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桨毒质平恋梅蟹醒镅铮皇币鸸噬缁岬募蟮P摹
  不久前,台湾“行政院”宣布,2003年度的“施政计划”报告书正在“立法院”接受审议。“施政计划”强调,“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是台湾“国防部”下一年度的施政重点,“预防战争”是“国防政策”的基本理念。而所谓的“危机处理机制”与“预防战争”的核心,是台军要对大陆展开“先发制人”的“预防”打击。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与国际反华势力遥相呼应,制造麻烦挑衅大陆。它标志着台湾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变。
  敏感的美国高级智囊人士,立即嗅出了浓浓的火药味。更有“关切者”以《恐怖的海峡》为题,分析两岸的军事实力,推想两岸兵戎相见的结果。1995年、1996年台海风云激荡的紧张形势是这些预言类小说问世的催化剂。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要数英国的《龙击行动》、美国的《必争之地》、知名教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及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的《下一场战争》、日本的《*战争》、《中国台湾电脑大战》等。让我们看看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必争之地》设想,因为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对台湾发动战术核武器攻击,台岛上的主要军事基地和各种设施均遭摧毁,只有花莲的“佳山”工程由于深藏山中而得以幸免。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美国方面的干预,并将美国势力驱出亚洲,中国使用核导弹袭击美国在关岛的“独立号”航空母舰,而美国政府由于内部意见不一致,迟迟无法采取有效回击措施。一群血气方刚的美国飞行员不顾政府的禁令,驾驶F…22A最新型战斗机,与台湾当局空军合作,与中国大陆空军展开了台海上空制空权的争夺战。凭着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尤其是F…22A的隐身性能和优越的巡航导弹,美台空军联合击溃了中国大陆空军。温伯格《下一次战争》里也有类似的情节,只是主角设想成了一支台湾的空军部队,历尽艰险,袭击了设在福建的大陆核导弹基地,并取得“巨大战果”。担任过军职的温伯格,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竟也加进了浓重的符合西方人口味的英雄主义文学色彩。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2)
《龙击行动》的思路是,台湾乱糟糟的政坛人士发生内讧,大陆军队乘机突袭金门、马祖,同时在台本岛淡水和新竹登陆。台精锐部队抵挡不住中国大陆军队潮水般的进攻,兵败如山倒。美国高层虽然十分恼怒,但无心直接军事卷入,只是一面向台湾供应大批军火,一面在国际上组织反华战线。日本公开站在美国一边,日、美海军联合舰队驶入台海。中国大陆在“严重的国际和军事压力下”,“被迫放弃全面登陆作战计划”。《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起来似乎更“逼真”:大约2004年,中国秘密建造了封锁和进攻台湾的大批潜艇、登陆艇和其他战舰,针对当时台湾“总统”选举有明显的*倾向,中国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并举行一系列大规模海空演习,派战斗机和舰艇飞越海峡中线。台海情势紧急,大战一触即发。美国迅速作出反应,在日本基地举行反潜和反登陆演习,并同时向中国发出战争警告。然而,战争还是如期爆发了。中国大陆对台湾进行了数轮空袭,摧毁了台主要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设施。台湾难以招架,于是向美紧急求援。美高层反复权衡,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美在亚太的信誉将丧失殆尽,日本将摆脱美国的保护伞,东南亚国家将被全面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中国将因此在亚太称霸。结论是:美国必须出兵。美国认为,俄罗斯将不会介入中美之争,菲律宾和越南会支持美国的行动;其他国家将会保持中立,美国正好可以借机组织新的“亚太安全联盟”。因此,美国总统决定立即调动军队,对中国的“侵略”进行“全面反制”。《中国台湾电脑大战》是从另一个角度假设的:一名电脑黑客通过因特网,无意中拿到了中国对台作战计划的软件,并制成了软盘。于是多国谍报机关卷入其中,霎时血雨腥风。在这个计划中,中国将使用新型电子战武器和特种火箭炮,摧毁台湾的工业设施和民用电话系统,引起台湾岛的全面恐慌。
