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蝙妮见了,更是大为震惊。霎那间还以为是娘娘带领了这群丫头降临尘世。当看清了她们都只不过是俗世凡胎时,还是感到惊奇。扯过身边一位妇人便问::“大嫂,你们晋中真多美女。你看,她们妆扮出来个个都赛似天仙般的……”

  那妇人说:“告诉不得你,这正是一宗奇怪事。其实这些妆神的女孩子都不怎么漂亮,怪就怪在年年娘娘诞,不管你是找那一家那一户的女孩子来妆,也不管她长得俊,长得丑,一妆出来的模样儿就都俊得不得了,都和如今你看到的一样。谁都说不清这是个什么道理……”这妇人一面说,一面瞧瞧凤儿,又转过头去看场子里妆扮“风仙子”的那个仙女……忽地失惊忘神地对蝠妮说:“你瞧瞧,你瞧瞧,你这同伴的模样儿,怎么跟女娲娘娘身旁的风仙子长得都是一个样……”

  她这一嚷,惹来旁边人们的注意。都回过头来看看凤儿,又看看场子里女娲娘娘身边的风仙子……一时间,一群人都围拢来了……

  凤儿不知什么回事。因为每个人都熟悉身边的人的长相,而最陌生的就是自己的长相。她看见女娲娘娘就觉得很熟悉,但看见风仙子根本不知道那就是自己。尽管那些人大惊小怪地瞧来瞧去,她也不知道她们在瞧什么,而蝠妮却清楚得很。悄声对蝙妮说:“讨厌死了,本来是打算在这儿等皇帝派来的钦差的,却让她们把风精儿给瞧出来了,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先躲开一下吧,待那钦差到了咱们再回来吧。”

  蝙妮听了,连忙点头称“是”,两人回身一把搂起凤儿,借一道金光,腾空而起。

  凤儿一时不知就里,忙问:“怎么了?看着好好的,怎么就走……”

  蝠妮心想,这事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其实,也不该对她说得太清。便说;“刚才那儿看的是凡人妆扮的,没啥好看的。咱们回老君洞去,看当年娘娘留下的形相儿,那才是更好看呢。”

  凤儿听了,便不言语了。不一会儿,回到老君洞口,缓缓落到地上。往里一看,洞口不深,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残败。便说:“浅塌塌,黑洞洞的,破破烂烂的,有啥好看?倒不如洪洞那边热闹。”

  蝙妮笑道:“急什么急?你看清了再说。”说罢,两人领着凤儿,往洞里走去。

  凤儿说:“你说那女娲娘娘一来到人间就到这老君洞住下来。你看这洞这么一点点大,后来还带着不少人呢,怎么个住法?”

  蝙妮蝠妮也不答话,牵着她只管往里走。说也奇怪,甫走进不远,便只见洞内渐显光亮,洞壁也越来越宽敞。再往里走时,只见四边越来越宽阔。往内里深处看时,更是深远无边。往地下看时:只见绿草如茵,流水潺潺,蝶飞鸟唱,遍地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树……抬头往上看时:只见湛湛蓝天,浮云丽日……心下不禁暗暗称奇,正思忖着:刚才进来时,分明看见这洞又小又浅,原来这里面却是别有洞天,怪不得那女娲娘娘要住进这里了……

  三人弯腰过了一个较窄的洞口,抬头一看,又是另一洞天。更是花环翠绕,芳香袭人,中间一座宽敞的石平台,平台上面,林林立立列着一群似是人形的石块。

  凤儿看了,便问她们:“这些石块,倒又点像人模样似的,是谁搁在这儿……”

  蝙妮说:“这就是女娲娘娘给人世间造人以后,离开这里留下的形相儿……”

  凤儿叹了一口气说:“看来是好长的岁月了,这些形相儿都零星剥裂,模糊不清了,要是能看看女娲娘娘的仙容,哪才好呢。”

  蝠妮说:“这有何难?你没听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吗?你真诚心要见娘娘的法相,当然能。”

  凤儿忙问:“那该怎么样?”

  她们没答话,只是双手合什,闭目垂首,长跪在地上。

  凤儿见了,也忙仿照着跪了下去。霎时间,便只觉得心定神凝,五内皆空,就如入定般的。过了好一段时间,耳边听得她们轻轻叫唤:“你睁眼看看,你睁眼看看。”

  凤儿听了,缓缓回过神来,轻展翠睑,缓舒凤目,向前看去。只见彩霞笼罩着那群石形相儿。而那些中心石台上那几尊石相儿内透金光……渐渐的由零星剥落化为玉润膏凝,由模糊人形化为婷婷好女。再看时,个个都是哪么柳娇花媚,明*人。定睛细看那坐在白玉座上的形相时,凤儿不禁失声叫道:“花灵儿!哪不是花灵儿吗?”

