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有两个小伙子在酒店里骂契丹人,赵大哥听了,向前问他们……”坠儿一边回忆一边说:“……原来是他们得知有一群辽兵在米脂抢了一个女子,作礼物送去成都的,他们气愤不过,带了几个家丁就去抢。但是契丹人多他们人少,打人家不过,家丁都伤了,没法儿了,因此在哪儿喝酒生气……”

  “这可好了,碰上咱们赵大哥啦。是吗?”德妃问道。

  “是的。”坠儿说:“大公子听了,气不打一处上,二话没说,跟哪俩小伙拜把结兄弟,一块儿把哪女孩救了回来……”

  “刚才说把她送回家了,哪不就好了吗,怎么又死了呢?”德妃忙问。

  坠儿道:“大公子把她送回家了,可她不知道契丹人抢了她,后来又把她家的人杀光了……”

  “后来怎么她又死了呢?”德妃急着追问。

  坠儿道:“那时节,大公子送她回家之后,急着要去晋阳找他的拜把兄弟,她因为家里都没人了,要跟着大公子一块去……”

  “他去找的就是如今咱们的皇上。”德妃又迫不及待的追问:“他们路上碰上辽兵了?”

  “没有?大公子没敢带她去……”

  德妃气急败坏地嚷道:“坏了!坏了!一定是赵大哥哥把她扔在家里,让辽狗杀了!”

  皇后道:“二丫!二丫!你少嚷两句好不好?让人家说下去不好吗?”

  坠儿忙接着说:“不是契丹人杀她的。大公子也不是把她扔下不管,哪是因为哪时天下正乱,带上个女孩路上更不好走,他也不知道他的拜把兄弟哪时在什么地方,因此,便留下银両,托付乡亲照顾她,还答应了一但找到拜把兄弟便立马派人回来接她……”

  “后来呢?后来呢?”德妃忙问。

  “哪女孩知道大公子确实不能带她一同上路,也就不哭了,还送了大公子一程,站在崖顶上看着大公子出到村口,向大公子喊了一句:大哥哥!一路好走,不要牵挂,鹂鹂这就跟你一块去了!就跳崖自尽了。”坠儿一边说,一边不停地落泪。听的人也都在抹泪。

  皇后又问:“你们都没见过她?”

  众人都摇头说:“没见过。”

  坠儿说:“我见过了!有一天在梦里见到了她……”

  德妃忙问:“她漂亮吗?”

  “漂亮……”坠儿说。

  德妃忙问:“有多漂亮?”

  坠儿道:“漂亮到说不出来。”

  “怎么有这样说的呢?”德妃道。

  坠儿道:“因为……因为没见过像她这么漂亮的。”

  这就不能再问下去了,这就是说无法形容了嘛!德妃听了,不免更生妒意,心想:“这岂不是比俺姐妹还漂亮?”但这话却是不好问的。只得扯上其它话去:“她对你说甚么来着?”

  坠儿抹着泪说:“她要我替她好好关照大公子。”说罢,忍不住失声痛哭了。

  这时,堂上堂下,听的人无不陪着落泪。德妃更是泪流满脸,把坠儿拉到身边搂着,喃喃自语道:“你也要替咱们好好关照赵大哥哥……”

  皇后又问道:“后来呢?后来又怎么样了?”

  坠儿道:“后来……后来她一抖身子,变做一只黄鹂,飞去了。”

  德妃大感诧异,点头道:“原来她是一只黄鹂化身,怪不得你说她这么漂亮哪么漂亮的。你不知道,大凡哪些月妖花精的,一但化成人形,都是特别漂亮,特别迷人的……”

  “不!她不是什么精什么妖。她是仙女。”坠儿高声嚷道。

  皇后笑道:“她不是妖精,是仙女,好的是她走了,她要是不走,今天都指挥使身边这个少夫人的位子就不是您的了。”顿了一顿,皇后又说:“好了,别说这些伤心的了,说说这次你们杀敌立功的罢。”

  德妃听了,忙问坠儿道:“皇上说晋阳有一员贼将异常凶悍,来冲御营,被赵大哥哥堵住战了半天,被你一箭射了下来,后来咱们打了大胜仗,皇上高兴得不得了……你好厉害啊!”

  “哪里的话呢!”坠儿忙分辩说:“原来先是大公子已经把贼将杀得昏头昏脑的了,俺是乘机发冷箭射他的,哪算得啥功劳?”

