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生念-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将书签重新夹在那一页放好,此时门被推开,他以为是宝音托雅回来了,却见碧萱匆匆忙忙地进了屋子随手插上门闩,转身却是一惊,显然没料到胤祥在里面,下意识地闪避了下眼神,朝他福身请安。
  
  胤祥点点头道:“你去哪儿了?你家主子一直在寻你。”
  
  “哦,奴婢去了药、药房,这几日格格有些伤风,奴婢请太医开了几副去伤寒的药。”
  
  说着,她偷偷瞥了一眼胤祥,眼神中有一丝慌乱,转身打开柜子欲将药放在里面,不妨他突然走过来,拿过一包药闻了闻,眉头旋即皱了起来。
  
  “适才你说,这是治伤寒的药?”
  
  ~~~
  
  他的目光仿佛瞬间能将人冰封住,碧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正不知如何,宝音托雅已推门进了屋子,见到二人神色有异,不禁顿住了脚步,碧萱见了她,惊慌的神色慢慢镇定了下来。
  
  “回十三阿哥,这是太医院给格格开的药,去伤寒的药。”
  
  胤祥的嘴角微微扯出一个弧度,将手中的药包放在了桌上,仿佛什么都未发生般面向宝音托雅:“你要还我的东西呢?”
  
  她暗了暗神色,对碧萱吩咐道:“不是说要给我煎药吗?还不去烧水?走时把钥匙留下,我要拿些东西。”
  
  碧萱放下了钥匙,随手拿起一包药朝他们一福身出了屋子。
  
  她默默将柜子打开,捧出一个檀木匣子,轻轻打开,推到胤祥面前。他伸过手,拨开覆在上面的红绸,是那只羊脂玉镯。
  
  他记得,那年十岁生辰,额娘曾打开给他看,告诉他,以后谁戴着这镯子谁就是他的福晋。
  
  他记得,那年皇玛玛寿诞,她第一次在人前戴了那镯子。当她弹琴时,掩藏在袖口下时而露出的一道莹白令他心旌摇曳……
  
  “这镯子是敏妃娘娘的遗物,当年我出宫仓促忘了带走,这些年一直是十格格替我收着,前儿些日子无意中听太后娘娘提起……”
  
  她没了声音,显然已明白这镯子所代表的含义,继而又道:“也曾想过给伊尔沐姐姐送去,后来一想,还是由十三阿哥亲手送给姐姐妥当。”
  
  胤祥低声一叹,摩挲着光滑温润的玉镯,对生母的追思一点点浮上心头。
  
  “既是额娘送你的,留着做个念想也好,你……”他迎上她坚定的目光,旋即点头道:“罢了,既然你执意还回,我只好收了。不过即使如此,你我之间……也不会就此抹去。”
  
  她笑了笑:“那是自然,伊尔沐是我姐姐,那么十三阿哥……不就是我姐夫了?”
  
  他无奈地刮了一下她的鼻尖:“多大的人了,还是口无遮拦,谁敢做你姐夫,免不了日后你是……”
  
  她眸子一暗,叹道:“这两日都未见到他,我以为皇上回宫,他会来接驾。”
  
  胤祥将盒盖盖好,斟酌着回道:“今日……是弘晖的忌日,四嫂前两天便病倒了,皇阿玛准四哥告了假。”
  
  原来如此,她苦笑了一下,自己,竟不比刚回宫的胤祥知道的清楚。
  
  “那药……你当真要喝?”胤祥敛了神色,蹙眉问道:“你不会不知,那究竟是什么药。”
  
  她暗自咬牙,随即转换了让他放心的神色:“我有分寸的,不过,别告诉他。”
   

