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周一堂经济课-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人想要置身事外都是不可能的。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人们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质量非常糟糕,却还是有人争相购买,而质量好的却无人问津,甚至在竞争中最终败下阵来?为什么有些东西降价后物超所值却销路不畅,而把价格提到高得吓人时却备受追捧?为什么教科书上明明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可经济学家却号召人们消费,甚至有些国家还发钱鼓励民众消费?为什么农作物丰收时,本应该欣喜的农民却愁上眉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经济规律以各种形式在暗中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和商务活动。了解、掌握经济学的游戏规则,并且将这些博弈规则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商务实践中去,将能很好地调整我们的行动和策略,掌握经济先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经济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默默地指挥着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经济学专家,但是不能不懂经济学常识,更不能不懂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规律。
  为了普及经济学常识及规律,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本书所选的52条经济规律都是经典的经济理论,如复利累进效应、最大笨蛋理论、节俭悖论、棘轮效应、格雷欣法则、纳什均衡、蛛网理论、萨伊定律、科斯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帕累托最优、马太效应、二八法则、柠檬原理、拉弗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定律、长尾理论、蓝海战略、锁定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
  这些经济规律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与竞争、生产与消费、投资与理财、博弈与选择、产权与制度、收入与分配、国民收入与宏观经济调控、信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内容,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里,如果你看不起低投资回报率,总为自己找不到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而苦恼时,那是你不了解经济学中的“复利累进效应”;如果你以为大手大脚花钱没什么,认为即使养成一个不好的消费习惯以后也能改掉的话,那是你不懂棘轮效应;如果你因为看到很多人买了股票就赚钱而奋不顾身地把全部身价都投入股市的话,那是你还不知道什么叫最大笨蛋理论……
  一年共有52周,读者朋友每周只需学习一个规律,通过一年的时间,即可掌握这些经济学上最著名的经典理论,从而对经济学这门奥妙无穷的学科有个基本的了解,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
  总之,通过掌握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住经济思维的本质,看清隐藏在复杂事物表象下的真实世界,从而提高自己对待财富、处理金钱、衡量利益的财富智商与情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周 蛛网理论:丰产并不等于丰收
蛛网理论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
  定律释义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它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引入时间这一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与考察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如果将变动情况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所得图像就类似于蛛网。因此,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将这一理论形象地称为“蛛网理论”。
  旁征博引
  某网络媒体曾有一则消息:
  2004年冬天,大白菜取得了丰收。当时,河北固安的白菜收购价低到了1分钱一斤,许多白菜烂在地里没人管,甚至出现了用白菜喂羊、喂鹅的现象。那时,北京新发地大白菜的批发价是7分钱一斤,最低是4分钱一斤,创下了六七年以来的最低价。这样一来,许多农民都不敢种白菜了,产量的减少使得2005年的白菜价格一路飞涨。看到这种现象,农民在2006年又大量种植白菜,结果,再次发生了白菜价格走低的情景。
  这种现象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所导致的。因为,农产品的储存时间通常都很短,这就使农民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处于劣势。许多消费者会想:“反正你急着卖出去,不然就会坏掉。你对交易的要求比我迫切。”所以,他们会利用这种心理来压低价格。而此时,如果是处于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那么农民实现交易的要求便会更加迫切,价格也就会被压得更低。
  有关过剩的解释,经济学上有这样两个概念,即“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每个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以后,还有剩余。相对过剩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而言出现的过剩,即社会的供给超出了具有购买能力者的需求。
  绝对过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是难以企及的。而相对过剩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并在某一行业中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厂商的长远经济利益而言,相对过剩的商品不适合无偿地分给那些无购买能力的人群。毕竟,市场经济规律是“冷漠无情”的。
  经济学家们把农产品频频陷入丰产却不增收的怪圈现象,叫做“丰收悖论”。它是指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甚至歉收年还要低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及生产周期长。
  简单来讲,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就拿大白菜来说吧,尽管2006年的价格远低于2005年,可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未随着白菜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价格下跌幅度大,需求又不能以相应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农民们难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或维持收入状况。
  这种现象说明市场经济并非十全十美,它调节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就是其内在缺陷,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蛛网理论指出: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时候,经济中便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比如,当某一产品在第一期的市场销售中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上涨,第二期必然会增加生产。而第二期产量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所以第三期产量又会减少,这样又再次引起了价格上涨……
  从蛛网型波动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启示:不能让农民单独面向市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出较正确的市场预测,也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承担得起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农民就像是一叶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扁舟,单独去闯市场恐怕是凶多吉少。
  举一反三
  蛛网理论出现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农民的一些经历。那么,他们是如何从“蛛网”中走出去的呢?
