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缘采访-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公,这里是专门为你们下面这些记者站服务的,总社采编、排版、发行、印刷什么的都在朝阳那边,如果感兴趣,你们也可以抽空到那里看看。”

  说完,又把众人带到会议室一角的橱窗前,指着里面的“质量之星”、“信誉之星”的奖牌及证书说:“你们有的地方工作开展不好,或者没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这都是正常的,你们不要急,慢慢就找到窍门了,比如里面这些奖牌证书,咱们都可以卖给工厂企业,一个牌子收3000,十个是多少?一百个是多少?”四川的汪洋说:“你去企业卖牌子,和搞正面宣传一样,可能连大门都进不去。”众人连连称是,纷纷慨叹现在的企业都是铁公鸡。邱主任摆摆手说:“直接去怎么能行呢?要想办法,让企业主动去找你们,你们这次是来参加新闻资格培训的,如果时间充足,总社这边可能会给你们开个会,让做得好的记者站传授一下经验。”

  因为人还没到齐,中午邱主任带着先到的站长和记者们到附近的小吃部随便吃了一口,下午自由活动,五点在总社聚齐一起出去吃饭。站长们有的去总社朝阳那边的办公地点参观去了,有的去逛街,杨建明和候天明、汪洋一起和邱主任回到了办公室。在名片上,杨建明发现,他们两个和他一样,也是副站长,不禁慨叹,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把和一把在一起走,副手和副手在一起混,这世道,天然的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你想不遵守都不行,想不随波逐流都不行。

  邱主任又忙着打电话催问没到的站长记者们什么时候到,杨建明他们三人坐在沙发上闲聊,汪洋说:“我并不是你们《商品报》驻四川记者站的记者,我是四川另外一家媒体的,站长和我是朋友,很欣赏我,要我和他一起做,我正好没有正规的新闻记者证,站长就让我来了,如果可能,学习完我就到站里,那时我们就真正是一家人了。”候天明说:“我们站长是我们当地晚报的一个主任,很有能量,要我和他合伙承包这个《商品报》驻山西省的记者站,我以前没干过记者,心里没有底,正好趁这个机会来看看。”杨建明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聊着聊着,三个人渐渐熟悉起来。

  又陆续到了几个人,下午五点半,《商品报》下属十三个省份记者站的站长记者们在邱主任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来到蓝天大厦附近的一家酒楼,在超大包,杨建明看见里面两个五十岁左右,很有派头的男子正在喝茶聊天。邱主任抢先一步走进包房,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分管我们的伍社长,这位是黄总编辑,伍社长曾在质量万里行做过地方站长,是搞商品问题的高手,你们有问题可以多向伍社长请教,黄总编辑是文学博士,我们大都是文学青年出身,都摆弄文字,有关文学方面的事,大家可以黄总编辑请教。”

  伍社长起酒,说:“欢迎大家来北京学习!咱们一把谷社长出差了,没在北京,他要我带他向大家问个好!来,干一个!”说完一仰脖,干了半杯二锅头。又起第二杯:“咱们谷社长和总署的关系很好,这次要来了十多个记者证名额,有了正规的新闻记者证,你们开展工作就会便利很多,也会理直气壮很多,你们的工作开展好了,收入上来了,我们的日子也就会越来越好,来,预祝你们学习圆满成功,到时都能领到正规的新闻记者证!”又仰脖干了剩下的半杯。

  酒是正宗的五十六度北京红星二锅头,有点辣,不过口味纯正,回味悠长,菜却很杂,有北京风味的烤鸭、四川风味的辣子鸡、东北风味的小鸡炖蘑菇等等,就像他们这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山南海北地聚在一起。

  像大多数人一样,杨建明开始喝得有些矜持,慢慢地就放开了。一杯白酒下肚,桌上的气氛就热烈起来,不同省份的站长记者们依次起酒,或者说很正规的套话,或者用当地方言开几句玩笑,宁夏的钱万成站长一米八几的大个,长个大大的酒糟鼻子,端起酒杯一边唱祝酒歌一边依次和众人干杯,把气氛推向了高潮。邱主任说:“钱站长酒喝得好,工作也干得好,在今年新建的记者站中,他们那做得最好,社里准备明年夏天在他们那开个现场会,到时候大家都去,顺便玩玩,社里给报销一部分费用。”

