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点了几次头的苏南笑得象是天真的孩子:“儿子当然要象爹,沈校尉就长得象他爹。长得象我才好,我告诉你,我军中又新到一批士兵,又有两个长得象我,你还别说,我这张脸,是长得不错。”
  帐篷里在胡说一气开心,外面朱睿三个人上了马出营,时永康也一样狐疑:“薛将军不是相中了你吧,要让你做他家的女婿?这样的狗屎运,你是怎生撞来的。”
  韦大昌接上话道:“你回家把亲事退了,在军中打听一下哪一位将军家里有姑娘,就调过去得了。”
  身后是黄尘弥漫中,朱小根和另外两个奴才也正在扯:“我们小爷的亲事,要找天上没有,地上无比的姑娘才行。”一时说错了话,朱小根自己没有想起来。。。。。。
  早早就知道儿子要回来的是妙姐儿,早几天就让人去收拾房子,做世子爱吃的东西,然后再进来看胖倌,小王爷胖倌又肿了一次屁股,趴在床上这是第二天,正趴着在玩皮球,拍几下拍没了,旁边的小丫头就帮他捡了给他再拍。
  看到母亲进来,就嘴里哼哼唧唧地要哭,妙姐儿在儿子身边坐下来,揉抚着他的大脑袋:“以后要听话了,见天儿就挨打,大哥回来了,也让他训你去。”
  胖倌一听眼睛就亮了,对母亲问一句:“大哥今天回来?”可是自己屁股疼疼,走路都不舒服,还是趴着最舒服。
  妙姐儿看着儿子,表哥说随我,这哭完了眼睛什么事也没有,一夜就过来了,跟没有哭一样。妙姐儿耐心哄劝道:“说是今天回来,你要听话才行。”
  房外走进来朱宣,也来看看胖倌,一进来就听到胖倌对着妙姐儿正在告自己的状:“父亲打人,打到疼还不行,打到更疼。”
  停住脚步的朱宣在多宝阁打算再听一听儿子是怎么说自己的,先是妙姐儿在哄着:“你听话,学学哥哥姐姐,小时候就不怎么挨打,就你挨过不少次,还是没有记性。”
  从多宝阁的一个小铜鼎看过去,朱宣看到胖倌扭着小身子,把自己把嘟嘟的大脑袋放在妙姐儿腿上,继续告状:“父亲不好,父亲打人,父亲就会打人。”一连三句话,朱宣觉得手又痒了。
  放重脚步走进去的朱宣看到妙姐儿先对着自己笑一下,然后胖倌。。。。。。朱宣也拿这个儿子没有办法,只能一直对他板着脸。
  胖倌看到父亲,先是把脑袋往回缩一下,看到父亲也在床沿上坐下来,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挪动自己的小身子,因为屁股肿是趴着的,要到父亲那边去,只能这么在床上挪动小身子。
  妙姐儿用丝帕掩口,看着胖倌挪动表哥那边去,把自己的大脑袋再放到父亲腿上去,然后开始哼哼,动几下身子屁股还是疼的。
  所以管不住儿子,过去管儿子,就象是红楼梦下人评的,说一声管儿子,就象拿了贼,可是胖倌养在父母亲房里,诞皮赖脸什么都来过,这一会儿把自己的脑袋放到父亲腿上去,还要哼两声:“疼。”
  朱宣心里也软了,刚才手痒恨不能再打一顿,这一会儿要打也得等胖倌的小屁股好了才能打,旁边妙姐儿正在看笑话的表情看着自己,笑着低声问一句:“表哥,我给你取板子去。”
  头上立即就被敲了一记,妙姐儿护着额头往后面坐一下,还对着朱宣做一个鬼脸儿,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个儿子看看表哥如何管,胖嘟嘟的身子就这么缠上来,也不能把他推开。
  朱宣用手拍拍胖倌,这儿子肥乎乎,让人就想拍两下,只能再告诉他:“好了听不听话,不听话接着打。”
  “胖倌听话。”妙姐儿听到儿子回这一句,又忍不住笑两声出来,这全是哥哥姐姐教出来的,问你听话不,当然说听话,然后该怎么样继续怎么样。
  这么小的孩子打狠了怕打重了,打得不狠快打皮了,朱宣只能忍着,大了再教训他,现在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说什么都说好,出了门天热一脚把皮球踢到河里去,然后自己就想尽办法到水里去玩,说去捞球。别人捞上来给他,看不住再踢一腿,给他多少个球,他要是想往水里去,想尽办法往水里踢。
  房外丫头们回话:“世子爷进家了,往王妃房里去呢。”朱宣和妙姐儿一起站起来,床上的胖倌也不干了:“要看大哥。”被父亲又训了一句:“不听话谁也不许见。”
  夫妻两个人走出房来的时候,还可以听到房里的胖倌又开始哼哼要哭了。妙姐儿拉着朱宣的袖子只是问:“这到底随谁?怎么生出来这样一个顽皮的孩子?”
