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大夫带了儿子和男人们迎上来,看了朱宣一面说话,一面看了马车过来,这是一辆雕花砌玉的七宝车,拉车的就是四匹马。
  朱禄,朱寿两个人赶了车,也是一身的锦绣,跟了朱宣的人也都穿得很好,比蒋家的人还要体面。王爷这一次是很郑重的。
  并不止一辆马车,后面两辆马车上先下来了四个小丫头,然后是两个妈妈,两个跟出了门的大丫头。
  朱福近前了一步,打开了玉妙的车门,摆了下车的板凳,大家就都眼睛往车门看,这位孙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儿。
  先下来的杏眼桃腮,粉红色的锦衣,还是个丫头,这是若花,下了车来站在一边候着。再下来的鹅蛋脸,穿了黄色的锦衣,还是个丫头,这是春暖。也候在了一边。朱宣这才象车里伸臂抱下来一个人。
  大家眼睛都一亮,其实并没有看到人。大雪里,天又阴沉着,王爷抱下来的这个人,身穿了红色大毛的披风,头上风帽压住了眉眼,披风上居然密密的绣了花纹,让人在这种天气里看了心里一爽快。
  这就是那位孙姑娘玉妙了。大家都这样想。
  蒋家的儿子媳妇立刻就看了蒋大夫,这么些子人,居然抱了下马车,父亲这么古板的人不要又拉了脸色,今天可是第一天回来认亲。
  蒋大夫没有一点儿不高兴,这样子郑重的来认亲,高兴还来不及,亲戚们都在,也让他们好好看看。
  王府里对于外孙女儿是好生看待着,跟的人就坐了两辆马车。蒋大夫不知道知道自己的外孙女儿平常出门就要两辆马车,七八个从人才能出门。
  见了车驾炫彩华丽,蒋大夫触动了一件心头事,有些不快了。
  刑部还在审查人,又查到了南平王府的宗亲身上,这一次居然矛头指向了南平王。蒋大夫准备一会儿好好和南平王爷说一说,见了来的车驾马匹都是高大神骏,唉,这个骄奢淫逸的名儿就坐定了不成?
  沈从安走过来,玉妙对父亲行礼:“父亲。”沈从安就拉了她走到蒋大夫面前,朱宣也跟了过来。
  沈从安对玉妙道:“这是外祖父了。”玉妙就赶快行礼,蒋大夫拦住了,笑道:“这大雪地里的,别弄脏了衣服,进去再说吧。”
  一面又请朱宣进去。朱宣习惯性的伸出了手,玉妙也习惯性的伸出了手,两个人手拉了手走上台阶来。
  玉妙早就看到了台阶上还站了一堆的女眷,中间有一个人白发苍苍的,从自己下了马车就不错眼睛的看了自己,就知道是外祖母了。
  上了台阶,果然沈居安在一旁笑道:“这是外祖母了。”蒋太夫人再也顾不得是在门口站着,一把抱住了玉妙就哭起来,朱宣松开了玉妙的手,退后了一步。
  梅姑娘看了心想,人还没有看清楚就开始哭了,风帽下只露出了半张雪白的面孔,一副好水色的肤色,可是人长得什么样,还是没有看到。
  蒋太夫人这样一哭,大家就只能停在门口看了她哭。还是蒋大夫来劝阻了,对两个媳妇道:“快请了你母亲带了外孙女房里去,这外面冷,不要冻着了。”
  一语才提醒了蒋太夫人,她泪眼婆娑松开了玉妙,看了一步外站着的朱宣,刚走过来拉了玉妙的手。
  玉妙也哭了,朱宣从怀里取出了丝巾,见蒋太夫人松开了她,抚了肩头拉到身边来擦眼泪,一边交待:“第一次见外祖母,不许再哭了,招长辈们哭不好。”
  一旁的人还是赶快看玉妙,还是没有看到。只看到雪白的丝巾和雪白的半张面孔。然后是低声答应王爷:“知道了。”
  声音柔柔的,听起来很是让人舒服。
  蒋太夫人看了朱宣,一身的青色锦衣,高大威猛,这个人早就打听过了多少次,自从外孙女儿与他订了亲,就一直关注着。
  看了长得好,心里想,难怪风流出了名儿,心里有些担心,外孙女儿怎么能系得住这样的人一生。
  见他交待玉妙不要招长辈哭,蒋太夫人忙上前来行礼:“见过王爷,年迈人一时动情,还请王爷见谅。”
  朱宣难得的尴尬了一回,不是不尴尬的,面前行礼的人是长了玉妙两辈的长辈,朱宣忙侧了身子不受礼,躬身道:“请太夫人房里去,才好行礼。”
  这样的谦逊法,还真的不习惯也不能接受。临来时母亲有交待,朱宣自己心里也想了,既然要认亲,当然是守长幼的规矩。
  他的话让大家又是一个意外,蒋大夫没有想到如此,已经高兴得不行了,忙让家里人:“快请了王爷外孙女房里去吧,难得接了来,总在外面站着。”
