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份奏章一时送到汴京,汉帝见表大惊道:“两军相对,尚未交锋,我军便将帅不和,此乃兵家大忌。”立便召集臣下商议,无奈武将都已带兵出外征战,只有苏逢吉,苏禹珪两位首辅与一班文官。往日一众武官在场时,武将们说起用兵,他们随着口气说话倒还是头头是道的。如今各将军们不在,主上把问题摊出来,叫他们拿个主意,却支支唔唔说不出话来了。就是苏逢吉,苏禹珪两个,也只都含含糊糊,说不出个子午卯酉。

  汉帝见一众文官无主见,自己思量道:这高行周半生戎马生涯,是个公尔忘私,毁家荐国之人。且往日对杜威的行止已甚为不齿,估量如今不致于徇情于他。再想到慕容彦超,虽然也带兵有年,但却多是带领卫队跟在自己身边,从未独当一面,不是个将才。如今二人意见相左,看来大抵是慕容彦超主观武断,以皇亲之势以压高行周导致的,要解决问题,非得自己前去不可。于是,便下旨御驾亲征,尅日起程。

  就命太子刘承训为开封尹,留守汴京。因见二苏(苏逢吉,苏禹珪)不谙军事,便另拔窦贞固,李涛为相。又找来原来石晋旧臣李崧为太子太辅,何凝为太子少保。叮嘱他们

  共扶太子,保京师。又下旨附近各州官员,均即率本州兵马,火速前往邺都汇集,自己领了一万京师卫队,浩浩荡荡往邺都而去。皇师来至相州,只见附近滑州,卫州,澶州等都

  各来三几千人马,在此候驾,龙心大悦。便在相州公廨驻跸。

  高行周身为主帅,得知皇上驾临相州,赶忙前来参见,并把慕容彦超争执之事,面禀一番。汉帝见高帅只带一队卫侍前来见驾,足见他心无异志,立便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忙以好言抚慰。继后慕容彦超又匆匆赶来,也是诉说一番。汉帝听罢,反倒对慕容彦超加以责备。接着,又对二人说了一番“大汉立国之初,一切应以国事为重,二人应捐弃前嫌,共同对敌,”的话。训罢,便与众人商议进军邺都之事。

  慕容彦超捉摸着皇上此来自是急于拿下邺都的,他自己也是建功心切,且看见一下子又增多一倍兵力,便嚷着分兵包围,一鼓攻下邺城。

  其他各州将领知慕容彦超是皇上的兄弟,他既力主攻城,也便乐得附和,惟有高帅一言不发。

  汉帝便向高帅道:“诸将皆主立即攻关,卿为主帅,意下如何?”

  高行周奏道:“依臣之见,那杜威既叛,知皇上必来征伐,故有所准备,因而我军不宜急攻。但据臣所知,邺都城内存储不丰,估量不敷半月之用,皇上只要屯师相州,臣等在此兵困邺城,再以招降之法诱之,内必生变。那时再行用兵,如反掌耳。”

  汉帝见高行周仍主张缓攻,因为已委他为主帅,一时之间,也不好过于勉强相左,便

  命修书一封,命给事中郎陈观先入邺城,劝喻杜威速速归降,可保官职,既往不咎。

  那杜威本是个不识好歹的庸劣之辈,见汉兵来了几天,只是屯驻关下,打量着是不敢攻城,便夜郎自大起来,如今见刘知远虽是亲临相州,但也只是派了陈观前来劝降,一发更洋洋得意,只由他在关下呼喊,只是充耳不闻,闭门不纳。

  汉帝见杜威狂妄,一时性起,立即领兵前往邺都,挥军攻城。慕容彦超本来就是力主攻城的,今见皇上下令,心中大喜,自请主攻东门。高行周见皇上亲自督战,自然也不敢怠慢,领兵向南门进攻。汉帝见二将向前,便坐镇中军,指挥羽林军增援各路。一时之间,杀声震天,金鼓动地,攻城的,箭似飞蝗般的射向城上。那守关的,把那擂滚木石不断的打将下来。虽然汉军个个奋勇向前,城堞之间也有几处反复争夺战斗,但急切之间,仍是难以攻下。到傍晚收兵,各有死伤。一连三天,汉军死千人,伤者更有三四千众。汉帝始有悔意,遂与高帅商议,微露撤兵之意以询。

