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赔钱时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互联网传播,解决用户稀疏问题的成本非常低廉,同时传播速度又特别快。但是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整合用户稀疏却远不是那么简单。
  互联网虽然解决了稀疏用户购买的信息传递问题,但是货物的稀疏传递缺陷却凸现出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很多虔诚的公司指望慢慢地洗“盐碱地”,等待日后用户密集起来后就可以赚钱了。但是,实际上很多需求稀疏的问题根本是解决无望的,更缺乏哪怕是基本的研究,仅仅凭着粗浅的商业想象写一份商业计划书就可以从投资者那里获得大量的资金,这实在是因为人们对商业模式过于缺乏思考而跌入了结构性的亏损陷阱。
  还有一种解决用户稀疏模式的常用工具,即通过公司的规模效应采用地毯式的轰炸方式迅速提升用户的认知度和购买率。
  在中国这样的案例俯首皆是,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每年大幅度增长,其实质就是商家对于利用规模效应解决用户稀疏问题的重视。
  用户稀疏是一个巨大的商业陷阱,里面堆满了那些不甘寂寞、勇于尝试和商业创新者的“尸体”。解决用户稀疏问题,要思考商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脆弱都会导致全军覆没。在知名度方面的用户稀疏问题解决了,在铺货、资金储备、应急方案等方面也要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才行。
  时机也是解决用户稀疏问题的重要工具。微软所有的产品,几乎都不是原创的,从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到浏览器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公司充当“开路先锋”,当用户使用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微软再利用其综合优势,迅速抢夺用户,追杀先行者。
  除了各种商业条件和手段外,时机这个解决用户稀疏的工具总是能被微软充分利用。微软的这种做法尽管不符合我们的商业道德直觉,并且人们也会因此抱怨它,但这丝毫不影响微软的赢利能力。尽量利用商业工具、商业方法,解决当务之急才是真正重要的。
  由于时机的重要性,商业上的事实总是先行者倒下了,后来者没戏了,只有遇到了或者选择恰到好处的时机者才能最终确立市场地位。
  CHAPTER11。5信息匮乏
  我们缺乏的往往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利用信息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买方)对产品的信息,比如对成本、质量底价等不了解,经常付出超额的价钱购买。经济学的术语叫做信息不对称,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造就了很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俗话说,巧买的不如拙卖的,因为商家总是比购买者更多地了解有关产品的信息。另外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那就是很多情况下商家对商业信息也非常缺乏了解。因为商业几乎被客观规律所控制,能否赚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因素,但是商家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
  一个新建的小区,周围分布着很多小商铺,有的人租了一个房子开理发店,也有人开了一家便民商店,还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小区,儿童比较多,就开了一个儿童用品专卖店。半年之后,理发店生意比较红火,而儿童用品专卖店却关门了。这不是因为儿童用品专卖店经营不善,而是大多数的顾客喜欢到距离比较远的专卖店购买儿童用品。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示出商家对顾客购买行为的信息是完全缺乏了解的。
  市场经济一个很大的坏处是销售完全没有保证,但是开销却是有保证的。开销总是容易预测的,商家掌握的这个信息和客观情况是比较一致的,但是销售只能碰运气,这种对客观市场预计的难题对于任何人、任何规模的公司都是存在的。
  小的店面,新进入者往往因为缺乏起码的经验导致亏损。大的公司也会因为无法预测产业的周期性变动而损失惨重。尤其在新兴的产业中,这种损失尤其明显。
  与此同时,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却越来越顺畅。他们有了更多的产品知识,通过网络、媒体等工具很容易获得产品的价格等信息,很容易对价格更加敏感。
  在销售的一端,销售产品的企业需要获得的信息远比消费者需要获得的信息更加复杂和难以得到。例如,一个饭馆要选择地址,它很难知道这个地方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者,也不知何种口味更受欢迎。
  隐性信息匮乏往往比显性信息匮乏对企业的影响更大。最大的隐性信息匮乏就是游戏规则的过时。商业游戏规则变换的速度快得惊人,游戏规则总是迅速过时,也就是说在人们发现商业机会的时候,“陷阱”已经埋伏在前方了。
  把楼房下面的几层作为商铺,上面作为住宅据说是李嘉诚发明的一种模式。商铺可以卖出比住宅高很多的价格,早期购买商铺的人通过炒铺也发了财。当前由于几乎所有的楼盘都采用了这种模式,造成了商铺的过量供应,同时商铺的价格已经定得非常高了。现在如果倾其所有再购买一个商铺去炒,其结果很可能会是前半辈子的钱都白赚了。
  “非法集资”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多起,操作方法基本都相同——以高额的利息回报作为诱饵。为了增加可信度,早期的参与者确实会得到被承诺的回报,然后这些消息迅速传播,参与者爆炸性地增长,后来者不用说利息,连本都被骗走了。
  在实际的商业中,更多的则是合法的案例。在那些看似机会的领域投资,结果往往却是落入了陷阱。
  CHAPTER11。6符号消费的时代(1)
  人们为想要花的钱远多于为需要的支出,而且呈加速上升趋势。
  在产品极其丰富的今天,一切面向消费需求的的核心功能几乎都不值多少钱。
  手表的核心功能是计时,5元钱就可以买一块计时比较准确、计时功能很丰富的电子手表。而一块普通的瑞士品牌手表价格都在1000元以上,两者相差竟然超过200倍。在人们普遍持有手机的今天,计时功能几乎一分钱不值,因为手机上的计时功能已经足够了。手表正在由一个以使用功能为主的耐用消费品逐步演变为体现个人风格和独特品味的符号化消费品。
  汽车的核心功能是代步工具。一辆质量不错的夏利汽车,价格在5万元左右,而一辆奔驰汽车价格逾百万,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20倍以上。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过“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指向的往往不是物本身,而是物所承载的地位、身份、品味等,即其符号价值。在其实际的符号消费中,消费过程既是向他人显示自己地位的过程,也是在消费这种“地位象征”以及由此显示所带来的一种自鸣得意的过程。
