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钱,是个大问题啊。

    郭驽眼睛仍然闪闪亮,细细品了一番后,赞道:“也是一通俗易懂的好诗,足可在学堂里给孩子们启蒙……只是‘低头思故乡’一句,你不是从小在太平村长大吗?何来的‘思故乡’?”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诗是这么写的,总要有个东西用来‘思’吧……”李素心不在焉地挥挥手,抬头看着无语的郭驽,李素眼睛眨了几下,一个主意冒上心头。

    站起身来,李素的态度明显比刚才热情了许多:“先生觉得这两诗如何?”

    “好诗,和你那‘花开堪折’一样,足可流芳百世。”郭驽不吝赞美之辞。

    “如此好诗,先生心动了吗?共鸣了吗?”

    “嗯嗯嗯!”郭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李素话锋一转,却提出另一个问题:“先生被公主府请来教授学子,想必月俸不低吧?”

    “还……行吧。”郭驽满头雾水道。

    李素压低了声音,凑到郭驽耳边,道:“这些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句,学生这里还有不少,每都能流芳百世,保证童叟无欺……”

    郭驽愈糊涂,吃吃道:“童叟无欺?”

    “对,童叟无欺,每先生只须花半贯钱,诗就卖给你,诗可署先生之名,学生对天毒誓绝对保密,不满意可退货……”

    郭驽终于听懂了,眼睛徒然睁圆,一脸惊诧地盯着李素,显然,李素此时的无耻嘴脸令他很陌生。

    “你……你你,你这个……这个……”郭驽脸孔迅涨红,眼中如火山爆般喷涌出怒火。

    李素见郭驽怒容满面,急忙改口:“三百文一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

    ps:三千多字,算大章吧,今天就这一更了,昨晚打球出汗后着了凉,身上烧了,今晚早点睡,希望明天能好。。
第二十七章 初入长安
    李素此刻表情很殷切,看来很有诚意的样子,急待做好这笔交易。

    可郭驽的反应却大不一样。

    真正的读书人毕竟是有廉耻心的,李素的交易令他的廉耻心瞬间高涨,一双白净的大手时而化掌,时而握拳,似乎在犹豫用怎样的方式揍这个无耻之徒。

    李素看懂了郭驽的表情,暗暗叹了口气。

    显然,这位潜在消费者并没有购买的,不仅没,而且还想把他这个无私为大唐读书人提供精神粮食的商人揍一顿。

    读书人太要脸了不是好事,在商言商嘛,一足可流芳千古的好诗花三百文钱买下来,贵吗?不贵啊!丢人吗?不丢人啊!

    “买卖不成仁义在,先生莫动手,学生告辞,告辞。”李素一边行礼一边后退。

    “回来!”郭驽忽然叫住了他,李素只好站着。

    “既然还有本事写出千古绝句,那就快快写来,拿这种事去赚银钱,莫糟践了好诗,更莫糟践了自己。”

    李素心中升起了希望:“先生买吗?”

    郭驽瞪眼:“信不信我抽死你?还有佳句不妨说来。”

    李素顿时变得很失望,郭驽的意思他明白了,既不想给钱,还想掏光他肚里的货,呵呵,当我傻吗?

    “没了,一句都没了。”

    李素说完慌慌张张跑了,留下郭驽站在河滩边,一脸痛心疾的摇头。

    缺钱是大事,虽然与郭驽的生意没做成,但至少给李素提供了一个灵感。

    这世上除了自己以外……应该还有斯文败类吧?

