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听了一会儿,听明白了,周亦玉也来了精神插了一句笑道:“你们敢在京里逛窑子吗?如果敢去,带了我当一个保镖的,只是也让我听一、两支曲子,我也是满意的了。”这些人原来谈论的是绣春坊,事事象男人一样的周亦玉也还没有去过,听一听就要流口水了。
  几个人见周亦玉这样有趣,谈兴更高了,高谈阔论的当然是陶秀珠,笑道:“我来告诉你们吧,这一条街上有几家,那一条街上有玉春院,还有绿丽坊。。。。。。”如数家珍一样说的流利。
  高阳公主先笑了起来道:“露馅了吧,你回了京里我就知道你会打听这个的,想来你都是逛过的了,里面是什么样子说来听听。”
  一个人不敢去的陶秀珠忙笑道:“你们不来,我哪里舍得一个人逛去,”再看了听得有些发愣的周亦玉道:“周将军也去,咱们约个日子去逛一回吧。也算是见识一回。”
  偷笑了的周亦玉不知道陶秀珠打算见识什么,听了陶秀珠又说了几家道:“这几家都是雅致有趣的,没有那些个乱七八糟的。。。。。。”说到这里红了脸,大家都会意了点头,听了陶秀珠继续说下去道:“这几家都是有听曲子的好地方的。咱们约个日子吧,等尹夫人和周将军走的时候,权当给她们送行了。”
  继南平王在封地上给晋王在绣春坊里送行以后,京里名门出身的姚夫人给将军送行也决定订在这种地方。
  高阳公主吃吃笑,尹夫人吃吃笑,周亦玉是微笑,听了对我象是不错。只有妙姐儿说了一句道:“你们要先把日子订好才行,要订在表哥不在家的时候,而且至少要把朱禄给甩了。”朱禄又跟了来,就在外面,就是如音和丫头们,跟了高阳公主和陶秀珠的丫头们也都在外面。
  陶秀珠笑道:“这太容易了,我请了你去我们家去,咱们家里换了衣服,从后门出来就行了。”然后得意洋洋:“我早就为妙姐儿想好了。等咱们听完了曲子,再从后门里溜回去,这样他就不会知道了,王爷也不会知道。”
  大家一起鼓掌,这个主意真好,只有姚夫人才能想得出来这样的主意来。
  门口听了一声咳嗽声,大家立即不说话了,朱禄进了来,看了门口姚夫人的家人一眼,怎么我一往这里来,他就咳嗽呢,姚夫人出嫁前就是淘气的,不知道在里面又出什么淘气主意呢。
  进了来把菜单送了过来笑道:“公主点的菜,都在这里了,我们又点的也在这里了,送进来看一看。”
  大家传看完了,高阳公主把菜单还了朱禄笑道:“你不用自己还跑一趟,今天我请妙姐儿,也顺便让你们轻松一天。隔壁订了房间给你们,好好去玩一会儿吧。”大家的下人都在那里。
  门口守着的是高阳公主一个丫头和陶秀珠一个丫头留了侍候。
  朱禄陪了笑脸出来,心里有了怀疑,怎么就不让王妃的丫头在这里侍候呢,从来了就拉了我们都坐,吃喝上来了。这里面的人个个让人不放心。
  从高阳公主开始一直到周将军,想来周将军年纪不小了,不能还跟了去做淘气让人担心的事情吧。
  回到了隔壁房间里坐着的朱禄没有想到这里面正在商议了去逛雅致的窑子,听一些时下的新曲子。
  一时吃完了饭,当然是要一起去逛逛去,五个人出来以前都有准备,高阳公主的信上写得很是明白,是出来逛的。
  周亦玉永远是她朴素的男装,别的人也都尽可能的穿是素淡一点儿,如高阳公主要是穿了公主的衣服,南平王妃再来上一身衣冠,那就太无趣了,就是首饰都戴的相对少一些。
  先去了一条街,都是绸缎铺子,老板既认识公主,也认识姚夫人,更认识南平王妃,这三位都是铺子里的股东,按年分股息。
  进门的时候,陶秀珠就笑对了尹夫人和周亦玉道:“你们别客气,只管挑,记在我的帐上。”伙计们引了她们进去里面坐了,把时料的衣料送了进来。
  尹夫人四处看了,墙上的字画儿,成套的黑漆桌椅,桌子上八样细点,笑道:“这里就是不买东西,只是坐一坐儿,要多少钱?”