  蒋太夫人携了玉妙的手,蒋大夫,沈居安伴了朱宣往里面去。若花和春暖相互看了一眼,眼里都有笑意,这蒋家什么规矩,外面冷风吹着,从下了车闹到现在,总算可以到房里了。
  两个丫头紧跟了玉妙往里走。
  一面走,若花一面打量蒋家,不是说三代为官,怎么这么小的院子,就这么走过来,一眼就可以看完了。
  除了院子中间的那一株碗口粗的老槐树还有些世家的样子,别的竟然看不出来是京里的世家。
  女眷们衣服也不见得有多好,而且都是古板的样式。个个眼睛都往姑娘身上看,不过只看了件披风罢了。
  到了房里,若花又打量了,这厅也不见得多大在,今天来的人大约有二,三十个,就把厅里坐得满满的。
  (感谢静鞑靼的打赏,加更本章,晚上老时间两更照旧)
  正文 第二两二十三章,认亲(三)
  厅上是一个黑漆的长条几,上面摆了几件不村不俗的瓷器,插了几枝子时新花。座椅都有些旧了,这倒还有些老京官的样子。
  朱宣是执意不肯坐在上位上,反而对官服在身的蒋大夫道:“老大人请换了常服,才好行礼。”蒋大夫乐颠颠的赶快去换衣服,两个儿子跟进来了,看了父亲换衣服,一面悄声问父亲:“王爷也要行礼怎么办?”
  蒋大夫就乐了:“他难道不是应该行礼的。”又对儿子道:“快去告诉你媳妇,多备一份见面礼,先前只备了外孙女一份。”一个儿子赶快出去了。蒋大夫换了衣服走出来,见玉妙围坐在右侧的女眷中间,朱宣是坐在了左侧自己的位子下首。心里很高兴,还算是个守礼法的人。
  见了蒋大夫出来了,与蒋太夫人两个人居中坐了,朱宣这才站起来,他一站起来,大家都看了他。
  朱宣走到玉妙身前拉了她的手站起来,走到了蒋大夫与蒋太夫人面前,大家都屏住了气,看了他们端端正正跪了下来。
  蒋家两个儿子喜欢得不行,王爷果然也跪下行礼了。这门亲就这么认了,两个儿子这才松了口气,再看父母亲也是高兴得落了泪。
  至于还没有成亲就双双一起给长辈行礼,也不管了,这门亲事是订死了的,成亲的日子礼部都批了下来了。
  蒋家两个儿子过去扶起了朱宣,蒋太夫人则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了玉妙在怀里:“我的孩子,总算是见到了你了。”
  朱宣看了蒋大夫也拭泪,心里想,这种样子不知道是谁造成的。
  好不容易蒋太夫人住了泪,搂了玉妙笑道:“外祖母也糊涂了,忘了让你解了披风。”这样说了,就上来两个丫头,是跟了玉妙坐马车的那两个,走上来先给蒋太夫人行了礼,然后带了笑为玉妙解了披风。
  大家眼前这才是真正的一亮,总算是见到了这样孙姑娘的真面目了。果然是生得好。
  雪白的面孔,嘴角边微微的带了笑意,再看一看南平王爷,眼睛有若点漆,又目如寒星。第一次见到他的人接触到他的目光就不由得立即端正了一下,居然是一个冷人。
  而这位孙姑娘玉妙又是让人观之可亲,这一冷一暖可怎么协调到一起去。
  蒋大夫亲自带了玉妙认亲戚,朱宣就坐了,他可不想再认什么亲戚了,妙姐儿居然辈份最低,年龄最小,再认一出子亲戚,人人都要称呼。
  朱宣还没有这样的心思。
  好不容易归了坐,蒋太夫人又开始絮叨起来,一一的问朱宣:“听说礼部把日子订下来了,什么时辰接人,什么时辰行礼,家里备了若干的嫁妆,请王爷不要嫌弃不好,看了哪一天是好日子,就让人送过去了。”
  真是越看越喜欢,蒋太夫人有些老花眼,还是能看得出来这一对堪称是玉人。
  朱宣一一回答了,心里想蒋家这房子太窄,可能是又想着与妙姐儿亲近,大家都坐在了一起,也不怕挤到她。看了看玉妙,听了蒋太夫人的话,正在脸红得不行。大家都笑了看她。
  太夫人又颤微微地喊了一声:“妙姐儿。”玉妙赶快走过去,蒋太夫人拉着她坐在身边,笑道:“这就不走了好不好,外祖母给你收拾好了房子,就在家里住着吧,这是自己的家呢。”
  玉妙有些为难,临来时姨妈交待过,要早回去的。就是怕来了就不让回去。朱宣赶快回答了,蒋大夫看了他一向冷淡的脸上今天也多了笑容,心里更是温暖,想起了女儿,又是一酸。
  听朱宣笑道:“一向是家母带了睡的,不回去只怕母亲掂念,以后走动起来,想她了再送了来看。”这也不知道是母亲的哪一门亲戚,反正远得不能再远了。
  蒋太夫人倒很感激,对朱宣笑道:“有劳太夫人天天带了睡,真是不知如何感激才好。”就问玉妙:“既然如此,先带了你去看看你的住处好不好?”
