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媚公卿(完结+番外)-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呆若木鸡中,那为首的女郎翻身下马,她优雅地恭敬地朝着王弘的马车盈盈一福,颤声叫道:“妾无状,郎君勿怪!” 
  那女郎的声音,惊醒了众人,当下,十几个少年男女同时翻身下马,一时间,女的蹲福男的作揖,一脸敬畏地齐刷刷叫道:“我等无状,郎君勿怪。” 
  回答她们的,是马车滚动的声音,转眼间,车队便越众而过,只留下冲天烟尘。 
  陈容回过头,望了一眼那一动不动低着头,极优雅极标准地保持着礼节的少年少女,然后转头看向王弘。 
  此时的王弘,嘴角微扬,明澈的目光专注地看着帛书,似是刚才的一幕,他实在经历了太多。 
  陈容嘴角一扯,慢慢一笑,她转眸望向那越来越近的高大城门,还有城门两侧流淌的清澈河水,高大的城门,低低说道:“郎君,请允许我回到自己的马车。” 
  王弘慢慢放下手中的帛书,瞟了陈容一眼,他嘴角一扬,道:“下去吧。” 
  “是。” 
  马车停下,陈容向自己的马车跑回。 
  她一上马车,平妪便把连忙上前为她拭去那并不存在的灰尘。时不时朝着那越来越近的城门瞅上了一眼,平妪欢喜地叫道:“女郎,这就是建康啊,我们回到建康了!” 
  平妪圆圆的脸上笑逐颜开,小眼睛眯眯成一线,她快乐地说道:“女郎,你的父兄便在建康城啊。几年不见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安好否?” 
  陈容抬眸看向平妪,看着老脸笑开了花的她,陈容的唇动了动,最后什么话也没有说。 
  这时,车队开始入城了。 
  不管是平妪还是陈容,都不再说话,开始专注地看着城中。 
  不止是她们,几乎在拿出徽章的那一刻,那些王家护卫的气势便是陡然一变。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温和疏离的笑容,他们腰背挺得笔直,那握着马鞭的手,那跨马的姿势,都变得标准统一,都变得庄严中透着优雅。 

  这时刻,所有的护卫,都透着一种从骨子里发出的骄傲,还有经过长年的训练才拥有的儒雅。这一刻,五百个护卫,竟是人人都有了一种儒将风范。 
  望着他们,平妪的头缩了缩,怯懦,羡慕地喃喃自语道:“世人都说,宁为王家仆,不为帝王臣。这王家仆说的便是他们啊。”她用陌生的,充满敬畏的目光看着这些王家护卫,似乎这时刻才发现,那些与她共同处事月余,一直温和随意的汉子们,竟是个个如此身份不凡。 

  随着护卫们驶入建康城,几乎是突然间,一阵狂喜地叫嚷声,笑闹声传来。这些声音,是少女们传出的,她们越众而出,如洪水一样涌向王弘的马车,欢呼着,尖叫着,‘七郎七郎,啊,是七郎回来了。’ 

  ‘七郎好生无趣,一走便是这么久。’ 
  ‘七郎,你不在,冬日冰寒彻骨,春影无踪。’ 
  ‘七郎七郎,为什么不露出颜面?’ 
  在这些欢呼声,呐喊声中,十个王家护卫翻身下马,呈圆形挡在了王弘的马车外围。 
  第131章 建康风物和亲人相见 
  与此同时,王弘的车帘掀开,他那俊逸清华的面容,出现在世人面前。 
  几乎是他的脸孔露出的那一瞬那,只听得‘嗖嗖嗖’响声大作,却是众女顺手拿起自己身边的物事,有的是香囊,有的折了一根树枝,有的是手帕。刹那间,上百种物事齐嗖嗖飞来,没头没脑地砸向王弘。 

  就在这时,众护卫齐刷刷上前一步,头一昂。瞬时,那些树枝手帕香囊,都如雨点一般砸在了他们身上……看这些人的动作,整齐有序,不管是被砸前还是被砸后,都一脸坦然,看来是经历太多了啊。 

