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八部同人)悟道天龙-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层!十二层的五虎断门刀内力,哈哈……”

  老族长一声笑,声音里说不出的苍凉苦涩,“这在秦家寨是一把好手,可是,拿到江湖真正的高手面前,也就是一块渣,像小孩子过家家,当不得他们随手一击。”

  秦朝眨了眨眼,他当然知道秦家五虎断门刀在江湖中的层次。

  “孩子,我今天找你,确实是想让你学文!”

  老族长声音低沉下来,“这或许在你看来是我的私心,可是……若你处在我这位置,也会这么做,因为……”老族长吐出的字仿佛从喉咙里蹦出来似的,“学文——就是为了习武!”

  说完这话,老族长死死看着秦朝。

  “学文就是为了习武?”

  秦朝看着老族长,傻眼了,“你说学文就是为了练武?”

  “对,武路的尽头,就要学文。”

  老族长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所以我让你习文,最终就是为了我秦家的武道,为了我秦家未来能够真正笑傲武林,笑傲天下,甚至跳出这方天地,达到传说中的破碎虚空!而不是为了考状元,为了当官发财,孩子,你还愿意学文吗?”

  “愿意吗?”

  秦朝这时脑袋一片空白。

  学文就是习武!

  学习那些繁体字,背那些古诗文,读土得不能再土,在秦朝看来很有些迂腐的四书五经,居然是为了习武!为了走上武道!

  仿佛听到了一个世纪大笑话,秦朝完全懵了。

  

  第九章藏经洞

  

  老族长这番话包含信息非常多,‘破碎虚空’,这在以往完全就是小说家言,秦朝只在黄易先生的‘破碎虚空’系列玄幻小说中看过,而‘武道’,由普通搏斗术晋入‘道’,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看都是老族长在讲神话故事。

  秦朝没觉怪异。

  他既然能重生来到这世界,现在听到破碎虚空,跳出这方天地也不以为异。

  可学文就是习武……

  “不!”

  “不可能!”

  猛的秦朝想到一点,他眼中精光闪闪望着老族长:“族长爷爷,始皇一统天下,秦之前,可有武?”

  老族长瞥了秦朝一眼,道:“有!”

  “那孔子之前可有内功功法?老子之前可有?”秦朝又追问。

  “亦有!”

  “那更之前,周朝可有?商可有武?商之前的殷可有武?仓颉造字之前可有武?”秦朝连声追问,老族长怪异的瞥着秦朝,秦始皇一统天下,春秋战国之前有周八百年,周之前是商,商之前是殷……这些历史别说八岁孩子根本不知道,就连大人老者知道的也极少,这秦朝,不过老族长也只道是私塾里一些老先生无意中说露了,秦朝便记在心上了,他微微皱了皱眉。

  “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让你学文,不仅仅是识字。”老族长眯着眼睛,“识字,背四书五经,通读儒家经典,最重要的是让你们能够熟练使用文字这种工具。”

  “你知道内功是怎么来的?”

  “你问我周可有武,殷商可有,仓颉之前可有,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也有内功功法,可那些都是极粗浅的内功,那时最好的功法,甚至都不及我秦家五虎断门刀功法的百分之一威力。”

  老族长说到这里眼中精光一冒,双眼仿佛猛虎一般紧紧盯着秦朝道:“武功真正的大繁荣,是在文字出现之后。”

  秦朝一点头:“文以载道,这没什么奇怪的。”

  “不是你想象那样!”

  老族长哼了声,继续沉声道,“你以为文字能把武功功法记载下来,能让更多的人学到武,所以武学才繁荣?”

  秦朝一愣,不是这样么?

  “错!”

  “你想的完全错了!”老族长眼中闪着光芒,“文以载道,这没错,可载的……他不是武道,而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秦朝看向老族长。

  “三坟就是远古三皇留下的遗著。”老族长沉声说道,“而五典,是上古五帝的学问,九丘是民间杂七杂八的学问,记的都是残篇,至于八索,则是依远古天皇的《河图洛书》分化演化出来,《总八索》共有三本,它们是《归藏易》、《连山易》以及《周易》。”

  “《河图洛书》?《周易》?”秦朝眨了眨眼。

  老族长说的什么《归藏易》、《连山易》秦朝听都没听过,可《河图洛书》、《周易》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周易》就是前世的《易经》,里面一些内容秦朝知道一点点,可这,与武功真没关系。

  “《周易》为儒家所重!”

