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改日一定去章部长家拜访。”

    赵长天仿佛很愉快的说道。

    从赵长天的语气中,章文涛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诚恳,他欣慰的点了点头。

    赵长天已经决定,如果不是必要,以后一定要尽量避免和这个自我感觉良好、诲人不倦的老家伙长时间相处。

    为赵长天引见完北宁省的两位高官后,身为生意场上的大忙人,赵天月没有多做停留,第二天就告辞返回了广东。

    对赵长天来说,在二爷爷家族的帮助下,能与章文涛、林战接洽、并初步得到了对方的认可,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官场底蕴。

    当然,能否在未来的日子里,真正的让这两个人成为自己官场背景的一部分、并发挥重要作用,仅仅凭借这一次的接触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走动。

    正像老话说的那样,人际关系是需要经营的,有多大的交情才能办多大的事。

    13日上午,赵长天返回宁县,8点30分,他主持召开了政fǔ工作会议,针对最近几天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县委书记周有为,也在与会人员之列。

    一周以来,宁县接待的明阳客商超过了十家,其中,有意向在宁县投资的企业达到了八家,预期投资总额接近三千万,已经落实、签署投资协议的企占到了一半,达到四家,投资总额达到了1480万元。

    “同志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又创造了一项奇迹,为95年全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经常是从早忙到晚。据我所知,有不少同志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

    ……

    “事实证明,我们宁县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能精诚合作、再接再厉,创造更大的奇迹。”

    赵长天挥舞着手臂,慷慨jī昂的说道。

    随着赵长天发言的结束,周有为、张广标、张乔等人,一个个用力的拍着巴掌。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欣鼓舞的笑容。

    过去的一段时间,他们都很忙碌、很辛苦,但忙碌之后的巨大收获,让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们发现,官场上并不是只有权力斗争和利益争夺,也并不是只有勾心斗角,还有着让他们感觉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职责和工作。

    当一个强势、有能力的领导人,能威慑、平衡各方利益时,他们也可以做到和谐共处。

    他们之中,即使是最乐观的一个,在几个月之前,也根本想象不到,宁县的发展会达到如今的程度。

    尤其是周有为,在上任之初,几乎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他那个时候的想法只有一个,自己什么时候会被调整工作?

    但随着赵长天的到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处境心态逐渐的发生了改变,由看到希望,到希望一个个实现,再到如今的斗志昂扬,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最初,在赵长天所取得的成绩面前,他在振奋的同时、还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影响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周有为已经清醒的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确定了自己未来应走的道路和自己应有的立场。

    赵长天的能力让他钦佩、甚至感觉震撼,赵长天的为人让他欣赏,赵长天的手段让他敬畏,他觉得,在这样一个堪称天之骄子的年轻人面前,充当绿叶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在周有为看来,赵长天的前途实在是不可限量。如果说有一天,赵长天能站在自己都需要仰望的高度,他并不会感觉意外。

    自己的年纪已经接近五十,上面也没什么深厚的背景,在正常情况下,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已经到此为止、再没有上升的空间。

    但是,随着赵长天的出现和近乎完美的表现,他看到了一线希望,“也许,自己还有机会再进一步。”

    因此,他在自己的儿子被绑架的事件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在他看来,应该是关乎到自己命运的一个重大抉择,或者说一次赌博,那就是在赵长天身上投注,毫不保留、彻底的支持赵长天的工作。

    他记得很清楚,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天,他的心情无比轻松,那个晚上,是他近年来,睡得最塌实的一个晚上。

    对于周有为的心路历程,赵长天虽然不是完全清楚,但从周有为的表现上,他也能多少的体会到一些。

    几个月以来,周有为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最初的时候,周有为是破罐子破摔,在一种非常消极的心理状态下,放任自己开展各项工作,只能算得上是一种绝望之下的变相的支持。

    后来,随着宁县局势的好转,周有为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有意识的和自己在宁县的大权上展开了争夺。那个时候,为了让周有为就范,自己不得不利用马老五的那本记载了周有为把柄的笔记本为要挟,迫使周有为投鼠忌器,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支持自己。

    再后来,也许是感觉到自己大势以成,周有为的态度又发生一些改变,在大方向上,不再谋求与自己对抗,而是选择与刘志远展开了基层势力的争夺。

    在周有为与刘志远的权力博奕中,为了获得自己的支持,周有为政fǔ工作上,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上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他都选择了大力支持。

    那一段时期,两个人之间,应该算是一种有条件的、带有利益交换x…ng质的合作。

    直到一个月之前,在自己的帮助下,周有为被绑架的儿子顺利获救,他的态度再一次发生了根本x…ng的变化。

    从那个时候起,赵长天能明显的感觉到,周有为对自己的支持,几乎是不遗余力的,而且,这种支持并不掺杂利益交换。

    可以说,这种情况,是赵长天最乐于看到的,也超出了他上任之初最乐观的预想。

    也就是说,如今的赵长天,可以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宁县的发展上,而不用分心于权力斗争而导致的精力消耗。

    在这种局面下,赵长天有极大的信心,能把自己心中的一些规划和构想逐步推进,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所谓投桃报李,对于这样表现的周有为,赵长天也会给予足够的尊重,该周有为享有的利益,他肯定会给予支持。

