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周小林从市纪委弄出来,王宝华很难直接挥影响作用。

    根据从王少华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市纪委书记林书钢兼着市委副书记,在市里属于第四号人物,是李大江一系的人。

    因此,在没有证明周小林清白之前,通过王宝华直接把周小林捞出来,几乎没什么可行性。

    否定了王宝华之后,赵长天思绪流转,他想到了刚调到省纪委工作不久的方文天。

    纪委相对来说,更注重垂直管理,如果方文天介入,在效果上估计要比王宝华强上一些。

    但是,方文天毕竟刚履任不久,能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个未知数,而林书钢在级别上也只是比他低了一级而已。

    如此一来,方文天能否挥作用也很不好说,

    事实上,这些考虑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林书钢、李大江并没有铁了心的要对付自己,否则,无论是王宝华、还是方文天,也很难直接干预,除非,他们肯为此大动干戈。

    对此,赵长天殊我把握。

    方文天与他的私交确实不错,但还没有达到太深的层次,彼此并没有形成利益纽带……

    至于王宝华,赵长天更是与他没什么太深的交情,毕竟,彼此之间认识以及交往的时间短暂,王宝华上次对他表现出来的友善,也只是受人所托而已。

    在赵长天看来,通常情况下,在官场上,只有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保证在重大事件上的立场一致,否则,无论再好的私人关系,也可能会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

    脑子里转过这些念头,赵长天最终还是打消了联系了方文天的想法,眼下的形势,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他打算看看事件的展再说。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住事件的一个关键人物孙强,如果能撬开他的嘴巴,或许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想到这里,赵长天不再迟疑,拿起桌上的电话,拨打了李黄河的移动电话号码。

    前几天,在赵长天的指示下,县里给公安局拨了一笔资金,包括李黄河和郭达在内的几个局内高层领导,配备了上移动电话,刑警队的所有成员都配备了传呼机。

    而且,在赵长天的示意下,李黄河还专门提交了一份办公楼修缮报告,赵长天给予了批准,指示财政局拨付了一笔款项。

    此外,对于公安局历年来拖欠的工资和奖金,赵长天也大笔一挥,一次予以解决。

    赵长天还向李黄河承诺,近期会为公安局拨付一笔办案资金,数目不会少于十万块。这笔钱的用途,由李黄河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赵长天针对县公安局的一系列动作,大大的提振了局内人员的士气,也让李黄河的威望空前高涨。

    在李黄河的宣扬下,县长赵长天在公安局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在公安局内部,在李黄河的亲信间,已经悄然流行着一种说法:局长李黄河是老板,县长赵长天是大老板。

    对这个说法,赵长天也有所耳闻。

    赵长天打进电话的时候,李黄河正在办公室内与几个亲信手下开会,其中,正有刑警队队长郭达。

    看到是县长办公室的号码,李黄河摆了摆手,示意谈话暂停。

    走到窗边,李黄河接通了电话。

    “老李,你马上来我这里一趟。”

    电话那头传来的正是赵长天熟悉的声音。

    “好,我马上过去。”

    李黄河干脆的回应道。

    十分钟后,李黄河出现在了县长办公室。

    招呼李黄河坐下,赵长天没有废话,直接把昨天晚上生的事件向他做了介绍。

    随着赵长天的讲述,李黄河的表情严肃起来。

    等到赵长天介绍完毕,李黄河的神色已经非常凝重,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老李,我不管你用什么理由,一定要尽快把孙强给我控制起来,想办法撬开他的嘴巴。

    我估计,他很可能已经不在宁县,如果是这样,你也要想办法把他找出来,这方面应该不需要我提醒,他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能去的地方大体也就是学校和亲属家中。”

    赵长天做出了指示。

    “老板,我明白。”

    李黄河沉声应道。

    在赵长天与李黄河谈话的同时,另外一场与周小林事件有关的对话也在上演。

    “赵昌同志,你这是糊涂,没经过任何组织程序,你就胆敢对一个正科级干部实施控制手段,这是违规、违法行为。”

    宽敞的办公室内,两个男子隔着办公桌面对面而坐,其中一个,正是曾经去过宁县调查过赵长天的纪委副书记赵昌。

    另外一个男子,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一张国字脸,看起来显得非常威严。

    “林书记,我昨天下午四点接到举报:宁县政府办主任周小林有重大违纪嫌疑,当时您正在市委开会,事情紧急,我来不及向您汇报,就派出工作组前往宁县调查。

    事后,当我想向您汇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因此我才决定在今天早上向您汇报。

    这件事,在办案程序上,我确实有疏忽的地方,在这里,我向您检讨。

    不过,经过实地调查,正像举报人检举的那样,周小林确实有重大违纪行为,在他家中查获了五万元的巨额现金,这些现金都藏在一条烟内,很显然,这是他利用职务之便所收受的贿赂。”

    赵昌先是避重就轻的承认了错误,接着,把话题重点引向了周小林的受贿案件上。

    “五万块?”

    林书记皱着眉头问道。

    赵昌的策略挥了作用,林书记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转移到了案件上面。

    “是的,林书记,在周小林家的柜子里确实查到了五万块,对于这笔钱,周小林根本无法解释清楚合理来源。

    而且,根据举报人反映的情况,昨天晚上,我找宁县酿酒厂的厂长郭元临谈了话,经过一番工作之后,郭元临承认了他向周小林行贿五万元的事实。

    目前,人证、物证确凿,已经可以认定周小林确有受贿行为。”

    赵昌语气坚定的说道。

    “恩,如果是这样,还情有可原。”

    林书记点了点头。

    “不过,周小林属于宁县管辖干部,你要抓紧时间向宁县县政府通报案情。而且,你要与宁县纪委书记王群沟通一下,不要让下面的同志心理有隔阂。”

    紧跟着,林书记继续交代道。

    “林书记,我不同意这么做。”

    出乎林书记预料的,赵昌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

    “赵昌同志,你什么意思?”