  陈容见到这里,再次一笑。她转向尚叟,清声唤道:“叟,我们先走吧。” 
  “是。”尚叟应了一声,策马就要加速。 
  就在这时,王弘马车旁的一个护卫走了过来,他来到陈容的马车外,递给她一个香囊,道:“陈氏阿容,这是我家郎君送给你的。” 
  这香囊很眼熟,是了,上一次他也拿这东西送过她。望着它,陈容慢慢一笑,她声音有点沙哑地回道:“不必了。” 
  她的声音落下,那护卫却是低笑出声,“好教小姑子得知,我家郎君送的东西,还是收下的好……小姑子,你不妨想想再决定。” 
  陈容挑了挑眉。片刻后,她伸出素白的小手,接过那香囊,收入袖中。 
  那护卫看到这里,满意地退下。不一会,他来到王弘的马车旁,低声禀道:“小姑子收了。” 
  “收了?”王弘的声音优雅带笑,“退下吧。” 
  “是。” 
  陈容等人走的是小道,速度很快,陈容的人一打听便知道,如果不出事的话,陈公攘等人要一个月后才能到建康。 
  陈公攘不在,陈容还是得寻找落脚处。略略犹豫后,她的马车便向建康陈氏驶去。这建康陈氏,便是颍川陈氏搬迁来的。 
  陈姓是百年公卿世家,在这世间,也是排在前几的高门大第。而这所有的荣誉,都是颍川陈氏得来的。 
  马车驶进时,平妪显得有点胆怯,她看了看外面,又看了看陈容,忍不住说道:“女郎,陈公攘不在,我们这般冒失求见,妥当吗?” 
  陈容垂下双眸,好一会,她轻声回道:“去罗巷。” 
  “罗巷?”平妪诧异地看向陈容,叫道:“为什么?” 
  陈容垂着双眸,慢慢说道:“七郎说,我父兄在那。”这消息,不是七郎说的,是两世为人的她,一直都知道的…… 
  虽然她既不想投靠颍川陈氏,也不想去罗巷,她只想住酒家。可是真的住了酒家,以后众人说起,肯定会说她不懂事,明明有本家在,却不懂投靠……她投靠了,人家收不收她是一回事,可她如果一开始就不去投靠,在这个先家后国的时代,很难不被人诟病。 

  平妪欢叫起来,“女郎女郎,你是说,你知道郎主和郎君的下落?啊啊,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一边叫着,她一边伸出头去,对着外面的尚叟等人大声叫道:“快去罗巷,女郎说了,郎主和郎君就住在那里。” 

  一句话落地,欢呼声一大片。众仆同时笑闹起来,尚叟更是哈哈大笑。这时刻的笑声特别响亮,在这一刻,众仆自南迁以来的郁闷,不安,还有畏缩小心,似乎都已烟消云散去。 

  马车改道,向着罗巷驶去。 
  陈容掀开车帘,一边看着建康城的风景,一边暗暗寻思着。 
  这建康内外,到处都有河流湖泊,古人说近水者仁,这些建康人仁不仁陈容不知道,但是她能看出,这城中的儿女们,虽然不若平城和南阳人高大,可他们长相分外秀丽白晰。他们不论男女,衣饰极尽华丽繁复,而佩戴香囊,更是建康人的一大特色。举目望去,处处衣冠楚楚,一路闻来更是清香阵阵。 

  而且,建康人特别爱唱歌,走到哪里,都是丝竹声不绝,高门大府的外面,有很多摇头晃脑,随着丝竹声轻哼的庶民。而那些名门世家的门卫们,对于这种庶民,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安逸,这种风物,来自北方的众仆哪里见过?他们张大着嘴,一边傻呼呼地望着,时不时还惊呼两声,引得那些衣冠楚楚的世家子弟们白眼相待。 
  这是真的白眼相待,说起这白眼,还得从三国时算起,自从那个叫陈琳的名士对着曹操抛了几个白眼后,这白眼在权贵间便闻了名。到了本朝,阮藉更是常常对上喜欢的人,青眼相看,不喜欢的人则投以白眼后。于是乎,这白眼望青天,已是名人高士们鄙夷世俗,自标风格的习惯。演变到现在,简直成了风俗。 

  平妪目送着一个穿着孔雀百花图的紫绸女郎,一直到她走得远了,她才喃喃说道:“女郎,这衣物甚是华美,如果女郎穿了,这建康城的小姑子,没有一个比得上。”她转向陈容,快乐地眯着小眼睛笑道:“女郎女郎,安定下来后妪帮你做一件。” 

  陈容笑了笑,她垂下双眸,轻声说道:“建康的女郎不同于别地,她们家世不凡,性情也傲,喜欢显示自己的独特。妪,除非满城都出现了同一式样的衣裳,不然,我们仿不得。” 

