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齐文昊又是大乐:“因为我们最好的缘故儿,”再对胖倌儿道:“你这就拿去吧,明儿接你姐姐家里去,你也来吧,免得康宁又来吵闹。”
  胖倌儿想想道:“明儿我陪母亲,接了八皇子去和康宁玩吧。”然后拿上剑套出去。房中齐文昊微微收起笑容道:“就是胖倌儿也知道八皇子愿意陪康宁。”齐文昊是揪眉微带不乐。
  “这是新沏的茶,我想着你来了可以解酒,”端慧看着齐文昊不高兴,换上热茶来道:“何况难过,康宁亲事反正是要订下来,公主不是说亲上加亲。”
  平日里看着亲切和气的齐文昊露出老成的笑容来,母亲说亲上加亲是冲着三舅哥说的,可不是说皇子们,皇子们对康宁示好,是父亲忧愁的原因。对着笑靥如花的端慧,齐文昊是不好说出来,八皇子对着母亲私下里说过:“如有金屋,定蓄康宁。”这样的话,此话让武昌侯忧心忡忡,这是自比汉武,可是康宁也不是**。
  我母亲也不是馆陶长公主,齐文昊这么想一下,就立即甩开,眼前坐着端慧,自小儿青梅竹马,从宫中出来就来到岳父家的齐文昊把忧心收起来,重新是笑容问端慧:“我排胖倌儿后面倒也罢了,不是我催你,初一没有我的,你倒要拖到十五去,想着多来看你一次,多送礼不是。”
  从袖子里取出一串蜜蜡雕刻的珠子送过来道:“这不是给你的,快些给我做吧,十五那天还让我穿着这鞋不成。”
  “春华,”端慧郡主笑吟吟往外面喊丫头进来:“把咱们的礼儿给小侯爷拿来,不然可伸不出手去拿他的东西。”
  春华也是笑,把一双鞋取出来服侍齐文昊换上,齐文昊把珠串给了端慧,自己下地来走上两步道:“这也罢了,总是得有一件半件的慰人心不是,我倒不如胖倌儿了。岳父不能比,难道胖倌儿也比不得。”
  日常就颇觉得冤枉地齐文昊坐下来再对端慧道:“知道昨天家里来了哪些人,这些人倒不在家里过三十去,害得我昨儿早回去不是,去听一听,有人家的姑娘都是要做活的,独你偏别人。”
  大过年的第一天,齐文昊要同端慧好好算上这一笔帐,拉着她只是计较:“你往日里给岳父做了哪些,一一给我补上才是,全当我看不到,我刚去书房里见岳父,他身上那一个衣领子,岳母现在哪里有时间做。。。。。。”
  “你就是个姑娘,”端慧把玩着新得的蜜蜡珠子只是笑:“吃上几杯酒就来絮叨我,小侯爷安生坐着吧,这可不比小时候了,要规矩才是。”
  房里在论规矩,房外丫头回话:“郭管事家的来回郡主,晚上家宴还是原先说的那一处,亲戚们还是那些,要添减什么不成?”
  打发走郭管事的,齐文昊越发的大样,喝了两碗醺醺的茶觉得好些,依然只是闹:“原来是管家的姑娘,难怪今儿要论规矩,”
  房里只是嘻笑声,房外走来银文悄声问春华:“小侯爷在这里呢?”知道是在,银文这才回去回王妃的话:“小侯爷在郡主房里说话呢。倒没有提别人。”
  妙姐儿此时是一个人睡到床上了,过年时只是起来坐上半天,别人也不许她多起来,重新睡下的妙姐儿手指尖是一封信笺,这是高阳公主写来的,里面就说了昨天三十皇子们来府上,当时无人只有八皇子和康宁,长公主在。
  对着院子里玩雪的康宁,八皇子是坦然道:“如得康宁,当金屋蓄之。”一场拖来拖去的亲事有这样的变化,让妙姐儿微微吃惊之余,觉得自己坐上一个月子,倒不警醒了。
  在现代固然是会说近亲,可是古代就是清朝,宝二爷和林妹妹和宝姐姐都是血缘亲的嫡亲,一样可以订亲事。睡在床上的南平王妃思忖之后,命银文取小火盆来,把公主的信笺在里面燃烧过,这才慢慢吩咐一句:“让郝大海来见我。”
  郝大海来到以后,是在房间外面听吩咐,睡在锦帐内的沈王妃只是淡淡问上一句:“我前儿交待你的事情,要多去看看才行,最近天气只是不好,我忧心着呢。”
  “是,郝大海闻着房中暖香,暖香中沈王妃依然平时一样娇柔的声音,郝大海听着只是一震。再听着王妃慢慢问道:“你家里人好吗?”
