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女人住的是西昌侯府的房子,西昌侯夫人的商队最近正是受到严查的商队。”
  老侯爷这才脸色缓和了,看了朱禄道:“西昌侯夫人的商队被严查了,这个我是知道的。你去告诉朱喜,让他凡事悠着点。”
  朱禄忍不住一笑道:“奴才让人看了那个女人,今天再让朱福去宫里查一下她是不是与宫里有瓜葛,再发落她不迟。”
  老侯爷听了道:“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朱禄安然道:“奴才不累,奴才今天还有事情呢。老侯爷让奴才带的话,奴才先带给朱喜去。”
  老侯爷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那你去书房里,我一会儿就去。”看了朱禄答应了出去了,老侯爷喊了跟自己的人:“去喊了二位公子去书房去,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让他们都过去。”
  这才看了太夫人道:“朱福朱喜这两个淘气的奴才的,自从朱喜回了来,就一直宫里面去。我知道儿子又要有什么主意了。他不在家,你我还是要多多的考虑才是。”
  太夫人手抚了眉角一笑道:“跟了你这几十年了,见惯了,不就是这些事情吗?儿子让朱喜回来有他的道理。就是北平王,靖海王处不是也都回来了。”
  老侯爷接了太夫人的话道:“儿子是聪明的,不过凡事还是有人要帮了他后面把持了才行呢。”
  太夫人淡淡一笑,官场上的争斗,哪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朱禄一夜没有睡,也不觉得冷困,先跑了去书房里,告诉了朱喜,老侯爷让你凡事悠着点。朱喜一笑,查了西昌侯府的商队,就是朱喜的杰作。
  然后提起来了昨天的事情,朱福朱喜一起骂了:“等抓到了幕后主使的人,才好好收拾他呢。”
  朱禄却是骂刑部的人:“兵部虽然卡军需,也还不敢这样起黑心。六部里,就只有刑部跟咱们不对了。”
  朱喜看了他笑道:“着什么急,一件一件来。”
  正文 第三百七十四章,拨乱(二)
  第三百七十四章,拨乱(二)
  头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醒来已经是近中午了。沈玉妙懒懒的睁开了眼,现在要人扶了才得顺利起身,梳洗了坐下来。如音手里抱了一件正装过来,笑道:“王妃换了这件吧,一会儿二夫人要来行礼呢。”
  沈玉妙哎呀了一声,看了如音道:“她是来过了吧,看我,把这个忘了。你应该喊起来我才是。”
  如音笑着道:“王妃昨天睡得晚呢。再说了是太夫人房里的刘妈妈引了二夫人来的,听说了王妃没有起来,刘妈妈劝了二夫人回去的。”说着,抖开了手里的衣服,金碧辉煌的一件礼服。
  青芝带了人一左一右扶起了王妃,沈玉妙只说了一句:“见自己家里的人,还要穿这个?随便穿一件衣服好了?”
  如音笑道:“穿什么是有制的,王妃虽然不管这个,要是弄错了,太夫人只会怪我们。再说第一天见新亲,当然是按规矩来。”
  沈玉妙这才没有话了,如音一面打发了玉妙吃早饭,一面让人去告诉方氏:“王妃刚起来,正在用早饭,请二夫人停半个时辰来吧。”
  方氏房里正坐了孟姨娘,正一脸笑容在和方氏说话。方氏是有点儿不自在了,她是湖州的秀才家庭出身,而且也是嫡长女,从小家里就教导的严谨。因为以后知道要与南平王府订亲。
  父亲自从军中伤病后就养于家中,老侯爷又把这件事情一时忘了,可是方氏家里没有忘。就这么一直等着。
  等来等去,隔了那么远也听到了南平王妃的一些新闻。不成亲就接了去,实在是看不顺眼的看不顺眼,觉得有趣的觉得有趣。
  成亲以前,方氏的妹妹们就笑话了她:“姐姐嫁过去,象是有两对公婆。一对是堂上的公婆,一对是王爷王妃。”
  如音让人去传了话去,方氏站了起来听了,坐了下来心里犯嘀咕了:一大早去给她请安去,居然没起来,有了身孕就可以这样怠慢人?还是妯娌之间的下马威。
  这会子天半晌午了,这才起来用早饭,让人来传话:过半个时辰来正好。