  蝙妮说:“哪不是花灵儿。哪是娘娘。”

  凤儿说;“怎么不是?前儿分明就是她在那……那什么地方唱歌……”

  蝠妮笑道:“唱歌的是花灵儿,但法相是娘娘的。”

  凤儿听了,糊涂了。有点茫然。问道:“那么……花灵儿呢?”

  蝠妮策着凤儿站了起来,指点着娘娘身旁那些女孩子说:“娘娘身旁左边第二个就是花儿。”

  凤儿听着,往蝠妮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另外一个模样的,看起来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是谁,蒙蒙胧胧,似懂非懂的,又问:“那其他的是谁?”

  蝠妮指点着说:“这第一个是风儿,第三个是雪儿,第四个是月儿。”又指着右边的说:“这边的是雨儿,露儿,云儿,霞儿。”

  凤儿听着,一面凝思,一面点头。其实还是似懂非懂。又指着台下周边那一群群穿着不同服饰,不同妆扮,不同肤色的少男少女说:“你说的这几个,我想着想着倒像是似曾相识。但是这些又是谁?”

  蝙妮笑道:“亏你还说是唸了那么多书,走过那么多地方,见多识广的。连这个也看不出?”便又指点着说:“那些衣宽袖长,环佩叮噹,跟你一个模样儿打扮的,那不就都是中华儿女么?那男的白褂红裳,女的玉佩银饰,满头小辫子的就是楼兰的英雄美女。这边的都是天竺的,那些皮肤似炭的是婆罗门国……”

  不待蝙妮说完,凤儿就抢着说:“我问的就是这个。他们这些外国人,怎的也在这里?”

  蝠妮说:“天下的人都是娘娘造的,哪里分出个中国外国来……”正说着,忽然一阵清风飘来,带着一张纸条,飘飘荡荡的,落到她们跟前,蝠妮拾起一看,原来是值日功曹告知她们,大宋皇帝的钦差到洪洞来找风儿了。心想:“虽说是大宋钦差来了;但到底是个甚么打扮的?这儿是刘汉的地盘;难道他还能摆着宋家的架子前来?”再一想:还是到那儿看了再说吧。于是,便对凤儿说:“咱们又得回去了……”

  凤儿忙问什么事,蝠妮道:“皇帝派人来找你呢。”

  凤儿道:“皇帝?哪里的皇帝?找我干嘛呢?”

  蝙妮道:“你的大公子当皇帝了、他派人来找你呢。”

  凤儿道:“胡说!他们在汴京才刚跑出去呢,一下子当得了什么皇帝?”

  蝙妮笑道:“你睡了一觉呢,知道么,人间哪是多少年了……”

  蝠妮也无暇答话。想了一想,右手一把望空中抓了几只蝴蝶儿往凤儿袖里一塞,左手把凤儿一搂,回手一送,带着凤儿便顺着时光隧道去了。

  那凤儿还不知怎么回事,被蝠妮一送就进了隧道,出了隧道时,身如落叶,飘飘荡荡,正是:人生原是梦,梦本是人生。任是大罗天仙,也难以说得真。三人一眨眼间出了时光隧道,依旧来到洪洞地面,这时;已是日倚西山;炊烟四起;刚才在这里敲锣打鼓;唱歌跳舞的人群都全散了;到处冷冷清清的;蝙儿眼尖;看见前面一间关王庙门前;有个道士敲着渔鼓;口中高声唱着;便向蝠儿说:“满街上的人都散了,只有这一个道士,说不定就是来找咱们的,咱们过去瞧瞧看。”

  蝠妮听了;点头称是。三人走向前去,只听得那道士唱道:“渔阳鼓,响叮当;口唱歌儿走四方。不是化缘讨米饭,只为奉命找娘娘。娘娘大名金凤儿,曾在京城伴君王。自从一阵狂风起,如今不知在何方……”

  越走越近,越是听得清楚。凤儿听了:这不是分明是在唱我吗?怎么说我是什么“娘娘”?伴什么君王?这道士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趋步走上前去;蛾眉倒竖,凤目圆睁,指着哪道士喝道:“呔!你这道士好生无赖,本姑娘有何得罪于你?怎么在这儿胡说八道,编歌儿唱我?”

