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丽江山(全)-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纱南见我六神无主,忙拉住我说:“娘娘别慌!太子和几位大王、公主都没事,娘娘也赶紧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吧。”

    所谓的安全之所,左右不过是些空旷的平地,我回头顺着纱南手指的地方瞧去,并没有见到刘庄等人的影子,却依稀看到另外有个熟悉的身影正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丽华——”地震得太厉害,人勉强能站得住,刘秀几乎是跌跌撞撞的从外头跑了来,好几次他都几乎跌倒。

    我“哎唷”叫了声,赶忙喊道:“你别动!别动!赶紧蹲下!”可他哪里听我的,硬是踉跄着跑到我跟前,代卬等人慌慌张张的尾随其后。

    地震持续了约莫五六分钟,随后便静止了。安静下来的皇宫,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我和刘秀携手并肩的站在一起,那些原本害怕到哭泣的宫女抽泣了两声,在帝后面前也不敢太过怯弱,纷纷止住了哭声。

    然而那一刻,我却很真实的从刘秀眼中看到了惧意。

    建武二十二年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九月突发的地震,震中心不偏不倚的位于南阳,据南阳太守上奏,南阳房屋倒塌,地面开裂,百姓被压被埋,死伤无数。除南阳郡外,此次受到地震波及,受灾的郡国多达四十二个,占全国郡国总数的五分之二。

    刘秀的惧意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此毁灭性的天灾造成了庞大的伤亡人数,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这对于正在恢复农业经济发展的汉朝而言,无疑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另外,换个思维角度去想这件事,令刘秀感到恐惧的还有他骨子里的迷信思想在作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论证观念,古人往往会把天灾想象成为是上天的惩罚,常人如此,更遑论刘秀这个老迷信?最为要命的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南阳,那可是帝乡,所以刘秀更加深信是上天在对他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戒。

    我当然不可能苟同他的胡说八道的唯心主义论,于是据理力争,抢在他带人告祭上天之时,让大司农及时调拨赈灾粮款。

    全国各郡县的赈灾救助很快便发动起来,皇帝诏书:“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稿。遣谒者案行,其死罪系囚在戊辰以前,减死罪一等;徒皆弛解钳,衣丝絮。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

    十月十九,负责营城起邑这块土木工程的总负责人——大司空朱浮被免职,翌日,光禄勋杜林被任命为大司空。

    地震发生没多久,青州又突发蝗灾,全国上下顿时再度被阴霾笼罩。

    恰在此时,留居敦煌的西域王子们忍耐不住思乡之情,纷纷逃回西域,莎车国王因此获知中国不会派遣都护到西域去,于是带兵攻打鄯善,甚至斩杀了龟兹国王。鄯善国王上书汉廷,表示愿意再派王子到中国当人质,请求中国一定要委派都护到西域去,镇压莎车王的猖獗气焰。

    这道奏疏除了恳切之词外,末了附加了一句不轻不重的话——如果中国不派都护前往,他们便只能去投靠匈奴了。的c3

    正被国内灾情搞得焦头烂额的刘秀听闻此事后,不咸不淡的回复了一句:“现如今使者与军队都不可能派到西域去,如果诸国力不从心,则东西南北自在,听凭尔等抉择!”

    好一句“东西南北自在”,把鄯善国王言语中如同儿戏的胁迫论调尽数还击了回去。鄯善国碰了一鼻子灰,最终迫于无奈,与车师国一起降附匈奴。的
 


秀丽江山 【朱雀卷】 和亲
章节字数:4187 更新时间:09…08…09 18:35
    和亲

    年底的蝗灾,不仅造成青州受损,甚至也波及到匈奴。匈奴不仅遭受蝗灾,更有旱灾,赤地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太半。

    彼时匈奴老单于过世,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左贤王乌达鞮侯。原本按照匈奴人兄终弟及的传位习俗,应该由老单于的弟弟知牙师继承,但老单于在位时,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不惜下毒手杀害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知牙师的死,让下一代子侄辈中的右薁鞬日逐王比心存惧意,因为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应该是知牙师继位,如果按照传子的方式,他才算是第三代中的长房长子,属于首选。