  孟姨娘倒是笑嘻嘻的道:“我陪了你说会儿饭,再陪你过去。刚才对你说了,太夫人是最宽厚的,不讲规矩的。王妃处也是不要去定省的,你只一心在房里侍候明哥儿就行了。”
  是太夫人让孟姨娘过来讲的这些话,不让妙姐儿定省,让方氏定省,这肯定是说不过去。
  方氏看了朱明的这位生母,一跑来就热情的很,话多的很,就象是自己的婆母一样,她脸上是冷淡而有距离的笑容对待了这位生母姨娘。
  就象在家里对待父亲的姨娘们一样。
  孟姨娘倒没有看出来,长期温厚的环境下,人都会没有警惕心,她一团高兴的和方氏扯着话,看看时辰到了,就笑道:“走吧,我领了你去王妃那里去。”
  方氏早上已经知道了是在太夫人的院子里,就推辞道:“多谢姨娘好意,我已经知道地方了,姨娘想来还有事情,我自己去就行了。”
  孟姨娘还是没有看出来,笑道:“不妨事的,你新来,什么都不熟,还是我陪了你吧。”带了方氏去了王妃房里。
  沈玉妙早就听说了方氏也是嫡长女,而且远嫁到了京里,连个亲戚都没有,一心的想示好。她起坐都困难了,还是扶了丫头的手起来迎方氏。
  孟姨娘陪了方氏进来,先笑着行了个礼,方氏看了就没有说话。看了这位大嫂身上穿的是正装,王妃服色,方氏也只是行了一个妯娌的礼。
  反正沈玉妙这种人人知道的心慈软的大好人,也不会去计较这个。她又费力的坐了起来,孟姨娘来了精神,只是和她在说孩子几时出生,想是快了。
  方氏就低了头也接不上话去。只坐了一会儿,方氏就告辞出去了。
  晚上朱明回来的很晚,他自责了一天,因为自己成亲,才让人觉得有可乘之机。第二天又是早早的出去了,就是方氏的丫头都觉得奇怪了,没有一点儿新婚温存的样子。每天早出晚归的。
  头三天都是这样过来的,第四天上,南平王府开始忙乱了,沈王妃开始阵痛,临近分娩。
  孟姨娘还是一心地要照顾方氏,她一听说了,就换了衣服过来喊方氏:“快点换了衣服过去,王妃要生了。”
  方氏默默的换了衣服,跟了孟姨娘出了门,看到了叶姨娘站在自己院子门口出来:“等我一起过去。”
  两个只会过一面的小姑子文锦,书锦说道:“说要生了,我们也去看看吧。”被叶姨娘推回去了:“你们不能去。”两个没有成亲的小姑娘嘟了嘴进去了,又转过头来说了一句:“生下来,赶快回来对我们说一声。”
  叶姨娘咳了一声,看了方氏有些脸红:“姑娘们和王妃玩过两年,当然是想先知道。”孟姨娘接了话笑道:“不妨事的,二夫人才不是那样会挑眼的人。”
  三个人带了人到了太夫人院子里,已经是站满了人。府里有头脸的管事妈妈们都站在院子里,院子里人来人往的,都是喜笑颜开的。
  老侯爷带了朱明朱辉在太夫人的正房里,因为后来人来人往的,妙姐儿早就移到了一侧的厢房里。
  太夫人带了上了年纪的妈妈们在床前,沈玉妙痛苦地躺在了床上轻轻的呻吟了。
  从早上一直痛到了下午,没有一点儿迹象。宫里的太医也来了,和南平王府自己的医正都坐在外面,老侯爷陪了。
  几个稳婆都是收拾好了,在房间里陪了王妃。
  方氏头几天是不用定省的,今天是从上午站到了下午,她因为好奇,就一直在房里,太夫人在,她就陪着,总算是在尽一下媳妇的规矩了。
  可是王妃一直痛的不行,就是迟迟没有生的迹象。太夫人中午饭是在王妃床前吃的,她先看了王妃吃:“妙姐儿,吃一点儿吧,不然没有力气生。”
  沈玉妙痛得不行,没有想到生孩子是这么疼的:“我吃不下去,只是痛。”太夫人亲自喂了她:“吃吧。”看了她喝了两口汤就丢了下来,也是忧心。
  太夫人不走,大家都不走。蒋家的人闻听了消息,也赶来了,蒋太夫人和太夫人一左一右坐在了床前,看了玉妙痛苦,两位舅母站着就不停的安慰她:“都是这样子的,你不要怕。”
  然后轮流喂她吃东西。卫夫人从宫中赶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她没有生过孩子,也是束手无策,站在那里干瞪眼。
  高阳公主,陶秀珠不时派了人来打听:“生了个什么?”太夫人心想,这真是添乱了。幸好卫夫人来了,全让她去应付了。
  卫夫人打发走了人,又来看玉妙,汗流满面,面有泪痕,不时的呻吟了,卫夫人心疼的不行,道:“妙姐儿,你好点了吗?”
