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听十六阿哥道:“盛京周边十八处防洪点,最远离盛京一百零八里,最近的十里。从六月初一起,你每次骑马往返与各处与盛京,每处最少三次。大辽河周边的几处,你更是去了不止三次。每天你寅时出发(凌晨三点),每晚要黑夜才能回转……并非是吃不得外宿的苦,而是担心其他防洪点有消息,自己在外耽搁,多暂都回去,爷说的对不对?” 

  十六阿哥这么一说,曹颙又想起那一个月深水火热的生活,只觉得大腿根直痒痒。 

  因赶路的缘故,每天在马上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这使得曹颙的大腿根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磨出了茧子。 

  见曹颙不说话,十六阿哥继续道:“三十天,你日日不落的出巡,奔波各处,行程累计过万里……我去太医院查了你的脉案,生病的缘故,不仅仅是劳乏过度,还因雨淋日晒,寒热交迫的缘故……你说说,你这般卖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曹颙之前还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现下听着觉得自己跟傻帽似的。是啊,这般卖命是为了什么? 

  不过到底有几分不服气,他忍不住为自己辩白道:“我是想着南边今年怕是要大涝,盛京周边的垦屯能护住最好……” 
  十六阿哥皱眉道:“不说盛京城,不说垦屯,只说你的行事?是啊,你一个掌堂,没有上差,自己负责一滩时能做到这个地步,连皇上也要赞你一声‘慎独’。可你只是谨慎不苟?你是独惯了,就没信过旁人!伊都立是谁,是你昔日同僚,是同你有十数年交情的老友,又是你此次差事的副手,你连他也信不过。你让他巡视,却又信不过,依旧要寻由子自己再跑一趟,眼见为实,是也不是?” 

  曹颙的笑容凝注,直觉得脸上滚烫,有一种被揭皮的尴尬。 

  是不信任吗?也不是吧,他只是担心有什么疏漏。 

  可是十六阿哥这般直白的点出,他想要自欺欺人也不行了…… 

作者:夜晚de幽灵 2012…04…06 17:21来自Android客户端 


21 回复: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慎独(求月票) 
 十六阿哥叹了一口气,又坐下道:“爷晓得,你往来巡视,也想要震慑那些人,省的他们在修堤护坝上动贪墨银子,耽搁大事……何苦凡事看的那么通透,有时做人做事需要糊涂一些……” 

  曹颙苦笑道:“十六爷,我行事那么显眼么?” 

  十六阿哥摇摇头,带了几分自得道:“岂是谁都有爷这个慧眼?哼,爷同你厮混了二十年,还不知道你肚子里有几个肠子?就连十三哥,也只当你心细谨慎,为了怕你累着,还专程调了元柏到户部给你添助力……” 

  曹颙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忙想想自己与十六阿哥之间的交往,看是否有表现过“不信”的地方。 

  他的心里,一直隐隐地存了畏惧,对这个世界。 
 除了打小看大的曹颂,还有少年时结交的几个好友与十六阿哥外,对于旁人,他是鲜少能给与信任。 

  因为初遇时,那几个少年好友还都如白纸一般。而后的五彩人生,一点点勾勒,也都在曹颙眼中。 

  说白了,就是知根知底。 

  换成其他人,即便在往来中表现的友好投契,到底心里多了提防与梳理,奉行的是君之之交淡如水。 

  寻常倒没什么,遇到正经事的时候,他确实事必躬亲的时候多。 

  这样说来,这次大病还真是自讨苦吃。 

  曹颙自嘲道:“还真是毛病,看来还真的改……否则用不了两年,自己就将自己累死了……” 

  十六阿哥哼了一声,道:“你知道就好,赶紧调养吧,今年南方数省遭遇洪水,户部要有的忙了……” 

  说到这里,十六阿哥想起自己的来意,不止是来探望曹颙,还是来转告消息的,便道:“我刚从宫里出来,弘历上午有信到御前,说是已经登船北上,中秋前就能抵京……” 

  曹颙虽想着儿子多半中秋前回来,可现下听了准信,还是觉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又想到左成,他忍不住问道:“十六爷可有湖广的消息?” 