    比不满老单于霸道的做法,却有惧怕这位叔父以对付知牙师的手段同样来对付他,于是明哲保身,带着自己的人马远离王庭,极少参与庭会。

    然而乌达鞮侯即位后没多久便也死去,他的弟弟左贤王蒲奴继位做了大单于。比得知后心中更加怨恨,恰逢匈奴旱蝗不断,他趁机向汉廷示好,派使者到渔阳郡,向汉朝提出和亲。

    渔阳太守将奏书送交到雒阳时,正是新年伊始,朝臣们为了要不要答应和亲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匈奴的和亲要求就像是一滴水,溅落到一锅沸油中,宫中宣扬得沸沸扬扬、绘声绘影,都在背地里议论说皇帝有意和亲,欲将皇室公主许嫁匈奴。

    谣言一天未经证实,我便一日不会轻信,但是义王、中礼显然不会这么想,两姐妹虽然都已过了及笄之年,但我心里总还想着她们未满二十,年纪尚幼,是以至今还留在宫中未曾出阁。我没想到和亲的事对她们影响如此之大,直到这两个孩子跑来找我哭诉,我才意识到女大不中留,若是还将她们留在自己身边,只怕她们心里反倒会埋怨我这个做母亲的太过不通情理。

    “阳儿今年也该行冠礼了,你有何打算?”

    刘秀将宗正的奏书递给我瞧,我没看,随手搁到一旁:“按照礼仪规格办,就让太常和宗正负责好了。”比起刘庄的成人礼,现在我更关心女儿,“太子及冠后也该纳妃了……这倒也提醒了我,我们的两个女儿早已成人,是时候出嫁了。另外,今年也是红夫的及笄之年,虽不想这么早将她嫁出去,但我也想给她挑个人品好的夫君,我瞧着驸马都尉韩光为人不错……”

    “丽华。”他伸手握住我的手,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你不用这么急,和亲的事朕还没最终决定。”

    我淡淡的回应:“那陛下又能中意何人呢?与陛下血缘近些的王侯中并无待嫁女子,唯独齐王刘章有女……”

    “正是要与你商议此事。”刘秀揉了揉眉心,神情疲惫中带着一丝哀痛,“才接到谒报,齐王薨了。”

    刘章……

    我愣住,一时忘了该说什么。

    “朕下诏赐谥哀王,按礼他的子女当守孝三年。”他停顿了下,然后为难的看着我,“朕想……”

    我下意识的缩手:“我马上让梁家和窦家下聘,另外,韩家那边也会纳征……”

    “丽华……”他反而更加用力的握住我的手。

    我急躁的用力一挣,大声道:“我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不是用来当和亲的牺牲品的!”

    刘秀长长的叹了口气:“你误会了,我没有要把女儿送去匈奴和亲的意思。”

    我怒火上涌,哪里还听得进去,推案而起:“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不是不爱国家,不爱社稷,不爱黎民百姓!但我做不到那样胸襟伟大,能亲手将自己的女儿送入火坑!”

    我欲走,他却从身后拉住了我:“自汉始,中国便不断与周边番邦和亲,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元帝,历代均不能免,朕……”

    我心里又气又痛,不等他底下的话说完,便急慌慌的挣开手,夺门而逃。

    这一路上脑子里纷乱的想了许多许多,想到连年的战争,想到边境万民的凄苦,想到地震坍塌,想到蝗灾赤地。

    从广德殿回到西宫,怒气已消去大半,整个人也冷静下来,忽然觉得有说不出的无奈和沮丧。

    纱南了解我的倦意,扶我到床上休息,才躺下没多久,就听窗外有人在嘤嘤哭泣,

    “谁在外头哭呢?”我心里烦,于是口气也跟着不耐起来。

    纱南急忙叫人出去查看,没多会儿小宫女回报:“是淯阳公主在廊下哭泣。”

    我闻言翻身从床上起来:“又是谁欺负她了?快把她领进来。”

    少顷,眼睛红彤彤的刘礼刘怯生生的走了进来,见了我,不曾说话便跪下磕头,然后又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

    我见她小小的身子跪伏在地上,肩膀不住的颤抖,心里最后存的一点不耐也随之散了,忙让纱南扶她起来。

    “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又哭什么?上学被师傅责骂了?哪个宫人服侍得不好,冲撞了你?还是哪个嘴碎又胡说了什么,惹你伤心了?”

