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顶住职场压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接受培训的人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锻炼,能够很好处理自我需求和公司及同事需求之间的冲突。他们不再以惊慌失措、愤愤不平或者自我隔离的态度应对困境。
  ■ 在面对所有发生的变化时,他们自信心增强,不再不堪一击或者自我否认。
  ■ 他们每天都能够保持精力十足,热情高涨,较少有头昏脑胀、消化不良等不适和疼痛,而且起床也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 他们能够更多投入身边的事情,并且相信自己可以有所作为。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被掌权者利用的牺牲品。
  ■ 他们能够展望到自己的更好的未来,而不再以为只有别人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生活。
  ■ 他们不再对面临的问题延迟处理或者直接回避,也不再以过量进食或酗酒的方式排解压力。
  ■ 由于不再感到被彻底击垮,对一切无能为力,他们也就不再投机取巧,无视规则。
  ■ 他们更加有韧性,对周围的一切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接受。他们更宽容地接受各种可能性,并且积极思考如何能够改善生活,因此很少墨守成规,对工作固执己见。
  小结
  培养人们的适应力是我们毕生的使命。我们热爱帮助人们提高坚韧性,进而改进工作学习表现,改善健康状况,增强自信,完善各项行为。从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调查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坚韧性并不只是遗传基因决定的,是可以锻炼培养的。本章中,我们粗略讲述了培训计划的内容。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具体描述训练方法,使你能够灵活应对变化,轻松驾驭工作。
  

在逆境中奋发:你的态度是否正确(1)
第五章
  在逆境中奋发
  —你的态度是否正确?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会打开;但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在紧闭的门前驻足太久,而错过了那扇向我们敞开的大门。”
  —海伦?凯勒
  现在,我们都能够想象这样一个工作环境,在那里,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或许你当前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当公司为减轻财政预算负担或满足市场需求结构重组时,当工作领域出现公司裁员、企业兼并、新人接班等现象时,职员往往会感到突然失去了一切依靠和期望。工作的变化会占据他们全部的精力,形成长久的困扰,致使他们没有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有益的工作关系。在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中,管理者会越来越遥不可及,即使偶得空闲,他们也并不会对职员的行为做出真正公正有效的处理。职员会突然对他们原本熟悉的公司和同事感到陌生。当今工作环境变幻莫测,个人发展机遇越来越少,人们很难对自己的工作和能力充满信心。因而如今,由解雇、调任、新换的主管、变换的职业路径等可能性因素引发的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成为了出现最频繁的职员忧虑事项。
  人们都在奋力拼搏以求熟悉环境,预测环境的变化。然而,不同的人应对变化的恐惧的方式却截然不同。由高压的变化引发的恐惧是很难消除的,但毕竟人们可以学会控制,学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就需要以汇集自己的竞争优势资源的正确态度,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这样才能够抓住既令人满意又引发自身兴趣的创造性机遇。以下三种态度将指引你拥有应对变化的适应力。
  对“3C”的深入探讨
  IBT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坚韧的态度—全心投入(mitment)、掌控局面(control)和不畏挑战(challenge)—能提供勇气和动力,促使我们变压力为优势。这三种态度是形成适应力的关键,要学会并且掌握这三种态度。下面,我们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全心投入
  “生活会对不用心投入的人索取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人们会遗失人类的价值和品质,而这些珍贵的东西是以责任、正直、忠诚和合作的态度全心投入工作和生活时自然产生的。”
  —塔汤?杜固
  全身心投入的态度能促使你全力以赴地对待工作任务和生活。人们都深知工作、家庭和对生活的各种追求的重要性。只有在跟周围人的相处和参与身边事情的过程中,才能感到生活的意义,获得对生活的满足感。无论环境如何紧张,要始终尽最大的能力投入这些事情并坚持不懈。
  对于一项活动的奉献和投入源于个人的信仰,会对人们应对高压的变化的方式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如果你认为周围的人和参与的活动对你自我满足的实现和生活意义的获得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些事情值得你热情地追求,那么,无论是在意愿上还是行动上,你都会更易于奉献和投入其中。
  这种态度同样适用于对待生活境况和周围环境。全心投入的态度决定了人们对周围事情的理解程度,是评估在此情境中产生的结果的基础。问问你自己,“我有兴趣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会更易于投入这个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你投入的热情是高涨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会更易于选择否认或者逃避这个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 。 想看书来

