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开始暗了,昭明认真地说:“我知道你和她们不一样,别多想了。 ”已经人在水里了,还可以选择么?牵一发则动全身,全家人,甚至全族人的身家性命,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这样做。

  春节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昭明一家过着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显得风平浪静。除出一个人,那就是素心。 人前谁也看不出端倪,人后她会心不在焉,神驰万里,心力交瘁。

  她的思绪,总是不收控制地飞回从前……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少年游
五八六年的夏天,十七岁的素心刚成为吴家的下堂妇。

  她穿上男装,重新恢复余家弟子“余素新”的身份,和清松二人带了几个伴当,驾着两辆马车到当时相当繁华的江都去进一批货。 

  途经洛阳,素心和清松商量:“师兄,反正咱们也不急,不如……在这里多留几天?咱们好好逛逛。”

  清松对小师妹素来迁就,这次带她出来的本意就是让她好好散散心。一路走来见她不大说话,总是神情淡淡的。大伙儿说笑话,打混科,她最多是嘴角往上弯一下,算是应了景。 现在听到她好像很有兴致的样子,心里暗自喜欢,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就说:“师弟有命,咱们哪敢不从?好!咱就痛痛快快玩上几天。 ”

  于是一行人就找了间干净的客栈住下,大家有说有笑的走在洛阳街头。

  当时端午节刚过,很多人家的门楣上还挂着燃烧过的艾草,酒店饭肆小吃摊挡还有粽子出售,空气中老飘来一股棕叶的清香。 

  素心悠悠然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人来人往,心情慢慢好起来。

  她随便走进一间酒馆,站在柜台前仔细把挂在墙上的酒菜牌子读了一遍,小声说:“师兄,一间小酒馆的酒菜都居然很有水平!”

  这时,店小二已经笑嘻嘻的上前招呼了:“几位客官,一共五位?要吃饭还是喝酒?要楼上雅座还是就坐这里?”

  清松低声问:“师,弟, 你想?……”

  素心笑笑:“师兄,咱到楼上坐坐吧。我走乏了。”

  小二弯腰做着“请”的手势道:“几位客官,楼上有请。”

  
  几人走上二楼的外廊,看到还有几张临街的方桌是空着的,可是由于一面靠了栏河,所以一桌只能坐三个人。三个伴当就笑着说和清松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让他们自己另外分一桌。

  三个伴当叫了小二大力推荐的此店名菜:红烧肘子;蒜腌牛肉, 和几斤汾酒。

  素心和清松点了一斤桂花醇,一尾“鲤鱼跃龙门”。

  不一会,酒菜陆续上来了,大家尝了尝,果然酒香醇,菜鲜美, 一致交口称赞,那小二乐得眉花眼笑。 尤其是那号称是来自黄河的鲤鱼“鲤鱼跃龙门”,肉嫩味美,造型优美,烹制好的鲤鱼昂首盘中,栩栩如生,仿佛欲跃而起,江上有蔬菜做的青山衬托,状如门阙。

  店小二开心的介绍:“这道菜是咱这儿卖的最火的!特别是读书人,来到洛阳非吃这‘鲤鱼跃龙门’不可!味道好,主要是意头好!”。

  谈笑间天色渐暗,洛阳城里开始炊烟四起,有些人家亮起灯火,映着紫蓝色的天空,让人不禁顿生怀古思乡之幽情。 

  素心喝着口感很好的桂花醇,习惯的弯起嘴角,看似心平气和,眼角眉梢却出卖了她心中的彷徨。清松看在眼里,思筹着如何引她开怀。

  楼梯有脚步声传来,接着店小二带着几个客人走了过来。那是两个年轻男子,一个身穿白色长袍,风度翩翩,看起来像读书人;另外一个相当廋,穿着一件绿色暗花开襟的长外套,里面是月牙白的长衣,一双眼睛精光四射。 

  他们也看中了临街的桌子,白衣人用扇子指指清松他们旁边的位置,跟小二说:“就那里吧。”

  走过清松身边时,那白衣人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们,忽然“咦?”的一声,站住了,指着清松说:“余兄弟,是你吗?”。清松这才转过面看清楚对方,也很惊喜地站起来:“哎呀,祖安兄!不想在这里碰到你!”

