,他才能平安。

而八贤王,一见面,就令夏意心生敬慕。他四十左右岁,略微清瘦,谦诚谨慎,言行小心。可是任谁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那一种清明的精神气质自然现在他的眼底眉间,使他整个人有一种端正而温润的光辉,感染周遭,让人钦慕亲近。

世间真有此人,踏越尘凡。

夏意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大叔控,可只一面,就对八贤王倾倒。怪不得,这位八贤王被皇帝父亲防了一辈子,却也一直没有被杀掉,因为,八贤王的那一种超脱和端正,让欲想杀他的人自己都惭愧,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

他很可怕,轻易就可凝聚人心,对皇帝是极大的威胁,应该除掉。夏意不知为什么心中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然后,马上觉得自己小人。

因他实在是太恭谨,太自律,太习惯性地靠边站。

一下子明白皇帝的话,作为亲王,还是一个处境危险的亲王,这么多年来,八贤王只想生存。【 ﹕。qisuu。】

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因为没有得到皇位,就得收敛所有的自尊与风华,低头于他人的檐下,维系一个生存。

他连夺位的念头都不敢有,因他被看得太紧,一点点的言行有失,都会被杀头或赐一杯毒酒,对于此生的命运,他早已接受,并且不肯因之坠落一点点品德操守。

他便这样,偏安一隅,寂静,然而高傲地生存。

皇宫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们是向太后请罪来的,因为皇帝让赵王代理国事,八贤王辅佐,他们让太后受如此惊吓,真的是难辞其咎。

太后问栾钦谋反事,因一切还在查证之中,并没有确切的结论,太后很不满意,不快地让他们平身,那是向他们施压,赵王很害怕,八贤王很惭愧。

太后问询朝政,赵王说了几句,东一头,西一头,抓不住重点,太后微微不耐烦,瞧向八贤王,八贤王就在一旁补充。他说得条理清晰,删繁就简。然后谨慎言道,前方来报,皇上因路途辛劳,又兼天连降大雨,稍染风寒,军队现交由赵摄将军之子赵阔指挥。

太后关心皇帝的病,夏意也关心,但是——赵括,赵奢之子赵括!如半空一个霹雳,将她整个人震呆在那里!

她的心提到嗓子尖,若依战国史,赵括会令全军覆没的,皇帝怎么办?

“太后——”她道。

太后看她,被她的紧张神色惊到。

“我有一事须提醒皇上,需修紧急书信一封——”

太后以为是皇帝身体将养之事,因道,你写吧,正好交贤王即刻办了。

夏意回身只一会儿就回来,将信呈给太后。

许是她写得太快了,太后狐疑瞧她一眼,将信展开来看。“勿用赵括领兵,否则全军覆没!!!”

太后惊呆了。因蓼国早已普及简体楷书,她的字太后如今也认得,虽然认为她“括”字写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太后语气严肃了,那不能不严肃,妖言祸国也是有可能的。

夏意难言。因这个架空的朝代很多史实都已更改,渑池会盟已成那个样子,也许长平之战不会发生呢?只好道:“这是我的预感。”

“预感?”

夏意见太后迟疑,急道:“请相信我,我是警幻仙姑的弟子,虽然预感有时候会不准,但是让皇上警惕,防患于未然岂不也是好?”

太后问赵王、八贤王,赵阔是怎样一个人。

赵王只会看八贤王,因此八贤王道:“赵阔少习兵法,谈论起兵法来,谁也说不过他。但其父赵摄曾言,用兵打仗乃生死之事,赵阔却把打仗看得这么容易,他若为将,令蓼国败的必定是此人。”

“那你为什么不劝阻皇帝!”太后大怒。

八贤王立时跪下,“朝堂之上,上卿林相如曾以此言力劝皇上勿使赵阔为将,但皇上未予采纳。”

夏意的信立即被八百里加急送给皇帝。

夏意来到皇帝书房,拉开帷幔,蓼国的地图在眼前展现出来,夏意举着烛台,心惊肉跳地寻找“长平”。

没有,在燕城北方,皇帝可能经行的地方,偌大的范围内,没有一个地方叫长平,也没有一个与长平同音或近似的地名。

夏意略微松一口气,也许,历史已经改变,一切都不会发生。

此时外面夜已深了,淅沥的雨淋着华清殿外青石白玉的地,一切一如既往地安详。

夏意辗转难眠。

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皇帝所在的地方,是蓼国地图尚未标注,而此后将永久载于蓼国史册的一个地方——

土木堡。

皇帝于病榻上昏昏沉沉被惊醒,外面怎么这么乱?不好的预感骤临心头,宦官李元已跑进来惊恐哭叫:“山戎兵杀来了!……皇上,我们快逃!……”

皇帝方坐起身,几名山戎兵已经手举满是鲜血的大刀凶猛冲进帐篷。

皇帝安静坐在那里,容颜不变,对着冲进来的兵士问:“你们是谁的部下?小王子?野先?伯颜?”

