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留守处-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上,把杨林拉到了自己的身边,“怎么了,害羞了!”

  杨林是个野性十足的女人,情感上毫无寄托的她又正直如狼似虎的年龄,难得遇到付东海这样讨女人欢心的男人,作为一个结过婚,有过特殊情感经历的少妇,她很清楚自己不会对付东海设防。

  付东海拉住了杨林的一只手拿腔作调地唱道:“妹妹找哥泪花流......”逗的杨林前伏后仰的笑起来。

  付东海突然变的一本正起来:“杨林,我给你说件事好吗?”

  “什么事,这么严肃!你就说呗。”

  “杨林,你是我见过的最最漂亮的女人,也是我见过的最懂得体贴男人的女人!可惜,我今生没能找到机会娶你做老婆。如果你愿意,我现在就向你求婚,怎么样?”说着,付东海就要下跪。

  付东海的举动让杨林几乎把眼泪都流出来了,她赶紧扶起付东海,爬在付东海的怀里哭了起来......

  两个人静静地坐了很久,谁都没说一句话。突然,杨林从付东海的怀中挣脱了出来,嬉笑着说:“你们男人的话,有几句是可信的?需要人家时甜言蜜语,不需要人家时,不知道在别的女人面前怎样说自己的坏话呢!”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我真的很想找个像你一样美貌的女人做老婆!我可以对天发誓!”说着,付东海装模做样地举起了右手。

  “去你的,没个正形,走,吃饭去!”杨林用手指在付东海的脑门上点了一下。

  沈阳不愧为东三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要说城市的规模东三省的城市无与伦比,在城市的繁荣程度上,在东三省也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相比美。晚上11点多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流丝毫没有比白天减少,这让喜欢热闹的杨林很是兴奋,她挎着付东海的胳膊,不停地问着街边的美景。其实,付东海对沈阳也不是很熟,但他不能在女人面前丢面子。面对来自杨林的提问,他这个‘沈阳通’装模做样地当起了向导,并如愿地赢得了身边这个女人的信赖。

  吃过晚饭,付东海要回招待所睡觉。杨林望着霓虹灯红闪烁的沈阳城:“我是第一次到沈阳来,你对沈阳这么熟悉,陪我逛逛夜市呗?”

  “今天不行,白天跑了一天,我实在是太累了!明天找到王清光要到钱,我好好陪你逛逛怎么样,好妹妹?”付东海抚摸着杨林的头,哄小孩似的说道。

  杨林看了看哈欠连天的付东海,想了想说:“说话算话!”

  “放心吧,小妹妹,我姓付的什么时候说过假话?走,我们回招待所!”

  “光说不算,拉勾!”杨林天真地较起真来。

  “好,拉勾就拉勾!”望着杨林天真的表情,付东海笑着伸出了右手。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变......”两个人手指拉手指,无聊地玩起了一把小孩子的游戏。

  第二天一大早,付东海朦朦胧胧地听到敲门声,“谁呀?”

  “服务员,换热水!”

  “这么早就敲门,不影响客人休息吗?”付东海嘟哝着,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房门。

  “你怎么这么懒呀,都几点了还不起床?”看到敲门的是杨林,付东海道:“装神弄鬼的作什么,别打扰我,让我再睡会。”说着又钻到了被窝里。

  付东海懒洋洋的样子引起了杨林的兴趣,生性好玩的她从卫生间里弄了几滴凉水,滴在了付东海裸露的后背上,付东海打了一个寒颤,在杨林的笑声中走进了洗漱间。

  关于找王清光的事,杨林说:“既然他开店,就一定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我们到工商局去查,肯定能查到。”

  “有道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着?”付东海拍了拍后脑勺,自言自语道。

  他们先后走好几个区的工商局,仍然是一无所获,人家根本就不给查。杨林买了二斤好糖,来到开发区工商局。

第三十章  96、峰回路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林伶俐的口舌下,开发区工商局的同志很快就从电脑里调出了王清光的沈阳兴盛园装饰材料商店的资料。

  按着工商登记的地址,他们走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来到了兴盛园装饰材料店,看有客人进来,营业员热情地把他们迎进了屋里,付东海指着一卷色泽亮丽的纺织布说:“我要买很多这种布,你能打几折?”