  蒋家两位舅母就回头看了她,还有才。只有生下来才能好点了。
  沈玉妙看了床前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痛到不行的时候,忍不住泣了出来:“我,”大家都等了她说要什么。
  沈玉妙哭着道:“要表哥。”从太夫人开始,大家一连声的答应她。可是王爷这会儿就是在,也不能进来。
  方氏看了也忧心,不会是生不下来吧。女人生孩子,是一道危险的关口。
  就这样一直到了近傍晚的时候,沈玉妙觉得这痛凶猛的来了,就象是大雨倾盆,闪电突现一样。她嘴里咬了巾帛,痛苦的不行。
  几个稳婆都赶了过来,把众人都请了出去,只见房里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半个时辰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洪亮的传了出来,哇哇的哭得很是带劲。
  大家脸上都有了喜色,一起站了起来。太夫人就往里问了:“男孩女孩?”里面就回话了:“恭喜太夫人,是小王爷。”
  太夫人手抚了额头,喜悦的道:“好,包好了就抱出来吧。”一面让人去请老侯爷去。
  老侯爷哈哈笑着进来的,孩子已经是洗好了包好了送了出来,蒋太夫人一见就说了一声:“这长的象我们妙姐儿。”
  王府里的人都笑了,这明明长的象王爷,蒋太夫人就这样说,再听了蒋家两位舅母,一向有一说一,也附合了:“是长的象外甥女儿,真的是象。”
  蒋太夫人很满意,对了老侯爷道:“这孩子的名字要叫什么呢?”
  太夫人笑道:“你们看孩子吧,我去看看媳妇去。”进了来,看了妙姐儿疲劳地躺着,她也听到外面说起名字的话了,对太夫人轻声道:“母亲,给表哥去信。孩子的名字是请父亲起,还是表哥要起名字?”
  太夫人笑呵呵的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信纸来,打开了,笑着放在了玉妙面前,笑道:“你看这个。”
  沈玉妙看了面前的这张纸上,上面是朱宣熟悉的笔迹:如生一男,取名睿,请封世子;若生一女,取名慧,请封端慧郡主。
  这是朱宣走的时候写好了交给太夫人的。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拨乱(三)
  第三百七十五章,拨乱(三)
  太夫人从里面出来,看了老侯爷笑:“侯爷,又要劳动你跑一趟了。”老侯爷很明白,看了刚生出来的孙子有点舍不得,但还是笑道:“好,那就走吧。”
  大家一起围了新出生的朱睿看他,新出生的孩子,脸上都是通红的,看不出来是好看的,可是那轮廓一看象朱宣。
  如音走出来笑道:“王妃想看看小王爷。一位舅母抱了孩子,女眷们都随了进去,把孩子放到了外甥女儿枕畔给她看。
  沈玉妙看了,果然是长得象表哥。她露出了一丝笑容,看了如音,如音会意:“给王爷的信,朱禄已经写了。”
  近一个月来,王爷频频来信,都是在一个意思:“妙姐儿生了没有,一生下来就即刻让人报我。”
  信使三,五天就一个在府门口候了,朱禄和如音说好了,王妃一生下来,就出来报信儿。朱禄一听说是小王爷,就回了书房去,信早就写好了,只需要添上几个字就行了。
  朱禄一笔一划添完了,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即刻交给信使送走了。
  如音接着说了:“太夫人,老侯爷进宫去了。”沈玉妙嗯了一声,表哥留下来的信:如生一子,取名睿,请封世子。
  卫夫人刚才也看了那信,就笑看了孩子道:“世子爷长的真是体面。”世子朱睿一出生了,襁褓之中就过上了世子的日子。
  太夫人回来后,再来看了玉妙,笑对她说了,果然是宫中请封去了。沈玉妙依然是虚弱的,撑了笑一笑道:“多谢父亲,母亲。”
  太夫人笑道:“你那个表哥就可以放心了。”看了孙子就想起来了儿子小时候。
  朱睿生下来第三天,家中洗三,宫中来了旨意封了世子,沈玉妙依然卧床了,听了如音进来说,微笑了心里只是想了朱宣。
  半个月后,朱宣来了信,信里是欣喜若狂: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