  郝大海躬身道:“好着呢,末将的家人接到京里来安乐,末将一门感激不尽。”这是沈王妃的恩典,接了郝大海一家人到京中来,包括郝大海死去未婚妻的一家人。
  走出房门来的郝大海往外面去,今儿个是初一,自己的家人也得以在王府里和王爷的宗亲们在一起家宴,郝大海去办沈王妃交待的事情也可以安心家人,只是想着这大年下家家热闹,理当休养的沈王妃卧于榻上还在忧心,这达官贵人的日子果然是不好过,就象是沈王妃对自己说过的,跟着她办事情,比在军中杀敌还要重要。
  第二天是年初二,沈居安和卫夫人不在京中,朱宣和妙姐儿是不得去蒋家,和往年一样,是闵将军和胖倌儿去。
  蒋大夫垂垂老矣,却还能出来会宾客,一大早就命人把厅上生上火盆,候着曾外孙子来拜年。就是脑子也没有糊涂,对着回京里来过年的蒋氏兄弟口齿还算清楚地道:“今年是闵将军和胖倌儿来,去年是都来了不是,前年他们都不在京中,看我记得也算是清楚不是。”
  再对媳妇们道:“世子今年报捷三次,我记得也不错吧?”儿子媳妇们一起点头,果然是没有记错,蒋大夫已是告老在家里,蒋氏兄弟为父亲年老,明年有一个要留在京中。此时是一起往外面看:“到来的时候了。”小王爷们一向来的早,又要走的晚,是王爷和妙姐儿交待过,要多呆一时才是。
  不多一会儿就到了,朱闵长身玉立,身上一件鹤麾,越发显得人如秀玉一般,携着弟弟胖倌儿给蒋大夫和舅外祖父,舅外祖母,也有俗称舅姥爷,舅姥姥的蒋家两兄弟和两位蒋太太行过新年礼,坐在厅上陪着说话。
  朱闵只是性子有些孤高,但是文才不凡,坐下来说话谈吐不凡,蒋大夫今年虽然没有看到世子和毅将军,也是开心的胡子抖动,先问老侯爷和太夫人,再问朱宣和妙姐儿,然后就是新出生的福慧郡主。
  两位舅姥姥最要问的就是福慧郡主,看着公公吩咐丈夫拿礼物来,给朱闵的是蒋大夫珍藏的一本古书,这是朱闵最爱的,拿在手里兴奋莫明:“这本书我只知道在京里,不想是曾外祖父得了,害我好找。”
  蒋大夫看着曾外孙子高兴,脸上有孩子一样的调皮笑容,这就是人说的老小老小,人到老了有时候象孩子一样,蒋大夫笑呵呵道:“这是我年青的时候就藏的,听人说你藏书不少,你要是遇到我,也要失手几本。”
  给胖倌儿的就是一身盔甲,蒋大夫是胖倌儿来京后见过知道胖倌儿力大,蒋大夫也断言过:“我们胖倌儿必定是功夫最好的一个,力气大就占胜场不是。”这是蒋大夫四处搜罗的一身小盔甲,是知道胖倌儿过不了两年就要入军中。
  看着胖倌儿也高兴,年迈的蒋大夫摇摇晃晃站起来,对胖倌儿笑逐颜开道:“走外面去,看看那太湖石你又能扳动多少。”
  蒋家院中一块太湖石,是一直就有的,一人多高,而且厚重,胖倌儿以前来时曾摇动为乐,今天在雪地里,把衣襟扎起来的胖倌儿在太湖石蹲身扎马,双手抵住冰凉的太湖石,双臂一用力,只见太湖石摇动几下似有欲倒之势。
  “这就行了,”朱闵赶快喊停,真的弄倒了,露出一片狼藉来并不好看。胖倌儿得意洋洋回来,蒋家上下人等都是啧舌头,也得有个武将的爹,才能生出来这样儿子。
  回到厅上命人打热水来给胖倌儿洗手去,蒋大夫要和朱闵书房里看自己的藏书,蒋氏兄弟扶着父亲带上朱闵往书房里去。
  进到书房后,蒋大夫说的却是另外一番话,在书房里的椅子上坐下来,蒋氏兄弟出去看着门,蒋大夫和独在书房里的朱闵才缓缓道:“我虽老了,也日常筹划。现今太上皇虽然把持兵权,也不能长久,太后当政亦有还政的时候,皇子争嗣,历朝历代皆有之。
  你们兄弟都是好的,这眼前情势要多看一步才是,皇帝膝下诸子,比太上皇膝下为多,年纪渐长事情渐多,你留在京中,对皇子们心思要多为揣摩多为思量才是。”
  “是,”朱闵恭敬答应一声,曾外祖父这样年迈,心里时时只有自己一家人。听着蒋大夫休息一下又道:“大皇子为皇后所出,嗣位定嫡子当无悬念,皇后膝下三子,大皇子,八皇子与十一皇子,以大皇子年长为敦厚,八皇子听说有龙凤之姿,十一皇子尚在年幼。。。。。。”
