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子的智慧-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多少年之后,曾参自己老了,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热了再给父亲吃。
  孟子以这祖孙三代的事例说明,曾参才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而曾参除了奉养父亲的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帮助别人。孟子的分辨非常深刻。曾参的示范,让我们重新思考孝顺的真谛,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启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什么是不孝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了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
  第一种不孝,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四种不孝,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入危险。
  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背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时孟子在齐国,有个叫匡章的人,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被全国说成不孝,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事故。学生问孟子,您为什么跟匡章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匡章这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还跟他做朋友呢?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家庭背景。
  匡章是齐国的大将军,父亲也是贵族,母亲不知怎么得罪了父亲,被父亲杀死,埋在家里马厩底下。匡章知道后,一再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失和,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匡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回到自己家中,把妻子、儿女赶出门,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想,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了。匡章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孟子替他辩护。他说,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他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说的“父子不相责善”。要求行善,是朋友相处的原则;如果父子间以善来互相责备,最容易伤害亲情。孟子讲五种不孝,其实是为匡章辩护。儒家思想自有原则,不会因为世俗上说哪个人不孝就不理他,而是要自己判断。
  孟子说的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来源于孟子那句有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非生儿子不可。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孟子并没有明说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找出来了:
  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结果让父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子女却想尽办法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都不错,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孔子说过,发现父母犯错,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接受建议,子女不能生气,更不能和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逆来顺受,设法多积功德,为父母补救一些过失。
  第二种不孝,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老了,孩子不出去做官做事,以赚钱奉养父母。这一点比较容易接受,跟前面所说的五种不孝中的第一种意思是差不多的。
  第三种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孩子成年了,不结婚,没有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祀停下来了。这本来排在第三位,孟子却说“无后为大”,为什么?
  他是为舜作辩护。下面我们讲一讲舜的故事。
   。 想看书来

三、舜的故事
舜长大之后,德行非常好,他到任何地方去,都会有很多人喜欢他,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时候,尧当天子,考虑着让舜来接替他,并想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但尧知道舜有个后母,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正式提亲,肯定有麻烦。舜也知道,如果向父母禀告,说天子要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会出问题。——等一下各位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么复杂。没有儿子,这是很大的罪过;娶妻不向父母禀告,这也是很大的罪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舜还是先娶妻。孟子是为舜作辩护的,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读书最怕断章取义,单单把这八个字拿出来作为一个最高标准,并不是儒家的观点。
  舜的故事还有不少,《孟子》里反反复复讨论得相当深入。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个天下最大的问题家庭。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这个弟弟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孟子》中说“日以杀舜为事”(《万章上》),象每天就想着怎么杀死哥哥。而且,一家四口,三个人联合起来要杀一个,太可怕了。那个时候,舜已经娶了天子的两个女儿。这个尧真是了不起,他发现舜的德行很好,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让九个儿子都当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听舜的指挥,让舜当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里面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父母叫舜去修谷仓,等他上了屋顶就抽掉梯子,父亲瞽瞍(Gǔsǒu)还放火烧谷仓。两个贤慧的妻子早就预料到这种诡计,帮舜准备了像滑翔翼一样的衣服,飘下来了。父母又叫舜去修水井,然后把井口盖起来,没想到舜带着铁器从旁边挖洞回到房间去了。象说:“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他死了之后财产怎么分配呢?粮食、牛羊给父母亲,干戈,还有弓、琴归我,再让两个嫂嫂替我整理床铺。”他得意得很,等到走进舜的房间,一看舜在床边弹琴,只好说:“哥哥,我想念你啊。”表情非常尴尬。
