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菜已经做好。

    赵长天结束了和王豪的谈话,对于王豪的表现,赵长天很满意。

    王豪对赵长天的问话几乎是知无不言,把他所知道的关于马老五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有保留的和盘托出。

    而且,在赵长天流露出要打掉马老五团伙的想法时,王豪没有任何迟疑的表示、要为之出一份力。

    并在李黄河的暗示下,王豪表示愿意把几年来马老五给他的一些好处全部交公。

    实际上,王豪自从早晨接到女儿的电话,就在思考着赵长天找他谈话的用意。

    他仔细的向女儿询问了昨天晚上、赵长天向女儿打听马老五时的语气和态度。最终,他隐约的得出了结论,新任县长要对付马老五。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很清楚,马老五及其团伙在宁县代表着什么,那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那么简单。

    与马老五有纠葛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王豪还是懂的。

    不说别的干部,就是他本人,也在随波逐流的情况下,接受了马老五给的不少好处。

    究竟是站在新任县长这边?还是及时向马老五通风抱信?

    王豪陷入了人生中几乎是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中。

    他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新任县长能否扳倒马老五?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他做出抉择的主要依据。

    但他对赵长天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对于这个人的能力、背景没有任何概念。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他很难做出判断。

    最终,他给女儿打了电话,向女儿询问她对赵长天的看法。

    毕竟,女儿和新任县长接触过,而且,女儿这两年一直在县政府招待所工作,也算是见多识广。

    结果,女儿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女儿说“24岁就做到了县长,那肯定是有能力的,而且也一定会有很强的背景,否则,也不可能从顺城升迁到锦市。”

    王豪当即下定了决心,他要站在新任县长这一边。

    据他的了解,马老五之所以在宁县横行无忌,主要是因为他和宁县的原县委书记和县长形成了利益纽带关系。

    如今,马老五的两个最大的靠山已经因为在洪涝灾害中玩忽职守被免职,他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保护伞。

    据王豪所知,马老五在市里还有一些靠山,但那些靠山的级别都不会很高。否则,马老五也不会有一次在锦市与人发生殴斗时、被市公安局刑拘,还被关了几天。

    基于这些分析,王豪在没有见到赵长天之前,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立场。

    等到他来到县里,见到赵长天,并出乎他预料的见到公安局长也态度恭谨的跟着赵长天时,他已经完全确定了自己的立场。

    而且,当他意识到新任县长已经收复了公安局长李黄河时,就基本认定马老五及其团伙已经难逃被打掉的命运。

    因此,在这种心态下,他对赵长天的问题有问必答,而且适时的表明了自己投靠的立场,并在李黄河的暗示下,答应主动交出自己所收过的马老五给的那些好处。

    虽然,他也有一些肉痛,毕竟,那是几万块呢。

    但与自己的仕途比较起来,那又算不了什么了。

    而且,他心底里还有着一份渴望。

    他期待着,能通过这一次在县长和公安局长面前的良好表现,能让他已经停滞了多年的仕途生涯能够有所突破。

    在王豪内心的期待中,在赵长天的欣慰中,一顿午饭吃得宾主尽欢。

    午饭结束之后,领到任务的王豪没做丝毫停留、抓紧时间赶回了清平镇。

    赵长天给他完成任务的时间非常有限,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

    李黄河也按照赵长天的部署,回公安局组织自己的心腹展开一些收网前的秘密准备行动。

    赵长天简单的休息了片刻,返回了县政府。

    坐在椅子上,思考了片刻,赵长天把周小林叫到自己办公室,他下达了任务,让周小林抓紧时间收集一些清平镇煤矿的资料。

    周小林虽然对赵长天的这个指示有些迷惑,但还是马上落实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赵长天快速的浏览着办公桌上的大堆文件。

    这些文件,都是宁县各个部门送交的汇报、统计材料,上面涉及到了宁县经济、农业、民生等总总数据。

    一边快速理解、消化,赵长天不住的摇头。

    宁县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实在是太落后了,甚至都无法与昌县相提并论。

    在锦市的几个县中,在这两项上的收入,一直都是垫底的角色,而且与前面一名的差距还很大。

    两项加起来,每年的税收不超过一百万。

    可以说,远大集团下属的任何一个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都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农业也同样如此,虽然宁县实质上是一个农业县,但却称不上农业大县,每年的农业收入在锦市的五个县中,都是倒数第一。

    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宁县的三项产业加起来,每年的收入毫无疑问的位居全市最末一位,在全省也一直处于最后一位。

    在人均收入上,更是如此。

    全县十七个乡镇,包括县城在内,一共有五十几万人口,算得上是一个人口大县。

    人口多,但总收入少,体现在人均收入上,就是一直远远低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

    以赵长天的估计,宁县的这种罕见的贫困程度,应该在整个中国都能排得上号,甚至比不上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

    怎么解决政府的收入问题?