  十六阿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这回,孚若怕是不能如愿了……尹继善委署湖南按察使,延缓回京……” 

  曹颙听了,不由愣住:“尹继善升职了?我这个户部尚书怎么不知晓。” 

  十六阿哥摇着扇子道:“皇上半个时辰前才下的旨,你不知晓才对,知晓了才是见鬼!湖广苗汉杂居,尹继善又刚端了布政使衙门与按察使衙门,一个人势单力薄,皇上就命元柏留下,给尹继善做助力,另一个司官回京交代差事。” 

  曹颙不解道:“元柏才十七,一个七品笔帖式,哪里能担当如此重任?李匡山有资历、又不乏才能,为何不是他留湖广?” 

  十六阿哥不忿地撇了曹颙一眼,道:“你真想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手段 
  曹颙是真的不明白。 

  即便是因他在盛京辛苦两月,想要推恩,也当是天佑,而不是左成身上。 

  毕竟天佑是曹家嫡长子,且又娶宗室郡主,婚期将至,加恩将爵位升上一升也是寻常。 

  十六阿哥道:“你就没听过‘桐城派’?” 

  曹颙听了,不由皱眉。 

  在后世确实有个“桐城派”,是传世的散文流派,始祖是曾为江南解元的大儒方苞。 

  现下,这个流派还没形成。 

  怎么就有了“桐城派”的说法? 

  桐城是安徽县城,文风鼎盛,近几十年是出过不少大儒,可下场哪里好了?一个《南山集》案,如疾风骤雨似的,将桐城的人才吹的零落大半。 

  解元出身的方苞,当年被成为“江南第一”的大才子,被南山集案牵连,虽逃了死罪,可至今依然未起赴,以白身在大内修了十几年的书;榜眼出身的戴名世,被雍正斥为“名教罪人”。 

  张英与张廷玉父子虽也出身桐城,可他们的身份,早已脱离了“士”,成了官宦人家。 

  十六阿哥摇头道:“那个李匡山千好百好,只出身桐城一条,就是不好了。” 

  曹颙这回明白“桐城派”的意思了,就跟“年党”、“索党”差不多,不过不是家族形态,而是地域形态的“结党”。 

  可雍正这个皇帝,颇为情绪化,向来是待谁好,好的要死;恨哪个,恨的彻骨。 

  如今雍正与张廷玉,正是君臣相合的紧。 

  他不由笑道:“这不是无稽之谈么?桐城虽文风鼎盛,可朝廷取人每省都有定制,桐城取士虽有的,高官不过出了张相父子,哪里就那么惹眼?怕是有人嫉妒张相,编排出来诋毁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伴君如伴虎”这几个字,有些迟疑,小声道:“难道皇上就因这个缘故,才选了元柏?” 

  十六阿哥也压低了音量,道:“皇上又不是傻子,所谓‘桐城派’还没影呢,哪里不明白张相是树大招风,惹了人嫉……皇上既是大度,那压制李匡山的是哪个,孚若还想不到?李匡山资历与年岁都到了,留在湖广,一个知府是跑不了的……张廷玉正执掌吏部,这不正合了‘桐城派’的说法!张廷玉岂会将自己置于如此尴尬境地……” 

  曹颙听了,不由默然。 

  他晓得自己为何被十六阿哥鄙视,同样是“慎独”,张廷玉的是“损人利己”,不仅半点不知亏,还得了任人无私的好名声;自己是“损己不利人”,自己吃了苦头,还得罪了人。 

  果然,十六阿哥接着说的就不是好话:“就算你谨慎惯了,怕下边人糊弄,也不必亲力亲为。如此不仅累的要死,还要碍着旁人晋身之路,哪里会有好话?盛京六部,闲置那么多堂官,你只需一人交代几处,将事情分摊下去。做好了,是你的功劳;做的不好,不过是一个失察之罪,责任也推下去。如此一来,不仅不担半点风险,还能卖出去几份人情。” 

  听到这里,曹颙站起身来,对着十六阿哥,长揖到地。 

  若是旁观,或许他会被十六阿哥这番说辞不屑一顾。没做事前,先想着推卸责任,这叫什么事? 

