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沉睡者-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严凤堂这种态度,缉*处长早就见怪不怪了,“好说,好说,但凡有事,严兄支应一声小弟就是!”
  ……
  一通胡扯之后,严凤堂还是放不下章怀雨,于是他便向缉*处长打听章怀雨的消息。
  “嗨,我说谁呢!老兄您难道不知道?那小子又犯事了。”缉*处长倒是个热心人,把他知道的情况告诉了严凤堂。
  桂南会战胜利之后,那个在破译过程中协助章怀雨的那个小翻译,自然而然地成了有功人员。按照国民政府的奖励原则,小翻译算是戴罪立功,可因此获得特赦的机会。除因保密要求暂时无人身自由之外,还要重新授衔编入现役,官升一级。
  此事,不知怎么让小翻译从前的部队长知道了,很是嫉恨,就欲把小翻译除之而后快。
  小翻译虽成了有功人员,但还是被暂时羁押在军统黔南特训班对面的“死地”。小翻译的前部队长,买通了看押小翻译的看守,让几个看守故意找茬,把小翻译关进了独立监室。

第十四章 再起波澜(3)
按照商议的方案,看守要在晚上,制造小翻译逃跑的假象,将其枪杀。军统看守所有规定,凡逃跑者,立杀无赦。
  几个看守背地商量时,让去探视小翻译的章怀雨听到了。
  章怀雨赶紧去找莱特,却得知莱特进城去理发去了。无奈之下,章怀雨去找特训班的副主任,正主任是戴笠,他想找,就是没那条件。
  谁知,副主任也不在,章怀雨着急了,和小翻译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早已结下了过命的交情。他不能看着这事不管。
  左思右想,都没丁点好主意。
  直到章怀雨看到每天给特训班送蔬菜的卡车才有了主意。
  折返回到看守所的独立监室外,等到看守上茅厕时,章怀雨顺手取下挂在墙上的钥匙,把小翻译放了出来。
  刚巧看守返身回来拿草纸,撞上了两人。
  一愣之后,看守刚掏出警哨,就想鸣警。
  没等吹响警哨,看守就给小翻译一掌击中脖子。本以为是打昏了,结果一摸看守的鼻息,早断气了。
  死人了,事情就大了,章怀雨自然也不能再留在此地了。
  两人一起藏在了卡车的底盘下,只等车开出特训班驻地的院子,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但如意算盘从来都不会按人预定设想去发展。
  没等货车开出院子,章怀雨二人就给狼犬搜索了出来,这个时候,看守所的人早已发现了看守的尸体。
  小翻译二话不说,一口认了下来。被当场就地正法。
  而章怀雨不但有莱特的特殊关照,还有戴笠的特批手谕,又是“生地”那边的特训班学员,一般的看守也没权处置他。
  等莱特听到消息,从城里赶回特训班驻地,章怀雨已被关进了禁闭室。无奈之下,莱特只得主动去找特训班的副主任,要求放人。副主任出于慎重起见,并未答应莱特的要求,而是决定先调查,结果调查来,调查去,章怀雨说的那几个看守咬死不承认有那么回事。副主任无奈,只得和起了稀泥,把相关人员都打三十军棍就算了事。
  章怀雨在特训班,自然是呆不下去了。
  莱特给戴笠打电话,想给章怀雨换个地方继续训练,最好是在他的照看下。
  谁知,戴笠那几天心情正不好,下了道糊涂手谕。把章怀雨送到了息烽训练班附近不远的死囚训练营。这么一来,章怀雨能参加表彰大会就是怪事了。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严凤堂忍不住暗自叹气,章怀雨呀,章怀雨,你可真能惹事啊!
  有心帮帮章怀雨,但是想起戴笠最近正发无名火,只好作罢,另找机会,再筹划这事吧!
  表彰大会召开时,章怀雨正在接受息烽死囚训练营的杀威棒。这是杨宝光的规矩,目的是为了让送到这里的人听话。
  章怀雨虽然面子够大,有戴笠的手谕亲自关照,照打不误!
  不打,立不起来威信,以后其他死囚怎么带?
