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园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的黄包车大致相同,不过车身的油漆比较鲜艳点而已。港九的黄包
车乘客,多半是外地来的各国碧眼黄发旅客,好奇开洋荤而乘坐,外来
的中国人看见久违的黄包车,似乎都投以迷惘亲切的眼光。现在台湾
人力车固然绝迹,于今就是三轮车也被人目为落伍的交通工具,接近
全部淘汰的边缘。料想再过十年八年后,下一代要看稀稀海儿的人力
车,只有到港九去开开眼界了。六t十年光景,人力车、三轮车,全都
由辉煌灿烂而归于淘汰消失,回想起来,如何不令人有沧桑之感呀!



故都白塔寺杂摭
    北平城里有两座白塔,一大一小,小白塔在北海的琼华岛上,大白
塔在阜成门大街妙应寺里。这两座喇嘛塔,玻璃珂雪,插云对竖,可以
说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琼华岛春阴的小白塔有金章宗御制《小白塔
纪事》,说明此塔是仿照妙应寺的大白塔建造,挖池叠石而成。由此可
证大白塔兴建在先,小白塔敕造于后了。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商贾货物定期辐辏最早叫“务”,后来演变结
果,南方叫“趁墟”,北方叫“赶集”。北平因为是历代皇都,既不叫墟,
又不叫集,因为都在寺庙前交易,于是称之日庙会。从若干年前北平
的庙会就规定每月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儿市,五六白塔寺,七八护国
寺,九十隆福寺。这些都是定期的庙会,至于正月初一到落灯的游厂
甸火神庙,正月初二财神庙借元宝,正月初八白云观顺星会神仙,三月



初三蟠桃宫给王母娘娘祝寿,八月初三皂王庙给皂王奶奶庆生辰等
等,那些一年一度的庙会,更是数不胜数。
    白塔寺原来叫妙应寺,因为庙里有座巍峨庄严的白塔,大家都叫
它白塔寺,叫来叫去妙应寺的本名,反而其名不彰。外省人到北平要
是跟人打听妙应寺在哪儿,十之八九都问不出所以然来的,如果问白
塔寺,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寺在阜成门大街路北,阜成门跟西
直门都属于内城,也是北京城西方的锁钥。阜成门又叫平则门,故都
父老叫白啦,愣叫它平贼门,说是当年吴三桂请清兵,赶走闯王李自
成,闯王抱头鼠窜出的就是阜成门。阜成门里路南有个胡同叫追贼胡
同,胡同里还有一座小庙供的是金甲韦陀,据说韦陀曾经显过圣是从
这个胡同把闯王追走的,所以这个胡同才改叫追贼胡同。人家说得有
鼻子有眼,咱们也只好姑且听之吧!
    据庙里喇嘛说:“当初北海小白塔系仿妙应寺的大白塔建造,那时
候因为琼华岛地势比较狭窄,塔座子底盘塔的高度,尺寸只好缩减了
四分之一,所以后来一个叫白塔,一个叫小白塔。”两座塔的格局乍看
一模一样,实在不容易分出大小来,可是细看就大小有别了。
    有一年已故的章嘉活佛在白塔寺主持护国佑民息灾降福法会,到
了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圆满那一天,举行一次善另信女念佛转塔大典。
白塔平素塔门深扃,等闲难得登眺遐观,这种机会难得,笔者也随众登
临瞻礼。刚一走近塔座之前,尚未登临,猛古丁子(“骤然间”的意思)
抬头仰望,崇墉屹屹,白雪皑皑,玉峰矗竖,崔巍擎天,一想塔底就是海
眼传说,令人立刻产生一种郁郁森森的感觉。一进塔门,虽在盛暑,自



然冷意袭人,暑气顿消。塔里第一层佛殿,高堂邃宇,杰阁四耸,正中
锦云圆拱,供奉着诸天菩萨圣容,丹漆卤簿,彩绘幢幡,供桌上铺锦列
绣,众彩焕烂,海螺羯鼓,订盘油檠。还有若干叫不出名堂的供品法
器,佛前氤氲袅袅,檀藿藏香,汇成一种蓊勃异味,简直滑息难舒。
    门旁并有善众劝告前来随喜的少妇们,最好就在塔外焚香,不要
进内瞻拜,即或入内亦不可在佛前久站,因为怀孕妇女闻的藏香(又名
降香)太多太久,容易堕胎。白塔宝顶之下,有一铜胎七宝华盖,重檐
之下玉箔丁当,璎珞悬珠,平时隐隐约约,看不真切,要登临转塔,才能
一览无遗。令人奇怪的是,这样金碧辉煌的塔盘里,悬挂着一只盛石
灰麻刀的木盘(当年没发明水泥之前,砌墙用青白石灰掺和麻丝以求
坚固)和泥瓦匠用的工具瓦刀一把。
    当时觉得不伦不类非常奇怪,下塔之后,有一位老北平讲了~段
神话才明白塔上刀盘的由来。他说:“北京城里老早就传说,白塔底下
是一座海眼,白塔就是为镇压海眼才砌的,如果塔一崩坍,就水淹北京
啦。有一年有人忽然发现白塔的塔肚子裂了很大的一条缝,如果白塔
一塌,北京城岂不真的沦为海底了吗?大家都忧心如焚,跛躇难安。
可是白着急谁也想不出好主意来,因为塔身太大,没有法子把它箍超
来。不久白塔寺一带来了一位面貌猥琐的锔碗匠,可是他大言不惭,
整天吆喝着要锔大家伙。谁家有破碎的锅盘碗盏拿出来让他或锔或
补,他总回说他是锔大家伙的,小东西不锔。一位妇人一生气说:c既
然你不锔盆碗,专锔大家伙,那么白塔裂了个大缝子,你去锔吧!,谁想
夜晚真就有人听见锔碗儿的弓子嗖嗖乱响,第二天大家抬头一看,果