  高行周忙奏道:“邺都乃河北门户,不拿下邺都,汴京难安。如今我军虽有伤亡,邺都也同样损兵折将。两军交战三天下来,不见麻荅再派一兵一卒来援杜威,可见辽人已无力顾及了。依臣之见,皇上暂停攻城。一面下旨增兵,一面命人继续分别向杜威,张璉二人招降,瓦解其士气。如此迁延数日,料他城内粮草渐缺,军心不稳,待我援军一到,那时彼等即使不降,我再攻城也就易如反掌了。”

  汉帝听了,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一面加紧围城,一面令快马传旨郭威,从潞州领兵来助。又令人抄写招降文告,系于箭上,射进城内,仍是劝他及早归顺。

  正是: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成者为王败者寇,强者成功弱者亡。

  要知那杜威究竟愿不愿意归顺,结果又是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回:计穷力竭杜威投降  机关算尽张琏丧命
上回说到汉帝刘知远一面派人催促郭威增兵围城,一面又继续加紧劝降。再说这邺都被围多日,城内果然粮草渐缺。杜威原来打量着刘知远新坐龙庭,无心流连在此攻城略地的。今见汉军越来越多,刘知远也毫无班师之意,心上就打起个小鼓来了。二来:连日来汉军攻城,恒州麻荅那边也并无增援之兵相救,不但自己恐慌,看那张琏也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坐立不安的,便找了他进衙商议,商量究竟是战是降。

  张琏听了,怒道:“杜大人可别忘了,俺可是你往恒州求援,麻荅派俺来救你的。你可别一会儿又投大辽,一会儿又投大汉,可把俺往哪儿搁?你要这么三刀两面的捣鼓,俺这腰下挎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杜威见张琏一下子就翻脸,未免心下一惊,忙哈哈一笑劝道:“我才请你来商量呢,你就急了。本官要说的是:如今咱们城里粮食快光了,恒州没兵来援,城外汉兵又赖着不退,咱们这几万人哪来吃的?”

  张琏道:“哪有啥了不起的,他刘知远不撤,咱们撤!咱们回恒州不就得了。”

  杜威摇头说道:“你说的倒轻巧。你不上城楼上瞧瞧,这邺都城外,里三层外三层的,是多少汉兵?凭你这三几千人,想回恒州?恐怕走不到五里地,只恐一个不剩了呢。”

  张琏听他这么一说,又火了,怒道:“怎么?!就俺回恒州?你不回恒州?你打算怎地?你打算留在这儿把脑袋交给刘知远吗?”

  杜威道:“要是依你,便怎么样?”

  张琏道:“四门大开,俺领四千人在前冲,你领二万人殿后,俺就不相信咱们回不了恒州。”

  杜威一想,当年耶律德光答应给他当皇帝,为的是他手下有兵有将有地盘。如今刘知远向他招降,还不是因为他手上有两万人马和一座邺都?如果自己扔下邺都一走,这地盘没了。人马再让汉兵杀个七零八落,那岂不成了个光棍司令?到时候辽人不把我看在眼里,汉人也瞧我不起,岂不是猪八戒照镜里外不是人?我才不做这赔本买卖呢?

  想罢,哈哈一笑说:“张将军,你光说恒州,恒州。恒州还有些啥东西?辽人都*了,耶律德光死了。兀欲回上京当他的大汗了。萧翰也走了,还把你的主子赵延寿也押走了。剩下那麻荅,无兵无粮的,咱们还去干嘛呢?别说咱们到不了恒州,就是到了恒州,被人家杀的七零八落的,麻荅那小子还会有好果子咱们吃吗?”

  张琏一想:他说的也是。辽人不讲信用。当年赵延寿父子带着几万人马投靠耶律德光,到头来不但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但老子赵德光被萧太后囚死上京,如今儿子赵延寿又被萧翰逮了回去。再说,这麻荅也确不是个东西……该怎么办呢?自己也没个主意。便道:“依你之见,你说乍办?”

  杜威见他软了下来,忙说:“正是这话儿呢,因此就把你请来商量。这两天汉兵发来箭书,劝咱们归降,说是‘可保官职,既往不咎。’咱想呢,不管他辽王汉王,反正只要有官做,有钱抓,咱们倒是有奶便是娘的……”

  不待杜威说完,那张琏把头摇的货郎鼓似的,说:“不中!不中!箭书说的,能管用吗?再说,那刘知远往日和你一道在石敬瑭手下当过官的,也许他会给你这个面子。可俺跟他可是非亲非故的,他要不留情面,俺可不是白送死?”