  章怀雨很倔强,咬着牙承受了20军棍,连呻吟都没有。
  这是杨宝光第一次和章怀雨见面,他打心眼里不喜欢章怀雨,曾听人说章怀雨是个什么大学生,还是有功之臣。
  杨宝光对章怀雨说得第一句话是,“到了我的地盘,你就是孙悟空,也要叫你见识下如来佛的五指山。”
  没等章怀雨的伤养好,他就被迫接受死囚训练营的传统训练。
  首先就是体力训练,早5公里,晚5公里,跑得快就给饭吃,跑得慢就关禁闭。这往往让一些刚到这里的死囚叫苦连天。
  章怀雨更惨,刚来时,天天被关禁闭。
  不过慢慢地,章怀雨适应了下来。渐渐地,就能跑到前面,早早地吃饭。之前,一阵风都要把他吹倒,经过体力训练,下盘根基自然也就稳了,再不是一个随风倒。

第十四章 再起波澜(4)
每天晚上睡觉前,每个人都要提桶水,冲洗营房内的茅厕,这可苦了章怀雨,从前拿得最重的东西,好像就是衣箱吧?提一桶水,想都没想过,提一桶水,常常要跑上四五趟,章怀雨没有撂挑子不干,他知道,在死囚训练营,连自己都不能保护的人,很难生存下去。
  慢慢地从前白嫩的手上,磨出了茧子,手臂也有力了。
  这样的训练,唯一的好处,就是每天很累,非常地累,人累了,就不会东想西想。人没那么多杂七杂八想法的结果,就不会闹事,看守和死囚也就很自然地就相安无事了。
  体力一过关,接下来的擒拿、散打、摔跤等等常见的格斗技术,练起来自然就不费力了,这点上杨宝光倒不是草包,很有一套方法。
  再然后,就是射击训练。对到这里的死囚来说,很多人都上过战场,真刀真枪地和人拼杀过,对枪自不会陌生。也有人从前是江洋大盗,枪法好得不象话,说打左眼,绝不打右眼,玩枪跟玩玩具似的。
  每到射击训练,是杨宝光最紧张的时候,只要这些死囚枪口稍一调转,搞起了暴动,整个训练营的看守压根就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怪!这些人就服管了,打枪也老实地打枪。
  但整个射击训练,还是没哪个教官愿意去教这些人,只是发给枪和一定的子弹,就赶紧退得远远的,让他们自己折腾。
  在这里,章怀雨才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枪,以前卫戍司令部为了让内部职员自保,曾配发过枪支,不过那东西都成了摆设。别在腰里是好看,就是没有一发子弹在弹夹里。
  听到枪声,章怀雨就来了精神,刚开始经常脱靶,让其他死囚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但章怀雨有个长处,他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舍得不耻下问,从来不以文化人自居,让自己显得鹤立鸡群、孤芳自赏。
  最关键的是,章怀雨常常能从杨宝光那里混到烟,拿回来就与人分享。一个人不小气,别人自然也就不会藏私,他想要获取的经验,别人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
  经过一段时间厮混,章怀雨就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如何快速开关保险,如何快速上弹夹,如何定准星……
  枪拿在手里,要什么样的感觉,开枪后要达到什么效果,章怀雨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渐渐地,章怀雨也把枪琢磨透了,到后来,章怀雨的一手快枪在死囚训练营无人可比。
  再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炸药了,这里面的名堂多了,章怀雨学得更仔细,首先是原理课,然后就是实际操作了,一帮死囚更是刺激得嗷嗷叫。不过让章怀雨尴尬的是,第一次,他少配了一味药,他做的炸弹,成了哑弹,这让其他死囚把他嘲笑了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消磨了过去。
  这些他本该在特训班接受的训练,却在死囚训练营训练营里继续,命运如此捉弄人,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技能训练完成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语言培训,也不是所有的死囚都必须要接受这个培训。在整个死囚训练营,也就那么几个人才有资格被集中起来进行培训。
  作为燕京师范大学的高才生,又有戴笠特殊手谕关照,章怀雨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培训。
  能接受这个语言课培训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参加日常的训练,吃得也好,一日三顿饭,至少能见到一次荤腥,这让其他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全文盲的死囚很是羡慕。