  “《连山易》为道家所重!”

  “《总归藏易》为佛家所重!”

  “《九丘》残篇则是诸子百家所重!”

  “可他们……描述的要么是宇宙运行,要么是天地自然,要么是修仁尚义,崇德敦礼……总之,绝不是武道。”老族长说到这,微微一笑,看向旁边祖宗灵位处:“来,孩子,爷爷先带你看看我秦家的藏经地‘白虎洞’。”

  “秦家藏经处?”秦朝眼睛一亮。

  少林藏经阁,慕容家的还施水阁,王家的琅擐玉洞,天龙八部中很多武林家族都有藏经阁,而这种藏经阁藏的大都是武学秘芨,而秦家……秦朝忽然有些激动期待。

  “跟我来!”

  老族长向左踏了三步从祖宗灵位的间隙间穿过,来到那神龛后面,秦朝眼睛微微一眯,神龛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画,有半丈高,画尾竟然直接落地,是一幅气势雄浑的白虎下山图。

  “这白虎画,可不仅仅是画,看好了,是这样开门的。”

  老族长伸手按在那白虎的两只眼睛上,用力一推,整幅画缓缓移动了,却是一扇石门。

  “进来!”

  一入洞,老族长就点燃了洞壁上的火把,三个火把一燃起,顿时整个洞亮堂起来,青砖铺地,四周洞壁涂着黄泥,秦朝向洞中瞧去,眼睛一下瞪大。

  “这么多书?”

  眼前的洞有四间房那么大,里面一排排摆着约十多个书架,架子上堆满了卷着的锦帛,十多个书架,三间房大,在前世就是一个小图书馆,小书店。

  可这是北宋的古代呀……

  “哈哈!”老族长一笑,脸上都是自豪,“我秦家藏经阁,论大小都差不多比得上皇家藏书阁了,不过你也不要太惊讶,这里有很多是没用的,还有一些都是幅本之类的。”

  老族长举着一个火把,走到第一个书架前,秦朝也走了过去,只见架子上每一阁尽头都贴着张黄小纸,上面写着小字。

  “这便是我秦家历代收集起来的书籍。”老族长拿起一卷锦帛,摊了开来放在旁边桌子上。

  秦朝连看过去,上面竖排写着方寸繁体小字,并没有标点逗,看了几眼,读起来很是生涩。

  “这一卷你读不懂的。”老族长笑说道,“它是战国时期的书籍,原卷是竹简的,后来才抄在锦锻上,而这里……”老族长一指右边一个书架,“这里的书记载的文章原本出自什么年代,谁都弄不明白,总之很古远,更不是我们能轻易读懂的。”

  秦朝随意转了两圈,翻了几个书卷,发现每一卷都非常难看懂。

  “看这里……”这时老族长忽然拿起一卷锦摊了开来。

  “嗯,这……”秦朝看着那上面的字,嘴都微微张了开来,上面文字像是在画抽象线型图,一些能认出像是‘鸟、虫、鱼’,可很多根本就是鬼画符。

  “你可认识?”老族长询问。

  秦朝微一沉吟,随即摇了一下头,老族长顿时眼睛都笑眯了:“这些字,是远古字,天下能识全的几乎没有,你要认识才怪。”秦朝眼睛一眯,说道:“这原本是写在兽骨龟壳,或者铭器上的吧?”

  老族长怪异的瞥了秦朝一眼。

  “没错,就是写在骨壳上的,你这孩子怎么看出来的?”老族长怪异问道,随即一笑,“这都是殷商墓地出土的文字,我们破译了几个字,可大部份根本就破译不出,只能留待后人努力了。”

  秦朝表情古怪,秦家一个古代武林世家,居然想破译甲骨文。

  “这一洞书卷虽多,但都是没经整理过的,读起来晦涩难懂,真正要学东西,要去的是白虎洞内洞。”老族长沿着架子往里走。

  “还有一个洞?”

  秦朝连跟上,最里面角落有一扇门,一推开,里面居然点着灯。

  “嗯?族长来了?”

