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 要种田-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攸禾又问了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以及钱币的兑换等等。

    这才在知道原来在夏启天国每个币种的价值了。

    1两黄金=10两白银,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2000元。

    1两白银=1贯(吊)钱,相当于人民币200元。

    1贯(吊)钱=1000文钱,就是前面说的200元。

    这一文钱自然就是0。2元了,也就是2角钱。

    苏攸禾便迅速的算了石材叔买药的八十文钱,就相当于人民币16元钱,这样算来,倒真是不太贵,可是对于家贫的石材叔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如此一想,就更加加快了苏攸禾一心脱贫的计划。

    **********************************************************

    【注:百度百科中规定钱币兑换方法: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脱贫计划(下)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o(∩_∩)o)

    石材回来了,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却是找了些蘑菇回来。草药几乎是寥寥无几。依照这种情况来看,苏攸禾估摸三天后还得花八十文买些药物,或许多于八十文的去买药,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趁着无人的时候,苏攸禾又独自一人转悠,三面环山,一面环涯。只靠幸亏在两面山之间还有一个羊肠小路,每次下山去东庄的时候,就可以从这里下去。

    再者就是这里很安静,却也时刻蕴藏着危险,偶尔会听到山林中有动物的吼叫声。苏攸禾可以看到山崖上奇形怪状的植物,以及山面上那些依旧绿油油的苔藓。这些苔藓都是生长在阳面,或者半阴面的。哪些潮湿阴暗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

    还有一些苏攸禾在外婆家乡经常见到的狗尾巴草。这种草是一年生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苏攸禾小的时候喜欢将狗尾巴草从杆中抽出来,咬食狗尾巴草茎部。吮吸甜甜的汁液。

    又环着屋子周围走了一圈,便回了家里,母亲依然没有醒来,石材为了不打扰蓉娘,就让孩子们都去了他的屋子。这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没干什么事情,晚上的时候,蓉娘还没有醒过来,石材便将蘑菇切成小沫沫,取了姜汁,腌菜,还撒了一点点的葱花,放了很少的盐巴,将中午的玉米糊糊热了下,晚上喝了点汤,又剩了一些留给蓉娘。

    这样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蓉娘喝了三天的汤药,有了点起色,但是也只是调理,苏攸禾这几天来都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无聊的时候,就让大牛带她出去转悠。

    这一晃又是半个月,天气渐渐转凉起来。有时候苏攸禾都会被冻得醒过来。

    石材每天白天去山里挖些草药,顺便带些蘑菇回来,运气好的时候还会带回来野物,蓉娘就为孩子们做了,一连会吃上好几天。

    蓉娘待身子好些的时候,就让二牛领着她去找常嫂子。常嫂子乐于助人,特别对于蓉娘的手艺是备受赞赏,一听说要找绣活儿,就到处给蓉娘找活计。

    这不几天蓉娘就接了好几个花样儿。之前因为蓉娘的牡丹被面,很多人还是很乐意她做出的活计的。

    这边的苏攸禾也不闲着,每天非要让大牛带着她去山里逛。大牛迫于无奈,便每天都陪着她上山,虽说阿禾人小,却总是会很好的照顾她自己。大牛也就没说什么。不过,大牛每次都会带上背篓,拾些柴火,或者摘些野菜,这样子也好回家有个交代,不至于家里人挨饿。

    这种日子就这样维持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苏攸禾的计划渐渐成熟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神奇的林地。

    那是在大牛家不远处的一个山沟里面。一次大牛为了在一个缓坡上摘一支人参,不小心给顺着厚厚的苔藓给跌到了坡下。当时吓得苏攸禾心脏几乎跳出来。

    还好,在半中间的时候坡边伸出来的结实的青松树枝给挡了住了,这才没受重伤,只是胳膊,腿部和腰际间擦伤了一些。苏攸禾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了深坡之下的另一番天地。

    红红绿绿,夹杂着一片子的黄灿灿的花朵,正在寒风中招摇飘摆。

    当苏攸禾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不太确信的,使劲的揉了揉眼睛,试图确定这是真的。