  两人亲热嘘寒问暖了一番,清松邀请对方一块坐,孙祖安转身和他的朋友说:“宇文兄,这位是余兄弟,我很多年没见的好朋友,清松,这位也是我的好友,宇文恺,我们跟他们并一桌好吗?”。

  宇文恺早在一边把素心他们看了个够,这时就说:“能结识两位, 也是在下的荣幸。” 清松说:“这位是我的师弟,呃,素新。”

  素心忙拱手打招呼。

  店小二把两张桌子并作一张,多加了两副碗筷。店里另外有人提了几个大灯笼上来挂起,微黄的灯光里,凉风吹拂,这外廊越发让人流连忘返。 

  孙祖安点好酒菜,几个人才开始谈天说地起来。

  素心尽量少说话,听到有趣的地方就抿着嘴笑。

  大街的尽头有一间相当大的酒楼,估计是请了乐府的伶人在华灯初上的时分开始唱戏招徕人客。于是连带着附近的人都有了耳福。 

  隐隐约约听着是在唱那千古传诵的霸王和虞美人的故事。乐声哀怨悠扬,男音惆怅无奈,女音绝望缠绵。大伙儿不知不觉都侧耳聆听。

  男音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奈若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女音接着:“成败一时,君莫忘;

  亦要知胜负常事;

  前路渺,愿君珍重……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余音袅袅中,几人很自然的就谈论起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种种来。

  孙祖安道:“虞姬,可赞可叹的女子!难得她有这样的血性!情愿自刎也不愿成为霸王的负累!”

  清松也说:“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霸王这样的名将!”

  宇文恺长叹:“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天命所归,楚霸王命中注定不能得天下,只好乌江自刎了。”

  孙祖安点评道:“论出身,刘邦出于市井中,而项羽是名将项燕之孙;论学识,刘邦只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平民,而项羽从小熟读兵书,文武双全;论实力,刘邦从几千个杂民起家,无数次被楚军打得落荒而逃,连父亲老婆都被抓了;而项羽呢,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啊,楚霸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没人会想到,居然是一直挨打的刘邦最后得了天下! 这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是啊,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清松叹道。

  素心忍不住了,开口说:“依小弟看来,虞姬不该在项羽最彷徨绝望的时候自杀;霸王一生只有虞姬一个妻子,他最辉煌时也没有充其后宫,连行军打仗都带着她,可见他们夫妻情深。霸王兵败垓下,众叛亲离,连他最爱的人都抛下自己自杀去了,虽然说是为了不做自己的负累。但对于一个身处绝境的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她的死,直接让霸王斗志尽失,连活下去的意思都没有了。所以,说实话,小弟觉得虞姬—— 笨了点……”

  她顿了顿,在惊异的目光中继续说:“也只有这样的笨女人才配得上项羽这样的莽汉!”

  孙祖安瞪大了眼睛,问:“那,那……一个女人,兵荒马乱,不,不自杀,难道等敌人抓住了,受尽屈辱,才求死?呵!那不是太迟了吗?倒不如, 干脆利落,还挣个青史留名。 ”

  素心笑着摇头,清松知道这师妹从小被师傅教得很有自己的一套,凡事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常语出惊人。 这时他也好奇了,就问:“是啊,如果……你是虞姬, 你会怎样做?”。

第八章 谈笑论英雄
素心道:“如果,我是她,首先,会想法子阻止霸王建都彭城,而促成楚国定都咸阳。因为咸阳位置适中,可以统驭全国。第二,项羽建立西楚王朝时,分封了十九个王国,而这十九个王国并没有归于西楚王朝的统治,那只是十九个地位平等的盟国。 而且,项羽把这些国王都分封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自己为自己制造出很多没有必要的严重危机。 如果我是虞姬,至少会让项羽明白, 这样做,等于把自己放在十九座火山口上。”

  不知道是不是酒劲上来了,素心欲罢不能,滔滔不绝往下说:“第三,不能让项羽驱逐亚父范增!成大业者,必须有容人之量!第四,即使中了十面埋伏,就算是败局已定,与其把时间和心思放在喝酒跳舞,不如想想法子?有勇气寻死,为何没有勇气求生!……”