  高阳公主跟了话道:“你们只管挑好了,管它多少钱,横竖这钱,秀珠也只出她自己的那一份罢了。”尹夫人听不明白,就看了公主笑。
  稳稳坐了的陶秀珠笑指了高阳公主和南平王妃笑道:“那是当然,你们也要各出一份才行呢。”一个人挑了几块布料让送到府上去,走了出来,周亦玉也说了一句:“让我们看一看,你们别的铺子,还有哪些铺子里有股份?”
  周亦玉心里想了,真是有钱还想了有钱,眼前这几分都是不缺钱的主儿,还要再抓这个钱。听了尹夫人有些羡慕地道:“有自己的铺子真好,我回去了,把我的月银都存起来也弄一个这个去。”听了周亦玉笑了一声道:“入股糖果铺子还是够的。”
  再往前走,看了一家足有四个店面大的门,两层楼,却是一家珠宝铺子。周亦玉跟了往里面走,一面道:“这铺子应该是京里最大的了。”
  这里面的的摆设香茶比绸缎铺子里还要好,在绸缎铺子里尹夫人还不客气,笑道:“你们都是有钱的主儿,我今儿就不客气一回了。”还挑了两块衣料。
  到了这里,看了亮晶晶一排首饰送上来,就有些气怯了,不敢挑了。高阳公主正在看一块鸡血石,只是疑惑了,自语道:“象是在哪里见过,怎么这么眼熟?”肯定不是家里那一块。
  陶秀珠顺手拿了一根镶绿宝石的簪子给尹夫人插在了头上,这才对了陪在一旁的掌柜道:“有好珠子吗?我要镶首饰,送来我看一看。”
  掌柜的出去让人去拿了来,打开了红色锦垫的黑漆匣子,虽然是白天,珍珠也放了白幽幽的光。
  掌柜的跟了笑道:“这里有一个老顾客新打了一个时新的首饰,可巧儿他还没有来取呢,拿了来给姚夫人和各位看了,要镶珍珠可以作个样子。”
  说着就拿了出来,掌柜的不容别的伙计插手,自己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盒盖,就是高阳公主也笑了一下道:“首饰样子倒罢了,这珠子好。”比刚才送来的珠子要大了不少。
  几位女眷看了别人的首饰,没有相中样式,只相中别人的珠子,掌柜的笑道:“这珠子倒是铺子进的,只是都卖了出去了,这位客人买的这十颗不过只是几分之一罢了,公主和夫人们要看别的,就要请王妃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了。”
  沈玉妙笑了起来道:“敢是送到我们家去了。”掌柜的笑道:“就是今天跟了王妃来的那一位小管家收的。”说的是朱禄。
  “那是镶了什么样子的首饰?”陶秀珠和尹夫人同时问了出来,妙姐儿的首饰一向出新。掌柜的又哈了腰笑道:“王爷自己画了样式,传了两位匠人自己进王府里做去了,小人也没有看到。”
  表哥回来了,给我什么好东西,沈玉妙已经猜了出来。低了头看了眼前那珠子个个圆润又在,看了心里喜欢了。再一想功课,如果没有功课交给表哥,这首饰不知道这一次还给不给。
  房里的人正七嘴八舌的问了妙姐儿:“是请客的那一天戴的吗?掌柜的说有几十颗呢,这么多一定不是镶一件首饰,一定是几件,你那一天要轮流戴出来给我看看才行呢。”
  正在说笑着呢,外面又走了进来几位夫人,没有走进来时先听到了笑语声:“明儿去骑马去,可惜了没有人陪。。。。。。”声音旁若无人的,声音之中杂了环佩响,身上叮叮当当的就戴了不少,老远就照人眼睛。
  为首的那一位是韩国夫人,韩国夫人与女伴今天也来看首饰来了。旁边也有房间,只是一眼看到了公主,不得不过了来先见礼,至于南平王妃,韩国夫人一见了妙姐儿就有了火气。
  自己的丫头去王府里送信,朱寿说的话:“王妃还在府里呢,怎么就来送信了。。。。。。”丫头回去原封不动的学给了韩国夫人听。
  不由得韩国夫人不恼火,见了她行礼恭敬还不行,她在家里连个信都能管到吗?想王爷一世英雄,不会这样就被王妃捏在手心里吧。朱寿自己心里胆怯了,说的话惹火了韩国夫人。
  韩国夫人给公主行了礼,然后给王妃行了礼,眼睛看了她傲然的一笑,沈玉妙心里电光火石了,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表哥前天没有回来,一定是宿在了韩国夫人处。
