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抱怨的智慧-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抱怨的实质是对自己不信任
很多人可能会问,抱怨与不自信有什么关系?这两者似乎很难联系起来。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抱怨是无能的表现”,那些喜欢抱怨、习惯抱怨的人,无一不是自卑、消极、平庸得可怜。遇到挑战,他们会说“不行不行我不行”;遇到挫折,他们会说“我恨我恨我真恨”;遭遇失败时,他们会大发感慨:“看来我真的不行,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如意事常*’啊!”……可见,抱怨的实质就是对自己不信任,消极的心态和行动则是抱怨产生的根源。
  反观生活中的勇者,他们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可能”,当然更没有“抱怨”。压力越大,他们的激情越高涨;困难越多,他们的心境越平和。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们总是高呼着“我能行”,自信满满地奋勇前进,百折不回。
  命运对于刘坚来说,可谓不公平,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养家。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小时候的一场车祸,他的一条腿留下了残疾。因此,即使是做普通工作,刘坚也往往感到很吃力。
  一开始,刘坚和几个同乡一起进了广州一家电子厂,他根本跟不上传送带的节奏,虽然忙得满头大汗,但和其他工友相比无疑差得很多,这自然影响了整体效益。于是,领导对他发脾气,同事们对他不满意,有的人甚至讥讽他说:“你天生不是干活的料,不如回家领点低保凑合着混日子得了”。刘坚知道,自己的确影响了同事们,因此他从不计较,相反他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干好这份工作,从而赢得大家的好评。于是,他每天早出晚归,甚至以厂为家,每天不是研究技术就是研究工作要领,一天到晚累得满头大汗。
  正所谓天道酬勤,渐渐的,刘坚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到年底时,他竟然被评为“年度最佳员工”,不仅受到了领导的奖金嘉奖,而且还被提升为车间主任。但是刘坚并没有满足,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赢得了上司和下属的尊敬,最终在工作两年后被提升为副厂长。
  必须承认,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很多时候甚至令人心酸。但是一味地抱怨总不是办法。抱怨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我们失去冷静、平和的心境以及前进的动力。刘坚的成功,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我们并不优秀,甚至有着明显的不足,但只要我们拥有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最终就能够劈开困难的枷锁,赢得胜利。而那些专门抱怨、缺乏信念的人,往往只能在对别人的羡慕、对自己的懊悔之中虚度一生。
  哲人说:“如果不能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于是很多人学会了适应。但是他们与其说是在适应,倒不如说是在苟且偷生。苟且偷生之余,他们还要抓紧一切时机发泄他们的不满,抱怨上帝的不公。
  很显然,他们曲解了哲人的原本用意:山中有狼,这个现状鹿改变不了。鹿变不成狼,但是鹿不能因为狼的存在,就躲在灌木丛里抱怨上苍的不公平。它必须不停奔跑,不停奋斗,直到强壮了自己,强化了基因。它们不能改变自己是鹿、注定要被狼吃的宿命,它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尽量谋求生存。
  同样的道理,抱怨也不会使人更聪明、更强大。唯有“自助”,才能有“天助之”。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上帝如果有了同情心,这么多失意的人,他怎么帮得过来?
  所以,如果你还在抱怨,请从现在开始立即放弃抱怨,转而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用信心去改变自己。请记住:一棵草改变不了大地,但它总能选择根的深度。当自信深种在你的心田,抱怨将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自负只能让自己陷入抱怨的深渊
什么是自负?最准确的解释就是自信得过了头。自信与自负只有一步之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在行动上,人们也往往将自负炫耀成自信。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都是自负心理导致的恶果。据说刘备被陆逊所打败之际,他仰天长叹“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其实哪里是什么天意,完全是他不冷静、不理智,为小怨而兴大兵、见小利而求速成造成的苦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自负是抱怨产生的间接根源——自负导致失败,失败的人又大多会抱怨。
  可见,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抱怨的深渊,当务之急是改变自己傲慢自负的心理。可惜的是,很多人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有功劳。如果得不到他们理想中的被认可,这还会引发他们所谓的怀才不遇的抱怨。但是实际上,导致一个人自负的根本原因并非博学多才,而是因为他的无知和修养上的欠缺。有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个小故事,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学识渊博,富有智慧,但是他非常谦虚,从来不以权威自居。即使是辩论,他也是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广博的知识和谦逊的品格,为苏格拉底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尊敬,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却从不这样认为,他屡次纠正说:“不可能!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可是人们仍然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城邦中最聪明的人,并且建议他到神庙中占卜一下,问问神灵的意思。苏格拉底推辞不过,只好到神庙中去占卜,结果占卜的结果与众人说的一样——他确实是城邦中最聪明的人。面对神谕,苏格拉底无话可说,但他仍然喃喃自语道:“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然而诸如我等凡夫俗子,每日在世俗社会中摸爬滚打,又有几人能够达到苏格拉底的境界?大部分人都是“只要葫芦不要叶子”,自负得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结果成功无望不说,巨大的心理落差往往会让人们叫苦不迭、抱怨连连。
  必须提醒的是,骄傲和自负是人性中最普遍的弱点,任何人都必须多加注意,戒骄戒躁。即使是那些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一旦骄傲自负,不仅会止步不前,而且会一落千丈,令人扼腕。发明大王爱迪生怎么样?照样因为自负而“晚节不保”!
