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Q后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作缘起
在鲁迅先生百年诞辰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把《阿Q正传》拍成了上、下两集电影,结尾有一句解说词讲:阿Q虽然死了;可是他并没有像小尼姑所说“断子绝孙”,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的成因》中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所以在和美国记者斯诺闲谈时,鲁迅先生笑着说:阿Q现在掌权了。
  着名评论家彭定安先生在《走向鲁迅世界》中谈到“阿Q式的‘革命’的破坏性时说:……在十年浩劫中,也同样存在着‘阿Q式’……”
  由此,我写了这本小说,以展示这种“国民精神”是如何延续和发展的。为和《正传》区别,所以叫《阿Q歪传》。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目录
序《阿Q歪传》                        彭定安   4
  阿Q和历史同行(《阿Q歪传》序)       邓荫柯   6
  一    审案认亲                                  8
  二    人头落地,好快刀                          11
  三    长寿丹                                    15
  四    荣回未庄                                  17
  五    典型纪略之一                              24
  六    无情人终成眷属                            29
  七    典型纪略之二                              32
  八    级别问题                                  34
  九    再度造反的成果                            38
  十    双喜临门                                  44
  十一  豪门恶梦                                  52
  十二  阿Q九十寿诞                              55
  十三  最后的审判                                6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序《阿Q歪传》(1)
彭定安
  韶华同志以高龄之身,而创作不辍,连年出版长篇小说,其创作热情与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欣羡与钦佩。继不久前出版长篇小说《吴承恩孙悟空猪八戒新传》之后,现在又写完新;作《阿Q歪传》,这两部作品,都以设想的奇异和构思的虚幻而显示其思想与艺术的创新。
  韶华同志以我的专业的一部分是鲁迅研究,而嘱我为《阿Q歪传》作序,我一面甚感荣幸而觉得未免僭越,一面也乐于写一点读后感。
  为阿Q再写写传,而且写的是歪传,我觉得很有必要又意义深远。我以为这并非狗尾续貂之举,试图像高谔那样为《红楼梦》续那后四十回以及那些无聊赖的什么红楼续梦、后梦之类。我们续写阿Q,不是试图做鲁迅的创作之继续,而是把阿Q的“生命的延续”写出来。盖“阿Q没有死”,是一种为多数人所认同的结论,以其未死,就可写其“新的生活”。
  所谓“阿Q 没有死”,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阿Q作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已经进入世界文学艺术典型谱系,进入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他是不朽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阿Q代有后人出”,而且,阿Q精神不死,常常“借身还魂”于一代代现实的人们中。我想,韶华同志之所写,就是这后一方面的文章。而主要的方面则是“阿Q的革命与革命的阿Q”这一点。
  我们知道,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了阿Q的革命,他朦胧中有那么一点革命的要求、革命的意识,但他不过也把辫子盘了起来,口喊“革命”而已;而当他梦见白盔白甲的人们来革命了之后,去到静修庵去革命时,尼姑却说“他们已经来‘革’过了”,气得阿Q说“他们没有来叫我!”所以后来官府把他抓起来,又审问,又枪毙时,他什么都说不清,连死都是稀里糊涂地去死的。而他所做的革命梦是什么呢?不过是向王胡、小D们施行报复,要把举人老爷家里的宁式床抢来,要选美女做老婆等等而已。这就是阿Q的革命和革命的阿Q!现在,韶华的《阿Q歪传》就是写到阿Q因为使用了“掉包计”而幸存下来,活到了现在,即活到了20世纪的40——50年代,他混进了革命队伍,在真正的革命运动中,在真正的革命洪流中,他来“革命”了,他搞土改,搞大跃进,参加文化大革命,等等,他成了一个真正的“革命的阿Q” 。于是,阿Q便在革命队伍中,在真的革命中,扮演着当年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的阿Q的革命和革命的阿Q。不过,时代不同,革命的内容、形式也都不同。但阿Q的精神却是一样的。 于是我们看到,今天的阿Q是如何革命的,今天的阿Q是怎样一个“革命的阿Q”,其实质则是今天在我们革命队伍、干部队伍中,存在着怎样的阿Q式的革命和“革命的阿Q”。他们不再是做报复小角色、抢宁式床、娶老婆之类的梦了。他们是高官得踞,是几百万、几千万地掠夺,是豪宅、豪华车和豪赌,是养二奶、挎小蜜,是出国定居,如此等等。今天的阿Q,确实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阿Q当年说“老子先前比你阔得多”,现在可是该“现代阿Q”吹乎:“老子今天比你过去阔得多”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序《阿Q歪传》(2)
我们不是可以说,那些成克杰们、胡长清们、慕绥新们、马向东们、李真们,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贪污腐败分子,不就是阿Q式的革命和革命的阿Q吗?他们口头上是革命的,成天讲建设社会主义,他们口头上,甚至喊叫反腐败还喊得很响亮,但是,他们心里却是捞钱、捞钱再捞钱!他们的行为却是腐败、腐败再腐败!