  这话其实不光是张琏说,就杜威也在这么想。他最怕死。更舍不得这么些年来他挣下哪么大的一副家当,要是箭书上写的不算数,哪岂不全完了?因此,他也害怕。

  想了一会,向张琏说:“……哪好,要是将军不放心,本官派人去汉营,找刘知远当面说说,非得让他来个亲口许诺。”

  张琏还是摇头说:“难!你派个人去,能见得到刘知远吗?能得到他亲口许诺吗?”

  杜威笑道:“派别人前去许是见不到刘知远,本官是请俺老妻摆驾前去,谅他刘知远是不好不见的。”

  张琏一想:这倒是。杜威他老婆是石敬瑭的女儿宋国公主。那刘知远也是出身石敬瑭麾下,石敬瑭当年挥兵南下打江山,就把太原那副家当交给他,委了他当北京留守的。刘知远能有今日,靠的也是太原这副家当。时至今日,那刘知远不管如何不讲信用,谅也绝不好不给面子石敬瑭女儿的。想罢,点头说道:“哪好。你就让公主去看看吧。”说罢,也就回营去了。

  杜威忙命人请出公主,把这话一说,公主道:“你这人办事怎么就这么烦人的?当年你要节度天平军,要本宫找皇上,本宫去了。后来要羽林军来邺都,又要本宫找重贵,本宫也去了。就这样,咱家的大晋天下都让你折腾完了。今天你要投降,又要本宫去求刘知远,亏你还有脸说得出口。要去你就自个儿去找他说吗?”

  杜威陪着笑脸说:“如今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咱们是有求于他的。本官要是去见刘知远,万一他一但翻过脸来哪咱可得人头下地的。若是公主前去,谅他刘知远就是得罪天下人,也万万不会不留面子给公主……”看着公主满肚子不高兴,不愿答话,忙接着说:“万一他一旦翻脸不认人,哪吃亏的可不只下官一个,要诛连家族,哪连咱们一家老少,岂不都全完了么?因此……还得劳驾公主亲自走一趟……”

  宋国公主听了,半晌无话。这也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只猴子满山走。”遥想当年,由父王许配,下嫁这杜威,傍着自己娘家,也享了不少荣华富贵。倒是这死鬼贪得无厌,也想辽人扶他当皇帝,蒙骗了石重贵,把大晋江山断送了,不料自己又被辽人蒙了,到头来甚么也没捞着,如今反成了丧家犬般的……,心想:“如今他又*了刘知远,自己要不去求情,刘知远他要是翻下脸来,赶尽杀绝,弄个满门抄斩断子绝孙的,就算是留下自己,那往后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无奈,便命人备好马车,大开城门,径往汉皇御营而去。

  却说日前汉皇已下旨增兵攻邺,郭威领着二万精兵,星夜赶到来了,御营之内,汉皇正与各将领筹划攻城之事,忽有中军来报:邺都城内,来了一辆马车。一个妇人,自称宋国公主前来求见皇上。

  汉皇笑道:“宋国公主前来见朕,想必是那杜威又想投降了。”便令中军大开轅门,放她进来。

  因见营中诸将,尽都出自石晋朝中,后降辽人,如今又归顺大汉的,颇多不便。因此,

  命诸将暂往后营廻避,只留郭威侍候。便宣宋国公主入见。

  宋国公主进得帐来,礼毕,汉皇命赐座相待。问道:“杜威已奉表归顺,寡人亦已保其官爵,如何回得邺都又便反叛?”

  宋国公主忙道:“陛下重兴汉室,溥天同庆。愚夫亦不胜庆幸。但又惟恐陛下究其过往罪责,听闻移镇宋州,未免心下忧疑,恰好又逢恒州又派辽将张琏前来监督,便致首鼠两端,遂致触犯天威,劳动王师。如今又见大王箭书,今已愿开城纳降谢罪,故令臣妾前来乞恩,请陛下网开一面,曲贷余生。”

  汉皇听了,一肚子的不高兴,说:“你家这个杜威也忒鸡肠狗肚的。朕相信他,他倒不相信朕。反复无常,如今朕已大军亲临邺都,屡次招降,也都反复宣明保留官爵,既往不咎,他至今倒是在闭关拒命,还说甚的网开一面?”

  宋国公主忙道:“重威岂敢抗拒陛下,只因为虏将张琏,在身旁监督,并以武力挟制,杜威无能作主。”

  汉皇道:“难道这个张琏就不怕死么?”

  宋国公主道:“他正是怕死。他就是怕陛下饶得了杜威饶不了他。”

  (259)

  汉皇冷笑道:“不单是杜威鸡肠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