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回;否极泰来由乱入治  香猴降世重整河山
诗曰;

  五代残唐乱纷纷, 十国离析社稷崩。 莽莽神州谁是主? 茫茫华夏自浮沉。

  干戈历乱无宁息, 生灵涂炭水火深。 祸尽福生归大道, 一统山河拯万民。

  话说唐朝自公元618年李渊开国,至公元907年朱溫篡位立梁止,历有二百八十九年。唐亡后,中国陷入分裂。中原地区,继朱温的梁之后,有李存勖的唐,石敬瑭的晋,刘知远的汉,郭威的周共立过五代王朝,(史学家因这五个国号与过去历史上曾有国家使用过,而且这五代皇朝都很短暂,故把他们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代王朝不但都历时短,(长者不过十六年,短者仅有两三年)而且都无能统一中国。中原周边,同时还有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十国。

  从唐朝灭亡后的五十三年中,由于中原经历了五代王朝,周边同时又存在过十个独立的小国,谁都没能力把中国统一起来,因此,史家把这个时代称为“五代十国”。也有称之为“残唐五代”的。国家不统一,军阀割据,横征暴敛,战乱连年不息,田园荒废,饿殍遍野,受害的是天下万民。这时,人们都希望有一位英雄豪杰出来一统江山,重创太平盛世。

  秦淮先生又有一首《西江月》,说的正是本书描述的这段历史:

  李唐气数已尽,五代竞逐*。匆匆梁唐晋汉周,转眼轻云过岫。

  且把胡尘扫净,收拾片片金瓯。陈桥驿内运权谋,只为河山锦绣。

  故事且从公元927年说起:这时是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二月(辛卯)十五日为太上老君诞。那陕西境内,有一座天下闻名的西岳华山,山麓之下,有一座华山道院,这道院,乃是一位陈姓道长执掌,人称华山道长。这位道长姓陈名摶,字图南,真源人氏。后唐长兴年间曾赴进士科举落第。后来因见四海动荡,天下不安,遂无心功名,隐居武当山,得异人点化,深研先天之数,黄、老之术。后见中州动荡不安,又转赴华山掌教。

  为记念太上老君诞,道院内一众道士在齐声诵唱经文,钟鼓齐鸣,香烟飘袅,一片庄严肃穆景象。众门人齐集念诵,忽听得从东方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雷鸣,隆隆鸣声,越来越响,

  四周的村民见晴空万里,忽然雷声大作,东方天际,又见涌起了一带红霞,这红霞越来越宽,雷鸣也越来越响。突然间,红霞之中突然冒出一股金光,直冲霄汉,同时隐隐传来一阵音乐声。只道又是甚么妖孽作怪,又有什么灾祸临头,都吓的惊恐不已,纷纷跑来道院找道长询问:“道长:你看这晴空万里旱天雷,莫不是又有什么灾星降临了?”

  这时,道长也正在门前观看,见众村民前来询问,连忙掐指细细推算了一番,面露喜色,点头微笑。

  众村民忙问;“道长!道长!怎么啦?你算出了什么啦?”

  华山道长依然在笑,说:“好!好!五代残唐无真主,一朝降下金龙来。”

  众村民说;“道长,你说的什么五代?什么金龙?”

  华山道长想了一下,说;“这……天机不可泄漏。不过,天下太平,终于要到来了。”

  
  众村民问;“道长,你看到什么了?算到了什么了?”

  华山道长高兴地对众人说;“刚才那金光冲天的地方,有真命天子降生啦。”

  众村民又问;“有真命天子降生了?那又怎么样了呢?”

  华山道长说;“有了真命天子下凡,那江山一统,天下太平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众村民说;“可他才刚刚生下来呢,什么时候才能一统江山,什么时候才得天下太平呢?”

  华山道长掐指细细推算,面露喜色,欣喜地说:“三十三年。三十三年后,就能江山一统,天下太平了。”

  众村民听了,都欢欣雀跃,齐向天高呼:“一统江山万岁!天下太平万岁!

  华山道长他这一看,看到了什么?他这掐指一算,又算到了什么?               

  ……………………

  原来在今年正月朔日正旦;玉帝临朝,隐隐听得下界传来悲伤哀叹之声,震荡天庭;俯视人间,又只见人间笼罩着愁云惨雾。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便问太上老君,人世间遭的这场劫难,都有了好些时日了,按天命安排,究竟何时方休?

