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玛惨然的对了朱宣大声喝道:“我有五个儿子,家中五子争嗣,还没有立下来。最小的儿子是南诏公主生的。这是我调兵的信物,南平王,你我两国交战,与家人无干。这东西你拿了也调不动我的兵。我败在你手上今生难以再战,求你把这个信物送给南诏公主手上,立我的小儿子为嗣。十年之后,让我的儿子再来会你吧”
  他瞪圆了眼睛,一动不动的看了朱宣。手上拿是一串珊瑚珠子,犀牛角制成的东西正在他粗大的手指下面晃悠了。
  朱宣也觉得一阵悲凉,他点了点头,唰的一下子抽出了腰间的长剑,指剑为誓,郑重的道:“本王答应你,一定做到”
  话刚说完,那东西就晃晃悠悠的抛了过来。朱福怕有诈,抢先接在了手里一把接了,用个丝巾包了,这才呈给了朱宣。
  达玛嘴角边有一丝惨笑,看了朱宣,突然拜到在地,给他行了一个大礼道:“多谢了”然后重又站起来,看了自己身边仅剩的十几个人兵,手一翻,银光一闪,拔出了腰刀,大喝了一声:“十年之后,让我的儿子来找你吧”
  他断喝了这一声后,举刀自裁了
  断气之后,拿了刀的手从脖子上垂下来,点点碧血洒落在了脚下黄土地上,人才一下子摔到在地,眼睛犹自瞪着溜圆。
  这悲壮的一幕,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在他身后的十数人中,有垂泪立即举刀跟了自裁的,也有几个瞪了惊吓的眼睛看了这一幕,象是吓得不知道怎么好了,任由朱福带了人过来把他们按倒了捆了。
  朱福这才乐颠颠的过了来:“王爷。。。。。。”他正想说恭喜王爷了,看到了朱宣的表情却是一愣,王爷的神情象是大梦刚醒一样的怔忡着,看了地下已经断了气的达玛,只是看着。
  听了朱福这一声喊,朱宣象是才明白过来一样,神情并不是很喜悦,对朱福道:“把他就地埋了吧。以后把地点指给他的儿子去,让他的后人也可以祭拜他。”
  这样说了以后,就转身缓缓走开了。朱福答应了一声,收了喜色,王爷对这位吐蕃王爷惺惺相惜,朱福也心里明白了几分。
  把眼前这一片收拾好了,朱福才重新走到了坐在瀑布前碧水畔的的朱宣面前:“王爷,都埋好了。”
  朱宣嗯了一声道:“去看看朱寿,道路清好了没有。”他还是脸色苍白了,象是在疼惜达玛的死去。
  朱福谨慎的留了一百人下来,带了其余的人过去看朱寿,朱寿正在指挥了人搬开堵塞小路的石头树木,刚才只恨堵不严实,现在搬开实在头疼。
  一见到朱福过来,朱寿笑了道:“福哥,快带了人救火去,这火药真躁,有点儿干树枝就能着起来。”
  林间数处大火,朱福看了笑道:“要是烧起来,象是先把我们自己烤了一样。”他带了人走了两步,身后朱寿欢声了:“徐先生”
  徐从安身上也是血迹片片,手执了长剑,带了人从树木石头上露出脸来,看了他们笑道:“堵得好,这么严实。我还担心,爬过来会不会迎面就是一箭过来。”
  一面回头冲了下面的人挥手:“快搬快搬,王爷在里面。”自己寻了路下来去见朱宣。
  两边人一起清路,不一会儿,就清干净了。大家会了面,都是微笑了。将军们都整了衣甲,过来见王爷,一路行来,见这里地势得利,都对王爷十分佩服。出来了两天,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地方。
  朱宣还坐在碧水前,徐从安跪在了他脚下,腮边有泪,正在叼叼的絮叨他:“王爷怎么可以撤离了军队,主将擅离,这就是失职。。。。。。”
  徐从安自从见到了王爷后,一颗心才算是跳的正常了些。
  将军们也一起过来了:“王爷”跪了下来,听了徐从安还含泪在指责王爷,大家也都有了泪。一天一夜的混战,一直就担心了王爷的安危,过来看了这样的险地,再看了达玛横了一路子的士兵尸体,人数是王爷的十倍了去。
