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小时之后,王群才步履充忙的离开。

    离开的时候,王群的表情很严肃。他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有一场硬仗要打。不过,有赵长天的全力支持,他信心十足。

    王群离开之后,赵长天点上一支烟,陷入了思考之中。

    “是否再找张乔谈谈?”赵长天内心颇为挣扎。

    考虑了片刻之后,赵长天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张乔,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也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看了看表,此刻,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半。

    往常的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他早已回到了住处。

    可今天,因为张月的原因,赵长天下意识的拖延着回去的时间。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要回去的。掐灭了烟头,赵长天站了起来,向着办公室外走去。

    五分钟之后,赵长天回到了住处。

    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赵长天注意到,张月的情绪相比于早晨,已经正常了一些,仿佛已经想通了某些事情一样。但在微笑的时候,依然显得很勉强。

    而且,她虽然努力的想要使自己像以前一样自然,但无论说话还是面部表情,看起来都有一些生硬。

    “希望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吧。”赵长天如是想着。

    下午,赵长天在办公室听取了财政局局长张宁的汇报。

    与赵长天刚上任时见到的那个女人相比,张宁在精神状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自信、开朗、积极,是张宁如今带给赵长天的感觉。

    “张局长,看你容光焕发的样子,心情不错啊。”

    招呼张宁坐下后,赵长天微笑着说道。

    “县长,那可都是托了您的福,要不是您弄来一笔笔的资金,恐怕我现在就是哭丧着脸来见您了。”

    张宁大大方方的说道。

    如果说以前,她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县长,是因为对方的知遇之恩而满怀感激,那么如今,张宁对他又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佩服。

    上任四十几天的时间,就通过几个大动作,弄来了五千万的资金,这在张宁看来,几乎不可想象,近乎天方夜谭一样。

    要知道,这五千万资金,差不多能顶得上宁县最近几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唯一让张宁感觉遗憾的是,这些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灾后重建就用去了大部分,再加上补发全县公务人员的工资,已经所剩不多了。

    在张宁的感慨中,赵长天说出了找张宁过来谈话的用意。

    赵长天向张宁详细了解了财政局的现状。

    之后,又向张宁询问了最近几年,宁县各个乡镇提留款的完成情况。

    听取了张宁的汇报,赵长天无奈的摇了摇头。

    让张宁离开后,赵长天点上一支烟,开始了习惯性的思考。

    目前,财政局的帐面上,只有不到二百万的款项。这点资金,根本无法支撑赵长天接下来想要推行的几项工作。

    至于各个乡镇往年的提留款完成情况,更是令赵长天感觉失望。

    全县将近五十万的农业人口,但最近几年,平均每年只收上来1200多万的提留款,平均到人头上,每个人还不到30块。

    这种情况,距离全县实际应该完成的征收任务,差了十万八千里,连六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完成最好的乡镇,几年平均下来,也不过是勉强达到百分之三十而已,最差的乡镇,真正连百分之十都没有达到。

    这种壮况,与昌县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赵长天在担任昌县副县长期间,即使是完成情况最差的乡镇,也基本上会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作为在财政收入上基本依靠提留款的两个县,两者相比,之间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反映在财政收入上,那就是相差了若干倍。

    如果今年的宁县提留款征收情况,仍然是以前的状况,赵长天计划中的几项工作只能无限期的拖延。

    毕竟,他不是神仙,之前,能够弄到五千万的资金,他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基本都用尽了。

    宁县没有第二个马老五,也没有第二个清平镇,更没有除煤矿之外其它能换钱的资源。

    至于已经初见成效的物流产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对财政提供多大支持的,那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杀鸡取卵的事情,赵长天是不会考虑的。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生财之道,似乎只有在提留款上想办法。

    思绪进行到这里,赵长天叹了一口气。

    他发现,从政几年以来,他无论处于哪个位置上,都摆脱不了征收提留款这项他已经有些厌倦了的工作。

    作为农民出身的干部,赵长天知道农民的那点收入,几乎都是靠着土里刨食,累死累活的血汗钱。

    从心理上,他真的不想打农民们的主意,但是他知道,这种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罢了。他只能和所有农民们一样,等着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国家取消农业税的那一天。

    也许过个两、三年,当宁县的经济足够发达之后,他虽然无权而且也不会冒着政治风险取消农民们的提留款,但他会通过别的渠道给农民们做一些补偿。

    但眼下,为了大局考虑,为了宁县的发展,他必须要狠下心来,不但要坚决征收提留款,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的尽可能的多征收上来一些。

    好在,由于引进了大批明阳客商,今年全县农民在收入上有了大副提高,赵长天有信心能让今年的提留款征收情况好于以往几年。

    心理有了决定之后,赵长天把周小林叫到了办公室,让他下达通知,明天上午,在县礼堂召开全县干部工作大会,部署1994年度的提留款征收工作。

    下午…,赵长发来到了县长办公室。几天之前,这家伙禀承着赵长天的指示,去了南方沿海一带发掘人才。

    如今的胖子,穿着笔挺的西服、铮亮的皮鞋,梳着大背头,走路的时候,背着双手,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哥,我这次去江浙一带,又挖了几个人才过来,能力上没的说,就是价钱贵了点,让我有点儿肉疼。

    这下子,不但富国矿产公司那边能增加力量,就是永发运输公司的构架也能搭建起来了。”

    坐下之后,胖子眨巴着小眼睛、志得意满的说道

    “长发,只要有人才,你还怕赚不到钱吗?”