  看了蒋太夫人带了玉妙,家里的女眷们进去,蒋大夫一阵老泪滚落,对了朱宣再也不用掩遮:“多谢,多谢王爷这么多礼。”
  朱宣看了沈居安,两个人都沉默了,这陈年的旧帐,不知道该如何劝才好。
  外面蒋太夫人带了玉妙和一群人去看为她收拾的两间房子,房子是在一处院子里,院里还住了别人,只腾出了几间房子给玉妙。
  若花看了就轻叹了一声,这可怎么够住的,刚才看过了蒋家,也不过就如此的院落而已,回去一定要对太夫人说,千万不能过来住。
  看了房子就回到了太夫人的房里,蒋太夫人拉了她坐在身边,仔细地看,又叹息道:“长得和你母亲很相象的。”旁边就有人劝蒋太夫人:“母亲不要再提伤心的事情了,姑娘刚回家来,王爷也在外面,再啼哭只怕让王爷也不安的。”
  早就听说了玉妙是如何的在王府里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一众女眷和以前猜想过玉妙的人一样,想着不定是个什么样的刁钻人呢,不然怎么就能在王府里一住两年,如鱼得水。
  今天见了,不是不失望的,只是长得好罢了。刚才见了南平王,象人说的一样一表人才,这样的人,玉妙能系得住几天,再说南平王爷这个人,原来就风流孟浪得很。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朱宣少年时名声实在一般又一般,至于他在封地上再谨慎,京里的世家是没有人去打听的。
  一听说是亲事是南平王,这位前侯爷世子以前何等的贪玩,人人都是眼见的。
  蒋太夫人看了玉妙就笑了,收了伤心,看了跟了玉妙的人笑道:“不想你跟了来这么些子人,看来这房子要多准备了。”就看了两个媳妇。
  郑氏就笑了道:“外孙女儿来家里,倒不用跟这许多的人来。家里现有侍候的人。”
  玉妙刚才已经一一看过了蒋家的人,象是都是古板的样子,听见说侍候的人,忙让她们都上来行礼。
  蒋太夫人见了若花,春暖等四个大丫头俊俏得体,两个跟了出门的妈妈也装扮体面,就是小丫头们也是伶俐的。就笑看了祝妈妈道:“走外家,不用跟这么些人的,太夫人太客气了。”
  祝妈妈欠了身子笑回道:“姑娘平时出门就是跟这些人,倒不是为了走外家,才特地跟来的。”
  刚才已经听到了说什么回来住不要跟这些人,祝妈妈觉得不妥,就要成亲了,身子骨儿又不好。
  (今天更新完毕)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认亲(四)
  花厅外间,坐的是男客们。朱宣不肯坐主位,请了蒋大夫上坐了,沈居安也上坐了,自己也坐在下首。
  蒋大夫先敬了他,然后就是两位舅爷。蒋家还有十几个男的亲戚,都是儒巾,一派酸秀才。
  见南平王爷守礼法守规矩,这些酸才们就只想着辈份规矩了,喝了没有两杯酒,一个一个来敬朱宣。
  朱宣听他们嘴里掉着文来敬自己,心里好笑,看着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先中了举再来和我掉文吧。
  沈居安听了也只是笑,看了朱宣坐在那里也觉得得意,我生了一个好女儿,才能系得住这样一门好亲事,不是疼妙姐儿,这个一向目中无人的家伙会来行礼。
  看了一旁坐着的岳父蒋大夫,脸上也难得有了笑容。沈居安心想,你那个时候嫌贫爱富,现在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