  她眼珠一转,笑着说:“项羽这莽汉必然不肯化妆易容的,干脆, 给他下点*,然后剃掉他的胡子,和他一起装扮成最普通的虾兵蟹将……反正,办法多了去,干吗一条心寻死呢?而且,就算死,也要躲起来死,死之前骗他在哪儿哪儿等他来相会,好歹给人家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啊。师傅常说,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有卷土重来的一天?……刘邦输了多少次啊,就是没有输掉斗心,所以他最后赢了。”

  宇文恺听得连连点头,说:“对的,对的,项羽百战百胜,最后一次就输掉了一切,连性命也输了;刘邦屡战屡败,最后一次就赢得了天下。”。 

  孙祖安道:“听小兄弟这么一说,是觉得虞姬不该决战前自刎的,以霸王骄傲的性子,看着自己的女人死在面前, 他的心恐怕也死了。”他想了想,说:“依小兄弟的意思,如果虞姬不死,项羽也许会东山再起,以他的实力和军事能力,该是他 最后得到天下?”

  素心轻轻用筷子敲着茶杯,道:“这不大可能,除非刘邦忽然中冷箭死了;不然,这天下还是姓刘的。”

  孙,宇文二人大奇,孙问:“项羽武功盖世,行军布阵也很高明,作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本身就很大的号召力。这—— 赢面该比一直被撵着跑的汉军大呀?”

  素心道:“小弟看来,夺天下需要的是谋略,胸襟,讲的是心够黑,血够冷。和武功力气没什么直接关系。 项羽出身高贵,百战百胜,一直活在万人之上,所以他性子骄傲,虚荣,自以为是,他听不进任何意见,也容不下有才能的人;说白了,他是个头脑发热,高傲自负,从没受过挫折,不知道人世艰难的年青人——这个人,出身太高,早期太顺利,是他的致命伤,以致后面遇到挫折,根本承受不了。”

  宇文恺喃喃道:“没想到千古英雄到了小兄弟这儿……成了个一文不值的野蛮人。那,流氓混混出身的汉高祖更加不堪了。”

  素心摇头道:“不,刘邦早年的潦倒,出身低微,这让他放下身段,待人处事没有不必要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他都可以不受拘束的去做;没读过多少书,这让他谦虚,总是觉得自己不足,容易接纳如韩信,萧何,这样出身不高的能人; 他起义前一直和流氓混迹市井中,这让他充分的了解人性世道,培养出属于江湖中的高度智慧,比如宽宏大量,懂得制衡各路势力, 比如讲义气,直到如何取舍,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还有,他屡战屡败,从不断的失败中练成了很强的承受能力,他才不会因为一次半次的战败去自杀!只有能屡败屡战的战将,才是真正的英雄!”素心大喝一口酒,神采飞扬地说:“记得吗?灵璧之战,刘邦带的汉军几乎全军覆灭,他仓皇带了儿女妻子出逃,楚军追得紧,他嫌马车跑的慢,居然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扔下马车!这样的人,项羽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听你这么一说,汉高祖还真是一狠人哪!世人只看到他得天下是天命所归,真命天子,哪里想到那么多呢?”宇文恺叹道。

  素心朗声道:“想得天下,要的就是志如磐石,心比铁硬。为了大局,什么都可以放弃!”

  清松笑道:“祖安兄,我这师弟就这脾气,平时好好的,一多喝几杯酒会胡言乱语,说起什么都一套一套的,两位别见怪啊……师弟,做人做到那份儿上,也没多大意思了不是?”

  素心做唏嘘状,故意拉长声音:“人各有志, 所以有人帝王将相,有人渔耕樵织啊!”

  孙祖安和宇文恺两人都心服口服,起了惺惺相识之心,宇文恺问:“余兄,你们在洛阳这几天,小弟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吃的喝的,包在我身上!”他豪气的拍拍胸膛。

  孙祖安忙说:“说到吃吃喝喝,宇文是高手; 那游逛玩耍, 就别跟我客气啦!”

  清松看看素心,想问她意见,素心浅笑道:“有两位哥哥照应着,那就最好不过了。师兄,咱也来学学汉高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