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埋葬着跟随朱宣出征死难将士的陵墓。到了这里,妙姐儿也明白了,清明将近,表哥带我来看一看他们,随着朱宣从马上跳下来,妙姐儿脸上由游玩的兴致也转为端正肃穆。
  把马缰丢给乌珍,走到朱宣身旁,陪着他一座一座陵墓前走过去,朱宣脸色也是嘘唏的,在松柏树旁站立,看着这陵墓很是回想一会儿,才对妙姐儿道:“这是跟随表哥出征死难的将军士兵们,都在这里了。”
  妙姐儿低低应一声:“是。”朱宣仰起脸来看一看青天,仿佛心中有限思绪,过一会儿又道:“也有不能收拾尸骨的弟兄们,所以那边又立一座衣冠冢,至少清明时节有一个拜祭的地方。”
  手指着最后一座坟墓,朱宣道:“就是这里了。”身后有脚步声响,回身看时却是几个伤残的人,柱拐棍的也有,伤残一只眼睛的也有。
  过来一起拜倒:“王爷,”朱宣弯下腰一一地扶起来,脸上是亲切的笑容,对妙姐儿道:“这都是以前跟随我的兵。”伤残以后来这里守陵墓。
  再对这几个伤残的人道:“来见过王妃吧。”妙姐儿看着柱拐棍的人在别人搀扶下也是不容易地给自己行礼,觉得鼻子只是发酸,赶快对朱寿道:“快扶起来,不用行此大礼。”
  有一个兵站起来后,用唯一的一只眼睛看一看王妃,对朱宣咧开嘴笑道:“王妃真漂亮。”松柏林间,响起朱宣哈哈的大笑声道:“你这个混丘八,又在胡说八道了,难道没有给你找媳妇,要是还在军中,老子一脚踹死你。”
  另一个柱拐棍的人却是对王爷道:“他是说王妃漂亮,配得上王爷。我倒觉得不能让我媳妇看到王妃,这样我媳妇只怕心里想给末将戴顶绿帽子。”
  男装的沈王妃怎么看也是一个标致的公子,朱宣说是王妃,这些人才认真看一眼,都觉得挺漂亮的。
  妙姐儿听这些人这样毫不拘礼地说话,也觉得亲切,看一看表哥还在大笑,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俊朗。
  到此时妙姐儿心里也开朗了,朱宣一直就没有生气。自己发落他的人,在家里重新立了规矩,一直在担心朱宣会不高兴,其实他一直就没有生过气。
  又是一个守陵人正在对朱宣话当年:“想当年我随着王爷的时候,那个时候。。。。。。”然后看一眼一个小一点儿的陵墓,对朱宣道:“我和马五情同手足,想着他当了将军再来看我,不想他也来了。这样也好,兄弟们又在一起了。我每天一早一晚都来看看他。”
  妙姐儿也看过去,这就是那个表哥最喜欢的愣头青马五了,朱宣和蒋大夫也曾细细说过这个人,为他请封,封了一个六品的军阶。
  那守陵人还在说话:“王爷也算是对他马五很照顾了,地底下也是六品,又给我们都找了媳妇。。。。。。”听得妙姐儿也有几分心酸起来。
  又和这些伤残的守陵人寒暄几声,朱宣才道:“去吧,清明那一天,我还是会派人再来拜祭的。”这些士兵们得了这一声儿,才有几分恋恋不舍的离开。
  陵墓前,只余下朱宣妙姐儿,乌珍和朱寿都靠后站着,朱宣负手在陵墓前踱步,缓缓含笑开口对妙姐儿道:“这几天里委屈吗?”自从妙姐儿发落刘勤那一天,朱宣就开始早出晚归,在书房里会人看看书,要么就睡书房,就没有早回去过。
  妙姐儿一明白过来,就有几分忸捏不好意思的神色了。轻声道:“有一点儿。”早就应该想到朱宣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负手仍在踱步的朱宣微笑着只是看着陵墓上死难士兵的名字,慢慢对妙姐儿道:“他们相信我,才有我今天的名声,所以表哥要厚葬他们,而且年年来看。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朱宣说到这里,真是满怀感触,又自己思想一会儿,才对妙姐儿道:“表哥也相信你,妙姐儿,你不要乱想。”妙姐儿嗯一声,觉得眼眶又一热,眼泪几乎要下来。
  “啊,你这个孩子,不要哭,哪里有那么多的眼泪去。”朱宣温和地道:“家里这么多人,你也去狱里看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来。你要是事事都这么乱想,防奸细就先防不及,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吗?”