    只要找到一个败类,把诗卖给他,两三大概能把他想办的事办成了。

    还有一件事,村里没有铁匠铺,活字印刷制版要花多少钱,也应该去城里问问了。

    想到就去做。

    李素找到了王桩王直兄弟,三人商量了一阵,决定进长安城逛一逛。

    动身之前,李素歪歪扭扭写下了十几好诗,嗯,在他眼里已不算诗,而是货,马上要卖出去的货。

    怀揣着这十几……货,李素和王家兄弟跟老爹编了个借口,悄悄离村而去。

    …………

    太平村离长安城不过六十里左右,相当于长安的郊区,三人带了一些干粮,顺着大道直走,路上遇到络绎不绝的商队或赶着牛车进城做买卖的小贩子,李素便靠着一张十五岁萌萌的脸央求,六十里路基本没靠走,一路蹭别人的牛车走完。

    由此可见,卖得一手好萌多么重要,当然,主要看脸,路上王家兄弟也试了一下卖萌,结果刚靠近,商队的护卫就拔刀了,一脸“什么鬼”的戒备模样。

    这个事实令王家兄弟分外沮丧,整个人都不好了,坐在进城的牛车上唉声叹气。

    “脸俊好咧,我爹娘当初也不知道怎么生的,把我生成这副模样……”王桩神情失落地跟李素诉衷肠。

    李素只好安慰似的拍了拍他的肩,顺便用很帅的姿势拂了一下额前的乱。

    王桩继续叹气:“原本以为我这模样是个意外,爹娘再生的话总该认真点了吧?谁知生下老二后,他娘的,比我还丑!”

    王直脸颊直抽抽:“…………”

    扭过头,王桩看着李素道:“我今年十六咧,爹娘到处托媒给我说亲,十里八乡没嫁的闺女家都问过咧,一听说是太平村王家,个个跑得比狗还快,我爹现在每天都要偷偷哭一阵,说我们王家虽然有三兄弟,但一个比一个丑,很难娶到婆姨,王家香火怕是要断咧……”

    说完王桩无限忧伤的叹气,十六岁的少年此时仿佛尝尽人世的苦楚,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旁的王直神情也有点悲凄了,王桩丑倒也罢了,可他比大哥更丑啊……

    李素脸上迅浮上同情之色,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张了张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安慰人这事,两辈子都没干过,不是李素的强项啊。

    王家兄弟目光悲凄而殷切地看着他,希望兄弟能够安抚他们受伤的心。

    “兄弟,说点啥啊。”王桩眼巴巴的瞧着他。

    “嗯……”李素沉吟。

    “‘嗯’是啥意思咧?”

    李素肃然道:“你们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

    王家兄弟目光愈殷切。

    李素暗叹口气,接着道:“不要绝望,至少你们的判断还是很正确的。”

    “啊?”

    李素继续安慰:“老天是公平的,给了你一张丑脸,一定会再给你一个穷的家。”

    王家兄弟真快哭了。

    “噗嗤!”牛车旁,一名商队的护卫终于忍不住喷笑出声,笑了一声又很快板起脸,指了指远处一片高耸巍峨的城墙,道:“长安城到咧。”

    …………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两千年历史最辉煌的古都,一个最强盛朝代的都城。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雄城,城中除了权贵,兵士和居民外,还有异国商贩,佛道僧尼,异国使者等等,汉朝开始,长安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惠及后世大唐,如今与大唐通商建交的异国和地区多达三百多个,真正意义上的“万邦来朝”。

    长安城分为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北枕龙原,南垮重岗,由北向南,次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重,同用一道北城垣。其城暗合《周易》六爻之理,城中朱雀大街有六条高坡,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殿以当帝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

    李素和王家兄弟下了牛车,怀着兴奋的心情,从西面的延平门慢慢走进城。

    走过十余丈的城门甬道,仿佛瞬间走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古城的繁华和沧桑,夹杂着各种喧嚣叫卖声扑面而来。

    ps:还有一更。。。

    求推荐票,求三江票,诸兄助我!!