  苗训听她这一发话,分明这位千娇百媚的小娘子便是金凤儿了,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喜得笑逐颜开,笑嘻嘻的一揖到地,笑向金凤儿道:“倒叫贫道好找,这下可找着了。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贫道是奉皇上圣命前来恭请娘娘上汴京的。”

  凤儿听了,一时也想不起来;弄不清楚;原来曾经听说皇帝是石敬瑭的儿子;一会儿又听说是辽邦的耶律德光,但在汴京里和大公子厮杀的却又是个姓萧的……大公子是跟自己说过了的,但自己没心去听,也没心去记,反正哪些当皇帝的都没一个是好东西,如今竟说我“曾在京城伴君王”,居然还派人来找自己去汴京?忍不住一肚子火气直往上涌,扯着蝙儿蝠儿道:“走!走!走!你们两个真糊涂,怎么带我来见这个妖道?”

  蝙妮道:“咱们不是为了见他,是汴京的皇帝派他来找你的。”

  凤儿道:“汴京的那些猪皇帝狗皇帝;谁要他来找我?他来找我我就要去吗?不去不去!说了不去就不去!”

  蝠妮笑道:“你别猪皇帝狗皇帝的乱骂;现在正是你的赵家大公子在汴京当皇帝呢。”

  “胡说……”凤儿正要争辩。

  蝙妮连忙接口说道:“刚才跟你说了,你又没听好,你睡了一觉,人间都过了十多年了,你的大公子在汴京当皇帝了、现在是他派人来找你呢。”

  凤儿半信半疑;说:“他既是当了皇帝;还来找我干什么?”

  苗训听了;忙接口说:“十多年来;皇上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无日不怀念娘娘;但苦于无处探访……”接着就把皇上要把洛阳的金镛城搬到汴京的事详详细细的叙述了一番……

  凤儿听得不耐烦;发话道:“且住!你这道士好没搭煞,你找了本姑娘来;说了半天的什么洛阳搬汴京的事,究竟是为的什么?”

  苗训连忙掏出皇上写的御封书函;口中说道:“皇上正是急于要把金镛城搬到汴京;想起了娘娘当年在汴京刮了一阵大风救了众人;如今是想娘娘再刮一次大风;把金镛城搬到汴京;更是想把娘娘请回汴京团聚的。娘娘若是不信;这里有皇上亲笔御书一封;请娘娘过目。”说罢;便恭恭敬敬的把御书双手呈上;

  凤儿接过御书;拆开一看;果然是大公子笔迹;再细看内容;写的是一首七言律诗:

  “大名昔日俩绸缪,神仙眷属赋关鸠。清音袅袅梨园韵,漫舞婷婷汉宫秋。狂飙一别人天隔,空余眷恋恨悠悠。但念旧情能相聚,星桥有路架梁州。”

  凤儿看了;不禁百感交集;数载恩爱;一刹那尽涌上心头;但自量自己是毫无法力的;怎能搬得动金镛城?便道:“当时刮风救人,也是事出偶然情急所致,况且,哪样的风又岂能搬得动一座金镛城?”

  苗训陪笑道:“小道知道娘娘的风搬不动金镛城,但小道却知道娘娘身边有两位能人,是有法力搬得动的。”

  “你是说谁?”蝙妮蝠妮一听就急了,忙说:“你这道士好一张贫嘴,皇帝叫你办事怎么扯上咱们身上来了……”

  凤儿也忙说:“是呀;她们也是两个女孩儿家的,怎么能搬得动金镛城?”

  苗训陪笑道:“娘娘您有所不知,要是借助娘娘的风力,这两位仙子再重的东西也搬得动的。”

  蝙妮蝠妮愠道:“你这野道休得在此耍贫嘴;尔几时见过咱姐妹搬过东西来着?”

  苗训笑道:“两位仙子休要蛮撑,我且问你们俩,当年唐太宗兵困锁阳城,是谁帮大唐天子运粮救饥的,终不成替大唐皇帝运粮可以;替大宋皇帝搬城就不成么?”

  两人听了;不觉一怔,顿时哑口无言。想不到这道士倒还有一手,连自己都忘记了的,几百年前的旧事也翻了出来……

  正是:几百年前旧风光,曾搬军粮救大唐。若非蝙蝠施法力,谁能解困救锁阳。

  究竟苗训说的当年唐太宗兵困锁阳城,帮大唐天子运粮救饥是怎么回事?这事与蝙儿蝠儿又有什么关系?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四回:金镛城一夜迁汴京  宋太祖锐意图西蜀
上回说到苗训向蝙妮蝠妮说:“两位仙子休要蛮撑,我且问你们俩,当年唐太宗兵困锁阳城,是谁帮大唐天子运粮救饥的,岂不就是你们两位?终不成当年替大唐皇帝运粮可以;如今替大宋皇帝搬城就不成么?再说,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