  书房里蒋大夫把自己近日所思一一尽数道来,最后交待朱闵:“我老了,看得未必清楚,只是你回去转告王爷,请王爷好好筹划才是,你的亲事,咳咳,”
  蒋大夫一阵咳后,才对上前来扶着自己的朱闵和蔼地道:“你的亲事切不可草草乱定,切不可乱定呀。。。。。。”这句话最是能让朱闵羞愧,为着寻找人间“落shen”,母亲已经亲口自己:“随你喜欢的,好人家正派姑娘,母亲给你订下来。”
  此时听着外祖父这样咳声中,还是连声叮嘱,朱闵赶快答应下来:“是,亲事由父母亲作主,等订下来就报来。”
  “好,好,这就好,”蒋大夫欣慰地笑着道:“年青人有自己的主张,有主张是好事情,但是亲事上面,切不可草草,这是我最近最为悬心的一件事情,一件事情,”
  告老久居家中的蒋大夫虽然是不知道八皇子对着长公主说过“金屋蓄康宁”的话,却老道深刻地把下一代与曾孙子们会同朝代的皇子们一一揣摩过来,太后一天不还政,长公主如日中天,皇帝表面退让,其实也是依仗高阳公主从中斡旋,蒋大夫只揣摩皇子们,倒是猜中了一部分。
  从蒋家出来时已经是晚上掌灯以后,向来为尽孝道,是早来晚走,这是蒋大夫和蒋家亲戚们最为满意和称赞的,就是世子朱睿在蒋家,从来也是不以客自居,帮着迎来客往,招待诸亲。这亲事在成亲前蒋大夫不看好多年,成亲后波折过后却是越来越让人满意。
  只到送走亲戚们,两位小王爷才离开。蒋家的亲戚们为和小王爷们亲近,都是这一天来拜年的多,就是初一来过,也是约好明儿再来。
  虽然过年中,此时街上人已经不多,只有地面上雪光泛着白光,兄弟两个人各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七、八个人一起往回走。
  朱闵出来是觉得冷风拂面有几分寒冷,看一看身边的胖倌儿,光着脑袋不戴帽子,束头发的是祖父过年新给的一根刻福神的簪子,在清冷月下光泛着金光。他倒是不怕冷。
  正要取笑一句的朱闵突然觉得异样,耳朵中听得一声弓弦声响,飞身就从马上扑过去,把胖倌儿也带下马来,然后一声响,一支闪着乌光的箭笔直盯在地上。地上雪冻如坚石,那箭头直没进去,箭后尾羽犹在颤动不停。
  “有刺客”跟的七、八个从人都武艺精良,都是一声“呛啷”拔出刀来,长街两边,竟然涌出不少人来,都是黑巾蒙面,两边俱各有几十人,眼看着倒象是上百人的架势。
  朱闵冷笑一声,把弟弟胖倌儿护在身后。刚才翻身扑到胖倌儿,是避在胖倌儿马下,这一会儿手一翻,从马鞍下摘下弓箭来,我们家是什么人,出门会不带弓箭。
  这就扬手开弓就是一箭,射到一个,黑衣人虽然来的迅速,看着人多,没前进几步只听到“哎哟”连声,两边屋檐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两队也是黑衣人,人并不多,只有四个,却是一扬手就是一排袖箭,下面街上行刺的黑衣人就要倒上几个。
  这一会儿功夫,护卫的七、八个人已经冲到前面交上手,刀剑声响中,这一会儿都是图快图狠,不一会儿就血腥气在大街上弥漫。而远处的靴声也往这边响起来,巡城的士兵来的也快,这里必竟是京都。
  胖倌儿马上弓箭被朱闵拿走,自己一猫腰穿过马腹到了朱闵马旁摘下他的弓箭,瞪着眼睛四处找人。此时屋檐上有护卫,下面街上也有护卫,又可以听到有巡兵过来。两位王府里长大的小王爷只是迅速在搜寻着领头的,必然有领头的才是。
  “在那里”朱闵听到黑衣人中一声:“退”已经辩认清楚来人,这就跃起上马弓箭在身上背着就赶过去。身后却是胖倌儿不耐烦上马,大步流星,人虽小步子却快,在雪地上几步就冲过去。
  左右两边俱有为首的,胖倌儿分的这一边那人已经上马,看着这一个胖脑袋孩子这样赶过来,看上去半人高左右,就这么挡在马前,当然是提马扬蹄奔着胖倌儿这胖脑袋就踩过去。
  胖倌儿侧着身子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