  “孩子多了,当然会有一个特别不听话的。”朱宣自己还纳闷呢,这儿子象我,这性子不是我的。由胖倌再看以前的几个孩子,以前还觉得端慧最淘气,这会儿再看个个都好。
  朱宣和妙姐儿并肩走进院里,先听到一声:“父亲,母亲,”朱睿站在廊下走过来,一身青色旧衣,可是精精神神的一位少年,急步走过来就在院子里面拜倒,再仰起脸来看母亲,脸上才有了笑容:“母亲依然是没有变。”
  身旁的朱宣告诉朱睿:“变了,”妙姐儿刚嗔怪一记眼光,朱宣再告诉朱睿:“为了你,天天记恨我。”一到过节就想儿子,过年前三个月刚过中秋节就开始问:“不会人人都有年假回来,我也不求表哥让他今年回来,让我去看看吧,我穿上小子的衣服,就说是他叔叔。”
  听到说要回来,妙姐儿还是犹豫一下:“这合适吗?刚去一年就回来,别人都是这样能回来的吗?”见儿子固然重要,表哥的声威更重要。
  此时见到朱睿的妙姐儿什么顾虑都忘了,拉着儿子起来,对着个子快要高过自己的朱睿看不够一样地看着,然后心满意足地让朱宣也看:“他这年纪个子这么高,以后是不会再长了,最多不过象表哥一样高罢了。”
  朱宣一直也就在看,他不过比妙姐儿多见过两次,一样是看不够,看着儿子还矮了自己一头,朱宣道:“只怕比我高吧。”然后看着母子两个人站在院子里手拉着手只是说话,还是做父亲的提醒一句:“院子里冷呢,今年没下雪,也是冷的,进去说吧。”
  母子两个人这才往房里走,不能说朱宣不嫉妒一下,朱睿扶着妙姐儿往房里走,妙姐儿这孩子七老八十了吗?自己负手进房里的南平王找件事情自得一下,儿子可以上战场杀敌了,老子依然精神抖擞,觉得身子骨如年青时一样,朱宣开始心里寻思,是不是再生一个孩子,至少不会象胖倌那样淘气。
  朱睿和妙姐儿正在说胖倌,妙姐儿就叹气:“胖倌太淘了,你们哪一个小时候也不象他那样淘,不过你父亲说的也对,都是祖母带大了你们,淘气的时候不在我眼前,现在看看胖倌,恨不能让你父亲好好打一顿,等到打他了,我又心里不舒服。”
  “我去看看去,”朱睿一听弟弟挨打,心里就想去看看,再对着父亲看一看,陪上笑脸:“四弟小呢,父亲不要生气才是。”
  朱宣觉得这话我都听得耳朵要起茧子,都会说小呢,挥手道:“你去看吧,给你。。。。。。”再想说给你捏了多少个泥人儿,端慧说脸象包子,胖倌说象大哥,而且听人说象包子就要哭一场,逼着人说象世子,端慧郡主每一次说完都要再对父亲委屈一下:“我说的是实话,偏生胖倌不让我说。”
  毅将军、朱闵和端慧都在胖倌房里,就在母亲院子里,往窗外看一眼,端慧笑着道:“大哥来了,是我说的吧,大哥一定来看胖倌,我们在这里等着可以早见,不用多跑路。”然后手捧着腮凑到胖倌脸面前去笑:“一会儿我们吃饭,你就去不了。”
  胖倌是习惯性的举起小手就要给端慧一下子,毅将军和朱闵看着端慧往后躲开一起嘻笑起来:“没打到。”
  朱睿也看到了,进来先就一句:“怎么打姐姐呢?”胖倌把小脸往一旁扭一下,再重新扭过来有了笑脸:“给胖倌带的什么?”
  “他只是要打人,而且只打我们。”端慧郡主笑逐颜开地看着大哥进来,赶快先告一状。朱闵跟着补充一句:“打我们没有事情,打别人他还够不着。”
  朱睿把胖倌抱在怀里来,小心不碰到他的小屁股,对朱闵道:“你不会躲开,就是端慧,你凑过来给他打。”这才对胖倌很认真的道:“不许打哥哥,也不能打姐姐,再打大哥不高兴。”
  “看看胖倌又委屈上来了,”端慧嬉笑颜开:“无理的事情都是胖倌做出来的,委屈的时候他跑在前面。”朱毅和朱闵一起笑起来:“听起来象端慧。”
  端慧郡主对着哥哥们嘟起嘴:“我有挨过这么多的打吗?”然后对胖倌再笑着道:“你要淘气,又不挨打才行呢。”
  “端慧,”朱睿慢条斯理放重声调喊上一声:“我是明白了,为什么胖倌这么淘气了,你们都教了什么?”