    事实证明,当苏攸禾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东西并没有消失。

    苏攸禾心中的惊喜正在酝酿着无比的澎湃。拉住正在拍身上土的大牛直奔那片山林。

    这地方看起来近,却跑起来得一阵子。

    直到苏攸禾气喘吁吁的站在那里的时候,脑袋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收获给震住了。

    黄灿灿的菊花,粉嫩的梅花,高高在上的四季橘,红艳艳的一品红,长长尖尖满身是刺的仙人掌。地面上竟然还长了绿油油的蜈蚣草,甚至有药用价值极好的文竹。向前走,那菊花竟然又成了黄油油的油菜花了。

    看到油菜花,苏攸禾一下子呆愣住了。这些分明就不是这个季节的该生长的植物。

    如今已是快十二月份的季节了,为何会有这种植物生长呢?苏攸禾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发现这块占地一亩多的地方,苏攸禾的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着。

    不管什么原因,这些活生生的东西,还是给了苏攸禾一些抑制不住的惊喜。

    苏攸禾在这片山林中从头转到尾,又转了回去,这才安下心来。这个地方还没有被人发现。

    虽说有个坡,可是那坡比较陡,看起来缓,实际上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没人会下到下面,去看坡下有什么东西。如果不是这次大牛的一不小心,恐怕这么神奇的地方不知道被埋没多少年了。

    苏攸禾摘了几颗油菜花,将花心放在手里搓了搓,里面还是绿绿的种子,便打算让其再长上一阵子。

    只是让大牛摘了些文竹回去,其余的都暂时没动。这又叮嘱大牛不得给别人说这个神奇地方的事情,待大牛发了誓。两人这才兴奋的回去了。

    大牛虽不知道为何阿禾不让说出去,但是看到阿禾妹妹认真的样子,还是情不自禁的答应了。

    一连几天,苏攸禾都在兴奋之中,某天,趁着所有的人都不在的时候,便将早已经长成土豆重新培育了几株的土豆苗连根放在碗里,洒了些水,才拿到了那块神奇的一亩地里。

    找了一块边缘的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埋下去。

    似乎时间带了箭,油菜籽很快就变成了坚硬的颗粒,而苏攸禾移植的几颗土豆苗也长势甚好。这给了苏攸禾巨大的动力。

    很快的便和大牛哥收了油菜籽,为了让油菜花可以继续生长,苏攸禾提前留了一部分让油菜籽当种子,以便来年再用。

    苏攸禾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压榨油菜籽了。

    而蓉娘也按照苏攸禾在书上看到的方法,坚持将文竹炖煮之后,喝文竹汁水。当然了,苏攸禾并不是在书上看到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的。这可是外婆教的方法。为了搪塞,只得说是大牛哥看到的方法,大牛也糊里糊涂的就这么应承下了。后来见有效果,也就没说出来。

    不过,为了这种事情,苏攸禾假装闲暇的时候,让母亲教些早就认识的字,因为识的快,蓉娘倒是教的也多,可是大牛二牛以及小猫就不行了,每天可以认识一两个字就很不错了。

    苏攸禾也以后有了借口,就说在书上看到的。蓉娘虽说识字,可是因为急着赶绣活,也没有时间去追根究底。只是空闲的时间给四个孩子教些字。

    这天,苏攸禾便和大牛很快的就收好了菜籽油回家了。而这脱贫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压榨菜籽油。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压榨菜油(上)

    当两人回到屋里的时候,蓉娘刚巧赶好了了一幅鸳鸯枕套。正让二牛带给常嫂,好早些给顾主。刚巧出了门口,却见阿禾和大牛拿了不认识的植物回来,便停住了脚步问道:“你们拿的这是什么东西?”

    苏攸禾深怕大牛说错了话,忘记了刚刚自己在路上叮嘱的,便抢先回道:“娘亲啊,这是大牛哥和我去山里找捡柴火的时候看见的,便采摘了回来。”

    “要这个干什么?还不如多拾些柴火回来。”蓉娘不解道。

    “哎呀,娘亲,我和大牛哥已经拾了好多柴火了,家里的后院还有好多啦,也不急于这一时的。”苏攸禾撒娇道,说着便使了眼色让大牛将油菜赶紧放下。蓉娘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要转身回去做绣活。这石材早早就为竹屋加固了棚顶,又在蓉娘的强烈要求下为她们娘俩单独做了一个小小的灶房。