    是摆在赵长天面前,最为紧要、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从长远看,自然是要招收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但暂时来看,宁县无论是城市软环境还是其它一些硬件因素,都不具备吸引大规模外来投资的客观条件。

    第二百六十四章决心

    第二百六十四章决心,到网址



………【第二百六十五章一辈子不忘】………

    第二百六十五章一辈子不忘

    思考到这里,赵长天感觉有一些头疼,他揉了揉太阳穴,点上一支烟,暂时的让自己的大脑休息一会儿,放任自己的思绪思考一些相对轻松的事情。

    宁县的情况实在是太恶劣了,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需要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赵长天终于感觉到了,县长和副县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承担的责任却是差得太多了。

    做副县长的时候,他只需要把自己分管的那一摊搞好,做出成绩来,就完成了他应尽的职责,而且,还会得到领导的肯定。

    但成为县长,成为一方之地的当家人之后,他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从原则上来说,作为政府首脑,他应该还像在大河镇那样,按照主次、轻重原则,在工作上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才对。

    但这个原则,暂时来说,却并不适用于自己目前的状况。

    在大河镇,他之所以可以采用那样的工作方式,是因为手底下有值得信赖的干部。

    但在这里,他初来乍到,几乎是两眼一抹黑,在一段时间内,他都需要抓紧时间物色和发掘一批可供使用的人选。

    令他比较欣慰的是,周小林、李黄河、张宁,这几个人,根据目前的观察,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还是可以大胆使用的。

    正想到这里的时候,周小林敲门之后走了进来,把刚刚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清平镇煤矿的资料递给了赵长天。

    “老周,效率不错,你去忙吧,一会儿有事我再喊你。”

    赵长天适度的对周小林表示了肯定。

    周小林脚步轻快的离开了县长办公室。

    赵长天翻开周小林拿来的那些资料,迅速的浏览起来。

    不到10分钟的时间,赵长天停止了翻阅。

    周小林拿来的资料比较简单,上面只是大致的记载了清平镇最近几年关于煤矿的开采情况。

    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清平镇有一家县属的煤矿集体企业,在清平镇开采了一个中型煤矿,前几年,效益非常不错。

    八十年代末期,由于经营不善,大量开采出来的煤堆积在一起,根本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煤矿被县政府转手承包给了清平镇当地人马德强。

    马德强接手之后,积极联系外地客商,很快扭转了局面,煤矿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逐渐成为宁县知名的企业家。

    这份资料通篇基本都是围绕着马德强歌功颂德,对马德强在经营煤矿上所取得的成绩充满了肯定。

    不需要找人询问,赵长天知道这个马德强就是马老五。

    这份资料上,关于清平镇所存在的小煤窑无证开采问题,只字未题。

    关于马老五如何取得煤矿承包权?以及向各个小煤窑收取保护费的事情,也是半点也没有介绍。

    对此,赵长天倒是没有责怪、怀疑周小林的意思,他知道这份资料应该是周小林直接从相关主管部门要来的。

    而且事实上,这份官面材料,对赵长天也不是毫无用处。

    赵长天在这份资料上,发现了一条有用的资料,就是关于县属的那家煤矿集体企业。

    按照资料上的记载,这家煤体企业依然还是存在的,只是企业所有人员早就已经全都撤回了县里。

    如果上面记载属实的话,这家企业仍然保留着完整的领导结构,在册员工接近20人。

    目前,这家企业的主要业务是进行煤炭加工,每年的销售收入接近五十万元,勉强能够维持企业的基本开支。

    企业的负责人叫王钢,自从企业成立之初,他就一直担任着领导职务。

    考虑了片刻,赵长天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打了上面记载的王钢的办公室电话。

    电话接通之后,一个有些沧桑、嘶哑的声音响起。

    “你好,我是王钢,哪位啊?”

    “王钢,我是县政府赵长天。”

    赵长天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县政府赵长天?”

    王钢喃喃的嘀咕着反问了一句,显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有一些陌生。

    “本县县长。”

    赵长天言简意赅的补充了一句。

    看来,自己的知名度急需提高啊。赵长天有些无奈的想着。

    “啊,赵县长您好,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个破记性。”

    王钢在反映过来之后,连声的表达着歉意。

    “这没什么,我毕竟昨天才上任,你不知道也和正常。王钢,如果你现在方便的话,马上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些话要和你谈。”

    赵长天没有废话,直接点明了自己打电话的用意。

    “我很方便,我马上去您的办公室。”

    王钢很干脆的应道。

    赵长天放下电话没多久,时间还没超过五分钟,王钢就急冲冲的赶到了赵长天的办公室。

    见到王钢的第一眼,赵长天感觉有些愕然。

    他刚刚看过王钢的资料,知道对方只有四十三岁,但眼前的这个人,无论是黑白相间的头发,还是一脸的皱纹,给赵长天的感觉,至少有五十五岁。

    而且,这个人还陂了一条腿,走路一瘸一拐的。

    这副形象,与赵长天原本的设想大相径庭,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虽然心理有一些疑惑,但赵长天还是热情的招呼着王钢坐下。

    看得出来,王刚的举止有一些拘谨,坐下来之后,双手不停的搓动着。

    “老王,我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问你一些事情。”

    一边说着,赵长天递过去一支烟。

    “谢谢,谢谢,谢谢赵县长。”

    王钢小心翼翼的双手接过烟。

    “老王,我要问你的事情,希望你能如实、客观的回答。

    当年把清平镇的煤矿承包给马德强,收了多少转让费?

    而且,据我所知,那个时候的煤应该很有销路才对,为什么会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

    赵长天注视着王钢,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一瞬间,王钢的脸色变了,双手一哆嗦,烟掉到了地上。

    赵长天敏锐的发现,王钢的眼中刹那间流露出一种非常怨毒的情绪。

    很显然,他的问题涉及到了王钢内心最为敏感的一个区域,才会无法及时掩饰自己的眼神。

    王钢的嘴唇哆嗦着,没有马上说话。

    王钢的这种表情、表现,让赵长天意识到,他的某些猜想可能距离事实不远。

    “老王,此刻,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你可以放心大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