    我连猜七八个原因,她总是抹着眼泪不说话,只是一味摇头。

    “公主!”纱南跪坐在她身边,面带微笑的安抚她,“你这样只是哭,不说明原由,如何叫皇后娘娘替你作主呢?”

    刘礼刘闻言果然愣了下,然后红肿着眼睛抬起头来,懦声问:“大姐……大姐她们是否都要出嫁了?”

    我扬了扬眉,目光移向纱南,纱南冲我微微摇头。

    刘礼刘一边抹泪,一边抽咽:“大姐、二姐要出嫁,三姐也有了合适的夫家,他们说……他们说宫里只剩下我和小妹没有夫家,所以……所以蛮子来求亲,父皇要把我送给蛮子……”勉强说到这里,已是声泪俱下,哭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我恍然,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就为了这个伤心么?”

    她连连点头,哽咽:“我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说匈奴很远,去了那里便再也见不着父皇母后了!”

    我鼻子一阵儿发酸,叹气道:“傻丫头,怎么那么傻,你才多大?母后怎会舍得将你送去虎狼之地?”

    “可是……可是他们都说……我不是母后亲生的,母后不喜欢我的生母,所以、所以……这次一定会选我去和亲……”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腹委屈。

    我对她又气又怜,叱道:“你若要这么想,岂不是将母后这么多年待你的心都一并抹杀了么?”说到动情处,声音不禁哽咽起来。

    刘礼刘浑身一颤,急忙跪下,磕头谢罪:“孩儿错了!母后对孩儿疼爱,抚养多年,与众姐妹并无二样……”见我伤心落泪,她又惊又急,“我错了!母后,你别哭,都是我不好!”她用手胡乱的替我抹泪,我酸涩的别过头,她激动的张开双臂一把抱住我,放声大哭,“娘啊——你就是我的亲娘啊——”

    “礼刘……傻孩子!你个傻孩子!”我被她哭得心酸不已,一时间母女二人抱作一团,痛哭不止。

    纱南费了好大的劲,说了一箩筐的笑话,才终于勉强减了些许悲伤的情绪。我又好言安慰刘礼刘,让她放心,这才哄得她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等她一走,我稍稍平复心绪,屏退开左右,对纱南道:“去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在淯阳公主跟前搬弄是非,离间中伤!”

    许是我语气太过严厉,纱南竟被吓了一跳。

    我咬牙冷道:“是哪些人,我心里也有数,你直接去找掖庭令,叫他查清楚淯阳公主今天都见了什么人,若是宫中奴婢,直接送交暴室!”

    纱南应诺后离开,她前脚刚走,后脚中黄门在外禀报:“陛下驾到!”

    我心里不悦,却也只得站起来接驾,刘秀慢吞吞的走进寝室,看到我时一怔,叹气道:“都到了做祖母的年纪,如何还这般冲动?你瞧你,又哭得眼睛都肿了。”

    我不愿提刚才发生的事,只是低头不语,这时殿外又报:“涅阳公主来了!”

    我和刘秀互望一眼,我下意识的往床内挪了些许。

    刘中礼进门时怀里竟还抱着一具箜篌,她目光平静,面带笑意,脱去外麾后向刘秀和我分别请了安。我怕被她看出我哭过的痕迹,然后问东问西引出一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特意将脸撇开。

    “女儿新学了一件乐器,练得有些心得,想请父皇与母后指点一二。”

    刘秀含笑点头。

    中礼略略顿首,退后两步坐在榻上,将箜篌横卧在自己的腿上,先不紧不慢的挑了两个音,然后忽的纤纤玉指一拨,悠扬的丝弦之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中礼抬眼飞快的向我俩瞥来,眼波流转,朱唇轻启,婉转娇柔的唱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歌声清亮,却带着一种幽深的哀怨。歌词一经唱出,室内众人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