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渔夫与管理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在着。尽管现在的科学家还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但未来的科学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真相。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能量是不生不灭的,只能从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生命意识也是一种能量,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的生命意识转换成了什么呢?
  

人的原生态
科学研究常常用到逻辑推理,但真正的科学家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会时刻保持警醒,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然而,伪科学不是这样。虚伪的科学家总是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用证据和逻辑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这样,他们就能够把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论证得天经地义。
  达尔文曾经谈到他的祖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的一件往事。当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姐姐写信要他在斋期节制饮食,但他不以为然。他给姐姐回信说,他并不打算停止食用牛肉、羊肉和鹅肉,因为“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
  因为牛羊鹅鸭都是吃草本植物长大的,所以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这是一个很巧妙的逻辑推理,伊拉司马斯?达尔文为自己在斋期吃肉找到了理由。然而,如果他吃的是狗肉呢?狗是吃屎长大的,根据同样的逻辑推理,他会承认自己吃的是屎吗?
  牛羊鹅鸭的确是草本植物的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差一点就注意到了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如果他当时能够警醒一些,就会顺着这个思路探索下去,通过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去发现生命的真相。
  可惜,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只是在为自己诡辩,他错过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否则,他就不会提出进化论,他的孙子查理?达尔文也不会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历史就不会是我们经过的那个样子。
  查理?达尔文用《物种起源》证明了祖父的进化论,而进化论也从此被奉为真理,这真是一件荒唐透顶的事。事实上,进化论只是一个假说,《物种起源》也无法证明什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需要什么证明。达尔文祖孙俩证明的,只是他们的自我而已。
  真理的存在不需要逻辑推理来证明,它需要你的感悟。王阳明说得很对:“格去物欲,方能致知。”只有格去物欲,才能在宁静中感悟到真理的存在。
  你感悟到它的存在,于是你就能够用诚实的态度来面对你的人生。你真实地活着,自我消失了,欲望消失了。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被称为“人”的生命,你重新回到了“人”的原生态之中。你不再用逻辑推理来设计你的生活,而是用心来感受你的生活。你自自然然地活着,自自然然地需要着。你活得那样真实、那样快乐、那样容光焕发,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诚意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这样,你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管理意味着爱。通过格物致知,你找到了真实的生命,你爱着它,像农夫一样呵护着它。在人类的历史上,农夫一直是最优秀的管理者之一,他们的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庄稼成长、帮助果树丰收。如今你也是这样,你的生命以一种植物的形式成长着,你在管理它,为它施肥、灌溉、除去害虫和杂草。看,你的生命成长得那样枝繁叶茂。
  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当你成为一家之长,那就意味着你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更多的人。你和你的家人分享你的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这样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推而广之,你也能够帮助全国的每一个公民管理好自己,营造出一个国富民安的社会环境。这时,天下就仿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太平盛世在每一棵果树身上得到了实现。
  《大学》中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乱七八糟,他是不可能懂得什么管理之道的。如果他是一位家长,他的家庭不可能和谐美满。如果他是一位国王,他的人民不可能幸福安宁。他也许能够在短期内聚敛很多财富,但那些财富又有什么用呢?管理之道,追根究底就在于格物致知——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格去物欲,方能致知。放下自我,立地成佛。所以,理解管理之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是很容易的事。你格去了物欲,你放下了自我,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生命。你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看到了真实的他人。现在你是对的,世界也是对的。
  你爱着,无论穷达。穷则独爱其身,达则兼爱天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管理意味着爱
管理意味着爱。这是从上古时期尧帝、舜帝和禹帝那里传承下来的管理思想,并且成为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主流管理文化。
  首先,你要爱自己,让自己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保持生命的本来状态。你是原生态的、自由的、快乐的、富有生命力的。
  其次,你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当你担任着某个群体或团队的主管时,你要爱他们,为每一个人的出路着想。
  因为爱,你才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随着生命的成长,你的爱会开放出一片繁花似锦的动人春色。你爱着,所有的人都爱着,百花争艳,欣欣向荣。于是,管理学理想的工作绩效就在每个人的爱与欢笑中实现了。
  然而,惟利是图的价值观使得现代工商社会的管理者不理解管理学的真谛,他们也无法用他们的理论来解释19世纪以前人类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的社会文明。例如,《管理实践》的作者彼德?德鲁克就曾经感叹说:“6000年前督造金字塔的那个人,肯定比今天任何一位CEO都懂得多。”
  他们不理解,他们无法解释,于是他们只好置之不理。
  