    算起来这吃饭早已经分开吃了。只是有些东西还是混合着使用,比如猪油,碗筷什么的。而蓉娘嫌这有些麻烦,便给了石材做绣活的铜板,以报答他的收留之恩。

    石材见状死活不要,可是推脱不掉之后,最终还是收下了,只是第一次汪郎中开的八十文钱至今没凑够的。

    这男女授受不亲,那次生病的时候,蓉娘听几个孩子说是石材抱自己进了竹屋就不停的脸红,好一阵子都不敢看他,幸亏这做好了灶房,自己也有了点收入,便在石材的一再推脱下以给孩子们做饭为报恩了。这到底说白了,两个灶房,却还是六口人坐在一起吃饭的。

    而桃源村里最近因为猪价的上涨,大牛家里已经好久没有猪油了,这不,最近炒菜几乎都是之前剩余的星点猪油抄了之后,晾凉了,再掺杂了好些水,放在一个小坛子里面,每次炒菜的时候用上一丁点,其实根本就已经没有什么猪油了。

    苏攸禾吃这种无油的饭菜已经将近一段时间了,开始时还可以将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攸禾觉得自己的味觉都出现了问题,几乎尝不到任何油味了,因此,只要每次一去那一亩多的林地,苏攸禾看到油菜花的时候,忍不住就舔舔嘴唇,先意念一会儿菜籽油进到嘴里的菜香味儿,才忍不住折上一个茎叶咬在口里,嚼上一阵子。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她自然是不会白白浪费掉的。而且这可是脱贫的第一个计划,万不可大意了。

    而蓉娘自从熬煮文竹汁喝了之后,气血稍微好了些,虽然时不时的会喘息不稳,但是还是有点起色的。加上这绣活儿因为做的好,常嫂也不停的为她找了好多活计。一般像枕套,手帕之类的小伙计儿就是一件十文钱,大件被面,牌坊,门帘什么的就是二十文钱或者更多了。

    不过,这是慢活儿,一天下来赚不了多少钱,有的活计赶了,晚上还得搭上煤油钱。这自然是得不偿失的。不过,蓉娘做工精细,这回头客也多,时间久了,慢慢的积攒了人缘,竟然口口相传的,以至于其他三个庄里的媳妇,妇女们也都知道了,找她的人就更加的多了。

    苏攸禾还是有些心疼。许是这具身体中本就流淌着聂氏的血液,每当看到她坐到灯下还在那里细心的做绣活的时候,苏攸禾的身体就忍不住颤抖一下。

    渐渐的,苏攸禾就认为这是血缘关系的缘故了,毕竟母女连心,就算灵魂是现代的苏攸禾,可是这具身体还是古代的苏攸禾。

    苏攸禾无法用现代的科学解释这种现象,就像无法解释那一亩神奇的田地之上所有的东西,更想象不通为何土豆苗在六月里面还会生存的如此旺盛。

    “娘亲,您先忙,我和大牛哥去看看油菜花。”苏攸禾走到母亲的身边赶紧说道。

    “油菜花是什么东西?”蓉娘听了这话,先是颦了颦眉,而后又不解的问道。

    “哦,娘亲啊,这油菜花是我在大牛哥爷爷留下的书上偶尔看到的图片,这次去山里捡柴火给看见了,就拿了些回来,娘亲,你别管了啊,赶紧忙绣活去,等会儿常婶婶又让二牛哥给你送绣活了。”

    蓉娘一听,这才着急回屋里去,将那未做完的梨花被面赶紧绣完。

    苏攸禾终于有时间了,可是小猫姐却成了麻烦。不停的问东问西,惹得苏攸禾不得不去解释来解释去,最后烦了,干脆就说是书上这样写的,她也不太清楚。

    这招果然奏效,她的小猫姐果真乖乖的呆在大牛和苏攸禾的旁边,看着他们忙来忙去的样子,却硬是插不上手。

    看着手里的油菜籽的时候,苏攸禾也早就将如何制作菜籽油的过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了。

    当年公司为了让她们看到最自然最无毒副作用的油菜花,以便做一个关于油菜花的提纯制剂,就组织她们去陕西汉中赏油菜花。陕西汉中不但山清水秀,就连油菜花也称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苏攸禾至今都是记忆犹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