    而且,如果周有为一直保持这样的立场不动摇,假如自己在将来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不介意拉周有为一把。

    政fǔ工作会议之后,在农业局局长张则成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赵长天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下乡走访、考察。

    上午十点,以赵长天为首的一行人,驾驶着两辆轿车离开县政fǔ。

    农业局局长张则成与赵长天坐在同一辆车里。

    只有四十三岁的张则成,从面相上看很显老,额头上皱纹密布,鬓角的白发清晰可见,给人以五十多岁的感觉。

    在农业局局长的位置上,张则成已经干了近五个年头。

    赵长天记得很清楚,在刚上任那会儿,从张则成的履历,以及第一次与他谈话之后,赵长天对于张则成的观感很一般,这个人不但表达能力一般,而且他的文化水平也很低,连初中都没毕业。

    赵长天曾经一度想要调整这个人的工作,只是由于当初自己的地位还没稳固,再加上张则成没有犯过明显、严重的错误,赵长天才暂时放了他一马。

    可是后来,在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里,赵长天在与县里退休的一个老干部谈话之后,他对张则成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四百二十八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四卷铁腕'第四百二十八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四百二十八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位老干部曾经担任过宁县的副县长,在四年前退了下来,张则成之所以能从当初的一个村民小组长一步步被提拔到正科级的领导岗位上,就是缘于这位老干部的悉心栽培、提拔。

    正是通过这位老干部,赵长天了解到了张则成的一些情况。

    张则成至今还住在农村,一大家子近十口人,却只有三间瓦房。

    张则成的老婆是一个瘫痪在炕上的残疾女人,他老婆是在大前年上山砍材的时候摔断了tuǐ,本来,如果有足够的治疗费用,大约是三万块左右,是可以治愈的。

    但是,张则成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能借的也都借了,也没有能筹到那些钱,最终导致了他老婆的残疾。

    他的大儿子前年中专毕业,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做教师。

    他的大女儿去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小女儿刚上高中。

    张则成的岳父、岳母,也都上了岁数、身体不好,需要常年打针吃y…o。

    可以说,张则成的家庭负担非常重。大儿子毕业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条件才稍稍改善了一些。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赵长天对张则成产生了一些兴趣。

    一个正科级的干部,居然因为三万块钱的医疗费用而导致老婆残疾,中专毕业的儿子只能做小学教师,而高中毕业的女儿连一份工作都没有。

    这说明了什么?

    姑且不论张则成的能力如何,光是这些情况反映出来的一些本质上的东西,就足以让赵长天重视。

    在对张则成关注之后,赵长天通过那位老干部、以及其它一些渠道仔细了解了张则成过往的一些工作经历。

    结果,了解到的情况,有了令赵长天感觉震惊的发现,令他震惊的不是张则成在工作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

    上一次人生中,赵长天听说过孔凡森等官员的事迹,那个时候,他认为政fǔ大力宣传孔凡森等人,是政fǔ出于政治需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渲染,与事实应该有一些出入。

    在他原本的观念中,是人就会有sī心,那种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干部是不存在的。

    但是,当赵长天通过自己的渠道切实了解到张则成的事迹后,他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绝对了,现实中的张则成几乎就是类似于孔凡森那种官员的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在未进入仕途之前,对于张则成这样“有点傻”的干部,赵长天也许是不以为然的态度,听说过也就算了,不会给予太多关注。

    可在走上仕途之后,随着对官场的了解越来越深,随着思想上一些观念的转变,赵长天却清楚的知道,张则成这样的干部非常非常难得,犹如凤m…o麟角一般的存在。

    在赵长天看来,如果用好张则成,将会在下一阶段关于农村工作的布局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赵长天的规划中,有一个“建设新农村”的庞大构想,其重要x…ng丝毫不低于新城区建设。在昨天由他主持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这一口号。

    实际上,这个构想,早在昌县担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的时候,赵长天就有了初步的想法,到宁县任职后,这个构想日益的完善起来。

    之所以从前一直没有实施这个构想,是因为他觉得时机还未成熟。

    他很清楚,如果要推行这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庞大规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赵长天对宁县具有强大的掌控力。而且,还需要一个能让他信任、放心的执行者。

    在发掘出张则成之前,赵长天曾经考虑一些干部,诸如郭林、张乔、周小林等人,都曾经列入过他的考察视线,但遗憾的是,这些人都不符合他的要求。

    当然,张则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距离赵长天的要求也还有一些差距,但相比于其它人,无论是他农业局局长的职位,还是他的工作作风和在民间的影响力,

    张则成已经是当仁不让、最为合适的人选了。

    此次下乡,将是赵长天在启动“新农村建设”前的最后一次考察工作,带上张则成,也是要向他面授机宜,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第一批启动的四个乡镇,能否迅速打开局面,将涉及到全县农村工作的大局。

    赵长天的思绪由张则成身上转到此次要考察的四个乡镇上。

    按照计划,赵长天将在东部山区的四个乡镇考察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其中,东山镇、西山镇,这两个位于宁县东部最偏远的山区,也是赵长天第一天考察的目的地。

    在全县十七个乡镇中,这两个镇是最为贫穷、落后的。

    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