  喝完酒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站长们有的去朋友那住,有的就近就便,住进了蓝天宾馆,邱主任对杨建明说:“来的十三个人,十个是站长,你和汪洋、候天明三个是副站长。说句实话,你们这次来,费用站里可能不给报,那你们就节省点,别住蓝天宾馆了,一宿要168,有点贵,我让司机小王开车送你们到物华大厦附近的一家旅店住,离培训地点近,便宜,条件也还可以。”

  邱主任陪着去了旅店。杨建明一看,是地下,长长的走廊两边是密集的客房,走廊尽头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和洗漱处,屋内设施简陋,除了床铺、脸盆、几张破旧的椅子外,只有一台电视。杨建明三人选了一个三人间,每晚100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二章:增版
第二十二章:增版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保障公众知情权。让事实和真相暴露在阳光之下,是一个健康社会所追求的媒体形态。真的舆论监督不应该代表“上级”,假的舆论监督不应该沦为敲诈勒索的手段。

  周二上午八点,杨建明三人准时来到物华大厦五楼520室。520室是个大会议室,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就在这里举行,在相邻的519室,已经有人在签到,领取学习资料。

  杨建明在工作人员的表格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签了到,领取到2本书和1本讲义,以及听课证,然后到520室,按照桌子上写好的听课证号对号入座。杨建明睃视教室一周,发现这期培训班有100多人,坐了满满一屋子。八点半,前面讲台走上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拿起麦克风示意大家静静,然后说:“我姓张,叫张丰,是这期培训班的班主任,你们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别的我不多说了,只强调一点,就是你们一定要按时参加学习,不要无故缺课,每节课我都要查看出席情况,如果整个学习期间你缺席超过三节课,那你肯定就拿不到新闻采编资格证书了。”杨建明看着帅气的张丰,心里充满了羡慕和妒忌。

  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问:“我看了讲义,上面写学习完要考试,只有考试及格了才能拿到证书。考试题难不难啊?我们都能及格吗?”班主任笑笑说:“只要你们不缺课,好好学习,我保证你们都能及格。”众人一听,心里有了底。杨建明随手翻翻讲义,看到了课程安排表后面的培训班注意事项,在第八点注明:考试时,您可以独立查阅培训用书和参考资料,但是不能与他人交头接耳,请在规定时间内交试卷。杨建明哑然一笑,彻底放下心来。

  杨建明又回头仔细看课程安排,一共七节大课,一天两大节,上下午各一节,内容是报刊业的发展和对新闻采编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新闻工作职业道德、新闻学基础知识、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等。没等杨建明看完,九点整,第一节课开始了。

  杨建明听了一会,有些昏昏欲睡,抬眼看别人,和他大抵相似,都在耐着性子听。大约一个小时后,课间休息,学员们有的到外面走廊透透风,有的上洗手间,有的到519室自动饮水机前倒杯水,有的干脆就溜了。15分钟后,课程继续,过了大约10分钟,班主任拿着本子悄无声息地走进教室,把缺席位置对应的听课证号记了下来。

  中午三人到附近的小吃部简单吃了一点,回到旅店休息了一会,下午一点准时到课堂听课。除了上学期间,每个人几乎都有十多年没这样整天高强度地学习过了,一天下来,个个疲惫不堪。

  晚上三人商量到哪吃,杨建明说:“咱们一共要在这住四宿,我看这样,以我们所住的旅店为中心,一天一个方向,今天咱们往东走,看哪个饭店合适,咱们就在哪吃,明天往南,后天往北,最后一天往西,你们看怎么样?”汪洋和候天明点头称是。

  于是,三个男人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向东走去。春节临近的北京城,气温并不低,昨夜刚刚下过一场雪,被白天的阳光融化了大半,傍晚由于降温,又重新坚硬起来,像一颗善变的心。走着走着,天渐渐暗下来,车灯亮起来,路边酒楼饭店的霓虹灯也依次亮起来,杨建明看着巨锤一样的高楼,斧铖一样的牌匾,流弹一样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再抬头看一眼昏暗的天空,想着未来几天上刑般的学习生活,心情也渐渐暗了下来。