  《阿Q歪传》正是揭露了这种“阿Q没有死”的历史……社会……文化现象。这种揭露的价值就在于它把今天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结合起来了,一方面勾起我们历史的记忆,另一方面引起我们今天的警惕。当然,更深沉的意义则是,作品的叙述,为我们揭示了今天与昨天的联系,明白了今天社会生活中的“昨天的魂灵”,即揭示了今天现实中丑恶现象背后的民族文化渊源,还揭示了国民劣根性中的“恶魔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原始黑暗基础”。这有利于我们认识这种现象的根源,从而清楚它的深厚的渊源,并知道除恶的艰难。
  我们古老的文化,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顶级优秀的文化之一,但是,它现在要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只有完成这个过程,它才能延续其生命,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成为中国模式现代化的驱动力和文化底蕴。在这一创造性转换中,一方面是极力挖掘、保护、整理、继承传统文化,并做出现代诠释和“现代化处理”;另一方面,则要挖掘其消极因素,清除它的落后、保守以至腐朽的沉渣和污垢。而揭示阿Q的精神病害和劣根性,正是应该属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中的重要之点。
  这部作品,采取了荒谬的外衣,——阿Q没有死,是县太爷照顾本家抓了替死鬼,——阿Q活下来以后,又钻进革命队伍为非作歹等等,这些都是背离现实的可能性而成为荒谬的,但是,这些背离现实的荒谬中所出现的社会现象,即活下来的阿Q的所作所为,确实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与社会的真实性。荒谬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真实的内核。这种“荒谬与真实的矛盾与统一”,便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特征与优势。这是找到了一个使“历史”与现实在叙事上结合起来的有用方式。这是韶华同志的一个创造。
  这里,我还想借机说一个题外话,这就是“阿Q精神的积极效应”问题。阿Q精神的主要之点是精神胜利法,鲁迅通过阿Q形象所批判的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主要之点,也在于此。但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境况中,在一种个人的特殊处境中,在个体身上,却凭这精神胜利法,得以度过精神危机,生存下来。这情景是悲剧性的,但确实得到了积极的效应。我国著名作家聂绀弩、丁玲,著名鲁迅研究家朱正,都在他们的言谈和著作中说到,他们在苦难生活中,倒是因为阿Q精神胜利法,而支撑下来,有时甚至是有意识地使用这阿Q精神,而活下来。他们都说“不能不有点阿Q精神”。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体验,那至少是一根使贫病危殆的精神获救的一根“精神稻草”啊!我相信,还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精神现象和“获救体验”。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也许是只有中国才有的现象。这是歌德所说的“种下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呢,还是在阿Q精神中,在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素质”中,就含有积极的因素,甚至是一种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和生存现象以及生命现象呢?从接受学的角度来说是通的:作品的“含义”,是作家赋予的,是接受的基础,但“意义”,却是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发挥“读者的工作”(罗兰·巴特的著名命题)的作用,在作品“含义”的基础上,创获的。所以,罗兰·巴特才说,一个作品,作者只完成了一半。那么,不管是何种情况,作为“基础”…“含义”的阿Q精神,和作为“读者的工作”的阅读的“意义”创获,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我想,是否还可以以此为主旨,以这样一个主题,即个体在艰困苦难生活中,凭阿Q精神胜利法而生存,而活下来,并创造生命的意义,来创作小说呢?如果深深地挖掘,我想,在这一主题下,是可以创作出非常有意义的作品的。——至少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阿Q和历史同行(1)
——《阿Q歪传》序
  邓荫柯
  韶华先生真是文坛一棵生机勃发的常青树。他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在推出长篇小说《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吴承恩孙悟空和猪八戒新传》之后,又以奔腾澎湃的创造激情和犀利睿智的思想锋芒,完成了一部《阿Q歪传》,几乎是年年有新作问世,时时给人以惊异和激励。在老一辈作家群体中是不多见的。
  这部长篇小说,是韶华韶华先生思索的锋芒、强烈关注当代中国历史的激情,找到了一个新的喷发口,一个新的载体。《阿Q歪传》。他追随鲁迅先生的创作道路,继承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批判盘踞在我们民族肌体上的劣根性,在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身上,又寄寓了对当代历史的深入思考。
  大智大勇的鲁迅先生,借阿Q这个典型,深刻地、尖锐地、辛辣地、不无痛惜地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欺软怕硬,麻木愚昧,盲目跟风,吹牛撒谎,抛弃自尊,拼命护短,得志便作威作福,遇挫就下跪求饶……从而抒发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和焦灼。鲁迅的目的只有一个,祛除劣根性,培养高尚、纯洁、刚毅、宽厚的民族精神,从积弱积贫、备受宰割的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开创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鲁迅深知改造国民性、振奋民族精神是一场持久的斗争,期待后继者能在二三十年后完成他未竟的心愿。他也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深信阿Q不会断子绝孙,所以他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苦笑着说,现在阿Q掌权了。
  经历了这么漫长的岁月和这么急剧的社会变革,鲁迅的心愿并没有实现,一直没有后继者继续剖析和揭露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阿Q及其徒子徒孙们的精神。今天,有着高度历史使命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韶华先生,秉承鲁迅先生的遗志,自觉地承担起了这项任务,继续和延伸了对阿Q身上集中体现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清算了这种劣根性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从革命战争的岁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韶华在丰富而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深刻体悟到了极左路线为害之烈,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之重;恶劣的人性往往是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推波助澜的帮凶,而极左路线的肆虐又促使了这种劣根性的恶性发展。所以,这本《阿Q歪传》既是对国民劣根性的继续批判,也是对极左路线的揭露,表面上近似荒唐的文字,实际上是极其严肃、沉重的,含有血泪交织的人生体悟在内,有深意存焉。以重生的阿Q为载体,表现这种双重主题,对于韶华这样一位老战士、老作家来说,是责任,是使命,是才情,是飞扬的想象力,是娴熟的创作技巧的体现。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Q和历史同行(2)
韶华笔下的这位获得新生命的阿Q,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人物。他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而且兴风作浪,捣鬼有术;他脱离了创造他的鲁迅先生的控制,奇迹般的重生,因吃了长寿仙丹,具有一种长生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