  皇后点头赞许道:“是呀!这就叫做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如今同为朝廷杀敌立功,就更是无需再分你我了。”

  德妃向皇后道:“听说她们这群女将个个都武艺超群,十分了得,难得如今有此机会,一齐来到后宫,不若就请她们操演一番,好让咱们也开开眼界,”

  皇后听了,点头微笑道:“说得不错,哀家也正有此意。她们在沙场征战咱们看不到,在这里演练看看也好,让咱们开开眼界。”

  坠儿忙说:“宫内不准携带武器,咱们的马匹都在宫外……”

  皇后道:“这有何难?”回头向内侍说:“传话都指挥使,把五位娘子将军的弓马刀枪立即送入内廷,就说哀家要看她们演练武艺。”

  内侍领旨,一叠连声的传呼出去,正在外宫值勤的都指挥使赵匡胤听了,得知是皇后娘娘要观看娘子军演练武艺,哪敢怠慢,立命内庭禁军把五位女将的马匹武器送入后宫。

  外面的马匹武器送了进来,就把殿前一片空地当作了较场,左边排列金鼓,右边一列的摆了五个箭垛。中军把令旗一挥,霎时金鼓齐鸣,五位女将各各脱下锦袍,露出里面的紧身衣绔,更显得英姿飒爽,妩媚动人。两位娘娘看了,不禁鼓掌喝彩。五员女将见两位娘娘如此高兴,也是兴奋异常,一声娇叱,同时纵身上马,各各手舞双剑,跃出场中,使出那卖把式的哪一套功夫来。

  这里皇后也命人把酒宴移到了殿外廊间,又把准备赏赐的采物摆置在两旁桌上。

  这时,五位女将在场中正练得起劲,马蹄得得,剑光闪闪,看得两位娘娘眼花缭乱,不断的连连喝彩。

  接着,中军又把令旗一挥,响起了一通英雄鼓,五位女将勒马列成纵队,跑到左边突地跃起,站立鞍上,各各张弓连发三箭,箭箭皆中红心,喜得两位娘娘连声叫好!

  二通鼓响:众女将策马绕场跑了一圈,回到左边,背向箭垛,反身连发三箭,依旧是箭箭中的。

  三通鼓响:三位女将滚鞍下马,列队来到皇后娘娘座前行礼,下面中军高声传唱:“五位将军演练完毕!请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验靶。”

  接着,十名小兵又把五个箭垛扛到座前,请皇后过目。

  两位娘娘见果然是一箭无偏,支支中的,不禁连声夸赞,说了个“赏”字,两旁内侍齐声应“诺!”便把赏品分发,

  五位女将:各赏束发金冠一顶。

  白金百両。

  丝绸二匹。

  蜀锦一段。

  女将们欢欢喜喜,齐齐谢恩。

  最后,皇后叮嘱道:“赵将军身领禁军都指挥使之职,各人今后应称都指挥使官衔,不应再叫大公子,这是朝廷的体制,不得有违。”又向坠儿说:“就是你……闺房之内你们如何称呼哪是你们的私密,但大庭广众之中,也应遵从大体莫违朝庭体制。”回头又向德妃道:“就是你这个做娘娘的也不应例外,开口大哥哥,闭口大哥哥的,成何体统?”众女将听了,俱各一诺连声,口称“遵旨”。德妃听了,吐了吐舌头笑道:“臣妾谨遵皇后懿旨”。

  说罢,娘子军们谢恩告退而去。

  正是:前朝有个花木兰,戎装代父去从军。今有金冠五女将,何愁四海不得平?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十六回:妇唱夫随后宫调欢笑  父死子继晋阳又兴兵
此次伐汉一役,实因郭荣自践位以来,急于速立战功以树威于朝野所致。但二伐晋阳未得寸土,反倒白白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虽然臣下没有谁敢公开说半个不字,但平心忖度下来,也看到每每都是自己失误所致。为了维护一个皇帝的尊严,这又是不能向任何人说的。因此,常常显得焦躁不安,寝食俱废,每因小事杀人。烦躁之余,倒喜欢回后宫与皇后和德妃倾诉一番……

  本回前面说过:皇后是符映云,还是刚刚册立的。德妃是谁?德妃就是皇后的妹妹符映霞。

  前面第五十八回也曾说到:当年李守贞听信术士毛衡说符映霞不但貌美,且又福泽深厚,它日必定贵为后妃,因此就命儿子李崇信前往符家庄求亲,娶了回来做媳妇,后来郭威征伐河东,李守贞兵败城破,举家*,但符映霞没有死,被郭威的部下救了出来,当郭威知道她是自己儿媳的妹妹时,因怜生爱,令人把她送到郭荣军中,命郭荣纳她为妾,这此晋阳班师回朝,即封她为德妃。