  “你等会,我把老板叫出来,你和老板商量一下!”营业员说完就回到了后院。不一会,一个矮墩墩的胖子走了出来,看到付东海和杨林,他先是愣了一下。“王老板,不认识我了?”付东海迎上去和他握手。

  “嗷,是红棉厂的付厂长,走走,屋里坐去!”王清光热情地把他们让进了后院的屋内。

  “你是红棉厂办公室的吧?”王清光望着杨林说道。

  “是的,我叫杨林,是办公室副主任,王老板真是好记性。”杨林寒暄道。

  “两位到沈阳来干啥来了,不会是专门来找我的吧?”王清光试探着问道。

  “你可说对了,我们就是专门来拜访你老人家的。”付东海说,“你从红棉厂拉货的事都快三年了,可货款还没有结,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

  “我和红棉厂的账好像都结清了,不欠你们什么钱了吧!你是不是弄错了?前年春节,石厂长到大连疗养时,我把最后拉的那十万元的货款都给他了!石厂长还给我打了收据。”王清光语气很坚决,说完从一个纸箱中翻出了石贸军出具的十万元的收据。

  付东海发现收据确实是石贸军的。他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

  付东海想了半天,把那十万元的收据复印了一份,揣进了自己的衣袋。

  回到招待所,付东海通过电话向包大成说明了这十万元货款的详细经过。

  听到付东海的汇报,包大成又是一阵焦躁不安。他不清楚:这些没要回的数千万元的货款里,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麻烦帐?他找来刘天明,强压住内心的怒火对刘天明说:“老刘,刚才付东海打来电话,说王清光已经把那笔十万元的货款给了老石,老石对我一直有看法,现在他又被收监,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才好?”

  “这也太不象话了,我明天到他家去,问问他爱人知不知道这事。实必不行,我就去监狱问他。”刘天明显然也被惹恼了。

  要账要到这样一个结果,付东海和杨林都感到很意外,“杨林,你说这石贸军是不是真的把这钱给私吞了?”

  “我说不上,但是,如果刘天明和包大成都得到了这笔钱,你说我们该咋办?”

  “不会,绝对不会,如果真是这样,包大成不可能让我们来要这笔钱。刘天明有没有得到好处,我不敢说,包大成肯定没有得到好处!”付东海肯定地说道。

  “那包大成让你早点回去和他去成都又是什么意思?不明摆着:让我们不要再找下去吗?我可告诉你,石贸军是很难惹的!”杨林有点担心地对付东海说。

  “先前谁也不知道石贸军会拿走这笔钱,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听杨林这么一说,付东海心里也没了底,他无奈地看着杨林说。

  这样的事发生后,杨林逛沈阳的心思也没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和付东海踏上了返回江洋市的火车。

  从包大成办公室出来,刘天明的心情很沉重。他不明白有着多年党龄的石贸军怎么连一点党性都没有了,竟能做出这样的事,这和土匪的强抢豪夺有何区别?如果事情真的像付东海所说的那样,他刘天明第一个就要站出来揭发石贸军。

  第二天一大早,刘天明直接来到了石贸军的家。

  “小张,我是刘天明!我来找你有点事。”。

  “嗷,是刘书记,什么事还让您亲自跑一趟,你喊我一声,我过去不就完了吗?”开门的是张天龙的女儿张兰。当年,张天龙就是靠着自己的这个小女儿,才坐上了财务科长的位置。

  “小张,我有个事要问你!”一阵寒暄过后,刘天明直截了当地说,“你和老石到大连疗养时,拿没拿王清光的十万块钱?”