    。。。
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气
    人生难得一知己,大唐的百姓太有道德了,李素总觉得是陋习,想请大家把道德底线降低一点,又怕被人抽。

    现在终于看到有个家伙的道德底线跟自己不相上下,令李素不由产生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慰,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贼在前门撬锁,撬开锁后现另一个贼从后门也撬锁进来了,除了握手问好,互道珍重,剩下就是分脏了。

    壮汉现在的眼神也有点分脏的意思,直盯着李素的怀里。

    “刚才见你掏出那么多,你到底有多少诗作?”壮汉斜眼瞥着他。

    李素愈惊喜了,这是个大客户啊。

    “诗作有很多,你自己挑,哪合适都拿走,两贯钱一不贵吧?”李素从怀里把所有的货都掏了出来。

    壮汉果然挑了起来,一接一的看,看得很仔细,看完后点点头,赞道:“好货色!”

    李素喜欢这句话,它很专业,手上的不是诗,是货,大家谈的也不是诗作,而是生意。

    统一了认识,彼此沟通起来快捷多了。

    壮汉挑了四诗,也没怎么看内容,五言的看都不看,挑的全是七言绝句,连连道:“这几个好,字多,量足……”

    李素:“…………”

    这是个很实在的人,做买卖干脆利落,而且价值观也很朴实,以量多为优。

    “头回买卖,给你打个折扣,四诗六贯钱,公道吧?”李素心情大好,心情一好就忍不住当了败家子。

    壮汉也乐了:“小子文文弱弱,说话做事倒也是个爽快人,行,你这朋友我交了,家住哪里?下次若我还想买诗再去找你。”

    李素犹豫了,对他来说这是一杆子买卖,卖完就走,泄露了住址怕会有麻烦。

    王家兄弟在一旁亲眼看到几张纸竟卖了六贯钱,兄弟俩眼睛直盯着李素,目光很呆滞。学问这东西……看来真的很值钱啊,不仅这回赚了,而且下回还有赚。

    见李素犹犹豫豫,王桩急了,脱口道:“太平村李家……”

    李素顿时脸黑,很后悔,为何不把这俩货嘴抽肿了再出门。

    “太平村我知道,离长安不远,当年颉利可汗兵指长安,驻营泾阳县……呵呵,不说这个,坐这里等一会,我叫人拿钱。”

    壮汉拍了拍手,李素身后的桌边忽然站起来六个人,一身玄色短衫打扮,神情冷峻,体格剽悍,一看就是那种五碗饭喂不饱的狠角色。

    壮汉朝其中一人挥挥手,一人抱拳后匆匆离开。

    李素眼皮子直跳,交易已接近尾声的此时,他才现自己好像选错了客户,这家伙的做派……远远不止只是富家子弟啊。

    “这位……兄台,刚才这四诗……”李素有心反悔,又担心挨揍。

    “咋了?”

    李素干笑:“没什么,祝您用得愉快……”

    不管了,钱到手就撤,壮汉是什么身份关他何事?

    刚才离去的汉子很快回来,双手捧着一个大包袱,往李素身前桌上一放,哐的一声巨响,汉子默不作声退后。

    壮汉拍了拍包袱,道:“六贯钱在此,一文不少,这买卖做得值。”

    王家兄弟满脸喜色,两眼放光,面前六贯钱像磁铁似的把他们的目光紧紧吸住。

    交易完毕,壮汉满意地拍了拍揣在怀里的四诗,豪迈长笑:“别人都说我家满门白丁,放他娘的屁!老子今就作四绝世好诗给他们长长眼!”

    仰头望天,壮汉眼眶渐渐湿润:“家门有幸,额家马上出诗人咧……”

    李素现在真对壮汉有点敬佩了,刚刚银货两讫,立马把产权转移到自己名下,这脸皮……

    *******************************************************

    李素和王家兄弟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三人合力捧着六贯钱,靠着驾轻就熟的卖萌技巧,请出城的商队顺路将他们捎到太平村。

    铁匠铺没去,宗圣宫的道士也没去找,与壮汉交易过后已近黄昏,再晚城门要关了,里坊也要关了,长安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每晚不但要关城门,城里的坊门也要关,坊与坊之间以木栅门隔绝,并且还实行宵禁,谁敢半夜往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