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发现人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外交事业频建功勋。同时,李肇星没有放弃少年时的文学创作理想与个人的特长,他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以外交家的眼光与气魄、诗人的心灵与体悟,先后奋笔创作出散文集《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诗集《青春中国》、《李肇星诗选》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学作品。他在《青春中国》中唱到:
   。。

第三章 优选人生的航向与目标(4)
万千佳丽中
  唯有你不施脂粉
  一片纯情
  光彩照人
  你是青春
  百十山岳间
  唯有你天开地阔
  平等中寻觅挚友
  以诚实营创自我
  你是中国
  。。。。。。
  如此极富哲理与文学色彩的诗句,使他被誉为〃部长诗人〃。智利驻华大使卡夫雷拉代表智利总统拉戈斯向李肇星颁发〃总统荣誉勋章〃时,亦称赞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又是一名出色的诗人。
  李肇星的人生主导目标成功了,而喜好并拓展的次要目标文学创作也得以实现。他把外交官的严谨、准确、敏锐与诗人的豪迈、浪漫、生动有机相融,使他个人命运更显特色与魅力。
  锁定目标与优化目标
  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首先在于锁定既定的目标,而锁定目标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能是相对的,适时地优化人生的目标,是一种必然的抉择。
  人们的战略目标或重要阶段性目标一旦形成,就应当将其相对锁定,使其成为今后人生的奋斗指南与愿景。锁定目标并坚持不懈向它靠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激情、才智与勇气,使最终实现目标成为可能。反之,如果虽然确定了较好的人生目标,但自己信心不足,或易于摇摆、退缩,以至轻易地改变目标,或只有目标而无行动,则不能实现目标对人生的多重积极作用。
  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大画家张大千,年轻时即勤奋学习绘画艺术,立下了攀登绘画艺术高峰的人生目标,且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和创作,经历多个历史阶段的风雨洗礼,始终坚持不懈地向自我设定的目标迈进,以致创作了数百幅震撼中外的国画艺术珍品。1958年,张大千国画作品《秋海棠》获得国际艺术学会的金奖,本人则荣获学会公选的〃当代第一大画家〃的桂冠。
  当今社会中无数的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艺术界人士,他们都在青年时代选择了相应的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航向和战略目标,并数十年为之奋斗,在所涉领域创造了许多成果乃至奇迹,成为了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本书中提及的成功人物,我们在赞叹他们攀上人生命运高峰,尽展人生光彩时,亦可看到他们从起步到目标实现的漫长而持续的足迹。从某种意义上讲,锁定目标而不息地向目标靠近,并不亚于目标的制定与明确。
  锁定人生的目标,是保证人们心想事成的必备条件。但是,人生的复杂性、多变性,导致原先确定的目标可能会受到挑战,可能难以如愿,或者因实现目标的时代需求、社会条件有较大的改变,或者个人因身体、心理与职业状况的不适应,而需要对原定的目标进行调整、修正和完善。这与锁定目标并不矛盾,应辨证地对待,关键是区分和把握好是对人生目标的根本性否定或搁置而〃另起炉灶〃,还是在原定目标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
  一般地讲,如果人们选择的人生战略目标或大的阶段性目标,促其迈向目标的社会环境、人际环境、职业条件、工作格局,以及个人无严重制约其从事相关工作的疾病困扰等,均不易对原定目标作根本性的否定。而如果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均发生了接近〃质〃的变化,则应考虑重新确定新的目标。
  如某人青年时期处于战争年代,他入伍并在战斗中建立功勋,立志要当一名战功赫赫的将军,后因战争在不太长的时间结束了,他本人也转业到地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并担任一定的职务。于是,原来的以将军为目标显然是行不通了,其必须根据新的职务、新的工作经历与相关条件,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即在政坛上加强学习,提升领导才能,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绩,成为和平时期的称职领导。这种情形,实际上已在相当部分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在解放后转到地方任职的干部中得到映证。
  又如部分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原有职业岗位上,通过多年的勤奋钻研,取得了大小不等的多个科研成果,后在商品经济的潮流中,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背景下,开始逐步涉足企业的经营管理,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随着企业的扩张和市场需求的扩展,他们也将原有以达到某个层级的科研高峰为目标,逐步修正为使自己经营的企业,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规模为目标,有计划地形成了由科研工作者向企业家转变的自觉行动,而其本人的思想、行为与人生体验都会随之改变,个人的命运特色也日益彰显。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优选人生的航向与目标(5)
著名的联想集团掌门人柳传志,于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以后即在国防科工委成都十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等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他当时的人生目标即是向一个有成就的计算技术专家迈进,但改革开放引来的科技体制变化,抱有〃与时俱进〃思想的柳传志,在承办中科院一个院办企业后,毅然提出了〃贸工技〃的科技型企业扩张路子,并逐步确定了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即成为他个人的战略目标。经过十多年的打拼,联想集团已从当初的一个只有几十万家底的小企业,发展为横跨PC、IT服务、风险投资、房地产、并购等领域,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型集团。〃联想〃的战略在实现,而柳传志经过优化确定的人生目标也不断展露出辉煌,获得了国际商务学会2006〃杰出执行官〃称号,并成为国际大基金KKR的顾问等,实现了由科技工作者向大企业家的成功转型。