泰勒的“最佳方法”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爱。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钱。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服务。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控制。
  所以,现代管理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钱,为了控制。你到图书市场上去看,几乎所有的管理学著作都在告诉你: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赢利。为什么最大化地赢利会成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呢?作为一个企业主,你要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赢利,你是找不到出路的。赢利不是你的终极目标,让生命成长才是你的终极目标。
  为了钱,为了控制,于是就有了现代管理学这个概念。虽然那些学者并不理解现代的管理学与古代的管理学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然自以为是。他们说,管理学是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一只跑表中诞生的。
  弗雷德里克?泰勒最初是宾夕法尼亚洲米德韦尔钢铁厂的一位工头。作为一个基层的管理者,他为工人们的低效率感到苦恼。他确信,工人们之所以倾向于“磨洋工”的工作方式,完全因为他们是一群人性本恶的坏蛋。他要设计一种“最佳方法”,让工人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最大的工作量。他找到一个名叫施米特的铲装工人,要求对他的操作进行分解试验。
  施米特是一个大块头的荷兰移民。泰勒告诉施米特,如果施米特能够按照他的方法装运货物,他就能让施米特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由于金钱的激励作用,施米特答应了。
  接下来,泰勒手持跑表,对施米特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做了监测。他还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便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日生产率有何影响。他实验了各种程序、方法和工具的组合,最后为施米特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实验证明,施米特的生产率的确得到了显著提高。
  身体强壮的施米特成了米德韦尔钢铁厂的模范工人。既然施米特能够如此优秀,其他的工人当然没有理由继续“磨洋工”。这样,泰勒就成功地达到了他认为可能达到的生产率目标。在19世纪晚期,科学作为一个时尚的概念正在受到人们的热捧,泰勒毫不犹豫地把他的理论贴上了科学的标签。20年后,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科学管理原理》。
  事实上,这位后来被企业界和学者们推崇的效率专家一直是工人们憎恨的对象。在泰勒眼里,工人们不过是使用工具的工具、操纵机器的机器。他公开声称:“我们不需要工人有什么头脑,我们只要求他们听话,把我们指令的工作尽快地干好。”
  泰勒所谓的“科学管理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让管理当局能够更有效地监视每一位工人的工作要素,以完成较高目标的生产效率。坦率地说,泰勒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计操作规范的管理者,但他却被人们称为“管理学之父”或“现代管理之父”。后来,人们又把“现代管理之父”的称号送给了彼德?德鲁克,改称泰勒为“科学管理之父”。
  就在弗雷德里克?泰勒研究“最佳方法”的同一年,施米特的荷兰同胞赛缨尔?龚帕斯在工友们的支持下成立了“美国劳工联盟”。5年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出版发行。劳资冲突愈演愈烈,甚至成了那个年代政治运动的主题。从那时到现在,11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没有找到经营企业、管理员工和造就工作绩效的“最佳方法”。
  美国人之所以把弗雷德里克?泰勒称为管理学之父,是因为他们的历史渊源。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中国的学者居然跟着这样鹦鹉学舌。这些狭隘的学者用西方人的说法否定了中国,尽管他们并不理解中国文明的奥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X理论和Y理论
20世纪6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始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猛烈抨击。后者指责他的管理方法把工人工具化,管理变成了简单的衡量,人的尊严却受到了践踏。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一种是X理论,一种是Y理论。
  X理论认为人性懒惰,所以总是逃避责任。只有少数人才能克服这样的劣根性,成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但绝大多数人必须用“胡萝卜+大棒”进行威逼利诱,使他们为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而努力。多少年来,企业主们一直都在使用这样的管理方法,但他们也会绝望地发现,“胡萝卜+大棒”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作用常常失效。
  管理者之所以使用物质报酬这根胡萝卜,是为了激发员工的欲望。你知道,人之于欲望就好比吸毒者之于药物,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物质报酬的应用就会最终陷入绝境。
  从另一方看,员工也过得很艰难。为了得到那根胡萝卜,他不得不忍受大棒的惩罚,他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他只是喜欢那份工作后面的物质报酬而已。他很清楚,他与管理当局是一种交易关系,他会设法让自己的劳动更值钱。如果管理当局给出的物质报酬令他满意,他会装出一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样子。但如果他不满意,就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怠工、逃避或表示抗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试图用Y理论来解决X理论所遭遇的困境。他认为:人是“需要”工作的,因为人“需要”成就自我,所以只要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员工的这种“需要”,他们就会积极进取,不仅能够承担责任,甚至还能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
  人本主义心理学极力主张采用Y理论,甚至连马斯洛也成了Y理论的热情拥护者。在这种被称为应用心理学的管理方法中,说服替代了命令——那些不能被说服的人则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或者病态的。你应该积极,如果你不积极那么你就有病。你应该承担责任,如果你不承担责任那么你就有病。你既然有病,就需要进行心理矫正。这样,管理就变成了一种心理专制。
  工作关系应该用爱与帮助来作为支持,但心理专制却是对人性的另一种暴力伤害。实践证明,用Y理论来做人事评价时,没有一个完全健全的人。所以,它虽然不像X理论那样假定人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但它假定只有管理者是健全的、其他人都是病态的。当这个管理者面对上级时,他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病态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你总是以一个下级的身份接受评价和训导,那么你迟早是要发疯的。
  如果你能够冷静一些,你就会发现,你并不“需要”用那种方式成就自我。Y理论中假设的“需要”,其实是一种假设的欲望。欲望才是病态的,用一种病态作为管理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