  舜当然知道弟弟的诡计和心思,也知道父母特别疼爱这个弟弟。舜就说,有很多老百姓需要照顾,你帮我去吧,就把弟弟封到有庳(bì)国担任国君。照当时的规矩,哥哥做天子,弟弟不能只当老百姓,这跟后来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点相似。
  学生万章问孟子说,象是最没有仁德的,却让他去当诸侯国的国君,可以这样做吗?孟子说,舜派了几个能干的大臣去帮他治理国家,并收取贡税,象不能在他的国土上任意行事。而且,舜常常召见弟弟,反正你是诸侯,我是天子,随时可以叫你来。象回来的时候,可以和父母相会,一家人就比较和乐。到最后,舜的父亲终于被感动了,也很开心,觉得舜这个儿子还不错。
  舜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能选择兄弟姐妹,当自己要努力行善,父母家人不能配合怎么办呢?回答是:不要抱怨,非但不要抱怨,还要趁这个机会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儒家思想认为,如果尽好自己的责任,跟你相关的方面就会受到好的影响。这是有道理的。
  

四、孝顺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会说,我做了好久,怎么这个人没感动呢?千万别那么想,只要做了,一定有某种影响。他表面上也许不说,因为如果说你对我很好,我终于被你感化,说出来有点没面子,不好意思,但心里面确实会慢慢转变。
  所以儒家认为,伦理是一种相对关系,不能说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我好,而是尽我的责任。我们把这个思想掌握住了,儒家思想的价值才会出现。
  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老太太上车了,年轻人让不让座?如果发现老师、校长就在旁边,他肯定让座,对不对?如果旁边没有认识的人,为什么要让座呢?这一来,他的行为是受外在的压力影响,没有内在的价值。一个人行为的真正价值应该由内而发,由真诚引发力量,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我觉得该做我就做,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种行为才会影响内在的自己。当我把座位让给老人家的时候,不是老人家得到一个座位,而是我得到一个机会肯定我是一个人。这就是儒家思想,把这个思想掌握住了,一个人才会活得自信,活得自在。
  对于孝顺,儒家并没有绝对地说一定如何如何,更不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宋代学者的话,不是孔子、孟子说的。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孝顺的原则,每个人应该去努力调整,找到一种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方法。
  学习儒家之后,我开始懂得怎么和父母相处,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吧。我父母是上海人,他们生了七个孩子,但是我母亲身体不好,在50岁的时候脊椎骨长肿瘤,动手术失败,半身不遂。我从美国读完书回到台湾的时候,母亲已经躺了十二年了。做子女的看到母亲受苦,当然希望她开心。怎么做才能让她满意呢?我就跟母亲商量、沟通,最后她说,你陪我打麻将吧。打麻将,在家里算是娱乐,我就这样开始学打麻将了,一到周末就陪父母打麻将。我很小离家在外读书,中年之后跟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好,知道以儒家的方式跟父母相处没有问题。我把这个故事说得更完整一点,说明儒家的思想到底怎么样去用在实际生活上。
  打麻将打了半年,母亲又说了,你不是希望我快乐吗?我说是啊。你现在不是当教授了吗?我说是啊。你每星期不是只有八节课吗?我说是啊。那你为什么不每天陪我打麻将呢?母亲先提出她的请求了。这时候我有两个选择,说好或者说不行。我要说好的话,以后每天打牌,昏天黑地,怎么读书做学问呢?我们要了解,再怎么亲密的关系都有说不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的快乐需要自己负责,别人只能从旁协助。所以我跟母亲说,我大概没办法做到啊。她问我为什么,我大概哲学学了几十年,反应还蛮快的,就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做子女的陪父母一起娱乐,自己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我怎么可以一个人独占呢?因为我有七个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第二个,我说我除了是您儿子以外,还有六个角色要扮演。结了婚,是做先生;有了小孩,是做父亲;在学校教书,是做老师;在社会上,是个公民;我还要结交朋友,同时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来正好七个角色。我就说一个星期有七天,您有七个孩子,我有七个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您一天不是正好吗?说实在的,这个理由说出来我自己听了都觉得无懈可击。我母亲很聪明,她说,好,以后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满意了。
  所以,人跟人相处一定要沟通,这个时候你要讲理,要合乎人情世故,大家就会接受。
  人跟人相处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才能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时间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别人要求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怎么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呢?要分本末轻重。父母亲最重要,就是孝顺。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更要用心,事实上我们做的永远是不够的。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式。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书读好,这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是为了孩子有好的未来。还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多多赚钱,但有时候是能力所限,所以要了解沟通的重要。否则你为了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万一违背社会规范怎么办呢?万一超过你的能力,过度劳累怎么办呢?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以亲情为重
《孟子》里面有一个关于舜的著名假设。孟子有个学生叫桃应,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舜是天子,父亲杀了人,应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学生就问:“舜不会阻止吗?”孟子说:“舜怎么会阻止呢?法官是于法有据的。舜把丢弃天下看成像丢弃破草鞋一样,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开开心心,快乐得忘记了天下。”
  好,问题来了,很多人会说,你看,你们儒家重视人的情感,忽略社会正义,难道被父亲所杀的人是活该吗?这还得了,你怎么可以违背法律呢?等于是窝藏犯人啊!
  这个问题可以说得更早一点,《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楚国有一个大夫跟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坦诚正直的人,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孔子说: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