在逆境中奋发:你的态度是否正确(2)
查理和乔治对公司结构重组的不同反应充分证明了积极投入的重要性。在分散经营的理念指导下,两人所在的公司总部大规模地裁员。投入性很强的查理希望能继续参与这项工作,继续与自己的同事共事,并积极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询问他人的感受和做法。在裁员前,他一直坚持尽最大可能地参与其中,继续保持对公司和成员的关心。不同的是,乔治却把这次裁员看做公司的另一次分裂。在消极参与的情况下,他很快断定无能的公司决策者是不会重视他的忠诚的,同样愚蠢的同事们更不会看到这一点。他把自己从公司事务中脱离出来,在工作日无所事事,袖手旁观,一味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中。
  掌控局面
  “缺乏意志力比缺乏才智和能力更容易导致失败。”
  —弗劳尔兹?A?纽豪斯
  掌控局面的态度促使人们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改造可能引发的变故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持这种态度的人们认为,压力重重的变化对他们而言是重要而有价值的,因为这些变化可以激发他们更加投入地工作,以将其引向有利的方向。你可能会说:“让我去寻找或者发明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充足的个人竞争资源会使你相对轻而易举地改变问题的结果。如果你坚信自己能够改变一场压力重重的变故的结果(也就是说你有掌控局面的态度),你就会奋力去成功地解决问题。当然了,至于你能改变的程度和改变后的方向,不同的情境,结果是不同的。
  努力后能改变的程度和方向取决于之前对于产生积极改变可能性的正确判断。较高的掌控局面的态度会提高这种判断的正确性,从而,为人们在面临逆境时所做出的努力提供动力和支持。同时,人们为妥善处理变化而做出的努力也会增强人们投入工作的热情。人们会尽其所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完成任务,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
  如果结果是背道而驰的,人们可能开始质疑自己扭转逆境的能力,最终放弃继续努力。但是,请记住,能处于有坚强后盾的融洽和谐的环境固然好,即使在缺乏支持的环境中,也要坚持尝试去做些积极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评测一场充满压力的变故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判断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只得改变自己。这时,就需要更强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努力,以使变化走向有利的方向。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巨大的个人改变。如果你有掌控局面的态度,就可以完全掌控方向,避开生活的变故把你和你周围的人和事推向的深渊。
  从琳达和艾莉森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掌控局面的态度的意义。两人在一家公司共事,这家公司被另一家大型企业兼并,正处于由此引发的结构重组的混乱中。琳达再三控制自己,认真思考这次变故可能给她、她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公司本身带来的影响。她甚至还积极预测附带而来还可能发生什么另外的变化。她明确了这次变故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思考怎样做出有益的改变。这种态度促使她以中肯有效的方式应对处理这次变故。相反的,面对加剧的变故,艾莉森惊慌不安,束手无策。她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出任何积极的改变,因而她让自己脱离这一切,来减轻痛苦。她认为该发生的总是会发生的,还不如泰然处之。而当她做不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这些事时,她日增的焦虑就演变成了暴躁和愤怒,自愿成为了从不关心她的有权势的富人的牺牲品。 。 想看书来

在逆境中奋发:你的态度是否正确(3)
不畏挑战
  “我们最大的荣耀并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从每次失败中奋起。”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不畏挑战的态度会让人们像对待正常的生活程序一样对待变故。这样,人们对待变故就会有一个公正的落脚点,就会更多地考虑长远有利的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经历对于锻炼能力来说都是多多益善的。但这并不是说当给人造成巨大压力的变故来临时,你就得欢呼雀跃。然而,你应该把变故看做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挑战,在每个困难中寻找机遇,而不是消极应对。
  如果你有不畏挑战的态度,那么即使在巨大压力下的变故中,你还是会保持斗志,尤其会从一次次的失望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下次更好的表现做好准备,你会一直坚信,不能把你击垮的事情只能让你更强大。变故是刺激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提供给每个人进一步确立目标和实现更深刻人生意义的新机遇。
  不畏挑战的人跟消极应对的人是截然不同的。看看伯妮斯和奥利弗的例子吧。两人同为一家出现亏损的高端技术公司的经理。伯妮斯为自己的错误决定痛悔不已,她曾参与的一些决定导致公司陷于困境。但是,她认为公司可以从这些失误中汲取教训,并坚持努力寻求能够改善当前困境的备选方案。她并没有恐慌,而是在有很多事情可以学习的信念下,尽力改进,以求做得更好。不同的是,奥利弗则把这些失误视为自己和公司不可逆转的一败涂地的预兆。面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惊慌失措地想把这些事情对公众隐瞒起来。于是,他想尽办法来掩盖这次财政困境,不惜罗织谎言,违背规则。
  态度如何影响适应力
  在这三种态度同时具备或者同时不具备的时候,人们会是怎样的?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三种态度,人们会变得勇敢无畏,动力十足,敢于接受并充分利用变故,无论压力如何可怕。这是形成适应力的必经之路。相反的,如果同时都不具备这三种态度,这个人就会变得胆怯,不堪一击,失去一切力量和动机,无法面对压力重重的环境。下面的事例显示了这种不同。
  形成适应力的勇气和动力
  你可能很熟悉情景喜剧《干杯》,众多性格各异的演员倾情出演各种吸引眼球的精灵古怪的角色。我们对约翰?雷森博格的背景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在他的坚韧性方面。在扮演《干杯》剧中的克里夫前,他在英国是流浪街头、饥寒交迫的失业演员。已是三十出头却仍落魄潦倒的约翰,只是零零散散地接些临时演出的工作。毫不夸张地说,约翰快算是无家可归了。直到1982年,他接到《干杯》的剧本,试演了诺姆?皮特森的角色。约翰认为自己很适合诺姆这个角色,诺姆是一个好心的会计员,是波士顿一家酒吧的常客,时常夜不归宿。但是,剧组的导演并不认为他适合,他们选择了乔治?温特来扮演诺姆?皮特森。
  在这被否定的时刻,雷森博格表现出了不屈服的适应态度。这完全不同于他后来剧中扮演的角色,极不成熟的克里夫,他总是以虚张声势、自负的态度来向他的朋友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他拒绝接受“一切都结束了,只有哭喊”的结局。他询问导演《干杯》剧中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全知的酒吧里的角色。为了使导演们认识到这样一个角色的重要性,他根据一些看似没用的信息,以声名狼藉的克里夫?克雷文的风格,表演了一段长达10分钟的即兴独白。由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他认为对他极为重要的工作中,他最终说服了《干杯》剧组的负责人加入了克里夫?克雷文这个角色。没有人把幸运赠送给约翰;他依靠自己创造了好运。他正确评估了紧张的挑战性环境的特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