  一个人影从洞口走了出来,一身长袍青衣,啦擦的灰白色胡须,是个面容清硕的老者。

  “经爷爷!”秦朝连叫道,心中也有些疑惑。

  老者秦书经是秦家寨最怪异,让人看不懂的老人,从未见他显露过武功,而且总是去宗祠正堂,有时十天半月不见人。

  “娃娃你是……”老者疑惑看着秦朝,老族长笑道:“他是秦朝。”“秦朝?”老者更疑惑了。“这孩子他爹是秦乐刀,我秦家乐字辈第一好汉,他娘是刀玉凤,镇南王妃的亲妹妹。”老族长连说道,这时老者才露出恍然神色,“哦,好像有点印象,族长你带着他来这,难道……”老族长点了点头。

  “那好,孩子,进来吧。”老者让出道来。

  这个洞约二个房间大小,摆了七个书架,不仅有锦帛,还有纸书。

  “孩子你现在也识得不少字。”老族长将一卷书放到秦朝面前,秦朝一打开,依然是繁体字,没标点逗,读起来有点生涩,可秦朝细读下,还是读懂了里面的意思,那是描述蜃楼、风、雨、雪等自然现象,这里将这些自然现象归于上天鬼神操纵。

  “再看这一卷!”老族长又随手放了一卷书。

  却是一本描述的是日月星辰规律的书,规律描述没太大的错误,可解释理由同样荒谬。

  而后——

  生老病死!

  潮涨潮落!

  忠孝仁义!

  ……

  全是描述世间万物的书,这便如同是一个小型百科书库,唯独没有小说和武功。

  

  第十章天下剑谱

  

  “嗯?”

  秦朝来到最后一个黄纸签条写着‘忠孝仁义’的书架,翻开第一本书,开篇第一句竟然是“刑必上帝皇,礼需下庶人。”“这……”秦朝瞪着眼,儒家的思想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这里……,他继续翻看下去,后面讲的有些思想和儒家相似,可有一些完全和儒家是唱反调。

  这里每一个书架书都很多,秦朝也只是浏览一下第一本,知道了大概后便放下书。

  丢下书,秦朝往下一阁贴着的签条上看去,眼睛一亮。

  “《天下剑谱》!”四个黑字跳入眼中。

  蓦的秦朝的心跳都变快了些,这是他看到的第一本涉及到了‘武’的书。

  小心摊开这幅锦帛,右首第一行以绳头小字写着:“天下剑谱,录古今绝学!”,第二行则是三个大字:“史前篇”,再往下看时秦朝一下就傻眼了。

  这锦帛记载的第一门绝学,叫昌濉功,据说是奇人昌濉所创,为天下第一门记录的绝学,既然称为绝学,按理说应该很强大,可这——

  “十七斤?”

  “练到最高境界增十七斤力量,这也叫绝学?”

  秦朝满头疑惑继续往下看,第二门羿斗功、第三门牧明凇功……每一门和昌濉的功法比,也就半斤八两差别,一直到了仓颉创字百年后,功法才来了个大跳跃,达到能增力二十四斤之上,而后是殷、商、周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次武功大跳跃,这时最强的武学,能增力也就是七十八斤,一直到春秋战国,一个熟悉的名字猛的跳入秦朝眼帘。

  “鬻子?居然是鬻子!”

  秦朝眼睛发亮,春秋的鬻子这可是个大名人,周朝未期,他是百家争鸣第一人,这样一个人秦朝一直以为他只是学问高手,可现在……

  “创鬻剑道,时身手为天下第一,增力二百斤。”

  看到这几个字眼时,秦朝嘴都张大了,之前的人最强的也就增力七十八斤,可这鬻子一出,一下增加到二百斤,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而后——

  管子!

  老子!

  墨子!

  鬼谷子!

  ……

  一个个人名跳出,或秦朝很熟悉,或偶尔听过,或从没听过,而他们创造的绝学——增力三百六斤,增力五百斤,增加六百八斤……每一样都不比稷下剑道差,甚至增力跳跃幅度更加疯狂、变态。

  秦朝一个个看着这些春秋时期的人,渐渐也理出一些头绪,这一批量出现将功法推到极高的人很多都是百家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