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寒微微一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怎么,姜县长,你对咱们郑县长很忠心吗?”

    表面上看,这句话有些无厘头,说的非常直白,但高寒知道,自从自己对姜伟波透露了一点点白羽的信息,他私自独吞下去“据为己有”,并没有告诉包括郑苍山在内的任何人之后,高寒就明白,姜伟波是有野心的,与郑苍山也是面和心不合,所以这样的直白问话,并不是高寒小白,而是他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刺探姜伟波对自己的态度。

    “呵呵,兄弟,你开玩笑了!在咱们县里,还是要与刘书记保持一致的,当然,郑县长的指示咱也得遵照执行啊!”

    姜伟波年龄不算大,但多年的官场历练却练就了一身“太极推手”的本领,话里隐含的意思多多,凭高寒的聪明自然领会的出来。

    “嗯,是啊。不过老兄,以后就要看你的了,老弟我遇到麻烦时,还要全凭姜大县长照顾呢,呵呵。”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已经习惯性地开始使用“兄弟”这个相对比较亲密的称呼了。

    姜伟波拍拍高寒的肩膀,“那是当然,我早就说过,一切听兄弟的安排,哈哈……!”

    姜伟波讲完话,问了秘书并没有什么其它安排,就拉了高寒走出了会场,“走,兄弟!别闷头开会了,中午、晚上我带你去几个地方,认识几位朋友。”

    会议间隙的窃窃私语,姜伟波与高寒的一同离开,全被方海琼尽收眼底,看来这位年轻人可是老姜的红人!有点琢磨头。

    上午,姜伟波领了高寒去了县里几个企业“参观”,主管经济的常务副县长突然造访,还带着一个年轻儒雅、好像很有来头的年轻人,误以为是“上边”手里攥着资金、政策的实惠官员,让企业里的头头脑脑们很兴奋,一大群人把他俩围在中间,尤其是那些迫切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厂长经理们,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企业发展的难题一股脑全部抖搂出来。

    等姜县长把高寒“隆重”推出,大家才明白原来此人不过是龙山乡的一个挂职副乡长而已,单位也是专找企业“麻烦”的市劳动人事局的副科长,不禁都像皮球一样泄了气。但同样慢待不得!中午免不了好酒好菜伺候,临走还要象征性地捎上一些毛巾被啦、衬衣啦、烟酒啦等企业产品或礼品。

    益林县城没什么好游览的,前些日子高寒来过,当时还基本没有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概念,大街上满是录像厅、游戏厅,放着枪战、武打等制作粗糙的港台片,有些竟公然播放三级片,对此各级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别游戏厅甚至新引进了一种叫“老虎机”的dubo机器。

    党代会后各地放开搞活的程度有泛滥之嫌,基层政府对“市场经济”这一概念相当模糊,经济终究要怎么发展、向何处发展没有定式,到应了那句古话: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姜伟波既然能做到主管经济的常务副县长,绝对不是那种酒囊饭袋,今天一路跟随他到企业参观,高寒也学了不少东西,在四处转悠的车上,他问起了高寒这方面的问题。

    “兄弟,你是阳东师范学院的高材生,你说党代会后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已确定,像咱们这样的地方,尤其是益林这个落后县该怎么发展?”

    对于这些,高寒没有深思熟虑,但并不等于他没有研究过,车里有秘书和司机,高寒不得不收敛下。

    “呵呵,姜县长,您问我这不是缘木求鱼嘛!您在益林多长时间了,自然有自己一套,我哪敢班门弄斧!”

    “你别客气,心里有想法说出来,也好共我参考参考。”姜伟波显得很诚恳,但同时他知道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很可能就是纸上谈兵,对于发展经济不会有什么好思路,不过改客气还得客气。

    “党代会上总书记不是说了嘛,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应该从原定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8%—9%;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要迈上一个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

    高寒嘴里说出了一连串目标,“这个构想非常宏伟,但具体明确,从现在来看要想实现,还得要下一番大工夫,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穷地方。”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套,不管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优质的还是腐朽的,我们一概弃置不用。这次会议,中央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准备学习借鉴国外一切优秀的东西为我所用。”

    高寒侃侃而谈。

    “当然,咱有前车之鉴,政治领域不会推行国外那套,也不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向上,中央高屋建瓴,特别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这些话,基本是文件原话,但加上了高寒自己的理解,他从全国谈到全省,又从阳东谈到益林,滔滔不绝令姜伟波感到诧异。

    “就咱们益林而言,地少人多,经济基础薄弱,比不得阳东其它县市,更不用提南方那些特区了,我看呀,还是要学习人家的做法——筑巢引凤,到南方去!多学习、多推销,引进资金技术,同时也要引进人才。刚才咱们到企业里见到的那些头头们,几乎很少有提企业发展思路和方向的,哭穷要钱的反而占大多数,在他们眼里,先把钱弄到手之后再说,在这之前对企业发展根本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

    ………………。

    高寒指点江山的样子,让姜伟波不得不佩服了!这个高寒还真是个人才,自己无心问起的问题,假惺惺的成分占了很大比例,他这番话,绝非即兴而发,肚子里没有点油水,不经常琢磨,根本没有这样的见地。

    “呵呵,兄弟,你让老兄我刮目相看啊!我得要跟刘书记建议一下,干脆调你到县外经委得了,别趴在龙山那个山坳坳里,简直埋没人才嘛!”