  年轻时,爱迪生不仅自信,而且谦虚,当他因为取得了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而被称为天才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所谓天才,不过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此后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又取得了多达一千多种的各类发明,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可是到了晚年,爱迪生的自信就变成了可怕的骄傲,他甚至对他的助手们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他太过自负,不仅使自己停滞不前,而且使很多颇有才华的助手离他而去,因此直到去世,他再也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就。
  爱迪生是否曾经抱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自负心理给他带来的消极影响,无疑是他自己也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还是那句老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认为自己一定能赢,保持必要的自信固然很好,但是过分的自信却往往会令人们自绝于胜利,甚至遗憾终生。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大家看我这个方案怎么样啊?都畅所欲言啊!张工有没有建议?没有啊,那李工呢?也没有……既然都没有,那就执行!”在深圳某服装厂的例会上,厂长郭大明故作姿态地询问了那些唯唯诺诺的下属们,然后想当然地拍了板。
  “慢着!”原来是新来的厂长助理小杨,他不看大家惊讶的目光,不合时宜地阻止道:“郭厂长,我认为不能这样匆忙决定,咱们得搞一个可行性方案……”
  “你懂什么!”没等小杨说完,郭大明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不能盲目乐观,否则很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现在金融危机越来……”初来乍到的小杨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旁边的营销部经理拉走了。
  “真是的,我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还多!把本职工作干好了就不错!”对于小杨的多事,郭大明不无气愤。
  “是,是!”几个部门经理附和着。在厂里,郭大明就是神,不仅他自己,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这样认为。小杨的劝谏无疑是自取其辱。
  然而,悲剧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像小杨所说的那样,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分厂投产后不久便被迫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此外,自负还容易导致嫉妒甚至嫉恨心理的产生。科学研究表明,一个自负的人,通常也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在学校里,他瞧不起比他成绩差的同学,更容不得比他成绩更好的同学;在职场中,他看不起那些能力稍差的同事,甚至领导和客户,而对于那些比自己能力强的同事则心怀嫉妒,尤其是那些能力不如自己但因为某些原因高他一等的人;在生活中,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付出,总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更多……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日益增长,这种人就会成为一个心理阴暗、怨天恨地的人。但是抱怨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及早纠正自己的自负心理来得更实在一些。
  

苛求他人是一把刺向自己的剑
“不要苛求别人,更不要刻薄自己,这样快乐会很容易。”——这是著名作家徐璐的名言。作家用寥寥数语便告诉了我们拥抱快乐、远离抱怨的真谛——不要苛求他人。
  所谓苛求,简单来说就是过严地要求。既然是过严地要求别人,自然没有人乐于接受。心理学家指出,无休止地抱怨,或者向他人施加压力等行为,都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施暴。人们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一旦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除了极少数人会消极躲避以外,大部分人都会本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回敬你。无论是哪一种结果,无疑都是人们不愿看到的,无疑都会引发一连串的抱怨。
  父母过世以后,大勇一直和妹妹小玲相依为命。大勇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小玲则在家料理家务。
  周末下班回到家,小玲一脸冰霜地抱怨道:“哥,你怎么又回来晚了!对了,刚才物业又来收取暖费了,你发工资了没有?”
  “还没有,经理说……”
  “说,说什么?一个大男人,一个月才赚1000块,还每个月拖、拖、拖,你看人家小丽的哥哥,现在都做部门经理了!”
  “他有本事,你去找他呀!别在我这待着!一天到晚不干活,你说我一下班冷锅冷灶的,哪有心思干活?猴年马月也当不上经理,都是让你给拖累的。”
  “不就今天没做饭吗?我每天在家当洗衣妇、烧饭婆,哪一天不是累得腰酸背痛的?今天我还就不做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你累,难道我就不累吗?你知不知道,现在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我们公司又要裁员了,我的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大勇越说越气,到最后怒不可遏,随手把手里的公事包砸到了小玲身上。
  “呜——呜。”小玲像个泼妇似的号啕大哭起来。
  “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勇抬腿出门,到外面的小饭馆喝酒去了。
  大勇并不知道,小玲之所以没给他做饭,而且向他抱怨,其实是因为心爱的男友抛弃了她。小玲非常伤心,却又无处排解,只好把烦恼发泄到了哥哥身上。但她哪里知道,哥哥正面临着失业的压力,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此一来,家庭战争在所难免。很明显,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他们不应该动不动就苛求、指责对方。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苛求他人的严重性。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家人同样需要安慰和体贴。家庭生活中,相关的抱怨此起彼伏:
  ——你看人家阿娇的老公,住豪宅、开名车,你再看看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不争气?说,你什么时候给我买金项链?
  ——你怎么每次都落在人家小刚后面,你也争争气,给我考个第一回来!
  ——爸爸,我同学的爸爸都是局长级的了,您怎么还是个小职员啊!跟人一说都不好意思!
  ……
  类似的家庭,其幸福指数有多高,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得出来。这样的家庭,不争吵才怪呢。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对他人是否苛求,对他的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同样影响深远。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拥有激情和梦想,敢作敢为,没有规矩和条框的束缚。这是年轻的资本,也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就像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老板就是老板,职场不是理想世界。如果不能从老板的角度出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