  在美国,种植柑橘的农民就曾有过上述痛苦经历。因柑橘的生产具有周期性,且需要一定的保存费用,所以,每当柑橘歉收时,农民会高兴;柑橘丰收时,农民却烦恼。由于他们掌握不了这种生产的变化,因此被类似山峰一样的价格波动折磨得头昏脑胀。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终日冥思苦想,寻找出路。最后,有人想出了一个高招,组建了一个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即新奇士协会。
  新奇士协会与以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同,它是由农民自己组建的销售组织。
  果农将柑橘卖给协会,由协会去面对市场。新奇士协会控制了供给,在市场上也就有了发言权。当供大于求时,协会可以控制供给与价格,来减少农民损失。同时,它也为农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及实用的技术。
  除此之外,协会还做了许多农民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注册柑橘的“新奇士”商标;组织产品出口;对产品进行储藏、加工、宣传及调节供给等。
  这些做法稳定了供给,平衡了市场力量,从而使柑橘的价格有了保障。如此一来,农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同时,良好的销售业绩也保障了农民的收入和利益。
  由此可见,要想让农民走出这种蛛网理论的局限,并不能光靠其自身力量,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才是好的解决办法。在欧洲,这类组织也叫合作社或者别的名称。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制度与欧美国家不同,这种中介组织所采用的形式和发挥的作用不会完全一样,但也会有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这种中介组织不该是政府的下属,或由政府间接掌控的二级机构。
  第二,应当是农民自愿组织的,不能名为自愿,实为强制。
  第三,该中介组织应当是非营利的,利益最大化不是它的目标。当然,为了支付必要的开支,它也可以在经营中收取少量的费用。
  我们必须从以上这些特点出发,来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类似中介组织。通过它将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让农民从价格波动的困境中走出来。
   。。

第2周 萨伊定律:惟有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才有出路(1)
惟有当供给具有效用及产品品质的时候,萨伊定律才是有效与言之有物的。
  定律释义
  萨伊定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
  旁征博引
  经济学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生产与需求。在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前,萨伊定律是经济学界最尊崇的法则,它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提出的。
  在萨伊看来,商品的买卖其实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在此交换过程中,货币仅仅是在一瞬间被充当为媒介,卖主获得了货币,又会去购买商品。因此,卖主也成为了买主,供给者也就成为了需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为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需求,不管产量怎样增加,产品都不会发生过剩,最多会出现暂时的积压现象,而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必然等于其总需求。
  萨伊认为,需求是由供给创造出来的,只要供给增长,需求便会自行扩张。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也称其为销售论。
  萨伊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者“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萨伊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这些论断。紧接着,他又在其《政治经济学精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及他给马尔萨斯等人的信里屡屡提及。但是,萨伊仅仅认定这些是“重要真理”、“有益的原理”,并没有将其提升到定律的高度,是其他一些学者赋予了它经济定律的地位。
  在我国经济学界,一些经济学者一直对萨伊定律持低调评价,认为这仅仅是对重农学派著作的剽窃。 由于萨伊定律的出发点为“产品用产品交换”,而根据*的研究,萨伊最为著名的论点“产品只能用产品来购买”,用重农学派的原话来讲就是“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
  可见,经济学界对萨伊定律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但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不管是赞赏还是批驳,都说明其传播之广及影响之大。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萨伊定律的意义进行一番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萨伊本人是如何评价它的。萨伊对萨伊定律的详细阐述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第15章“产品的出卖或需求”中。他从各个产业中大部分冒险家对“什么因素或什么情况会助长产品需求的见解;观察事实不够细致;分析事实更欠周密;常常将有疑问的点视为确定的点”等开始自己的阐述。萨伊将他们的看法归纳为:困难不在于生产而在于销售,产品销路疲滞,利润不丰是银根紧造成的。
  针对这些观点,他引出了购买手段的问题,即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将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他人有购买这一价值的手段,否则,就不会有人赏鉴并出价来购买这一价值。
  萨伊指出,购买手段是由其他价值组成的,也就是由劳动、资本、土地的果实及其他产品组成。据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为产品创造需求,当交易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将发现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外一种货物。因此,要买一件东西,不使用另外一件东西的价值为购买手段,就买不成。既然是这样,银根紧就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他指出:“钱的一切效用是将卖出货物的价值转移到你的手中,销路疲滞绝不是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别的产品”。所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