  看看个子比自己差半头,也是少年模样的毅将军,应该不会乱教什么吧;再看看三弟朱闵,什么时候见,都是翩翩一个小小佳公子的模样,永远是发丝不乱,衣衫别人坐下来再起来都有皱纹,独有三弟要拉平才行,看着三弟也不象教唆的人,那就只有父亲最宠的端慧,淘气程度和胖倌可以一较高低。
  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三个人互相只是笑,教唆三个人都有份,都是小时候不能淘的经验,一古脑儿胖倌照单全收了。朱睿只训了一句:“我不在家里,你们要让父母亲开心才是,怎么反给母亲添忧愁。”
  争习惯的毅将军又来了一句:“大哥你总算回来了,以后我们担子就轻了。”朱闵和端慧不愧是一对双胞胎,立即一起对毅将军道:“要是父亲听到,又要说你了。”毅将军搔搔头嘿嘿笑:“我顶大哥习惯了。”然后找一个理由出来:“再说他是沈校尉,我是将军,我在军中教训他呢。”
  朱睿只是笑眯眯听着,和胖倌又说了几句话,妙姐儿房里的丫头就来请了,走进房门来,朱睿先喝命毅将军:“站着。”然后过去照着头上就是**掌,在军中还来教训我,我都忘了,你偏提起来。打得毅将军抱着头身子在躲,脚下还是站着不动。
  廓下的丫头们看着也是捂着嘴笑,房里妙姐儿也问上一声:“外面又怎么了?”丫头们回话:“世子爷在教训毅将军呢。”
  朱宣摆摆手对妙姐儿道:“没有一个是让人省心的。”长子军中威信渐起,当然是应该的;毅将军飞扬跳脱,一去军中就带在身边,也倒罢了;闵校尉从来是长衫飘飘,颇有晋人风气,南平王每一次看到朱闵,就要忧心他处世太过于高洁可怎么办,人活这世上,不能不蒙尘,朱闵随时都是一颗光洁的新剥好的白鸡蛋,至于端慧,当然时时娇嗲,最后是胖倌,朱宣寄希望于孩子们说的:“大了就好了。”
  世子朱睿这一次回到封地上,朱宣既没有打算让他见百官,也没会打算让他出门张扬,依然是低调地让他在家里呆几天,好好陪着家人过个年。多少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犹其到少年的这几年里,京里有旨意,不许进京,所以这几年竟然是没有见到,对于作父母亲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遗憾。
  可是有心人还是心里要记挂着世子才是。一直第二天,陪伴端慧郡主的人才知道消息,世子爷回来了。
  张含冬先是借故儿出来两次,过年的时候虽然没有雪,也是北风吹着,总算王府里到处树木挡风,虽然暖和,也比房里冷才是。
  郑灵丝每看到张含冬出门去就要冷笑一下,等到她再进来就故意问一声儿:“姐姐去净手也去这么久,不会是昨儿在家里吃坏了东西吧?”
  倚在榻上和薛宝绢下棋的端慧郡主对这些话已经是很适应了,装作没有听到,如果争得凶了,才会说话,眼睛看着棋盘,心里想想父亲说的话,各人有各人的心思,端慧郡主有点儿事情就是要去问父亲,这两年也算是适应了这些人。
  好在只有宝绢是进来的多,别人的端慧是让她们随意,有时候不高兴了,就让她们明天不要来了:“明儿我不耐烦,再去陪母亲。”全部随自己心意来。
  丫头们在外面回一声儿:“跟世子爷的人来了。”房里的人都往门帘那儿看,朱小根走进来对着小郡主行过礼道:“世子爷请薛姑娘过去一趟。”
  “哦,”端慧也想起来了,对薛宝绢道:“那你去吧。”是大哥昨天说过,薛将军那里有东西带来。
  呆三分的薛宝绢先是用手指着自己鼻子,不敢相信地笑了一下:“叫我。”看着端慧郡主点头,这才跟着朱小根去了。
  郑灵丝过来看一看棋局,过来接替薛宝绢陪着小郡主继续下棋,瞄一眼张含冬又出去了, 只是微笑一下,放下一枚棋子在棋盘上,无意之中看到小郡主也在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