  如今郭荣虽然当了皇帝,但他身边没有几个至亲的人。当年被俘漠外时,家室离散,举目无亲。还是在符家庄时和赵匡胤结了八拜之交,这才算是有了个兄弟。和符家大小姐成了亲,这才算是有了个至亲的人,但为了富贵前程,却又只能匆匆分手。待去到晋阳与姑父母(又是养父母)相逢,这才又算是回到亲人身边。可是,不久又变故迭生,郭威在京家眷全遭杀戮,就剩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了。接着,不到三年,郭威病逝,郭荣虽然当上了皇帝,但自己身边父母兄弟,无一倖存,成了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这真是够寂寞的。

  李重进、张永德虽是“皇亲国戚”,李重进是郭威的表亲侄儿,张永德是郭威的外孙,和郭威是很亲,可跟自己就不是那么亲了,因此,他们两个原来是总管禁军兵权的,现在都调到外任去。现在最亲的,第一个是符彦卿,第二个就是赵匡胤,他们两人都掌握着内外重兵,都是位高权重,事务繁多,难得在一块聚会,心中有事,大多又是难以向外人言的,那就只有对符家姐妹说了。

  郭荣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念念不忘当年在符家庄过的日子:不是赵匡胤相救,不是符家庄收留,就没有他郭荣的今日。因此,回到后宫,他总希望重新找回当年在符家庄过的哪种“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情情趣,他喜欢仍旧用当年的称呼去叫她符氏姐妹。在后宫,没有外人的时候,他要她们还是用当年的称呼叫自己,不要叫“皇上”。但是,皇后说:“礼不可废。”这才罢了。但德妃却不理这一套,依旧按往日家常习惯胡乱叫着,开始皇后还加以规劝的,后来看见皇上高兴,也就任她叫着去,置之不理了。

  今日朝罢归来,见皇上眉头深锁,皇后深知皇上内心的烦恼,婉言劝说道:“臣妾见陛下自践祚以来,旰食宵衣,事必亲躬,辛劳倍于往昔。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朝廷养着哪么多的官员,皇上若是有一时难决的事,可召集诸大臣廷议。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又道是:‘人多出诸葛’。陛下尽可‘择其善者而从之’,和众人商量着办总比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的好。”

  世宗叹了一口气,徐徐说道:“大妹有所不知,曩昔父皇在日,朝中文武大都不是父皇的同僚就是部下,所以一呼百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如今朕虽登大位,但有些臣下往往与朕背道而驰……”

  正说着,因见德妃来了,料知她是过来陪着皇后闲聊解闷儿的,便笑对二人道:“看到你们两人,朕就想起当年旧事,如今要想欣赏当年大舅哥奏琵琶,二弟吹玉笛,听二妹妹一曲高歌,恐怕难如愿以偿了?”

  德妃笑道:“皇上这话说得不对,若要听曲子,只要下旨,哪有办不到的事?圣旨该是这么说的:太傅魏王爷奏琵琶,禁军都指挥使吹玉笛,德妃娘娘唱曲子……”

  皇后正色道:“二妹休得胡说,哪有个皇帝下旨命大臣与妃子在后宫弹唱作乐的?成何体统。”

  世宗笑道:“皇后你这一说,未免就显得孤陋寡闻了。大唐玄宗明皇帝,花萼楼上不是命宁王吹玉笛,贵妃舞霓裳羽衣吗,怎么说没有?”

  德妃笑道:“依皇上这么说,就该是:命太傅魏王爷奏琵琶,禁军都指挥使吹玉笛,皇后娘娘跳霓裳羽衣舞,德妃娘娘唱曲子……最后,还千万别忘了一个人……”

  皇后瞅着她,问道:“谁?你还能编出谁来?看你还能编出个甚么人来。”

  德妃越笑越浓,指着皇帝道:“要他恕我无罪我才敢说。”

  世宗见她笑得哪么有趣,忍不住也笑了,见她这么说,忙答应道:“恕卿无罪!恕卿无罪!快说!快说!”

  德妃止住了笑,一版正经地说:“柴大官人轻扣檀板妇唱夫随!”

  皇后看着自己妹妹虽然经过一番风波,(皇后指的是她嫁到了李守贞家,李守贞反叛;本应株连抄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