  日语,看似汉语发展起来的,而且有些字和中文一样,如果采取望文生义的办法学习,十之*就是个死胡同。这点还是小翻译告诉章怀雨的,章怀雨曾经跟过小翻译学过一点日语,不过那是为了破译密电,而不得不学习的。

第十四章 再起波澜(5)
现在才是正规的学习,军统对死囚训练营的语言课确实很舍得下本钱,派来了一个日本通,对章怀雨等人进行培训,或许是天生记忆力比较好,章怀雨学习起来,就是比其他同时参加学习的人快。
  一个月后,当章怀雨流利地操一口京都日语与日本通对话时。日本通是彻底地傻眼了。
  日本通是国民政府一位要员的私生子,从小在日本长大,是个少见的语言天才,能非常流利地说七个国家的语言。
  都说持才傲物,一个人有了真本事,平日里走路都带飘,就很难把旁人放在眼里。
  因此,日本通在对章怀雨这些死囚培训之初,多少有些为那份优渥的报酬而漫不经心地虚以应付。
  待发现章怀雨的特长后,日本通才收起了轻慢之心,认真地对待起他的教学来,并给章怀雨经常单独“加餐”,一个努力教,一个努力学,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章怀雨收获很大的是,他学会了用日语进行思维。不过,仅仅用日语思维还不够,还要了解倭国人的民族性格。这样才能真正地懂得倭国人,懂得他们的习俗,懂得他们的弱点,才能去了解倭国人的民族性格
  研究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需要研究大量的资料,一个人的记忆和陈述毕竟会窜在一定的误差。日本通最初为了省事,带了大量研究资料,准备用于照本宣科。却歪打正着,成了章怀雨的宝贝。
  章怀雨几乎是彻夜强记,常常是天空露鱼白肚,才爬上床休息一会。
  三个月后,日本通惊喜地发现,让章怀雨去执行某些特殊任务,去骗过那些思想呆板的日本人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事。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适应死囚训练营的超强度训练,总有人寻小差,伺机逃跑,自由成了压在每个死囚心底的梦想。
  逃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逃跑的路线要计划好,自进入死囚训练营,死囚们压根就没有外出的机会,更别说熟知逃跑的路线了。这样的条件下,要想计划逃跑路线,只可能是空谈,唯一的选择,就是走到哪村歇哪店。
  其次,逃跑必须要有足够的川资,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出逃途中靠抢劫或者偷盗获得川资,只会暴露行藏。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事。在战时,实行的是身份管制,没有合法的身份,怎么逃避追捕者的追捕?
  不过,自由太诱人了,总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去作尝试。
  于是月黑风高之夜,逃跑计划总是以最血腥的方式在实施,杀死看守,抢夺武器之后,逃亡者就进入茫茫大山之中。息烽地处深山中,方圆数百里,渺无人烟。逃出去的死囚,因不熟悉路,绕了半天,基本上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逃亡者要么是马上被抓住,要么就是在负隅顽抗时被击毙。再不就是投降,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逃跑的死囚多数选择了抵死顽抗。在他们的头脑中,想法很简单,反正左右都是一个死,还不如拼一拼,说不定还能博得一线生机。有此思想存在之下,死囚逃跑事件,是时有发生。
  因此,也就有了不断地有人死去,也不断地有新人补充了进来。
  战争破坏了一个人的正常思维,到死囚训练营的死囚,很大一部分人,要么是战场上打黑枪,要么就是趁乱哄抢军用物资,要么就是战场抗命。
  但光凭死囚身份,还不一定能被送到死囚训练营,得有一技之长才行。
  否则,早就给就地处决了,根本就不用千里迢迢地送到息烽的大山之中。
  也有一些死囚,完全通过训练后,被悄悄地带走了,至于他们会去做什么,就属高度机密了。
  章怀雨也算是个有一技之长的人。
  不过,就章怀雨那点本事,在其他只会逞一时凶狠的死囚眼里,算不得什么。死囚闲暇之余,最爱聚在一起吹牛,不外乎就是过去的那点光荣史,基本上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根本就配不上“光荣”二字。有时候,章怀雨就想不通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能成什么气候?
  章怀雨总觉得国民政府养着这些人,简直就是浪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