  太上老君回禀玉帝说;“启禀上帝,这事说来话长,那李唐江山,按天运安排,他四海昇平,八方朝拱,民丰物阜,本应享有国祚三百六十年的。谁料他这第一个下去当皇帝的,还未登位,先就勾搭上了隋杨广的两个妃子。接着,往后他的孙子当皇帝,又是还未登位,就勾搭上了一个陪他老子睡过觉的宫女。后来,他登位以后,不但封了这个宫女当皇后,结果还让她篡位夺权,自立大周国,亡了唐朝二十一年。再后,他孙子的孙子当皇帝,倒过来又佔了个儿媳妇做老婆,结果又是天下大乱……这些都是道德败坏,纲常颠倒,折损国祚,祸延苍生的孽障,所以,这么东折几年,西扣几年,这一折一扣的,这李唐江山只过到二百八十七年,就亡国了。反倒留下五十三年天下大乱给老百姓……”                                

  听着听着,玉帝早就听得不耐烦了,半眯着眼,半瞌半醒地说;“老卿家,你别老是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的唠叨。朕听了半天都弄不清是在说谁。你乾脆就说是谁谁谁干了什么,谁谁谁又干了什么,这倒清楚点。”

  太上老君被玉帝这么一说,一时答不上话来,登时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太白金星见了,忙出班奏道;“启禀上帝;刚才老君所奏,是说那唐高祖李渊,还没当皇帝之前,先就勾引了隋杨广的两个妃子陪他睡觉。后来他的孙子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也就勾搭上了那个陪他老子太宗皇帝李世民睡觉,叫武媚娘的宫女。后来李治当了皇帝,不但把她收了进后宫,还册封为皇后,这下可就招了个现眼报。李治死后,这武媚娘觊觎神器,窃踞大位,先是垂帘听政,后来还滥杀李氏子孙,最后干脆谋朝夺位,自立为大周,这个大唐就让她这样灭了二十一年。到后来,还是她的孙子李隆基当了皇帝,这李隆基却又倒行逆施,把个儿媳妇拿来做老婆……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不但大唐的国祚缩短了,天下的百姓也遭劫了……这次李唐亡国以后留下后人的劫难,天运是五十三年,这才刚过去十七年……”

  玉帝听着,不住的摇头叹息,说;“执政者失德,祸延天下苍生,导致愁云惨雾,笼罩斗牛,戾气哀氛,屡冲天庭,令朕在这灵霄殿上坐着也不得安生。看来这金瓯破碎,山河残缺的世道,也该是派人前去收拾的时候了。两位老卿家,你们说是吗?你们计算计算,看来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应该是派人下去了。”

  太上老君奏道;“陛下说的极是,不光是陛下和咱们做臣下的操心着这件事,就下界明白事理的执政者也都在操心的。就如现今的后唐帝主李嗣源,他也是挺操心的,天天晚上于后宫庭院向上天祝祷说:‘某本胡人,因天下扰乱,为众所推,权居此位,自惭不德,未足安民,愿上天早生圣人,为生*,俾某得息肩,乃是天下之大幸也……’可见四海扰攘,天下动荡,上天与人间都亟盼太平的了……

  玉帝听了,不禁一声叹息,说道:“这李嗣源也可算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了,二位爱卿确也应该尽早派人下去收拾残局才是。”

  太上老君忙说:“陛下所言极是,该是派人去收拾残局的。但这收拾残局的人必须有安邦定国之才,斡旋乾坤之力,这才能重整山河,整肃乾坤。连日以来,老臣正与太白星君商讨,也就是计算计算派人下去的事……”

  太上老君尚未说完,只见左班队列中,文曲星君出班奏道;“启禀上帝;这安邦定国之才的人是有的,就如这李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论他的福泽,本有帝皇之分,只不过在诛讨武后韦后余党时兵败被杀,原来是闲置天曹,轮候差遣的,最近不知要他执行什么任务,听说已受天曹差遣,转世临凡,倒不如就由他去收拾残局,重整山河……”

  “不行!不行!”右班队列中武曲星君匆匆出列奏道;“这李重俊冒冒失失,少不更事,当年身为太子,手下有兵有将,杀几个乱臣贼子,尚且弄到兵败将亡,现今群雄割据,天下大乱,以他这样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能收拾得了残局吗?”