  然后身在局中,曹颙晓得,十六阿哥这番话是至理名言。 

  身在高位,若是不能自保,那还谈什么其他。 

  自己以前没留心这个,是因为他从没有独掌一面。即便身为直隶总督,也是多有规矩可循,自己添加的都是微末枝节。 

  十六阿哥不是爱放马后炮的,今日说了这么多,不过是给曹颙提醒。 

  因为,南方大涝,今冬明春,数省需要赈济,此事是户部总理。若是曹颙还如此行事,那就要得罪很多人。 

  十六阿哥避也不避,坦然受礼,正色道:“爷不管旁人如此行事,却见不得你做孤臣。你要记得,你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容不得半点闪失……” 

  能真心告诫曹颙的,也没有几个人了,曹颙只有感激,老实点头应了。 

  十六阿哥脸色好些,笑着看向曹颙道:“爷带了不少补药过来,你既‘病’的重,就好生补着……真是的,你就不能出息些?” 
 刚见曹颙的时候,十六阿哥关心则乱;说了这会儿话,现了端倪,到底识破。 

  曹颙老脸一红,讪笑道:“太医的方子开的好,养的差不多了……”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不再与之计较此事,随后又说起旁的来…… 

  十六阿哥离开曹府的时候,面带忧色,回到庄王府,立时使人送了两包人参过来。 

  消息传出来,倒是引起一个人惊心,那就是大学士徐元梦。 

  老人家人老成精,即便听说曹颙回京养病,也只当曹颙为人谨慎,为避盛京炸桥余波,才托病不出。 

  听了十六阿哥的反应,老人家也跟着心惊胆颤。 

  曹颙要是有个万一,那天慧守孝,与舒赫德的婚期就要延后三年。 

  自己与老妻又是年过古稀,谁知道到底能熬几年。 

  要是熬不住,孙子是承重孙,孝期亦是三年。 

  要是因未婚小两口守孝的问题,相继耽搁下去,孙子要拖到什么时候成亲? 

  老相爷心里暗暗着急,恨不得要亲自过去瞧一眼曹颙,才能安心。因此,待孙子要过去探疾外加请安之时,老相爷就想要同去,却是被他他拉氏拦住。 

  “老爷忒是心切……亲家既是病中,老爷过去,倒是失了体恤,还是孙儿过去更合。”他他拉氏道。 

  老相爷心有不甘,道:“总要确定一下,万一……咱们这边也好有个准备……” 

  他他拉氏道:“什么准备,是能强拉了孙媳完婚,还是能毁婚另娶?我瞧着和瑞郡主是个心里有数的,要是瞧破老爷的意图,怕是要生恼。到时候不是接亲,就是结仇了……老爷想要去探疾,也等亲家身子好些再过去,方全了礼数。” 

  这也是时下规矩,上司与尊长,不好随意探疾,因为有折腾病患之嫌;下属与卑幼反而不碍。 

  老相爷晓得老妻说的在理,自己心急之下,有些失了分寸,便挥挥手打发孙子自去。 

  苏赫德倒是真心担心未来岳父,不是为自己婚期将延后之事,而是想着这岳父待自己颇为慈爱,行事又端方,值得人敬重。加上除了他是自己未来岳父,还是好友之父,天佑现下又不在京中。 

  他是未来姑爷,到了曹府,管事一边使人往里回报,一边引苏赫德到前厅去:“简王府的国公爷来探疾,二爷在客厅待客。” 

  六月底的时候,苏赫德曾来过曹府,给未来岳父送寿礼。 

  那个时候,曹府的气氛与现下是不一样的,现下就是仆从也没了精气神,气氛很是压抑。 

  苏赫德越发忧心,待到了客厅,忧心就成了诧异。 

  岳父病重,大舅子不在,二舅子回来待客也是情理之中,可那红红的眼睛算是怎么回事? 

  再看坐立不安的永谦,这是大舅子的大舅子,与自己也是姻亲。 

  永谦虽奉命探疾,可心里并没有像简亲王夫妇那么担心。算下来,曹颙只比他年长几岁,正值壮年,在他看来,离生老病死还远。 

  可瞧着恒生这架势,即便没有见到曹颙,永谦也要跟着心里犯嘀咕。 

  他是不知道,恒生与曹颙虽不是亲生父子,可远胜亲生父子。 

  前日曹颙到京,恒生与之相见,跪在曹颙面前,很没出息地嚎啕大哭一场。 

  既没有郡王长子的尊荣,也没了御前侍卫的英武,三个旋的未来大将军,哭的比孩子还狼狈,还凄惨。 

  哭的曹颙与初瑜都跟着心疼。 

  阖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