  女人看女人,又是情敌,不用言语,一个表情就可以明白了。
  还是微笑了的沈玉妙看了这位夫人又倨傲了,只是淡淡一笑。看了韩国夫人辞了出去,才又想了起来,这铺子的股份是表哥给我的,指不定表哥手里还有。
  这位韩国夫人是不是把表哥在床上侍候好了,表哥让她来挑首饰的。当下就坐在了这里慢慢说话聊天,推说累了,只说多坐一会儿。
  几个人是出来玩的,从周亦玉来说,陪了这几位夫人陪什么绸缎铺子,珠宝铺子,不如就在这里安生坐一会儿才好。
  别的人出来只是说话玩笑的,一面看了首饰,一面还坐着。隔壁韩国夫人挑的倒是快,不一会儿就走了。
  沈玉妙这才对了来添茶的掌柜的笑了道:“韩国夫人挑了什么好首饰?”掌柜手提了壶续茶,笑道:“一对猫眼石的耳坠子,值八百两银子。”
  这样的数字是不会让妙姐儿有什么忧心的,但是因这数目想了起来,京里还有一个月月给她五两银子的,又不知是什么来头。
  因刚续了茶,端了茶在喝,看了手中血艳艳的红宝石戒指,价值远远高过了韩国夫人的首饰去,听了身边笑语,这一会儿要计较别的,是不是庸人自扰之呢。
  沈玉妙收回了心思,还是努力想了自己的东珠,再努力想了我的功课,不知道有这样一件首饰好了,如果知道了,不拿到手里,就会疑心表哥给了别人。
  高阳公主一面说笑,一面还是拿了那块鸡血石在猜测了:“真的是见过的?一定是见过的。”就是想不起来。
  掌柜的听了公主喃喃自语了,笑道:“这是一个人寄卖的,包了头,面孔都看不清楚,穿一件蓝罩衫,说了只要银子便宜点儿也可以。”
  高阳公主倒是不想要,只是猜想了在哪里见过。。。。。。
  傍晚的斜阳照进了太夫人房里时,太夫人还在拿了针线对端慧郡主笑道:“看,要这个样子挑这朵花才行。”到底是女孩子,年纪小也爱颜色好看的绣花线。
  端慧郡主细声答应了:“嗯。”然后小手捏了小小的绣花针,另一只手里是一个小小的花绷子,上面描好了两朵牡丹花。
  房外的丫头们笑回了话:“王妃回来了。”端慧郡主立即丢了手中的绣花针和绣花绷子,站了起来跑了出去。
  沈玉妙看了一身粉色衣衫的女儿奔到了膝下,弯腰抱在了怀里笑道:“在作什么?”端慧郡主笑嘻嘻道:“在陪了祖母绣花。”
  太夫人看了人高打了帘子,妙姐儿一面笑道:“是祖母陪了你绣花吧。”一面进了来。太夫人也笑道:“你随她说好了,反正是我们在作伴呢。”
  小端慧拿了小花绷子过来给母亲:“端慧绣的。”沈玉妙看了那不着线条的几丝线,笑道:“真不错。端慧真能干。”貌似凡高的抽象画。
  太夫人听了也是笑道:“明天就更好了,你别笑话,听你话里的意思,象是笑话了呢。”妙姐儿也忍不住笑了道:“还是母亲听了出来。”把在街上买的东西呈了上来。
  一面问孩子们,太夫人正在端详妙姐儿给自己买的一块安在帽子上的玉,听了道:“徐先生自己看着呢,说王爷出去了,这个徐先生,男大当娶,他自己不着急,可是我们也不着急,会不会有人说我们薄待了他。”
  妙姐儿微笑了道:“表哥又说了不要管。”太夫人有主意,笑道:“这个你听我的,说你在回请去,西山园子那么大,你多多请了女眷,我这里有好几个相配的姑娘呢,都是家世清白的,到时候我给你请了去,让他们见上一见,说上几句话,没准儿就成了呢。”
  徐从安的亲事一直也是妙姐儿放在心里,和朱宣伉俪情深了,就会想一想徐先生一个人有话也没有人听他说。现在听了太夫人这样安排了,妙姐儿也说好,笑道:“还是母亲有主意。”
  太夫人听了,颇有些得意了道:“谢媒钱可以先欠着,等新人进洞房,媒人扔过墙了的时候再去要去。”一眼看到了小端慧正在玩妙姐儿给她买的东西,太夫人也后悔失言了,当了小孩子说洞房。
  沈玉妙也赶快遮盖了,笑道:“到时候谢媒钱多多的,只怕母亲不稀罕。”婆媳两个人一片好心,打算再干预一次徐从安的亲事。
  老大不小了,不成亲,让别人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