  一部小巧的、通话质量良好的手机价格在500元以下,而高端手机的价格高达8000多元,更有夸张的厂商做出了用蓝宝石做屏幕,用贵重金属做机壳的手机,功能平常,价格却卖到了21万元,竟然还卖出去了20多部。
  现代商业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过去只要提供对消费者有用(经济学术语:效用)的东西就可以赚钱。现在很多行业提供有用的产品已经不能赚钱了,企业必须提供那些“难以琢磨”的部分才能使消费者掏出更多的钱。
  核心功能价值的丧失,对企业产生了几个致命的赔钱力量:产品效用和产品价值的关系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那些只提供核心功能的产品只能以产品的边际成本销售;厂商对于核心功能以外的部分难以把握,变得无所适从;消费者在产品“有用”的部分上只支付了很少的钱。
  中国企业大多数具备了制造产品核心功能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理解、制定和操作规则的能力,所以只能拿到产品核心功能部分的价格。
  例如,钟表厂商可以把手表做得很准时,因为在工艺和技术上提高的途径是比较清晰的。可是,要想把它做得很值钱就非常难。中国可以制造很多产品,但实现产品的边缘价值则非常难。
  固力门锁年产销量达到了3000万把,是同行业中赢利状况比较好的名牌企业,但是其利润一年不过就几百万元。不是因为其产品质量不好,劳动效率不高,而是因为在这个核心功能“过时”的时代,只靠锁的核心功能根本没有办法创造利润。
  家电行业多年以来“哀鸿遍野”,在这些行业极难创造利润,而亏损却非常容易发生。直观的原因是过度竞争,实际情况是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支付给产品核心功能的钱越来越少,即使你生产的彩电图像质量良好仍然无济于事。企业按照同样的方式组织生产,质量并没有降低,效率还有所提升,但是产品的售价和创造的利润却大大下降了。
  核心功能价值的丧失,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产品价值在世界各国之间,或者企业之间分配的成因。
  一双耐克(Nike)运动鞋在中国生产,假如卖给最终的消费者是1000元,其中生产厂商可以得到200元,渠道得到400元,品牌拥有者耐克公司得到400元。大企事业家为何在这种分配比例上,而不是在另外的比例上建立平衡呢?
  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讲,运动鞋的核心功能是舒适、质量好。而市面上舒适、质量好的运动鞋价格就是200元,这个时候消费者没有支付品牌溢价。作为生产厂商,它的能力就是能生产舒适、质量好的运动鞋。这时,无论自己生产还是代加工,其得到的价值都会趋于相等。所以,价值的分配比例就会在这个点上建立。
  广义地说,符号消费不仅仅存在于消费品领域,在工业品领域也是如此。“没有人会因为购买IBM电脑下课。”这使得IBM电脑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了IBM公司,成为一个咨询师,而他的服务价格每天超过了一万元,他的服务单位可能就是那个在应聘时没有接收他的单位。是因为他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才值这么多钱吗?不是,如果他从IBM辞职,还是提供相同的服务内容,即使是免费可能都没有人用。
  提供实际价值的活动越来越远离商业的本质,商业被一些其他种类的规则所控制。所以,企业把提供实际的价值作为出发点时,很容易无法获得订单,甚至赔钱。
  我们所处的时代生产效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只要少数人生产实用价值就已经足够。大多数人要去干的事就是如何分配价值,分配价值的人当然会让整个社会的分配体系有利于自身。
  CHAPTER11。6符号消费的时代(2)
  符号消费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竞争壁垒。厂商必须能够创造产品核心功能以外的那部分价值。与生产实在的产品或者提供实在的服务相比,无形性更难以把握。价值向规则制定者和拥有者集中,于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在任何公司,从事符号意义开发的人才都是非常稀缺的。比如,你是做服装的,服装的品质好,生产效率高,作到这一点虽然不是很简单,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是,要想将这个服装赋予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可就非常难了。过去简单的靠广告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游戏”应该怎么玩,大家都不知道。况且很多行业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广告轰炸,这时,创造符号意义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
  符号消费在一些行业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会带来商业的衰退。图书行业就是受到符号消费伤害的行业之一。
  像很多商品一样,图书也成了营销的俘虏,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图书,流行的书名、作者的国籍和名气、名家的评论构成了俘获读者的三要素。
  一些畅销书不过是拥有一个好的名字或者口号而已,翻看其中的内容,几乎全是是翻来覆去地解释这个名字。
  在这种市场选择机制的激励下,伪书粉墨登场,它们倚重的就是图书畅销的三要素,粗略地看一下这些图书的名单就知道我所言非虚。《没有任何借口》在很短时间内销售了200万册,在中国管理类图书里面,这几乎是一个极限销量。
  《没有任何借口》利用了图书销售的符号要素,看看这本书在符号上的包装:作者:费拉尔·凯普,职业演说家、咨询专家、美国职业训练与发展中心创始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曾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指挥官,多次担任著名公司独立董事和职业培训专家。
  书评:100年来影响美国企业最深远的“美国信条”。一部被杰克·韦尔奇誉为“企业精神力”最佳读本的作品。自己驱动自己工作,就是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工作,就是为了卓越而工作。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最好。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并不取决于你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你的态度。“世界500强培训读本”,“全球销售多少册”等。
  这是一个能够打中团购市场的名字,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