作者有话要说:张籍,字文昌,苏州人,唐贞元十五年进士,官拜太常寺太祝,迁秘书郎。后经韩愈推荐,得为国子博士等官职。许多当时的名士,都乐於与他同游。   在东平这个地方,有一位李司徒师道,父子三人,割据一方,是当时最为跋扈的一个藩镇。李师道非常仰慕张籍的学识,很想罗致徵聘他,来为自己效命。   张籍虽是穷官,却淡泊名利,更不愿与乱臣为伍,常以诗歌自娱,逍遥而自在。张籍不便正面拒绝李师道的徵聘,所以,写了一首「节妇吟」,寄给了李司徒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而在当时的张籍,这首诗的用意,是婉谢而不愿就聘。李师道看了,也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勉强了。

——百度

小木耳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吧,唉……

无意中发现羽毛参加的悦读纪的不知某位编辑对羽毛文文的评价“关于清穿后的生活细节描述的不错,在情境中融入了人物的苦乐悲喜,比较打动人心”
O(∩_∩)O哈哈~羽毛看了好开心,心情非常地不错~
与君同乐……

body{background:fixed url(//image163。poco/mypoco/myphoto/20100803/23/5486395220100803230611060_640。jpg)}




76

76、山雨欲来 。。。 
 
 
  夏去秋来,转眼又入了冬,几场雪后,便迎来又一个春天。
  
  时间无形,如风飞逝,她尚来不及留住某一时刻短暂的幸福,已是康熙四十七年的初夏。
  
  在她有限而又模糊的记忆中,这一年即将发生一次大事,康熙最为宠爱的嫡长子,和她有着血缘之亲的胤礽即将第一次被废去伴随了他三十多年的太子之位。
  
  她与胤礽相交并不深,对他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多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小姑娘时,那个面目清俊,满身贵气,踌躇满志的成熟男子。他们最多的交流怕是还是那晚他送她回宫时在马车上的谈话。
  
  而后在宫里虽免不了碰面,却只是点头而过。
  
  只因那时,她的一颗心,全在胤禛身上。
  
  而在多年后,当她重回紫禁时,偶然一个驻足赫然发现,那个当年全身散发着耀眼光环的男子已微微发福,目光也不再是充满自信的。不止一次听闻他如何暴虐,如何辱骂甚至殴打官员。
  
  她知,这些年来,反太子党派已慢慢崛起,羽翼正丰,全都在默默等待一个时机,也许早在当年索额图倒台时,他们早已从中看到了希望,取而代之的希望。
  
  眼下,一场蓄势待发,逐鹿中原之战即将缓缓拉开序幕。想到此,她不寒而栗,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身份,不管他们属于哪个党派,身处哪个阵营,都是她自幼的玩伴,是呵护她的兄长一般存在的人。她不希望任何一个有所损伤,却又无能为力。
  
  最残忍的,莫过于此吧。
  
  “托雅!你又走神了!”
  
  嘉滢牵着马走到走过来,往日苍白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着了身浅紫色的骑装,倒显得俏皮可爱。
  
  过了正月,嘉滢的身子好了许多,不再像以往一样常常病倒。康熙知道后很是欣慰,又不断叮嘱太医按时来请脉。
  
  四月里,康熙巡幸畿甸回来,科尔沁台吉多尔济护驾回京,康熙对其赞赏有加,有意招为额附。是以,皇子们都常常邀请多尔济这个未来妹婿饮酒游玩,且因多尔济生性豪爽,年纪又与胤祥胤祯相仿,是以同他二人最为交好。
  
  这一日,天气正好,一行人都聚在了胤禛在京郊的别院中。早在十日前,他已发了请柬到各府,那拉氏又邀了嘉滢前来。而宝音托雅,不过是被嘉滢拉来作伴的。
  
  ~~~
  