  “这钱老石不是交到厂子里去了吗?”张兰显得有些不安。

  见此情景,刘天明的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这次,一定要从张兰口中找到答案。刘天明故做诡秘地压低了嗓门:“市里要到留守处来查红棉厂的外欠款情况,我派人到王清光那里要钱,王清光拿出了老石给打的十万元的收据。王清光要拿着收据来找老石,老石现在正在收审,这个时候如果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对老石可不利呀!听说这十万元钱够判好几年的,老石和我共事多年,我不想他再出什么麻烦,才过来给你通个气。”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章  97、寻根求源
和她父亲相比,张天龙的这位千斤是个地地道道的胆小鬼。难能可贵的是:张兰并没有沿袭他父亲的刁钻和贪婪,她是个很守妇道的小女人。尽管石贸军是几千人大厂的厂长,可在钱财方面,张兰从不贪婪。有人往家里送东西和现金,只要她在家,一概拒收。为这事两口子也没少打仗。可打归打,大是大非面前,张兰真的不含糊。 她知道石贸军有个贪占的坏毛病,她不止一次的劝石贸军说:老石,难得大伙信任你,你应该把心思放在厂子的管理上,让大家都有口饭吃,这才能对得起大伙的信任。钱财是身外之物,活着的时候要留个好名声,再多的钱财,死了一分都带不走。再说,咱们的条件已经够好的了,不要不知足。

  对一个男人来说,一辈子能摊上这么样一个媳妇,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事,可石贸军不这么想,在他的意识形态中:钱越多,说明自己越有本事,不管从什么渠道得来的!所以,石贸军从来就没把张兰的话放在心上,他越是这样,张兰就越担心,只要看到石贸军往自己家里拿钱,她就设法要问个究竟。早在石贸军被收监之前,她就有一种预感:石贸军早晚要栽在贪占钱财上。

  石贸军的被抓,验证了她的想法。所以,现在一提到和石贸军有关的钱财问题,张兰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她压根就不知道石贸军到底和多少经济案子有牵连,万一石贸军因涉案金额重大,被判处了死刑,作为他的家人,自己和孩子这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大连的十万元钱的事,张兰是知道的。当时石贸军领着她和孩子到大连疗养,海运商店的王清光给了石贸军十万元货款,石贸军当时就给王清光写了收据,并当着她和孩子的面说:“这钱是救命钱,厂子已经两个月没给工人开工资了。有了这十万元钱,再添点就够给全厂职工搞点福利的了。张兰以为石贸军会把钱交到厂子里,可没想到连这笔钱他都要揣自己的腰包。张兰是个识文断字的女人,自石贸军被抓后,她没少翻看法律方面的书籍,她很清楚:以石贸军现在的涉案金额,再犯事的话,就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张兰哭着跪在了刘天明的面前:“刘书记,你说该咋办?王清光的确把钱给了老石,当时我和孩子都在场。老石嘴里一再说要把这笔钱交到厂财务科去,可能是他后来给忘了!”张兰擦了一把泪,“刘书记,看在你和老石多年的份上,想想办法救救他吧!再加上这十万元钱,他就可能被判处死刑啊!”

  女人伤心欲绝的哭声像一剂软化剂,打动着刘天明的心,他背过脸去,想了好久,强忍泪水把张兰扶起来说:“要不这样,如果你确认这钱老石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看能否先把这十万元钱的账给堵上?余下的事我和包厂长再商量商量,看该怎么办。”

  张兰没有再说什么。她从里间拿出了一张十万元的存折,交给刘天明:“书记,这是一张十万元的存折,你把它取出来先堵上这个漏洞。里面的利息钱估计有两万多块,留你和包厂长打点关系用,这事我就拜托您了,书记,您一定要帮这个忙!”

  刘天明收起存折说:“我到留守处让会计给你写一个收据。事情,我尽力去办,能有机会我会尽最大努力来挽救,利息钱取出后我让财务的小柳给你送来,顺便把收据给你带来。”

  听刘天明这么说,张兰有些不放心。她央求道:“书记,不管老石以前做了什么对不住您的事,看在您和他共事多年的份上,都请您一定要帮他这个忙!如果他真的被判了死刑,我这孤儿寡母的可真的没法活下去了。”

  张兰的话不无道理,石贸军已经是快六十岁的年纪了,足足比她大了近三十岁。如果石贸军这次真的被判了死刑,三十岁的她拖着一个孩子,真的会生活得很艰难。如果石贸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