  这一会儿见了王爷平安无事,人人都后怕了,万一晚来了一步。。。。。。
  朱宣看了眼前这含泪跪到了的一群将军们,一个一个仰了脸看了自己,脸上都有泪,眼中都是指责,周亦玉这个野丫头更是哭得泣不成声,半天才说了一句:“。。。。。。王爷要是有个好歹,怎么去见王妃。。。。。。”
  伴了徐从安一刻没有停过的絮叨,真是相配的很。
  朱宣这才慢慢站了起来,脸色还是苍白怔忡了,慢慢说了一句:“我,贪功了都起来吧。”然后率先往外面走去。
  入夜,帐外还有零星的欢笑声。这一次大捷非同小可,达玛盘踞了南疆数十年,王爷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把他的性命拿了下来,不由得军中不欢喜非常。
  大帐内的书案前,朱宣手抚了额头独自坐了,面前放的妙姐儿的家信。良久,他才抬起了头,脸上全是泪水。
  他擦了擦眼泪,又拿起来玉妙的家信看了一遍,眼中又有了泪,心也是疼的不行。。。。。。
  难怪我的妙姐儿时时忧心了,书房里说出来:“一直闷在心里。。。。。。”朱宣回想了,更是要落泪了,表哥从来不容你说话。
  自从碧水旁回来了,朱宣就一直怔忡着,徐从安和将军们都以为王爷在怜惜对手,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多年交战的对手一旦拿了下来,心里就只有相惜惺惺了。
  朱宣不是在怜惜达玛,他在怜惜玉妙,怜惜他的妙姐儿。。。。。。
  想想达玛临死前死是不怕的,只有一件事情悬心:“。。。。。。家中五子争嗣。。。。。。求你把这个信物送给南诏公主手上,立我的小儿子为嗣。。。。。。”
  达玛家里家务纷扰,与朱宣也有原因。朱宣想想他举刀自裁,何等的干脆,可是心疼幼子,却能对了自己跪求。
  达玛这一跪,跪得朱宣心里重重的颤抖了。一路回来马上回想了,今天是侥幸得胜,福泽深厚才是。
  带了达玛在草原绕圈子,急驰了半天一夜,身后时时都有追兵,一不小心路没有看好,又会一头撞到别的吐蕃营寨前,那个时候身后的追兵就不是十倍了。
  就算是占了地利,也亏了徐从安赶了大军一路不顾死活的前行,将军们一身是血,奋勇当先。不然自己就是杀了达玛以后,出了小山丘也是和达玛一样的命运。
  达玛死前无可拖付,跪求了自己………他的对手;朱宣不由得要想了,如果我战死了,妙姐儿可怎么办?
  这样一想,朱宣就落了泪,想想自己一心联姻,全是为了功名富贵,妙姐儿时时吃醋,书房里大逆不道,朱宣对于前者是不予理会,后者是气得不行。
  可是这一会儿想了,难怪妙姐儿会忧心忡忡,书房里会说母子无立足之地。朱宣这样一想,心疼的不行。妙姐儿这孩子担忧的是表哥会变心。
  人心会不会变?朱宣之所以会生妙姐儿的气,即时把她送出了京。他心里想了,表哥是疼你的,从不体谅表哥的难处,这个怪我自己,从来外面风云没有到过妙姐儿面前,可是小丫头说出那样的话来,这样不听话,就是不对。
  再看了桌上妙姐儿书信旁,是淮阳郡主的书信?朱宣惭愧了,人心如海,变心最快。就是我一心里以为与妙姐儿夫妻相得,看了淮阳郡主的信,有时也有几分心喜,这样的贵女又是才女居于侧室,当然是心喜的。
  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战死,少年征战,立身谨慎,世事如刀,也游刃有余。直到今天,达玛的死,达玛临死前的跪求,打开了他心里另一种心思。大将难免阵前亡如果联了姻,我战死了;妙姐儿这孩子怎么是贵女的对手?如果联了姻,我变了心,妙姐儿这孩子她可怎么过日子?