另立新君

土木堡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于第二日传到燕城,整个燕城崩溃。

后宫被哭声覆盖。

夏意静静地站在那里。

竟然是土木堡,竟然是明英宗,怎么会?

那个有着明亮眼睛朝阳般的少年怎么能够忍受明英宗的命运?

忽然就想去求警幻仙姑,让我再重新穿越一次吧,穿到此刻他的身边,陪伴他,渡过那艰难不可忍受的岁月。

我有着千年后超脱的心,可以为他指明希望,可以继续为他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告诉他,眼前的都无足轻重,还可以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夏意眼中闪着泪光,让自己浮现出一个笑意来。皇帝,我在这里笑呢,鼓励着你,支持着你,你可知道?

我知道,必有一天,你会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将山河收为己有。

是啊,你会继续任用名臣,善待百姓,废除嫔妃殉葬制度——废除嫔妃殉葬制度,那原是明英宗最仁慈的德政,是不是?

因此,当太后追问皇帝下落,而赵王八贤王不能答的时候,她告诉太后:“皇上还活着,他一定还活着!”

那一刻她坚定地站在那里,眼中闪现着动人的光芒,众人从濒临崩溃的惨绝泪水中抬起头来,看她,看——她给她们带来的希望。

是的,希望。

她们看到了,感受到了。

昏暗的大殿中,她站在那里,那么有信心,那么坚定,那么美,震撼人心、璀璨夺目。

皇帝的确活着。

因为山戎王野先派使者到蓼国,要皇帝的赎金,开出天价来。

朝臣们很愤怒,二十万士兵惨死,包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内的五十余名朝廷重臣阵亡,大批辎重落入敌手,燕城几乎家家在痛哭戴孝,全是因为皇帝执意要亲征且重用赵阔所致,皇帝倒还活着,且被山戎俘虏,那简直是蓼国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国库空虚,没有钱,野先你看着办吧!

当赵王八贤王把群臣的结论报告到太后面前时,太后指着他们大怒道:“你们是要皇帝死是吗?你们巴不得皇帝死了,你们中间的一个人好做新帝!”

赵王八贤王连连叩头,额头磕出血来。

太后道:“国库没有钱,哀家还有簪环首饰,后宫人等各尽心意,集出钱来,赎回皇帝!”

夏意站在那里,看悲伤的嫔妃们各自将珠宝首饰送过来。梅清宁送过来的最多,虽然皇帝对她的赏赐本就多,但也可以看出来,她是倾其所有,连头上的簪子,耳上的坠子都一并捐出。

夏意叹口气,将每个人捐出的珠宝还回去一半,对太后道:“野先贪财,这批珠宝过去,野先更是会以皇帝为筹码,要再多的金银,皇帝是赎不回来的。——但也不可以不赎,否则野先会认为皇上对他们无用,皇上的生命就危险了!”

夏意这么说,那是因为她知道,历史上的明英宗就没有被赎回来。

果然,野先见了财宝大喜,扣住皇帝,索要再多的金银。

朝臣们愤怒,派出代表到坤宁宫讲道理:野先的无底洞是填不满的,皇帝是不可能用钱赎回来的,为今之计,釜底抽薪,另立新帝,打碎野先欲以皇帝要挟蓼国的梦想!太后若再一意孤行妥协退让,受制于人,丢尽蓼国颜面,他们就集体辞职!

那是很可怕的,皇帝被群臣抛弃。

深宫的凄寂烛光下,太后眼中流下泪来,那么无助,夏意发现,太后已陡然苍老许多。

“明日,哀家怎么答复他们?你说说看。”太后望向夏意,目光中竟有着依赖。那是因为,这样的巨变飘摇中,夏意一直安然镇静,仿佛有着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隐隐成为太后心灵的支柱。

夏意安抚道:“另立新帝对国家有利,就依了大臣们吧。——皇帝不会有事的,野先舍不得杀皇帝的。要让他们尊皇帝为太上皇,立琛儿为皇太子。”琛儿就是齐淑妃所生之子。

太后点头,“他们有立八贤王为帝的意思。”

夏意明白,太后也对赵王不满意,于国家来说,八贤王为帝自是最好,但若八贤王为帝,就会尊八贤王之母为太后,八贤王之母比太后长一辈,她这太后的尊荣可就差很多了;而若赵王为帝,她依然是太后,嫡母的位置是不变的。但这话必须由自己来说,因道:“断乎不可!赵王已代理国政,立为新帝顺理成章,且赵王为先帝之子,八贤王难道想趁机篡位吗?”

太后很满意。

但是夏意却那么悲哀,怪不得自己一见赵王就不喜欢,难道是因为必有今日吗?

赵王,这个被皇帝一心信任的好兄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给皇帝带来莫大的痛苦和艰难。

可是不怕,皇帝,我会陪着你。

我曾经以为你是赵惠文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