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子的智慧-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好善为先。大臣必须谦虚,心胸开阔,能够广采众议。孟子有个学生叫乐正子,是鲁国人,国君准备重用他,让他治理国政。孟子听说之后高兴得睡不着觉,整部《孟子》书里他在这里最高兴,叫“喜而不寐”。学生公孙丑一连问他,乐正子刚强吗?有智慧和谋略吗?见多识广吗?孟子都说不是。那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说,乐正子只有一个优点,叫好善。就是喜欢听取善言,别人的话只要有价值,就喜欢听。以此治理天下都有余,何况治理鲁国呢?好善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对于为官者尤其重要。孟子后面讲得很生动,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听取善言,人们就会模仿他说:“呵呵,我早就知道了。”他那个表情、那个声音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如果一个人喜欢听取善言,天下人就会不远千里赶来提供好的建议。这样就可以集众善之所长,集思广益。
  第四,修养德行。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告子上》)向往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疲倦,是天赐的爵位;做官,当公卿大夫,是人给的爵位。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种丰富的潜能,培养好天爵,德行就会越来越完美。我们行善避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呼应自我的要求。“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如果德行好,就可以做官照顾百姓,何乐而不为呢?反之,就是孟子说的情况:“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现在的人修养天爵,不过是为了当官;当了官之后,就把什么仁义忠信都抛弃了,真是太糊涂了,最终一定会丢官罢职的。孟子对现实的针砭还是非常辛辣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仁政以人性为基础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孟子有一句话传颂千古,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种民本思想来源很早,《尚书》里的《五子之歌》就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基础稳固了,国家就安定了。在孟子的时代,君贵民轻,而孟子说民贵君轻,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种民本思想的背后,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今天?当君,?当臣,?当民,是各种条件配合造成的,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
  如果谈政治哲学,孟子有一段话是古今中外所有从政者都应该奉为圭臬的。他说,如果孔子、伯夷、伊尹有机会来做国君的话,“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这些伟大的圣贤啊,如果要他们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因而得到天下,他们都是不会去做的。诸位想想看,古今中外多少政治领袖,?能做到这十六个字呢?比如,这个人是无辜的,他被杀了,将来别人为了得天下,杀无辜的人,你或者你的亲戚朋友也可能被无辜杀害,所以不能牺牲任何一个人。当然,事实上孔子没有说这个话,这是孟子对孔子的想象,也是对孔子的深刻理解。为了得到某种权力而放弃?则,这的确不是孔子的作为。
  我们说过,在儒家那里,仁政不是唱高调,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做不到呢?这是因为有些人做好事,做着做着发现没什么用,就不做了。孟子讲过一个比喻,叫±水车薪。实践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水去救一整车木柴的火;水倒上去没用,就说水不能救火,干脆不要救算了。这说明什么?水要胜火,需要相当的量;仁的作用也不能只靠一念之转,而需要长期大量地施行,行仁是一辈子的事。
  政治上也好,实际生活上也好,学习儒家一定要明白做好事会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而不是外面的称赞和别人的鼓励。如果不能从外面转到内在,永远在等待别人的肯定,做好事就像无源之水,不会长久。
  儒家讲人性向善,从真诚开始,力量由内而发,所以快乐也是由内而发。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每个人就会对快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这种内在的快乐,才是永远真正的快乐,不会轻易为外物干扰。对于外在的贫富、生活的清苦或者能不能得到某种权力,就都能比较μ然视之了。这是幻想吗?当然不是。但了解道理之后付诸实践,中间需要修养的过程。修养也可以带来快乐,而且需要长期地做,才会发现这种快乐确实跟别的快乐不一样,因为它来自于人性内在的要求。
  儒家的仁政理想是以人性作为基础的,并构成一套圆满的系统,凡是跟儒家不一致的想法用在政治上都会有后遗症,用四个字来说叫架漏牵补。就是说,一个房子有问题,这边补一点,那边补一点,永远在这个过程里面,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孟子的自信来源于,他认为只有从人性出发,推行仁政,人类社会才可能成为人间乐土。整个周朝从周公开始的影响,就是设法让国家跟学校类似,政治跟道德结合。
  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大学校,所有政治上的活动都是一种道德上的活动,这样配合起来,个体的人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安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