  妙姐儿嗯一声,擦拭一下泪水,嘀咕一句:“女人是水做的。”然后才对着朱宣回话:“表哥,我把易姨娘也教训了。”
  朱宣听完原因,眼睛依然是看着蓝天青松,温和地道:“这是你的事情。”去不去,才是我的事情;管与不管,倒是妙姐儿的事情。
  夫妻两个人站在陵墓前不过交谈一会儿,各自心里舒服了,这才一起上马离开,走了几步,妙姐儿又想起来一件事情,在马上对朱宣道:“表哥,你这几天里不理我,是诚心的吧?”
  山林间又响起来朱宣的笑声,而且笑不可仰道:“你并没有哭着来找我,倒是表哥有点儿在意料之外。”
  “什么嘛,”妙姐儿又嘟起嘴,对朱宣道:“我又没有做错事情,为什么要哭着去找你。”打马跟在朱宣身旁频频追问道:“为什么我要哭着去找表哥,表哥倒是说说看。”
  朱宣看着身边这一只这一会儿尖着嘴巴的小鸟儿,抽了一马鞭先奔到前面去了。朱寿和乌珍看着王妃跟上去,也在后面笑着跟上去。
  奔了有一会儿,妙姐儿才看到这不是刚才来的路,倒象是转到山后面去了,“表哥,这是哪里?”妙姐儿看看前面倒象是一个乡村小镇,而且有喜庆的乐声传出来。
  “这是山后面的一条路,我们逛逛再回去,”朱宣悠然自得地在马上回答,看着妙姐儿一听也高兴了。
  手指着前面乡村小镇的朱宣道:“那里风俗很有趣,家家有楼台,有点儿家底的人家,姑娘要选女婿,就是站在楼台上抛绣球,很有意思。
  听这乐声,象是今天又有了,我们去看一看去。”妙姐儿一听就更高兴了,抛绣球选女婿,第一次亲眼看到:“我们快点儿去看看去。”
  妙姐儿抽了一马鞭子,反而跑在朱宣前面,忽然又慢下马速来,郑重回身警告朱宣道:“表哥不许离得太近,那绣珠不长眼睛,要是砸到你,我会心疼的。”
  “你还是小心自己吧,不要总是说表哥。”朱宣也还回来一句,两个人在前面走,后面的朱寿倒是嘿嘿笑几声,我倒要往前面去,如果找的漂亮,就去接绣球去;如果长的不漂亮,接到绣球也扔回去。
  朱寿笑得一脸的不怀好意,乌珍一看就明白了,对朱寿在马上做鬼脸:“你,坏主意。”就这四个字,充分表明朱寿此时的心态。
  鼓乐声响中,楼台上正站着一位二八年华,袅娜的一位姑娘,看这门楼虽然不是很有钱的人家,却还是有点儿家底,楼台下面是铺面,却是一家当铺。
  朱寿看那姑娘长的还行,脸上粉多多的,腮边红红的,眼睛看着也象是乌亮,只是一家当铺的姑娘,这个要还是不要呢?如果要的话,凭我朱寿的本事,接这个绣球还是行的。
  朱宣和妙姐儿在人群后驻足,并肩等着看那绣球会砸中谁。犹其看到姑娘长的不丑的时候,妙姐儿不由得为她捏一把汗,这楼下等着的人已经看过,要是砸一个长得不漂亮的可怎么办。
  看着自己和表哥象是安全距离,那绣球能有多少分量,不会砸到这里来,马上好看的这两位正在说笑。
  那绣球果然是笔直地奔着妙姐儿来了,至少她比较年青,而朱宣虽然有气势,却是成熟的太多。
  没有想到的妙姐儿看着那绣球时,已经快到面前,朱宣在妙姐儿马上打了一马鞭子,同时道:“快走。”也跟在妙姐儿马后疾驰出去。
  朱寿还没有考虑好接还是不接,看到那姑娘一站起来去抛绣球的时候,立即决定不要她,一带马缰避开前面落个空的绣球,害得一旁的乌珍差一点一头撞在绣球上了。
  这四个人前后站在一起,密度太大,原以为一定会撞到一个不可,不想除了前面走的妙姐儿,后面的人骑术都精良,一个也没有撞上。
  乌珍看着绣球从自己的马头旁掉落在地上,先不打马奔走,在马上用自己的黑脸做一个鬼脸这才打马而走。
  沈玉妙感觉自己象是在落茺而逃,尤其是朱宣说一声:“快走。”快马奔驰正是妙姐儿喜欢的,这下子有了理由,打马一气奔上一程才放慢马速,与身旁的朱宣一起大笑起来,颇有几分狼狈而逃的感觉。
  然后手抚一下自己的面颊沾沾自喜地对朱宣道:“那绣球砸的是我呢,是不是这样表哥?”朱宣看看这个坏丫头,笑着哼一声道:“你又在比划表哥老了。”