  走了近一个小时,三人都有些累了,便在一家新疆烤串店落座,吃起烧烤来。汪洋和杨建明一样,都能喝点酒,候天明差些,三人要了一瓶北京红星二锅头,六瓶啤酒,边喝边聊。

  回到旅店,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杨建明刚要洗脚,手机忽然响起来,一看,是郭丽的号码,杨建明按了拒接键,穿好衣服来到外面的话吧,给郭丽拨了回去。郭丽叮嘱杨建明要注意身体,吃好喝好住好,不要怕花钱,杨建明也叮嘱郭丽不要太累了,房子那边的一些活,等他回去再干……不知不觉中,两人卿卿我我地聊了半个多小时,酒意朦胧中,杨建明竟恍然找到了热恋时的感觉。

  第三天上午,课前,宁夏的钱站长突然找到杨建明,问:“杨老弟,你和你们省的天一集团熟悉不?”天一集团?那是省内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在全国也有些名气,杨建明不知道钱万成是什么意思,就说:“不太熟悉,怎么了?”钱万成说:“我想知道他们董事长办公室的传真号码,我们有一篇稿子,想传真给他们。”杨建明有些不解地问:“天一集团在我们省很有名气的,你打114查询一下不就行了吗?”钱万成说:“查过了,是厂办的电话和传真号码,我和他们说想知道董事长办公室的传真号码,他们不告诉我。”杨建明说:“你把稿子传给他们,再让他们转交给董事长不就行了吗?”钱万成说:“前几天就传过去了,不过一点回音也没有,我估计是他们根本就没把稿子给董事长看,这个稿子,如果董事长看到了,一定不会没有回音的。”杨建明想了想说:“回头我问问我们领导,看看他知道不。”

  杨建明当即和郑长征通了电话,郑长征说:“肯定是批评报道方面的稿件,这件事你不用管了,呆会我直接和钱万成说。”杨建明放下电话,满腹狐疑,不知道钱万成和郑长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下午下了课,杨建明三人按计划往西走,最终在一家客流旺盛的川味火锅店停住了脚。那天,三个人都有点喝高了,纷纷谈起怎么弄钱的诀窍,汪洋说:“我们四川的小钢厂多,他们生产的钢材,几乎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央级媒体驻四川记者站的许多记者,连同省内媒体的一些记者,都把小钢厂当作财窝,一去一个准,小钢厂的头头们知道记者是怎么回事,去一个,给两千,当打发要饭的了。”候天明说:“我们的小煤窑和你们的小钢厂类似,开采手续、安全措施等大多也都没有,记者们也是一去一个准。”杨建明说了政府部门的一些事。

  半夜十二点左右,杨建明睡醒一觉上厕所,刚从床上坐起来,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杨建明披衣下床,刚打开房门,那声音一下子清晰起来,原来是*声!那声音就从对面屋中传来,很是响亮,响彻整个走廊。

  回到床上,杨建明被这声音弄得再也睡不着,索性开了手机,给苏嫣发了一条短信:睡了吗?想你。苏嫣的短信马上回来:刚要睡,怎么了?我也想你。杨建明继续发:想听*声不?和你的有一拼!苏嫣回:大半夜的你发什么神经啊,不理你了。杨建明不再发短信,而是拨通了苏嫣的电话,苏嫣接起来,杨建明并不说话,而是一脸坏笑地下床到走廊,把手机对准对面屋的门。

  过了两分钟,苏嫣的短信来了:你坏,不理你了!又接着来了一条:你在哪呢?干什么呢?杨建明回:我在北京旅店的床上,正一边*一边想你呢!苏嫣不再回。杨建明等了一会,苏嫣还是没有信息来,拨过去才发现已经关机了。

  第二天一早,候天明起床就骂:“你们昨晚睡得好不?他妈的不知道哪个房间打炮,那女的像只下了蛋的母鸡一样叫个不停,害得老子半宿没睡好。”汪洋笑笑说:“我也听见了,刚才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