  这既是母亲的恩亲,也是我一心里喜欢,自己顺了心意捏出来的一个小媳妇。
  想想夫妻反目,父母亲不无忧心,自己一意孤行,让父母亲担心不已,是为不孝;想想徐从安从中阻隔,自从自己军中来了,时有对他苛责了。徐从安与自己多年相知,名为部下,实为朋友,这样看来,徐从安也觉得自己不仁;妻为夫贞,夫为妻义,一言不合,就把妙姐儿赶了回去,自己联姻,惹得这孩子伤心不已,实为不义。
  朱宣哎呀了一声,我大错了险些做了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就差不忠了。
  他自己一直想了,表哥疼你。实在是太自负了他今天才明白过来,会有表哥不在的时候。今天侥幸了,万一徐从安与将军没有拼死血战,及时赶到;万一在草原上带了达玛兜圈子,再引来别的敌兵;万一。。。。。。
  万一今天战死的是自己,那妙姐儿与儿子可怎么办?表哥一旦不在了,谁去疼她?睿儿年幼,妙姐儿单纯,朱宣心痛了,拿起来玉妙的几封家信又看了看,除了那一封一派套词的信,别的封封都是带了怨气。
  朱宣又滴泪了,他从来没有这么沉重的反思过,想想自己接了妙姐儿,妙姐儿心地善良,反而是朱宣最喜欢她的一点,想想易小姨娘进门,她没有闹,四家商户送人进来,她中夜哭泣,也没有闹。
  如果换了别人,不看清眼前现实,你进了姨娘我就背地里给你来点儿小花样,跟你捣乱,觉得我是你以后的正妻,真的是当是二十一世纪吗?还可以拿证据告小三去
  朱宣每每看了妙姐儿乱帮人,就觉得很好玩。唉,他又叹了口气,朱宣眼前浮现出了达玛临死前的跪求,固然是有了对自己的信任之处,可是也实足是无奈的,如果南诏公主在达玛家里完全把持了,达玛不会再跪求了自己,对手临死前的跪求,跪碎了朱宣的心。
  如果我战死了,妙姐儿抱了睿儿,灵前哀哀哭泣,谁又去护持了母子二人。朱宣反复思量了, 父母年老了,两个弟弟世事稚嫩,功名也一般。家里还真的是只靠了我一个人。。。。。。
  再信手拿起了淮阳郡主的几封信,朱宣拿了起来再一一看了,这一看就看出问题来了。他到现在一直还是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这句话在京里对了淮王说过一次。
  自那以后,淮阳郡主的来信就格外的谦逊了,以前还爱引经论典,卖弄自己的好才学,这后几封信,封封都是莫名的自谦,格外的讨好。
  朱宣哼了一声,把信随手抛在了桌上,再重新拿起来玉妙的信在手中把玩了。妙姐儿的字和淮阳郡主的字当然不能比,想想自己只看到字就对了妙姐儿有些挑剔了,那个时候还以为是自己体谅了妙姐儿有时也要强,现在想想,实在自己在变了心思的先兆了。
  朱宣又叹了口气,年青漂亮女人多了去了,可是妙姐儿就只有一个。
  把玉妙的信重新收了起来,再看了桌子上淮阳郡主的几封信,既然不想联姻了,刚才看她的信就是为了挑毛病,这会子毛病挑出来了,他不再犹豫,把信一一放到了火盆里点着了火,看了烧了一个干干净净,这才站了起来,取了披风准备出去再巡营去。
  临睡前巡营,是朱宣的老习惯了。第二天,朱宣写了折子奏了这次大捷:“。。。。。。达玛战死,犹有余孽盘踞,臣欲就地安营清理。将军们出征时日良久,臣请皇上恩准,分批返回探望家人。。。。。。”
  南平王府里,沈玉妙坐在榻上看朱子才拿进来的礼单。中秋节快到了,淮王的礼单竟然追到了封地上来了。
  自从自己回来了,端午节的礼淮王也送到了这里来。端午节的礼是太夫人看了回的,现在妙姐儿想通了,为儿子新房都收拾了,太夫人一心不问事情了,让朱子才把礼单送给王妃看去。
  朱子才站在榻前,笑着又递了一个礼单过来,笑道:“这是咱们回的礼,王妃请过目。”
  沈玉妙轻轻嗯了一声,拿过来礼单来从上到下看了一遍,笑道:“就是这样子办最好。”把回礼的礼单给了朱子才,让他回礼去。
  然后又笑问了:“新房里的摆设,以前都是为了夏天才设的。表哥不知道几时才回来,现在是冬天了,还是都换了冬天的吧,如果表哥回来了,就办这件事情也是容易的。”
  朱子才也含笑了,王妃一想通了,事事是关心王爷的,王爷知道了一定很高兴。他忙笑道:“只怕王妃要自己亲自看了换,下半天世子要是睡了,我就来请王妃去库房里看了挑去。”
  看了王妃微微一笑道:“就是这样。”朱睿从锦榻的另一边摆手摆袖的走过来,伸出手来抓了桌上淮王的礼单在手里揉着,看了母亲来拿,笑嘻嘻拿了在手里边揉边跑到锦榻的另一边去了,坐下来继续揉着手里的新玩意儿,看了母亲嘻嘻笑。
  沈玉妙看了朱子才出去了,才过来抱了朱睿在怀里亲他,笑着伸出了手:“这是礼单,还给母亲吧。”
  朱睿摆了手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