  身后朱寿跟过来只是伸舌头道:“王爷好险,那姑娘原来脸上有一块痣,她站起来抛绣球的时候奴才正好看到一个侧脸,”然后用手比划一下:“有指甲这么大。”
  妙姐儿再回身看着乌珍也是笑着跟过来,这才扫一眼朱寿,真是没治的这个奴才,离那么远也看到人家脸上指甲大小的痣,只怕是一直就盯着看呢。
  “不是痣,”乌珍补充道:“是日头影子映在脸上了。”乌珍最后看得最清楚。朱寿听乌珍这么一说,立即有后悔的神色了,人回身往后面看一看,自己嘀咕一句:“差一点儿砸到我,怎么就没有人出来追女婿的呢。”
  乌珍很是高兴的打击一下朱寿:“没有砸中呢,差一点儿砸中的人还有我呢,不是你一个人。”
  出来玩一会儿,差一点儿影响到别人的姻缘,沈玉妙这才和朱宣一起寻路回城去,回想起来一面好笑,那人家的姑娘只怕恨死我们。
  房里的丫头们一起担心这几天,今天才看到王爷王妃一起出门,天黑以后,又是一起并肩回来。
  侍候用饭的两位姨娘有几分高兴,以后在这里侍候可以天天见到王爷,但是看到沈王妃和王爷说说笑笑,面庞上神采飞扬地一同从院外进来时,心里当然又会有几分不自在。
  是朱宣把姨娘们打发回去,饭摆上来以后,朱宣才用询问的语气对妙姐儿道:“不用她们站规矩,让她们也回去吃饭吧。”
  两个姨娘低下头来有几分难过,象是不相干的人一样。妙姐儿更是心花怒放,没有办法,换了是谁在这个时候也会心花怒放,高下再一次分出。
  于是两个姨娘听着王妃快快乐乐地吩咐道:“你们回去吧,以后不用站这个规矩了。”应该说,石姨娘和易姨娘是不无沮丧的答应一声,行过礼以后走出院门再回头看一眼,只看到门上因为天暖而新换的锦帘在晃动。
  至此,妙姐儿管家底气十足,第二天一早,在偏厅上回话侍候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王妃的好心情,满面笑容象是什么心事也没有。
  不象前几天里虽然是面容平静,分派事情却没有今天这么爽利。到吃早饭的时候,看过面前几样细粥,指着其中一样粥对如音道:“这个装起来送给杜夫人去,问她今天吐得可好些了,有空闲的时候我就去看她。”
  如音赶快拿走装好,交到一个出门的妈妈手里,打发她走这才回来。妙姐儿还没有吃完早饭,看着有一样菜好,又让给毅将军留着吃。毅将军是早早的吃过早饭,已经在上课了。
  早饭后,才是两位姨娘过来请安,易姨娘看一眼王妃快乐四溢的面庞,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王妃已经把王爷哄好了,看看她那样含笑的笑容,有如百花大放一样,就应该什么都明白。
  石姨娘也不说什么,请过安后一起出来,看看易姨娘有几分伤感的面庞,石姨娘不得不安慰易姨娘一句道:“至少日子平安吧。”不刻薄也不用提心吊胆。
  说完这一句以后,石姨娘转身就自己走了,再多说下去,易姨娘还当自己是在看笑话呢。今天园子里王爷又在宴客,王爷辛苦这么些年,象是只有今年从京里回来,一下子大变,很是享乐。
  以前从没有这样频频地宴客,现在没有回来一个月,倒是请过不少客。
  易姨娘叹气一个人慢慢逛逛,身后只带着一个丫头,走到园子门前,犹豫着是不是进去。王妃的意思倒不是不让进园子,只是窥视王爷让她知道了。
  人都不进房里,窥视一下也不行,易姨娘也心里明白,是怕请的客人看到有姨娘在窥视,倒是不太中听。
  看来看去,还有跟毅将军的人,却是毅将军下午也要在园子里宴客,所以上午跟的人先来看好的地方去准备,这一对父子倒是热闹的很,一天里一起请客人。
  最忙的只有妙姐儿,心分几下,一会儿要看着人往园子里送茶水点心,一会儿又要过问一下毅将军下午请的小客人,从名单到玩的吃的都要问一遍才行。
  又过两天是清明节,朱宣带上妙姐儿和百官一起去陵墓前拜祭历次打仗时死难的人,回来的时候,夫妻两个人一起有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