    林书记眉头皱了起来。

    “根据郭元临交代,他曾经通过周小林向宁县县长赵长天行贿过十万元,我认为,赵长天同志有受贿嫌疑。

    因此,这起案件已经不仅仅是只涉及到一名科级干部那么简单,还涉及到了在职的正处级别的领导同志。我建议,应该成立专门的调查组,针对赵长天同志展开调查。

    所以,我认为,暂时还不能向宁县方面通报案情,以免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赵昌表情严肃的说道。



………【第三百七十七章纪委书记】………

    第三百七十七章纪委书记

    随着这番话,赵昌放在桌子下面的两只手已经握成了拳头,显示着他内心的紧张。

    “宁县县长赵长天,怎么又是这个同志?上次,不是已经对他进行过调查吗?”

    林书记眉毛微挑,语气有些凝重的说道。

    涉及到了在职的县长,林书记也重视起来。况且,林书记也听过赵长天的一些传闻,对这个人并不陌生,甚至,也有一些想法。

    “林书记,赵长天这个同志,在宁县大搞山头主义,通过一些手段,聚拢了一批干部成为他的党羽。

    上次调查的时候,不知道为何走漏了风声,他指使他的党羽针对调查组的调查活动进行了人为的干扰、设置了重重障碍,才导致了调查工作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因此,为了防止消息再次外泄后、导致调查工作被*扰,我建议对赵长天同志进行突击隔离审查,之后,您再向市委申请对他进行停职处理。”

    赵昌说出了自己想法。

    说完之后,赵昌忐忑的等着林书记的反应。

    “赵昌同志,未经市委同意,就对一名在职县长进行隔离审查,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市纪委才有这种权限,但我并不认为根据你所提供的情况,就能对赵长天同志采取这种措施。”

    林书记皱着眉头说道。

    “林书记,赵长天所涉及到的违法犯罪行为,还有很多,不单单是受贿那么简单,据我所知,他还有贪污以及滥用职权等违纪行为,只是由于他目前所处的位置,很多干部、群众才敢怒不敢言,我认为如果对他进行停职处理、并采取隔离审查之后,一定会有大量的人员站出来指正他。”

    赵昌继续做着动员。

    “你说的只是假设,我们纪委办案,讲究的是证据,如果仅仅凭借一个酒厂厂长的口头指认,并不足以就对一个在职县长采取你所说的措施。”

    林书记断然表示了反对。

    “这件事不需要研究了,赵昌同志,我一会儿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

    林书记下了逐客令。

    “林书记,我认为你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我建议您你把这个情况向李书记反映一下?”

    赵昌仍旧不死心。

    “好了,我怎么工作还不需要赵昌同志你来提醒。”

    林书记的声音明显的带着一丝火气,表情也有一些不耐烦。

    赵昌悻悻的望了林书记一眼,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掉头离开了。

    阴沉着脸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赵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啪”的一声,重重的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嘴里狠狠的嘀咕了一句,“不识抬举的东西。”

    眯着眼睛思考了片刻,赵昌拿起桌上的电话,一边把话筒放到耳旁,一边拨打了一个电话号码。

    稍顷,电话接通。

    “我是赵昌。”

    赵昌先自报家门。

    “赵部长,情况怎么样?”

    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有些急切的问道。

    “张主任,情况很不好,林书钢那个老东西油烟不进,我费劲了唇舌,他也不同意对赵长天采取措施。”

    赵昌的语气有些阴沉。

    “***。”

    张主任恨恨的骂了一声。

    “赵部长,你没搬出李书记吗?”张主任紧跟着又问道。

    “说了,但没用。”

    “那就执行二号方案吧。”

    张主任有些不甘的说道。

    “张主任,真要那么做?”

    赵昌提高了音量。

    “没别的办法,这事儿不能拖。虽然很可能会得罪李少平那个兔崽子,但现在却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主任的语气有些无奈、恼火。

    “对了,周小林那边,你要抓紧时间,一定要尽快定案,无论你用什么手段,也要让他指认赵长天,这个很重要,否则,单靠郭元临,估计很难扳倒姓赵的。”

    张主任继续补充说道。

    “我知道,这个不用你提醒。你那边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这次拿不下赵长天,就只能破釜沉舟了。”

    赵昌阴狠的说道。

    在赵昌与张主任密谋的时候,赵长天接到了一个令他感觉欣喜的电话。

    电话是方文天打来的,他通知赵长天,胡利的工作调动已经得到落实。

    在方文天的运做下,胡利调到了省纪委,担任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级别为副,实打实的提了一级。

    这种安排,出乎了赵长天的预料。

    在他原本的设想中,胡利基本只能保持平级调动,而且,不会调到一个实权部门。

    毕竟,方文天在省纪委还是一个新上任不久的领导,从常理判断,在敏感的人事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到处级干部的使用,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言权。

    可方文天却偏偏打破了常规。

    这说明了什么?赵长天很自然的联想到了方文天背后的家世。

    在猜测方文天背景的同时,他心里也有一些感激,因为他很清楚,方文天基本上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会这么做的,对胡利本人的认可所占据的因素应该也有,但不会很多。

    据赵长天所知,第一纪检监察室,在省纪委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多要案都是这个部门负责侦办的。

    第一监察室的主任是高配,级别是副厅级,第一副主任是正处。

    以胡利三十几岁的年纪,能做到实职副处,在升迁度上虽然无法与赵长天相比,但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