    赵长天笑着回应了一句,随即,他又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有件事情正好和你谈谈。

    我听王钢说,清平镇那些煤矿的设备有的老化、有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产能,如果能引进一批先进的设备,将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哥,我们俩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正要和你说这事儿呢。

    在我来你这里之前,**向我汇报,他联系了以前的一些老客户,目前公司的定单,已经达到了三万吨。

    但是按照目前的产能计算,要生产到明年五月份才能完成任务。

    这还是没考虑我姑姑和我妈他们帮忙联系的客户。如果那些客户都落实到位,我估计至少也能达到八万吨以上的定单。

    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要延后交货时间、给客户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也没有余力开拓新市场。

    **的意思是,到广东采购一批先进的挖矿设备,据说都是进口过来的,因此价格很高。

    不过,只要能大副提高产能,我觉得多花点钱也值得。”

    胖子侃侃而谈,言语之间已经有了一些公司领导人的气质。

    赵长天点了点头,“长发,**是个人才啊,刚上任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争取到这么多的定单。

    不过,采购设备的事情,我已经有了想法,不但价格不高,而且质量肯定比广东那些所谓的进口设备要好。”

    “哥,还有这好事儿?”

    胖子忍不住插话道。

    “我委托一个叫非尔的美国人在美国直接采购那些设备,我一会儿给你一个电话,你回去把详细的清单列出来,直接和那个美国人联系就可以了,他会帮你办得妥妥当当的。”

    赵长天迎着胖子热切的目光答复道。

    “哥,你啥时候认识美国人了?那个叫非尔的美国佬稳妥吗?可别上当受骗了。万一要是把钱打过去,人家不给发货、或是弄一批次品过来,那我们可就亏大了,找人算帐都没地方找去。

    我可是听说,那些美国佬看起来道貌岸然的,其实一肚子鬼心眼呢。”

    胖子收起了笑容,一脸谨慎的说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此生无憾】………

    “长发,你能想到这些,我很欣慰。

    不过,这个美国人还是可以信任的。起码在这样的事情上,是没问题的。

    你按照我说的去办就可以了,保证出不了差错。”

    赵长天郑重的说道。他没有解释原因,只是加重了语气。

    “那行,我听哥的。”

    胖子点了点头应道。

    对于眼前这个堂哥,胖子是绝对信任的。

    既然堂哥如此肯定没问题,那在胖子看来,就一定没有问题。

    接下来,赵长天又向胖子指点了一些关于公司经营上的事情。着重的,赵长天向胖子阐述了一些关于领导方面的理论。

    半个小时后,胖子满意的离开了。

    对他来说,每一次和堂哥谈话,都有一种受益非浅的感觉。只是,有些可惜的是,堂哥的时间过于紧张,只能抽空给自己一些指点。

    即使是这样,胖子感觉自己和没来宁县之前相比,在见识和能力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胖子离开后,赵长天继续处理着桌上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公文。

    虽然,他已经秉承了抓大放小的原则,尽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即使是这样,作为一个县长,他必须要亲自处理的工作仍然是太多太多了。

    下午四点半,赵长天接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一个久以未见的熟人,顺城市纪委书记方文天。

    彼此热情的寒暄了几句之后,方文天向赵长天通报了一个消息,或者说是一个好消息:他已经接到正式任命,被调到省委担任省纪委副书记。

    后天,方文天将离开顺城,去省城明阳报道。

    听到这个消息,赵长天当即在电话中向方文天表示了祝贺,并表示自己在最近会抽出时间去明阳为方文天庆祝。

    放下电话之后,赵长天的心情非常愉快。

    方文天能在得到任命之后给他打来电话,这说明方文天在心理依然把他看成了朋友,而且还是关系比较亲密的那种。

    对于方文天,赵长天的印象一直都非常好,甚至可以说,在他几年的仕途生涯中,方文天是真正被他视之为知己良朋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而且,在他的仕途生涯中,除了刘常清、郭青云,方文天是对对他帮助最大的人。

    方文天能获得升迁,即使不考虑某些功利的因素,赵长天也是真心的为他高兴。

    在高兴之余,赵长天想到了刘常清。

    从时间上推算,估计刘常清应该也快到了动一动的时候,很可能就在年底之前。

    就是不知道刘常清会调到哪里?如果也能被调到省里,那对赵长天来说,实在是最为理想的事情。

    以刘常清如今的级别,如果被提拔到省里,那应该是担任副省长,或者是高配部门的一把手。

    不过,赵长天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思考了片刻,赵长天把思绪收了回来,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下班之后,赵长天沿着熟悉的街道向着住处走去。

    走到院子附近的时候,赵长天特意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如同预想的那样,他发现了几个男子分散在附近随意的溜达着,看起来,仿佛是家里住在附近的居民在散步一样。

    其中有一个人,是赵长天的熟人,是刚调来宁县不久的郭达。

    对这几个人留意之后,赵长天敏锐的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人的视线都在若有若无的留意着自己的住处。

    看到这种情形,赵长天点了点头。

    看来,是在他向李黄河布置任务之后,李黄河采取了这种措施来调查情况并保护自己的安全。

    虽然有些小题大做的嫌疑,但赵长天还是比较满意的。

    只是郭达这个刑警队大队长居然会亲自过来,有些出乎赵长天预料。

    不知道是李黄河指派,还是他主动请缨?

    在这种严密布防的情况下,如果某些人打算采取极端手段,那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赵长天向着郭达点了点头,郭达微笑示意。

    之后,赵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