  “托雅,十三哥说你的马骑得好,你来教教我。”嘉滢捋着马儿光滑的皮毛,满眼都是对纵马奔驰的向往之情。
  
  她笑了笑,抬眼却见胤祥、胤祯和多尔济三人同骑着骏马从后面赶来,忙回道:“我也就是个半吊子。若论骑术,当之无愧是台吉莫属。”
  
  最后一句显然被那三人听到,胤祯一马当先,率先勒住马缰,胤祥和多尔济随后上前,嘉滢一见到他们,立即红了脸。而一向豪气的多尔济也不再似平日那般爽朗地放声说笑,眼中难掩一股柔情之色。
  
  只闻胤祯一脸沮丧地朝嘉滢道:“托雅说得没错,适才我和十三哥同多尔济小试了一场,不愧是草原上的雄鹰,令我和十三哥甘拜下风。”
  
  宝音托雅怔了一下,不解地看着胤祯。他们兄弟二人自从随驾康熙以来,无论是巡幸畿甸还是木兰秋狝,都能将那些蒙古亲贵们潇洒漂亮地赢回来,若说赢不了多尔济,定是放水了。然这个做法胤祥或许会做,而那个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胤祯……
  
  她摇摇头,继而又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不觉发现,那个一直霸道外露的胤祯原来已随着时间的磨砺一点点内敛了起来,眉宇间多了一份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是成长的代价吗?她欣慰的同时却又后怕起来,眨也不眨地目光迎上胤祯的。他微一愣,旋即下马,走到她面前,压低了声音道:“别这么直勾勾地看着我,这可是在四哥的别院里。当然你若是回心转意了,我也愿意陪你疯狂一次……”
  
  未及他说完,她忙转身背对他,又悄悄瞥了一眼另外三人。幸好,胤祥和多尔济在同嘉滢讲解骑马的要领,并没有注意到他们。
  
  听到胤祯在身后轻轻一叹,随即又说:“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回到我身边的。”然后便飞身上马,扬鞭道:“多尔济,适才没尽兴,咱们再赛一场如何?”
  
  “十四阿哥好兴致,多尔济定当奉陪!”
  
  “托雅,咱们去看他们赛马如何?”见三人策马远去,嘉滢忙拉住她问道,饱含期待的眼神灼灼闪耀。
  
  宝音托雅微微一笑,果然这紫禁城里最娇嫩的花也有长大的一日,春心萌动,便如潮水,一发不可收拾。
  
  “也好,今儿格格就别学骑马了,咱们看他们赛马就好,反正来日方长,科尔沁的大草原可是你等着纵情驰骋呢!”
  
  她说笑着骑上嘉滢牵来的马,又伸手拉嘉滢上来,她早已羞红了脸,装作不懂话中的意思。
  
  ~~~
  
  男人赛马,看热闹的自然是女人们,福晋们虽都穿着颜色艳丽的骑装,却只是悠闲地骑马聊天。
  
  而郭络罗氏,依旧是一身火红色的骑装,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之上,映着身后的蓝天白云以及碧绿的草地,从远处看便是一幅夺人眼球的鲜丽画卷。纵使这么多年过去,并未让这个飞扬的女子有一丝一毫岁月刻画的痕迹,仿佛永远都是如此明亮耀眼。
  
  她暗叹了一声,引马走向正同十二福晋富察氏闲聊的兆佳氏。生育了孩子的兆佳氏已完全腿去了少女时的青涩,想来,胤祥定是个体贴的丈夫,二人自是琴瑟和鸣。
  
  内心突然闪过一丝茫然,她不知自己为何掺在这些人中间,嘉滢虽未出阁,俨然和多尔济也是一对。而其他人则是皇子和福晋夫妻成双,唯独自己,是一个人。
  
  想着,她抬眼四下去寻胤禛,并未瞧见他的身影,又暗笑自己痴傻,即使他在这里,跟在他身旁的也是那拉氏,永远……不会是自己。
  
  正想着,那拉氏持着她那永远不变的笑脸走过来,招呼她们去亭子里用些点心。
  
  “那些爷们在赛马,咱们去亭子里坐坐吃茶岂不更好,若是累了就进屋暂且歇歇。过了晌午还有昆班来唱戏,都是京城里的名角儿。”
  
  “呦,四嫂还请了戏班?真是难得,往常四哥请客,可是都没请过什么戏班子呢。我家爷说四哥不好这口,也不知今儿是谁的面子这么大。”八福晋骑着马走过来,接过那拉氏的话,眼风不时地往宝音托雅身上飘去。
  
  那拉氏自当作没看见般,只是笑道:“自然是科尔沁台吉的面子。台吉远道而来,是最尊贵的客人,咱们当然不能怠慢了。且日后还是大清的额附,十格格打小便是在额娘跟前长大的,爷身为兄长,自是要多关心咱们这位未来妹婿了。”
  
  一句话便将嘉滢划到了胤禛的名下,这些男人背后的女人们自然不可小觑,科尔沁的政治意义对于这些颇有野心之人意味着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是清楚的。
  
  宝音托雅不喜搅进这些明争暗斗里,正准备下马同嘉滢和兆佳氏去亭子那边,郭络罗氏却不容她轻易离开。
  
  “托雅格格既是八额附的妹妹,想必也是骑术精湛之人。往日里几位嫂嫂弟妹们承让舒兰,没有机会真正赛一场。不知今日格格可否赏舒兰一个面子呢?”
  
  闻言,兆佳氏想到了那年在南苑发生的事,忙拦道:“八嫂,我看就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