然白塔塔身裂大口子的地方,居然用一道大铁箍给箍上了,而且铁箍
还用石灰给抹上。要是猛然一看,还看不出加了一道铁箍呢!据说那
是鲁班爷显圣,因为赶了一夜的活累了,灰盘儿瓦刀一忙忘了拿下来,
就挂在塔盘底下啦。”这种离奇神话,各地所在多有,人家姑妄言之,咱
们也就不必较真儿了(北平土话“认真”的意思)。
    北平庙期虽然不少是固定的,可是要说整齐,还得属隆福寺、护国
寺、白塔寺三处,因为这些摆摊子的生意人,不但这三处每个会期必
到,而且每个摊位无形之中仿佛固定不移。你逛隆福寺想买刮头篦子
或者别头发用的骨头簪子,如果觉着大小尺寸不合意,你可以跟他约
好,等下期庙会,或是别的庙会,让他给你预备好带来准保没错。
    各庙摊子的摆法位置也大致相同,譬如说一进山门都是卖山货
的,二门门道两边就全是卖玩具的了,再不就是假珠假宝的各样首饰
摊。卖两把头戴的大门花,或是鬓边的绒花绢花以及卖剪花样的,一
律都是靠墙根儿。因为他们的货色既怕风吹又要防日晒,只有靠墙根
儿搭个布篷才安全保险呢。至予吃食摊、杂耍场子,那是一般市民吃
喝玩乐的去处,跟真正上庙会买东西的人混不到一块儿。庙里最后一
进院里宽敞豁亮,得吃得瞧,就成了这班人的固定地盘了。
    虽然说各庙会卖的货色都差不了许多,可是也有各别另样的。例
如有些喇嘛摊专卖玛瑙松石念珠手串,白银镶嵌的首饰,嘴上说是西
藏来的,其实都是尼泊尔的产品。护国寺因为附近花厂子林立,爱花
有癖的,都喜欢到护国寺溜达溜达,寻找点儿奇花异草,或买一两盆盆
景玩玩。



    白塔寺的喇嘛平素不太热衷承应佛事,可是颇有陶朱遗风,对做
买卖都有两手。他们摊子上摆满了手工做的木盘木碗,咱们当碗用,
可是藏胞自己是用木碗当灯盏的。其实他们主要生意是卖藏香、藏红
花、藏青果、当门子一类东西。藏香是以西藏出产的苦楸木为主要原
料制成的,这种香是棕褐色,有五尺长,比拇指还粗,黄纸加封,用红绒
绳跟细麻秆扎好,论枝来卖,不然香太长,一挤一碰就断了。在西藏这
是佛前专用极品供香,北平各王公府邸的影堂(小祠堂)到了除夕,每
幅喜容或放大影像之前都要点上一枝,以示慎终追远礼仪隆重。就是
烧剩下的藏香头,也算稀罕物儿,遇到孕妇临盆生产不顺利,把藏香在
孕妇面前点上,不一会儿瓜熟蒂落如响斯应,准保生个胖娃娃。老一
辈的人都这样说,是否真的那么灵验,可就不得而知了。
    藏香虽然也是香,可是北平香蜡铺没得卖,只有雍和官、白塔寺两
处有藏香卖。雍和官僻处东北城角,谁又专程跑趟雍和宫跟喇嘛们打
交道呢?所以白塔寺卖藏香无形中变成独门生意了。喇嘛们所卖的
藏红花、藏青果、麝香,全说是西藏特产,从西藏来的倒是不假,其实十
之八九,都是从产地不丹、尼泊尔运到西藏,再转运到北平的。喇嘛们
最看中麝香,假如你说买麝香,他们会很神秘她领你到他们住处,拿出
大盒小盒来,跟你大盖特盖,劝你既买麝香,又要买“当门子”。麝香来
自雄鹿身上,雄鹿有个阴囊,分泌一种香液,作用是求偶期引诱雌鹿
的,在麝囊迎门口的一撮叫当门子,药效最高。麝香假的特多,一不小
心就碰上假货。据有经验的人说,凡是在外面油纸刻着一个“杜”字
的,喇嘛们保证是真品,如假包换,所说固然难以百分之百相信,不过