  再如在〃文革〃后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各级政府中的新增领导干部,相当部分选自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高级工程师等企业干部。他们原来学的理工科,从事的是专业技术或企业管理岗位,至少当时状况下的人生目标,是搞好本职工作,力争在技术或管理岗位做出成绩,让自我的才智在为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当他们被选任到县、省乃至中央层面工作后,其面临的新任务、新环境、新需求,使其不得不重新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可能在精力和智力的奉献上与原有职业岗位上异曲同工,但至少是人生目标的领域、范围、高度与成效体现方式与原来有较大的差异。
  人生目标的优化还体现于在总体不变对原设定目标,适度调整。在几十年的生活与事业过程中,人们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大,社会事件广,自身也会在思维、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因而对原有设定的目标,特别是青年时期选择的人生目标,可能要有所触动、有所补充与完善。
  如某些青年人在学习阶段,选定将来要在工程技术、教育科研、文化艺术、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的某一领域择业,并立志要达到一个相当的事业高度,实现如意的人生愿景。当他们学习阶段结束后,也选择了当初想从事的职业,并在所喜好的领域与行业中耕耘,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奋斗,获取了不少进步与成效,但也同时发现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职业前景、人际关系及个人才智、身体状况等,不那么如愿,甚至与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差距较大,也就有必要对原设的较高目标适度调低,或在实现目标的时间上放长一些,形式上多样化一些,不至于给自我的压力过大而损伤身心,或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暴自弃行为。
  如某人学习行政、政治专业后开始在从政路途上跋涉,并有较高的政治抱负,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在工作有所成绩,职务上得到提拔,胸中的激情与工作干劲也进一步增添。但是,在后来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那么〃天遂人愿〃。原来的工作环境改变了,熟悉的领导调离了,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了,或自我的工作因各种原因不很突出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个人的冲击,加之〃运气〃不那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来要实现原定的目标高度确有困难。于是,安下心来,审视自我,调整目标,稳步前进,就应成为自然地选择。这样做,很可能使原有的急躁、浮躁的心态得以纠正,既继续充满活力地向前迈步,又在接近调整后的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心情的舒坦。
  如某些人从事经济、企管或某种专业技术的学习后,开始到企业〃打工〃,经历一定时间后,又走向自主创业之路,并逐步设定了希望达到的财富目标。经过努力拼搏与巧抓机遇,创业路途上颇有收获,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看来原先设定的战略目标,正在分阶段的实现。但是,由于市场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入,以及个人经营管理上的诸多失误,造成企业达到一定阶段后,不能持续发展,产生资金、产品、销售、管理等方面的难以逾越的困难,甚至使企业面临生存的威胁。对这种状态,一些人可能进行自我审视,冷静分析个人及企业的长短优势,选择毅然放弃原先的一些过高、过急的企业发展目标,适度收缩战线,主动调整与优化企业结构,相应地降低或更切实际地调整、完善自我的原定目标,从而保存了原有的果实,使企业度过难关,继续稳健发展。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过去了,回头一看,当初的调整与抉择,是何等〃英明〃,而自我调整后的目标,虽不如最初设定的那么辉煌耀眼,但也相当不错了,心中的体味不言而喻。
  

第三章 优选人生的航向与目标(6)
一此人则可能有相反的做法,在企业遭遇诸多困扰后,没有进行深刻地自我反省,甚至可能做出不切实际的分析与判断,对原定目标虽有所调整,但调整的方向即有较大的偏差,目标可能是一步拔高;或虽有一种敢于拼搏、不畏挫折的精神,但却未能准确地把握变化中的市场挑战,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使调整后的目标导向与正确的路径相悖,进而产生原有的目标未能实现,且新的现实状况与目标的要求差距也不断拉大的态势。
  因此,当人们发现原定目标难以照原定计划去实现时,除了意识到需要调整时,还需要克服个人的某些不切实际的思维惯性与偏好,处理好执著追求与因势而变的关系。正如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所道:〃每个人都必须当机立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自己知道已经走错了方向时,就要及时调头。。。。。。〃
  推而广之,人们在教育、艺术、体育、科研、金融等领域中择职发展,都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我与涉足事业紧密相连的人生目标,在基本锁定目标并为之付出心血的同时,又大都存在一个适度调整、优化的问题。有的人可能使原定的目标调得更高、更充实;有的人则可能降低原定目标并有所延长达〃标〃的时期;有的人坚持原定的目标,但可能进一步细化,并做适当的修正;有的人创造人生、展示自我的战略目标不变,但对原先设定的事业方向、拓展路径、职业行为方式则可能进行较大的调整与改变,从而更能适应挑战,发掘潜能,最终在〃希望的田野〃里摘取到希望的果实。
  第三节如何确定人生目标
  设定理想并可行的人生目标,是人们的共同追求,而人生目标的设定,又涉及到若干主客观因素及其变化,需要参照一定的依据,采取有效的步骤与方式,才能如愿以偿。个人剖析
  几千年前,西方先圣苏格拉底在教诲人们时,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至理名言,在今天人们设计与选择个人目标时,更应该透析的〃认识你自己〃,即需要以客观、求实、公正的态度,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先天发育状态,有无残疾或严重病况,身体素质的强弱程度,有无某方面的超常功能(如体力、动作、嗓音等),均是选择目标的重要基础依据之一。
  个人的智力状态如何?对自己的记忆力、思考力、反应力、敏捷度,及文字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推断能力等进行评价,是居于一般水平、中等状态还是较高程度;判断自我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状况,是逻辑思维强还是形象思维长,思考在某一方面的长期学习或从事某个领域的工作,最具有潜能发挥的可能。
  自身的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