  平妪愕然地张着嘴,好一会,她才喃喃说道:“竟是这样?幸好女郎知晓。” 
  这时,外面传来尚叟的笑声,“敢问老丈,罗巷在哪个方向?” 
  尚叟问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管事样子的胖子。这种人经常与各路人物打交道,相比起别的人来,往往见识要广些。 
  听到尚叟的问话,那胖子转过头来。他朝着几辆马车瞟了一眼,露出一个轻蔑的眼神后,漫不经心地朝着东方一指,“往那边走,一直走到尽头便是罗巷。”那语气那神情,是相当的轻视和不耐烦。 

  尚叟一怔,目送着那胖子大摇大摆地离去。 
  一个仆人不高兴地说道:“这人也是的,只是问个路而已,怎么这么个表情?” 
  仆人的声音一落,陈容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不要说了,我们走吧。” 
  仆人不知道,陈容却是知道的。建康的街道,喜欢以巷命名。不管是名门世家,还是普通庶民,都喜欢扎堆。也就是说,在建康混得久的,一听到你住在哪个巷子,便会知道你的身份如何。而罗巷里住的人,明显够不到那胖子需要结交的档次。 

  车队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平妪突然叫道:“那,那些人在扔什么?” 
  众仆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却是一处高门华第的小侧门外,一个仆人驾着马车走了出来,然后,他在侧门外的一个小斜坡处停下。停下后,他把装在马车上的竹筐抱下一个,一直把五个竹筐全部抱下后,那仆人把竹筐朝着坡下一倒。 

  而令得平妪惊叫的,便是那倒出来的东西。那东西,白生生的香气扑鼻,里面夹着肉和菜,竟是大白的米饭! 
  众仆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惊叫声。 
  他们的叫声,令得那仆人回过头来。那仆人抬了抬小帽,朝着陈容的马车瞟了瞟,只是一眼,那仆人马上眼白一翻。只见他一边把竹筐扔上马车,一边骂道:“乡巴佬!” 
  他的骂声是特意提高的,平妪等人都听得个一清二楚。可这时刻,他们还处于怔忡中,显然万万不能相信,在南阳城中可以救命的粮食,在这里竟然是垃圾。 
  马车还在向前驶去。 
  马车中,陈容只是瞟了一眼,便清声说道:“别看了,你们要记住,这里是建康。” 
  她的声音一落,平妪马上转过头来,大声赞道:“女郎真真聪慧,原来那粮粟在建康,真真是无用之物。” 
  平妪的声音一落,尚叟也说道:“是啊是啊,幸好听了女郎的。” 
  在准备离开时,陈容的粮食还剩下近三车,依众仆的意思,是无论如何也要带上路的。可陈容却坚持要尚叟处理掉。于是,那三车粮,全部换成了南阳城中不值钱的金钱玉石等物事。 

  一下子没有了粮,众仆的心中实在不安。因此,这一路上,他们每次看向自家的车队,便在心中嘀咕陈容几句。要知道,他们这次带来建康的,共六辆马车,陈容坐了一辆,装她的私人用品用了一辆,还有一辆是供众仆轮流休息的,剩下的三辆则是空车。而这空车中,原来装的都是可以保命的粮食啊。 

  这时,一个仆人叫道:“罗巷。” 
  众人一看,果然,前方三百步处,一块石碑上用行书大大地写了‘罗巷’两字。在这块石碑的旁边,则是巷道的入口。 
  到了罗巷了。 
  众仆大喜,连连驱动马车,朝着巷子里面奔驰而去。 
  车队一冲而入。 
  转眼间,众仆的大呼小叫声,怪笑声静了些。他们望着巷子两侧简陋的木屋,还有那处处可见的垃圾,以及蹲在角落里的乞丐。一时间都明白那胖子为什么一听到他们问罗巷,便没有了好脸色。 

  这地方,不像是有身份的人居住的。 
  好一会,尚叟的声音传来,“女郎,怎么走?” 
  陈容的声音依然清澈平静,“说是在第三巷。到了你问一下。” 
  “是。” 
  车队继续向前驶去。 
  这时刻,两侧的木屋中,不时的顽童发现了这支车队,当下,他们一个个指着陈容的马车,叫道:“有贵人来了,有贵人来了。” 
  他们的叫声,惊动了屋中的大人。一个个衣衫修洁,在不显眼的地方有几个补丁的妇人汉子走了出来。他们朝着陈容的马车细细地一瞟,便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倒是那些顽童,这会已是三五成群地跟在车队后面,一边哄笑着,一边好奇地望向陈容。 

  不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