你到同仁堂、鹤年堂大点的药铺买当门子,有“杜”字戳记的要比没
“杜”字戳记的贵三成,那倒是实情。喇嘛摊卖的藏青果虽然也坚如木
石,可是颗粒有葡萄干大小,比药铺卖的体积大逾一倍还多,吃到嘴里
也是甘涩微苦,味道大致相同,就不知道功效是不是一样啦。这些东
西只有白塔寺有几个摊子上卖,其他各庙间或也有,可是就不多见啦。
白塔寺里除了喇嘛的住处,两庑不开锅伙(大伙儿出钱,单身汉共同做
吃食卖的小本生意人),不租闲杂人等,只租茶馆棋社,所以两廊的情
形,比隆福寺、护国寺稍微整齐干净一点。
    白塔寺买卖人里有两位特殊人物倒是在国际上出过风头。一个
是捏江米人儿的叫玉子,一个是做棕人的海爷,两人都住在宫门口,每
逢五六都在白塔寺摆摊,别处庙会他们就很少趁热闹了。玉子尊姓大
名差不离的人都不知道,他参加巴拿马赛会得到优等奖状,上头写着
“得奖人玉子良”,由此大家才知道他叫玉子良。他得奖作品是《天女
散花》。有一张得奖的着色照片(当时还没有发明彩色照片)他视同瑰
宝,不轻易给人看,笔者是做成他一笔好交易才看见过一次。照片上
如来佛宝相庄严坐在莲台上说法,金翅大鹏在霭霭样云中展翼呵护,
文殊、普贤各坐青狮白象,十八罗汉怒目低眉姿趣各异。散花天女锦
衣珠履,顾盼烨然,素绢垂香轻裾缥缈。侍儿花奴手持花篮,也是明珠
金翠,妙舞无伦。整个戏出装在一只七八寸古色古香素锦糊的玻璃盒
子里,布局用色固然裱缛壮美,就是远近离合也能恰到好处,甚至于人
物的眉目衣纹,神情姿态也都刻画入微,宛然有致。笔者所见只是照
片,如果是实物,当然更是栩栩逼真了。无怪当年评审结果给他的评



语大意说:“巧心妙手,是手工艺品中的伟大杰作。”他捏的江米人的特
色是,不论摆多久,不龟裂、不变形,而且不褪色、不发霉。据他自己
说:“我这个画面是脱胎于梅兰芳《天女散花》,天女的服饰甚至于眉眼
神情都跟梅老板仿佛,这份展览品有的地方改了又改,捏了再捏,费了
三个月时间才完成的。现在上了几岁年纪,这么细致的活儿,自己眼
力指力都欠灵活,也捏不出随心满意的活儿来啦。”笔者曾经拿余叔岩
在《洗浮山》饰贺天保的一张剧照,头戴罗帽身穿黑箭衣,背插双刀,手
拿马鞭,一个趟马姿势清他照样捏,他捏了三天才完工,果然捏得仔细
传神,就连身段脸上神情,都捏得惟妙惟肖简直绝了。笔者在文玩阁
子里摆了两三年,都丝毫没走样。后来被余迷票友何友三看见,连要
带夺地拿去了。
    海爷就更是怪人了,就连他左邻右舍也不知道尊姓大名,只知道
海爷,大家所能了解的是,他是京剧票友,常在阜成门外关厢一个戏园
子里票戏,后来忽然塌中(嗓子唱不出亮音来,梨园行称之为“塌中”)
一字不出,他一灰心,就做起棕人儿来消遣。他把泥人儿完全戏剧化,
铠甲旗靠,冠冕相貂,绮袖丹裳,瑁簪缔绣,每个人物都能做得精细逼
真。就是净丑的脸谱,挥戈持戟十八般兵器也做得一丝不苟。他把毒
个人物袍服锦裾之下,都用小棍和硬猪鬃环绕粘固,把一个个金玉其
外胶泥其中的细巧绫人,放在铜茶盘里,用稻秸秆儿敲打茶盘边缘,棕
尾人受了震动回旋游走,不时发生异常的动态,非常有趣。海爷的玩
意儿,虽然没有参加过国际展览,可是抗战之前铁道部举行过一次铁
路展览(简称“铁展”),海爷的摊子摆在西厢的走廊,被一位意大利籍

专门研究各国民俗舞蹈的学者发现,罄其当时所有成品,运回意大利,
在一处博物馆展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