  种种设想,不一而足。这些专家、教授或政治家、军事家们的想象力不可谓不丰富,推理也不能说不严密。然而,在我看来,全都错了。因为这是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不恰当的假设,前提就是错误的。以往的历史证明,台岛上的“*”分子素来挟洋人以自重,若无外界势力的怂恿、鼓励和支持,一般来说,借个葫芦给他们做胆他们也不敢独自向强大的中国大陆发起挑战。很显然,宣布独立就是宣战。倘使大陆还有一点选择,一向宽宏大量、通情达理的中国大陆领导人绝不会贸然选择动武。但若果真台岛上的“*”分子把大陆的后路全部堵死,逼得大陆别无选择,那又另当别论。只是我不相信,那些口口声声宣称为了台湾2000万人民利益的“*”分子真的能蠢到自寻死路,毫无意义地去蹚血海。即使他们有那个决心,也未必会有多少的追随者,最后仍然是作为不值一提的笑料,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台海仍会是世界的热点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对台政策,又由于天然的大陆的“大”和台湾的“小”的地缘现实,台湾某些政客故意以所谓的“台湾悲情”作秀,摆出一副受打压被威胁的弱者姿态,差不多全世界都以为海峡两岸的战争之剑是握在大陆一方。。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3)
但是,突然显露出来的真相,让人们恍然大悟:那几十年来对峙着的双方原来不是一头狮子在对着一只野兔虎视眈眈,而是一只鬣狗在对着一头大象张牙舞爪,伺机扑上。
  战争的幽灵一直在台海间徘徊,但它现在似乎快步向大陆、向和平逼来。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问题开始引起国人和国际格外的关注。台湾当局到底想干什么?台湾要向哪里去?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发展?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台湾军事战略演进中窥见端倪。
  一、台湾现行军事战略的形成轨迹:从蒋介石“*”、蒋经国“攻守一体”到*“防卫固守、有效吓阻”
  台湾50年来的军事战略,核心始终是个“守”字。但守和守不同:蒋介石和蒋经国(简称二蒋)的守是暂时的守;*的守是想稳固的“守”;而*的“守”,是想“永久”的“守”。二蒋的“守”以战略反攻为目的,只把台湾当做“复兴基地”,守台湾是为了再夺大陆。故守是形,攻是实,以守为攻。
  20世纪50年代,台军以“*”为基本方针,进行军事上的各种准备。蒋介石的反攻战略是建立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幻想上的。当大陆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传来,据说蒋介石遥对西天叹了一夜的气。何也?因为大陆有核弹在手,两个超级大国的讹诈都被打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不说烟消云散,起码是大大降低。蒋介石的反攻战略顿失前提。于是开始经营台湾,力保最后的堡垒不失。此情此景颇像三国时的蜀国,先前雄心勃勃欲待天下之变光复“汉室”,后来就只得依仗天险偏安一隅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台军开始采用“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虽仍存“反攻”之念,但已冷“光复”之心。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军进一步采用“全面防守”、“固守防御”的战略,大量削减攻击力量,加固防御阵地,扩大防御纵深。著名的佳山基地就是这时建设的。佳山基地位于花莲县新城乡的佳树村、秀林乡的大山村。从1979年开始筹划,1984年正式开始动工,到1992年才完工。1996年后,又进行了后续工程的建设。全部工程耗资超过400亿元新台币。