    “姜县长,您这是损我呢吧!”高寒与他开起了玩笑。

    姜伟波兴奋了。

    “走!晚上我约几个县直部门的局长,咱们一起乐和乐和!”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026章 好事办成】………

    晚上,高寒把去企业和姜伟波给的礼品带到县医院里,顺便看看涛子的伤情如何。(看小说到顶点。。)

    白天的时候,他抽空给白羽打了个电话。

    上次回阳东,白羽把一个存折递到了他手中,上面有五万多块钱,都是她远在加拿大的妈妈给打过来的。跟妈妈聊天的时候,白羽谈起,最近市劳动人事局要盖宿舍楼,要全体干部职工集资,妈妈就说是好事,因为在国外房产可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投资项目,于是打过来了六万美金,让她多买几套。

    白羽感到有些好笑,在国内的政府机关上班,哪会允许自己炒作房产呢!而且也用不了这么多钱。一人一套还得按照级别而定,幸亏市劳动人事局也算一个好单位了,有些单位还没有办法建呢,即使建了也做不到一人一套。自己刚刚被提拔为副科级,可以享受面积70平米左右的一套住房,于是她以高寒的名义也要了一套,两套总共首期集资款才不到三万块钱,等建成交清全部房款,起码也要等两年左右。

    剩下的钱,白羽分开来弄了三个存折,一个美金帐户,两个人民币帐户,知道高寒是男人应酬多,家里又没什么指望,就把其中一个给了高寒,让他自己支配。

    虽然是这样,高寒也感觉有些不自在,歌厅事件和为了救济老秦,一下子用掉了六千多块,让他感到肉疼。

    “高……高乡长,咋拿回来这么多东西呢?”

    涛子跟着高寒来到停着的面包车前,望着他手里的大包小包迷惑不解。

    “呵呵,就当你受伤后的慰问品了。”

    高寒跟他开玩笑,涛子却信以为真。

    “这哪成呢!高乡长,我不要。”涛子连连摆手,多次麻烦乡长花钱,再要领导的东西,自己也太贪财了,“乡长,回去后我把住院的钱还给您!”

    高寒摆摆手,“不用!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第二天的组织工作会议更简单,属于年度例行会议,邀请各乡镇分管组织工作的书记、乡长们聚聚而已。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钱恒昌对高寒印象颇为深刻,上一次在挂职干部动员会上,两个人见过面,钱部长对建功书记亲自陪同的挂职干部哪有不关注之理!

    前两天,刘书记、郑县长和他,还有几个常委们碰了一下头,主要是为了讨论龙山乡党委副书记秦邦贤的安排问题。像老秦这种两地分居走读型干部家庭情况的,在他们益林县特别多,不仅有许多乡镇副职,就连一些书记、镇长们,也想着盼着能够调回县城,与老婆孩子一家人团聚。

    刘建功与秦邦贤两个人,差不多属于同时代的干部,所以并不陌生。只是因为刘建功随着职务的提升,在一起参加会议的情况少了,碰头交流的机会更不多,对于秦邦贤几次找过自己,刘建功确实难以下定决心,因为县城机关的职位就是那么几个,僧多粥少。

    不过这次奇怪得很!在会上,建功书记不但对秦邦贤的工作、人品大加赞赏了一番,而且考虑到老秦家的困难,主动提议调回邦贤同志到县城,担任刚刚起步的县电视台的台长,职务上自然晋升了半级。

    实际上,县电视台可是一个肥差,县里动这个念头的局长、书记们不在少数,这样的美事能落到书生气比较浓厚的秦邦贤身上,大出常委们的意外!郑县长提了反对意见,主要意思是说邦贤同志属于门外汉,业务不熟练,不一定能胜任,根本原因是他早已物色好了对象。

    若在平时,既然老郑提出反对意见,建功书记还是要思量思量的,不知为什么,这次却异乎寻常的坚决。

    “老郑啊,我看电视台这样的单位,特别是管理层,不一定非要精通什么业务吧?总不能让老秦同志亲自扛着摄像机到处跑啊!因此,关键是选派一个了解党和国家政策,谨慎忠诚的同志掌舵,我看老秦再合适不过了。”

    其他常委们大都附和建功书记的话,郑苍山见没有了回旋余地,只得点头答应,像这样强硬的举动,发生在刘建功身上的次数还真不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年龄增大,在上行无望的情况下,刘建功不再与郑苍山争抢,反而多数时候县长变成了“书记”,显得咄咄逼人。

    开完会,钱恒昌把高寒叫到主席台。

    “小高,来益林这些天怎么样啊?有什么困难就直接跟组织上提出来,呵呵。”

    表面上是关心,实际上,钱恒昌是满含深意的。那天,会议研究的第二个主题就是老秦走后空余的位置问题,书记和县长再次出现了分歧,刘书记的意见是这么多年来,乡镇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已经明显不适应党代会后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了,所以他提议重用年轻人。

    郑苍山借话插言、趁势而上,推荐了一个人选,那就是龙山乡党办主任—邓新辉。理由是年轻、头脑灵活,可堪大用。

    而刘建功再一次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否定,他提议由新来挂职的市劳动人事局干部高寒同志担任,副书记、副乡长一肩挑。

    “高寒同志别看来益林时间不常,但我听基层的同志和伟波同志讲过,说这个年轻人有头脑、学历高,我看就让他一起把担子接下吧,从另一个方面讲,也看出我们县对市委决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挂职干部的尊重,也真正让他们这些‘英雄’有用武之地,大家觉得怎样?”

    书记的强硬让常委们面面相觑,郑苍山更是别有用心地看了姜伟波一眼。

    见刘建功书记似乎决心已定,再争执下去会两败俱伤,郑苍山权衡利弊,只好有些不太情愿地点头同意。两个主要领导达成了一致,自然这两项动议很快通过了。这两年,常委们已经习惯了建功书记的忍让,此刻突然强势起来,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