  文曲星君道:“按刚才老君所说,他的福泽是有帝皇之分的。他诛讨武氏余党本也不是过错。当时失手是因为中宗皇帝犹在位,以子犯父,有伤大道。而那中宗皇帝又是正统之君,福泽未衰,故李重俊兵败身亡,这都是天命攸归,非关他不能安邦定国之故……”

  那武曲星君又奏道:“这怎么还说不是无能?想当时正是天下承平,他身为太子,尚且不能清君之侧,为君父分忧。如今四海鼎沸,天下动荡,他还能干得了什么?”

  文曲星官正要争辩,玉帝道:“两位卿家无须争辩,那李重俊早已安排到下界,自有他该去做的事,那是更改不得的了,二卿不必争议。”

  这时,下列仙班中,又有一位星官出列说;“微臣保奏一人,定可平定天下。”

  玉帝一看,原来是天府星系的贪狼星官,便问;“卿家意欲保举何人?不妨说来供大家参详参详。”

  贪狼星官奏道;“微臣保举关圣大帝义子关平。这关平受封灵侯太子,位列仙班。当年追随大帝左右,建蜀有功,久经战阵……”

  话未说完,忽然下列仙班跑出一人,大嚷;“不可!不可!”

  众神往下看去,原来是已被封为“斗战胜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虽然是身穿锦袍玉带,但依然是猴头猴脑,一副猴相。众神见了,俱觉诧异。

  太白金星忙问;“悟空,你已功德圆满,位列仙班,难道还想再到人世间走一回吗?

  孙悟空说;“非也!非也!俺老孙是说刚才他说的那个关平,干了一辈子都是鞍前马后的副将,连人世间的画图儿也只不过画着关二爷晚上看书,他站在后面当个警卫官罢了。不信你去翻开《三国演义》看看,都没说他带过什么大兵团,打过什么大战役,也没说过他懂得什么六韬三略,有甚么拔山举鼎的气力的。那有什么本事去打天下?”

  天府星系里的破军星官听了,勃然大怒,出列说道;“猴头!你别在这儿说三道四的,说人家什么鞍前马后的,当警卫官的,那是人家早年的职务罢了。后来他不是带兵打仗了吗?你当年取经,不也是跟在你师父鞍前马后,牵马随鐙的,你的本事也不过降魔伏妖罢了,难道你又有什么通天本事去平定天下?”

  原来贪狼、破军两位星官,早年在唐僧取经的西行路上,就与悟空结下梁子;一直老闷在心里的,如今见贪狼星官推荐关平,话未说完,他就出来打岔,破军星君听了不禁大怒,所以忍不住了也站了出来跟他顶牛。

  孙悟空听了,呵呵发笑说;“星官星官:你也真太欠缺修养的,怎的老记着当年的过节,老喜欢跟俺抬槓,不服老孙的功夫,说来也忒狗眼看人低了。你听过两句诗没有?后瞻十世纪,人间一位挺有名气的真命天子还写了诗称赞俺老孙的本事呢。”

  太上老君听了,笑道;“你这猴头,今天怎么跑到灵霄殿卖诗文来了?你几时又学会了诗?又怎么跑到前瞻后顾十世纪去找一位真命天子写的诗来卖弄?”

  孙悟空说;“太上老头,你别听岔了。我没说我学会了诗,会写诗。俺说的那是后顾先知佛和上帝谈禅时说到的诗。还说到是一个真命天子写的。全首诗也蛮多字的,俺也记不得那么多,就记得那说到俺老孙的两句,说的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那不就是懺语吗?这不就是说拿老孙这根棍去就能打平天下吗?”         

  玉帝原来是闭目聆听,听了孙悟空这一说,半睁着眼,微微点头自语;“悟空说得倒是有点玄机。这首诗有点像是前儿先知佛曾说过了的,朕倒是有点耳熟能详,甚么:‘金猴奋起千钧棒’,说的也确是猴子那一族的。”

  太白金星说;“悟空,你这一说,不就是你想去吗?”

  孙悟空忙摆手说;“不是,不是。不是俺老孙想去,俺倒是要向你推举一个有本事的,能使棍棍的,能打天下的。

  太白金星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