  佳山基地的主体设想是将台湾中央山脉的东部掏空,将台湾绝大部分的先进战机藏入洞库,以躲避台湾所受到的第一轮攻击,保存战力。其设计方案为,由附近的花莲空军机场直接建造一条长约3000米的飞机跑道直通山洞机库,战时飞机可以直接从洞中经跑道起飞。为了保护佳山基地,台军还在花莲、寿丰及崇德一带建立防空导弹基地。佳山基地共有大小山洞几十个,且全部相通,可容纳各型战斗机250架,有完整的指挥管制系统和通信系统,还有弹药库、油料库、小型医院等。
  佳山基地以中央山脉为屏障,可联络附近的中油公司油库、海军基地,与金门、高屏两地的火力网形成“铁三角”,不仅使台湾本岛与外岛形成了三角保护网,而且还可以加强东部地区的防卫力量。台“国防部”宣称,佳山基地是远东地区“最具规模”的地下空军基地,因而被台湾军事当局视为台“防卫体系”的中坚。
  除了佳山基地外,台湾同时还建了以抗日空军英雄高志航名字命名的志航基地。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4)
志航基地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90年代中期建成,工程费用超过100亿元新台币。志航基地位于佳山基地南部邻近地区的台东县境内,依山而建。工程设计将整座山挖空,内部建有3个大机库,还有作战指挥中心,飞行员待命室、官兵宿舍、弹药及油料库等。三个大型机库之间,有可容战机穿行的通道相连,里面停放的都是台湾90年代起外购的战机。志航基地由于建在花岗岩下的坑道里,抗炸强度可抵挡传统导弹直接命中,抗震能力达六级以上。洞内还设有防洪排水功能,内部有完整的电力、供水、消防、通信、医疗、空调系统,各出口设有防护钢门,可防震、防爆炸,防核、生物、化学武器的侵入。
  衡山指挥所是蒋介石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后来台湾各重要军事机构陆续进驻。经过不断地扩建加固,形成现在的“大直要塞区”。这座规模庞大的“战时最高指挥所”,是将台北市士林地区的鸡南山挖空建设而成的地下指挥中心。地下三层,内部坑道错综复杂,可同时通往数个重要军事据点,包括规划中的“国防部”与“参谋本部”合署办公大楼(即原三军大学所在地)、士林宫邸、松山机场、外双溪等台湾空军部署地。
  作为最重要的战时指挥中心,衡山指挥所具备最先进的通信联络设施,以利于战时的指挥调度。经本岛的地下电缆和外岛的海底电缆,还可以直接和各部队保持连线。
  大型防御工程建成之日,正是“*”梦想寿终正寝之时。
  就在老蒋反攻泄气,小蒋不思反攻的当口,极富阴谋的*上台了。
  *眼见二蒋*渐成梦呓,加之骨子里的“*”本性,渐渐将二蒋的反攻战略“掏空”,形成攻势防御战略,以攻辅守,攻是形,守是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的主导下,台军部分修改了“固守防御”战略,提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即在固守防御战略的基础上,发展“吓阻”大陆的军事力量。1999年,*的亲信刘泰英就扬言,如果大陆攻打台湾,台军就要对香港和上海实施报复性打击。此时*的“攻”是虚张声势,真实意图乃是全力巩固“守”势,为日后的“独”——永久固守奠定基础埋下伏笔。
  为配合这一攻势防御战略,台湾陆军将作战部队的“师”重新编组为“装步旅”、“空骑旅”、“摩步旅”、“装甲旅”及“特战旅”等五种“联合兵种旅”,以达到“缩短机动空间、后勤支援密切”的建军构想。据台“国防部”称,陆军如此编成,是“考量*犯台的可能模式”,及台澎地区城镇密布,地形不适合大型部队运动,因此乃以20万数额重新规划调整为小型、机动、多功能的“联合旅”。
  编制更新的同时,台陆军大幅更新武器装备,购买直升机、装甲车、导弹、火炮、火箭、野战防空武器,反装甲武器,电子战武器等装备。与此同时,台海、空军也已进行相应调整,空军更被视为是“最前哨的防御武力”,“在‘经国号’,F…16、幻影…2000…5型战机陆续装备后,已使国军空优武力逐步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到20世纪末,台军的编制和装备全部焕然一新。而历经老蒋后期、蒋经国和*执政时期,台军的军事战略也于此时真正成型,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整体抗击,以拖待援。”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以制空制海联合作战为核心,以攻势战术,迟滞对方进攻,力争形成胶着的战场状态,以待外援介入联合破敌,达成防御目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